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B 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4.04.020
中圖分類號:S664.1
核桃是世界四大堅果之一,因口感香脆、營養(yǎng)豐富,深受消費者青睞。核桃喜光、耐旱、抗病性較好,適宜栽培的區(qū)域廣。目前,我國核桃種植面積及產(chǎn)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近年來核桃市場趨于飽和,導(dǎo)致核桃價格呈下降趨勢。
核桃油含有油酸、亞麻酸、多酚、維生素E、角鯊烯、褪黑素等生物活性成分,為保健價值較高的食用油之一,在食用油市場上消費量逐年上升。因此,高含油核桃(含油率大于68%)品種栽培是一種緩解或解決核桃價格低迷的有效措施?;趪鴥?nèi)學(xué)者對高含油核桃高效栽培研究較少,筆者對高含油核桃品種的高效栽培關(guān)鍵技術(shù)進行了集成總結(jié),為核桃產(chǎn)業(yè)振興提供技術(shù)參考。
1 栽植建園
1.1 園地選擇 1)年平均溫度8~14 ℃,極端最低溫度不小于-25 ℃,極端最高溫度不大于39 ℃,無霜期180~220 d,年日照時數(shù)達2 000 h以上,年平均降水量500~1 000 mm的區(qū)域。2)海拔小于1 400 m,土壤pH值為6.0~8.0,地下水位低于地表2 m,土壤厚度大于1 m,且透氣性良好(如壤土、沙壤土或輕黏土)的區(qū)域。
1.2 整地與栽植 春季栽植成活率較高,栽植前需要對園地進行深翻(深度40 cm以上)、暴曬,促進土壤熟化。若條件允許,深翻前園區(qū)土地撒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667 m2施用1.0~1.5 kg;然后按照株行距4m×5m或5m×5m挖大穴,長、寬、深各1.0 m、1.0 m、0.8 m。對于坡地或丘陵地,可修成梯田;高含油核桃嫁接苗要求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地徑大于1.5~2.0 cm;栽植時,將表土與腐熟農(nóng)家肥或有機肥混合均勻置于穴底,苗木置于穴內(nèi),根系自然舒展,心土填入穴表距嫁接口5~8 cm,澆水、沉實,覆土保墑;若經(jīng)濟條件允許,在樹盤位置可覆蓋黑色除草布或黑地膜(起除草保濕作用)。
1.3 授粉樹配置 為了提高核桃坐果率,保證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授粉樹配置尤為重要。授粉樹選擇花期相同或接近的高含油品種,其主栽品種與授粉樹配置比例為(8~10)∶1,且主栽品種與授粉樹隔行配置。
2 間作技術(shù)
高含油核桃樹栽植后的前5年內(nèi),可適當間作低桿類、淺根性等農(nóng)作物及耐陰的中藥材,尤其是豆類,可為高含油核桃樹生長提供優(yōu)質(zhì)氮源。間作時離樹干1.0~1.5 m(保證高含油核桃樹正常生長的營養(yǎng)需求),且間作期間避免對高含油核桃樹造成機械損傷。
3 整形修剪
3.1 修剪時期 高含油核桃樹在春季萌芽前20 d,進行修剪(修剪下的枝條,可作為高含油核桃嫁接的接穗)。夏季與秋季重點進行抹芽、摘心、疏枝等作業(yè)。
3.2 整形 高含油核桃樹因品種不同,樹形亦不同。因此,其整形方法按照高含油核桃樹品種的特點進行,一般以主干疏散分層形或自然開心形進行整形。
3.3 修剪 高含油核桃樹修剪依據(jù)其品種及長勢特點進行修剪,遵循以疏枝為主,在短截、回縮、落頭開心的操作下,保證幼齡核桃樹各級樹骨架培養(yǎng)及初果期、盛果期核桃樹內(nèi)膛通風(fēng)透光,又可避免核桃日灼病發(fā)生。
4 土肥水管理
4.1 土壤與水分管理 高含油核桃樹栽植后前5年,若未間作,要及時清除核桃園內(nèi)的雜草并松土,且每年秋季對核桃進行一次深翻,深度一般在35~40 cm;進入結(jié)果初期后,每年5月中旬進行1次淺翻,深度一般在20~30 cm,保持土壤疏松,結(jié)果期除草時間與次數(shù)依據(jù)雜草長勢而定。近年來,黑色除草布在核桃除草保濕方面效果顯著,若經(jīng)濟條件允許,可使用黑色除草布。每年高含油核桃樹開花前、果實膨大期依據(jù)土壤墑情澆水1~2次。
4.2 施肥 為了保證高含油核桃的產(chǎn)量及品質(zhì),每年施肥3次。第1次為秋末冬初施基肥,幼樹期株施尿素80 g、過磷酸鈣20 g、硝酸鉀20 g,結(jié)果初期每株施尿素約200 g、過磷酸鈣200 g、硝酸鉀100 g,盛果期每株施尿素500~750 g、過磷酸鈣300~600 g、硝酸鉀200~300 g,同時配施有機肥(廄肥、餅肥、人糞尿等)每株20~40 kg;第2次為春季萌芽前,噴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按照1∶800稀釋,其目的為了促進健壯生長,?;ù俟?;第3次為果實膨大期,噴施大量元素水溶性高氮鉀型肥,目的是為果實膨大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
5 病蟲害防治
高含油核桃品種主要的病蟲害有黑斑病、炭疽病、褐斑病、金龜子、舉肢蛾等。
5.1 黑斑病 主要危害核桃的葉、果和新梢,發(fā)病初期受害部位表現(xiàn)為黑色病斑,隨著病情危害程度的增加,其黑色小斑點不斷擴大,病斑邊緣出現(xiàn)半透明的暈圈。
防治措施:(1)選擇栽植抗病性較強的高含油核桃品種,如隴烏仁1號、強特勒等;(2)冬季清園要徹底,尤其園地的雜草、落葉、落果,要集中焚燒處理;(3)增強樹體自身抗病能力,如增施磷鉀肥料。每年3月下旬對樹體及地面噴灑3~5波美度石硫合劑。若為發(fā)病初期,可使用2%寧南霉素5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每10 d噴1次,連續(xù)噴灑2~3次即可防治;若為病害高發(fā)期,使用2%寧南霉素3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每7~10 d噴1次,連噴3~4次防治效果較好。
5.2 炭疽病 主要由膠孢炭疽菌引起,濕度較大的環(huán)境容易發(fā)生,以危害核桃果實為主,發(fā)病初期果面為褐色小斑塊,隨著病情加重轉(zhuǎn)為黑色,最終病斑部位出現(xiàn)內(nèi)陷,使果皮出現(xiàn)干枯、開裂、變黑、腐爛現(xiàn)象。
防治措施:5月中下旬,采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進行防控,每10 d噴灑1次,1~2次即可;病害發(fā)生時,采用4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30%苯甲·咪鮮胺懸浮劑1000~2000倍液噴霧,每10~15d 噴施1次,噴施2~3次效果較好。
5.3 褐斑病 主要危害葉片,在苗木及中幼齡樹中比較常見,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褐色小斑點,形狀不規(guī)則,隨著病情危害程度的增加,病斑連接在一起,導(dǎo)致病葉焦枯,提前落葉。
防治措施: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對全園噴灑奧力克靚果安400~7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300~600倍液,每10~15 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防治效果較好;若為發(fā)病期,噴灑奧力克靚果安300~5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200~400倍液,每10 d噴1次,連續(xù)2~3次即可防治。
5.4 金龜子 金龜子對核桃幼苗及中、幼齡樹的葉、花、嫩芽均有危害。
防治措施:成蟲危害期,采用0.4%敵百蟲100倍液、50%殺螟松乳油100~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200倍液噴灑葉面進行毒殺,噴灑用量與次數(shù)依據(jù)病情危害程度而定。
5.5 舉肢蛾 舉肢蛾是核桃蛀果害蟲之一,可使核桃的品質(zhì)與產(chǎn)量出現(xiàn)嚴重下降。一般在果園土壤、雜草中越冬,每年6月上旬發(fā)育為成蟲,6月下旬產(chǎn)卵,7月下旬孵化,幼蟲8月集中危害果實。
防治措施:利用天敵松毛蟲赤眼蜂防治舉肢蛾,667 m2投放量為30萬頭效果較好;每年6月為成蟲產(chǎn)卵期,采用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1.8%阿維菌素2 500~3 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乳油1 500~2 000倍液進行交替噴霧,每10 d噴1次,連噴2~3次,防控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