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9月,奧地利植物學家韋爾維奇在安哥拉南部的納米布沙漠游歷,發(fā)現(xiàn)了一棵巨型植物,那些絲帶其實是它的葉子,球狀物則是它的一簇簇球果。神奇的是,這叢看起來數(shù)量不少的葉子其實只有兩片,它們從出生開始就沒有凋謝過。而且,這種植株的平均壽命為500歲至600歲,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植株為2000歲,人們習慣將它稱為“百歲蘭”。在“百歲蘭”的葉片基部存在一條生長帶,這個生長帶有著很強的再生能力,能夠不斷長出新的葉片組織,只要“百歲蘭”的根莖一直存活,這兩片葉子就會一直生長,平均每天長0.37毫米(出現(xiàn)極端狀況時候就會放慢增長速度)。這樣就能保證即使是前段的葉片磨損枯萎,甚至斷裂消失,后面也能及時生長出新的葉片,以舊換新,永不凋謝。
(據(jù)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