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凱
我的小學與中學雖然只有一墻之隔,但跨過這一步,上了初中,我就不怎么調(diào)皮了,由一個調(diào)皮蛋變成了一個乖蛋蛋,由一個熊孩子變成了一個乖孩子,最重要的表現(xiàn)就是對書的癡迷。生活是苦澀的,書是香甜的,看書時就不知道肚子餓了,總是忘記了吃飯。我發(fā)現(xiàn),書中有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那時候,我們看的書都是小人書,但小人書講的也都是大人的事情或像大人一樣的孩子的事情,所以小人書也非常吸引人。起碼,這些書告訴了我什么是英雄,什么是狗熊。也許就是在這個時候,我的心里埋下了美好的詩歌種子。
學校那時候已經(jīng)有了一個圖書閱覽室,但那里的小人書我都看膩了,再者我也希望擁有屬于自己的書籍,所以我一直舍得花錢買書。那時候,父母還沒有給我們零花錢的概念,我們?nèi)绻粡埧谝改甘菑膩聿粫o零花錢的。那么,沒有錢買書怎么辦呢?只有自己挖空心思地想辦法了。記得我經(jīng)常去撿廢銅爛鐵,拾動物的骨頭,收集破鞋子和牙膏皮,拿到縣城街道上的一個廢品回收站去賣,然后再用賣廢品的錢去買小人書。這些微薄的收入,我除了極少數(shù)買了糖果,絕大部分都買了小人書。最多的時候,我的小人書整整裝了一大木箱呢!那一木箱書也不是我一個人獨享,上學的時候我經(jīng)常把箱子搬到學校,把書免費借閱給同學們看;放假了,我又把它搬回家中,供村里的小伙伴們閱讀。有一年天氣暖和的時候,我還在院子里搭建過一個“圖書館”呢。一張破帆布撐起來做了頂棚,幾張舊床單鋪在地上,讓大伙兒坐著或趴著看書??上В且幌湫∪藭谖易叱龈G洞之后,就在時光里一本一本全丟失了。
我對于書籍的興趣來自小人書,但對于書籍的真正認識卻是來自從小到大在“書山”的長途跋涉。書讀得多了,夢做得多了,夢想也多了。兒時我不止一次夢見類似于今天已經(jīng)變成現(xiàn)實的人類探索宇宙的科學景象。在那些奇幻的夢里,天宇一片黑暗,寂靜無聲,我在天上飛,那么多神秘而又巨大的飛行器也在緩慢地移動,在飛……這個夢當然不完整,都是一些片段,因為多次夢見,所以我記住了這些畫面。當時,科普讀物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這個夢當然來自我閱讀過的那些書。這些與書有關(guān)的夢給我的啟迪是:書是會飛的,人也是會飛的。
一本書打開的樣子就是書飛翔的樣子,一本書飛翔的樣子就是一只鷹的樣子,而那只鷹,就是一個孩子。我——童年時的那個熊孩子高小寶,長大后把自己所有的詩歌都變成了會飛的書。熊孩子高小寶的童年到書為止,熊孩子高小寶的成長從書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