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p>
(石家莊工商職業(yè)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1.1 內容單一化。傳統(tǒng)思政課程過于專注于理論知識的灌輸,缺乏與學生實際生活和時事熱點相結合的內容。這導致學生對課程興趣不高,對課程的投入和參與程度降低。
1.2 教學方式單一化。思政課程以傳統(tǒng)的“講授式”為主,缺乏互動與創(chuàng)新,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難以積極參與或展開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討論和互動環(huán)節(jié)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
1.3 脫離實際、缺乏針對性。缺乏針對性的討論和案例分析,學生在思政課學習中也難以將所學內容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挑戰(zhàn)的能力也就很難得到提高。
2.1 內容上勇于創(chuàng)新。更新課程內容,加強與學生日常生活、社會現(xiàn)實和時事熱點的聯(lián)系,使課程更貼近學生的興趣和需求。例如可以將理論知識與時事熱點、社會問題相結合,增加案例分析和實踐教學,使課程更加生動有趣,更貼近學生需求。
2.2 敢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思政理論知識本身比較枯燥,如果教學方式再不夠新穎、獨特,學生的學習熱情定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思政課教學時,應主動去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如小組討論、案例分析、互動式教學等,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思考和參與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2.3 實現(xiàn)跨學科整合。教師在思政課教學中,可以通過有效整合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使學習思政課程獲得多元化視角。例如學生可以從哲學中汲取思辨能力,從社會學中了解社會結構,從心理學中領悟情感與行為……這種融合將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心理適應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4 充分聯(lián)系社會。將思政課與社會充分聯(lián)系,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意識,增強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聯(lián)系不僅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通過參與各類實踐活動,學生能夠運用課堂理論知識,深化對社會的了解并積極投入社區(qū)服務、環(huán)保行動等。這不僅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更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培養(yǎng)他們成為具有遠見和社會擔當?shù)挠兄厩嗄甑於藞詫嵉幕A。
3.1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是思政課程改革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例如可以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認知水平,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具體來說,教師們可以通過專業(yè)培訓、研討會等方式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探索適應新時代學生需求的教學方式,包括互動式、案例式、實踐性的教學方法。此外,還應鼓勵教師之間多分享成功的教學實踐經驗,并支持他們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研究,以提高思政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確保教師滿足新時代教學需求。
3.2 及時更新教師教學理念。教師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旨在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好地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學習需求,使課程更加生動有趣。具體來說,讓教師了解并接受新的教學理念,與此同時還要激勵他們勇于嘗試這些理念,以適應當代學生的需求。包括鼓勵教師采用更具互動性的教學方式,如小組討論、實地考察和實踐活動,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
3.3 鼓勵學生參與思政課程建設。學生參與對于思政課程建設至關重要。鼓勵學生參與思政課程建設,意味著給予他們機會表達對課程的看法、提出建議,以確保課程內容更符合學生的需求。這種參與有助于增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包括他們的學習風格、關注點以及期望獲得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教師還可以更好地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使之更適應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興趣。此外,學生參與也能激發(fā)他們對課程的積極性,讓他們感到自己的聲音被重視,從而更愿意投入到課程學習中,進而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