江初昕
浩渺的鄱陽湖區(qū)盛產(chǎn)一種野菜,叫蔞蒿。初春冰雪消融,幾場春雨過后,湖區(qū)的草灘上便冒出了嫩嫩的蔞蒿。三月的蔞蒿,從泥土里長出,是尺把長的小苗兒,綠油油的,在春風間搖晃著細細的枝干兒。此時采摘下來做菜,是南方人喜愛的一道時令菜。以前,流行一句“鄱陽湖的草,南京人的寶”,那時的江西人還不知道鄱陽湖珍貴的蔞蒿,被掮客販運到南京等大城市去,成了當?shù)夭妥郎系囊坏烂朗场?/p>
當?shù)厮自捳f:“二月蘆,三月蒿,四月五月當柴燒?!闭f的就是鄱陽湖的野生蔞蒿了。蘇東坡幾百年前就說過:“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贝笤娙藢⑹V蒿與河豚相比美,足見蔞蒿是何等的美味了。美食家汪曾祺也說:“蔞蒿是生于水邊的野草,粗如筆管,有節(jié),生狹長的小葉,初生二寸來高,叫作‘蔞蒿薹子,加肉炒食極清香……”這些美食家對湖灘生長的蔞蒿可謂情有獨鐘。
天氣好的日子,呼朋喚友、三五成群來到草灘上開展戶外運動,順手可以采摘草地上的蔞蒿。湖水澄凈,風和日麗,茵草青青,藍天上白云悠悠,遠處的湖面上,成群的野鴨、大雁在游弋戲水,一派江南好春光。這時,手持竹籃或塑料袋,在草地上尋找蔞蒿。草地上,剛剛長出的野生蔞蒿好像才睡醒一般,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它萌發(fā)出幾片嫩綠的小葉片,根莖粗短呈褐紅色。一根尺把長的蘆蒿長在雜草叢中,俯下身子掐斷,一股清香便彌漫在指尖上。湖灘上采摘蔞蒿的人多了起來,一群群的,弓著背,俯身在湖灘的草地上尋覓。不時能聽到一陣驚呼聲,就知道有人覓到一大片蔞蒿。
將蔞蒿采回家后,掐去根部老的部分,摘掉梢上嫩嫩的葉子。彎曲、略顯紅褐色的莖躺在菜簍子里,不時散發(fā)著濃郁的芳香。之后將莖洗凈,切好。用刀割下一塊臘肉,切成片,臘肉鮮亮透紅,飄著一絲煙熏的肉香。把鍋燒熱,放油、蔥、姜、蒜、干辣椒,下鍋煸炒。再下入臘肉,旺火爆炒。等香味出來,將蔞蒿下入翻炒,須臾澆上黃酒,蓋上鍋蓋燜上,少許時間揭開,便能起鍋上桌。
翠綠的蔞蒿配上暗紅的臘肉,加之火紅的辣椒,讓人看著就饞了。臘肉的醇香與蔞蒿的清香形成層次鮮明而豐富的香氣陣容,澎湃激昂、豪氣回蕩。入口后滿口香意彌漫,經(jīng)久回味。難怪有這樣一句話:“蔞蒿炒臘肉,神仙也來湊?!?/p>
蔞蒿以其獨特的清香,吸引著越來越多人。蔞蒿不僅美味,還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含有許多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等保健作用,是一種典型的養(yǎng)生蔬菜。如今,來江西做客,好客的江西老表會把一盤臘肉炒蔞蒿端上桌,讓來客味蕾里留存鄱陽湖的美味,回味起那旖旎的湖光山色。
編輯|龍軻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