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養(yǎng)殖飼料消耗量占我國養(yǎng)殖業(yè)飼料消耗總量的40%以上,是飼用豆粕消耗的主體。當前飼用豆粕高度依賴進口大豆,亟待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豬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配方技術體系,有效降低豬飼料中豆粕占比。基于豬高效生產的營養(yǎng)需要和飼料原料營養(yǎng)價值精準評價,以凈能體系、氨基酸平衡和能氮平衡為核心,輔以雜糧雜粕多元化應用技術,形成豬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配制技術。
1.豬營養(yǎng)需要量。不同生理階段的豬對于飼料營養(yǎng)需要量存在差異。為保證豬個體之間的精準營養(yǎng),應按照體重進行分階段飼喂。不同生理階段豬營養(yǎng)需要量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在配制日糧時,需要應用飼料原料凈能和標準回腸可消化氨基酸含量等最新數據。另外,不同生理階段豬的維生素、礦物質等需要量可參考《豬營養(yǎng)需要量》(GB/T 39235)。
2.飼料原料營養(yǎng)價值精準評價。飼料原料凈能、標準回腸可消化氨基酸、微量元素、脂肪酸等參數可參考《豬營養(yǎng)需要量》(GB/T 39235),或通過文獻檢索、使用飼料大數據平臺查詢等方式獲取。但是,由于飼料原料品種、產地、種植環(huán)境、加工工藝、儲存條件等因素會對原料營養(yǎng)價值產生影響,同一種飼料原料營養(yǎng)價值差異較大。通過開展近紅外快速檢測可獲取飼料原料凈能和標準回腸可消化氨基酸等數據,也可通過濕化學法檢測其常規(guī)化學成分,然后使用動態(tài)預測方程獲取生長豬飼料原料凈能和標準回腸可消化氨基酸等數據,實現(xiàn)飼料原料營養(yǎng)價值的準確評價。
3.可消化氨基酸平衡。配制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糧關鍵技術是額外補充賴氨酸、蘇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纈氨酸和異亮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使之滿足豬氨基酸營養(yǎng)需要并且達到相互平衡。
4.能氮平衡。配制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糧還應保證能氮平衡。實現(xiàn)能氮平衡的關鍵在于凈能與賴氨酸平衡,即確保豬不同生理階段日糧中凈能與賴氨酸比例適宜,從而達到既能保證豬獲得最優(yōu)生長性能,又能有效減少飼料原料能量或氨基酸消耗的目標。大量的試驗數據表明,飼喂低蛋白日糧時生長豬獲得最優(yōu)生長性能和飼料利用效率的凈能需要量為2.36兆卡/千克,相應的賴氨酸凈能比為4.7克/兆卡;而育肥豬獲得最佳胴體品質的凈能需要量為2.4兆卡/千克,相應的賴氨酸凈能比為3.5克/兆卡。
1.豆粕替代原料營養(yǎng)特性。以凈能值和可消化氨基酸等關鍵參數為基礎,在補充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和色氨酸等合成氨基酸基礎上,確定不同雜糧雜粕在豬不同生理階段的適宜添加量。
(1)菜籽餅粕。菜籽餅粕粗蛋白含量低于豆粕,蛋氨酸含量高,賴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低,消化率較差;可與棉籽粕進行合理搭配,改善氨基酸組成。普通菜籽餅粕可替代40%~50%的豆粕,雙低菜粕替代比例可達 60%~80%。菜籽餅粕有效能值偏低,替代豆粕時需要適量添加油脂。
(2)棉籽餅粕。普通棉籽餅粕粗蛋白含量低于豆粕,含有游離棉酚和環(huán)丙烯脂肪酸等抗營養(yǎng)因子;脫酚棉籽蛋白的粗蛋白含量與豆粕相當或略高,精氨酸含量高于其他餅粕類原料,但賴氨酸含量遠低于豆粕。棉籽餅粕可與菜籽餅粕等其他餅粕組合使用,改善氨基酸組成。普通棉籽餅粕可替代30%~40%的豆粕,脫酚棉籽蛋白替代比例可達60%~80%。
(3)花生餅粕?;ㄉ炂纱值鞍缀颗c豆粕相當,精氨酸含量很高,但缺乏蛋氨酸、賴氨酸和色氨酸,氨基酸消化率低;所含礦物質中鈣少磷多,且磷多屬植酸磷;易受黃曲霉毒素污染,使用時需要注意防霉?;ㄉ炂稍谪i飼料中用量一般不超過10%。
(4)葵花粕??ㄆ芍械鞍彼岷扛?,賴氨酸和蘇氨酸含量低,多數氨基酸的消化率比豆粕低,最好與豆粕同時使用以改善氨基酸平衡。未脫殼的葵花粕纖維含量高,在生長育肥豬中用量一般不超過5%,在母豬飼料中用量一般不超過10%;脫殼處理后的葵花粕可適當加大用量,在生長育肥豬飼料中可用到20%以上。
(5)芝麻粕。芝麻粕粗蛋白含量和氨基酸消化率與豆粕相似,精氨酸含量高,在豬飼料中可添加比例在15%左右。
(6)玉米加工副產物。玉米加工副產物中的噴漿玉米皮、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可部分替代豆粕。噴漿玉米皮蛋白含量可達20%以上,但使用時要注意防止真菌毒素污染;玉米蛋白粉纖維含量低,粗蛋白可達60%以上,但超過50%的蛋白質為醇溶蛋白,利用率較低,且氨基酸組成不平衡,蛋氨酸和谷氨酸含量高,賴氨酸和色氨酸缺乏,替代部分豆粕時需補充必需氨基酸;玉米胚芽粕粗蛋白含量可達30%以上,但纖維含量高,缺乏賴氨酸、色氨酸和組氨酸,替代豆粕時要注意補充相應氨基酸。玉米加工副產物在豬飼料中用量一般不超過15%,但是,玉米蛋白粉在粉狀飼料中的用量不超過5%,玉米胚芽粕在母豬飼料中可用到20%。
(7)干全酒精糟(DDGS)。DDGS粗蛋白含量在26%以上,賴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不足,葉黃素含量高。玉米DDGS脂肪含量在10%以上,且亞油酸比例高,可彌補因使用麥類原料導致的日糧亞油酸不足。DDGS在仔豬飼料中用量一般不超過10%,生長育肥豬一般不超過20%。
(8)棕櫚粕。棕櫚粕粗蛋白含量低于豆粕,缺乏賴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纖維含量較高,在平衡日糧氨基酸基礎上可部分替代豆粕。棕櫚粕在豬飼料中用量一般不超過5%。
(9)亞麻餅粕、胡麻餅粕。亞麻餅粕和胡麻餅粕粗蛋白及氨基酸含量與菜籽餅粕相似,蛋氨酸與胱氨酸含量少,粗纖維含量約8%。亞麻餅粕與胡麻餅粕因含氫氰酸,用量不宜過高,豬飼料中可添加 5%~6%。
(10)其他植物性蛋白原料。根據部分地區(qū)養(yǎng)殖傳統(tǒng)和飼料資源特點,可選擇區(qū)域特色的植物性蛋白原料少量替代豆粕,如苜蓿、飼料桑、雜交構樹、辣木等,將植物莖葉進行干燥與粉碎制成草粉后適量添加,同時要配合使用纖維素酶等酶制劑,豬飼料中添加量一般不超過5%。
2.豆粕替代原料使用限量。
(1)蛋白質飼料原料。根據不同飼料原料特性,確定棉籽粕、菜籽粕、花生粕、葵花籽仁粕、芝麻粕、亞麻粕、玉米蛋白粉等蛋白質飼料原料在豬飼料中最高推薦使用量。
(2)能量飼料原料。根據不同飼料原料特性,通過大量的科學研究明確了稻谷、糙米、小麥、大麥、小麥麩、木薯粉、玉米皮等能量飼料原料在豬飼料中使用量。
3.豆粕使用限量。豆粕含量并非日糧飼喂效果的決定性指標,通過添加合成氨基酸滿足豬氨基酸營養(yǎng)需要,其他飼料原料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豆粕,以降低日糧中豆粕的使用量。
在準確分析飼料原料凈能和標準回腸可消化氨基酸含量基礎上,依據不同生理階段的豬營養(yǎng)需要量以及豆粕替代原料的營養(yǎng)特性,通過合理利用雜糧雜粕等非常規(guī)飼料原料、添加不同種類的合成氨基酸,配制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