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斌(上海二十冶建設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1)
建筑工程是由多個結構部分所組成的,其中,外墻施工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外墻保溫施工質量可直接影響整個項目建設質量。不同建筑工程所處環(huán)境差異較大,對于外墻節(jié)能環(huán)保水平的要求有所不同,對此,要結合項目建設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外墻保溫施工技術,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強化施工環(huán)節(jié)質量管理,保證外墻保溫施工質量,確保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
北方冬季環(huán)境溫度較低,因此,在北方建筑施工中,需推廣應用外墻保溫技術,改善室內環(huán)境。另外,南方夏季溫度較高,通過應用外墻保溫施工,有利于發(fā)揮隔熱作用。在砌體結構、剪力墻結構施工中,均可應用保溫技術類型。
在建筑工程外墻施工中,通過應用保濕材料,可有效平衡建筑工程室內外冷熱橋,充分發(fā)揮保濕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外墻以及內部墻面施工中,均可選擇適宜的保溫材料與技術。
在建筑工程外墻施工中,通過設置保溫層能夠有效減少自然環(huán)境溫度、紫外線等對建筑工程主體結構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當環(huán)境溫度變化較大時,會造成建筑工程外圍結構熱脹冷縮,進而產生結構裂縫,而通過應用保溫施工技術,可有效緩解環(huán)境溫度變化對建筑結構內部應力所造成的不良影響,降低裂縫發(fā)生率。
通過開展外墻保溫施工,有利于改善墻體結構保溫性能以及耐熱性能,減少室內環(huán)境中的熱能損失。另外,當發(fā)生強降雨天氣、降雪天氣等時,可充分發(fā)揮墻體結構的耐濕性能,改善防潮效果,避免對室內空氣環(huán)境造成不良影響[1]。
在建筑工程外墻保溫施工中,外墻內保溫技術屬于早期常用技術,即在墻體結構內側應用保溫材料,如可應用玻璃棉,其施工方式便捷,成本投入較少。但是,這一技術存在一定不足,其在內保溫施工中對于柱子、橫梁與外墻的傳熱過程無法發(fā)揮阻斷作用,絕熱性能有所不足,且內保溫材料容易發(fā)生積水問題,進而誘發(fā)變形,造成保溫效果顯著降低。另外,在外墻內部安裝保溫材料,需占用較多室內面積與空間,影響居民滿意度。
在很多建筑工程外墻保溫施工中,外墻夾芯保溫技術的應用較為常見,墻體結構類似于“三明治”,在墻體外側澆筑鋼筋混凝土,而在墻體內部則需安裝保溫材料。外墻夾芯保溫施工方式便捷,可在現場直接施工,也可在工廠集中生產復合板,再運輸至施工現場安裝。外墻夾芯保溫施工所需成本較低,且能夠達到良好的保溫效果,然而,墻體結構厚度較大,可能會影響室內面積的使用,同時還會對墻體結構防震性能造成不良影響,影響外墻使用年限[2]。
在建筑工程外墻的內外兩側,均進行保溫施工,比如,在墻體內側澆筑無機保溫砂漿,而外側應用其他保溫材料,可充分發(fā)揮良好的保溫效果。外墻內外混合保溫技術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單側保溫層厚度較小,但是,容易造成墻體出現裂縫。
在我國建筑行業(yè)發(fā)展中,外墻外保溫技術的應用十分常見,即對墻體外側應用保溫材料進行保溫層與裝飾層施工,不僅可發(fā)揮保溫效果,且有利于保護墻體結構,減少熱橋現象,避免對主墻體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延長墻體結構使用壽命。為提高施工質量,要求選擇強度大、防火性與耐久性均較高的保溫材料,確保能夠適應復雜的外部環(huán)境。
外墻自保溫技術屬于新型外墻保溫施工技術,在外墻結構設計中,可選用加氣混凝土砌塊、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塊,有利于改善墻體結構熱阻效應,同時還可降低墻體導熱系數。通過應用外墻自保溫技術,施工方式便捷,熱工性能穩(wěn)定性高,但是,墻體結構的蓄熱能力有所不足,對此,可聯(lián)合應用保溫砌塊,缺點是施工成本偏高。
某建筑工程地上結構共33 層,建筑面積為28263.22m2;地下結構層建筑面積為845.40m2。在該建筑工程地下室頂板施工中,選用超細無機纖維噴涂材料(A 級),而在地下室墻體保溫施工中,選用改性復合硅質板(A級)。
①采用平頭式巖棉板,尺寸為1200mm×600mm×70mm,密度為30kg/m3,燃燒性能等級為B1;②在巖棉板安裝中,采用螺栓與膨脹釘進行固定處理,在將固定件運輸至施工現場后,需對其抗拉承載力進行檢測,保證符合施工要求;③對于粘結劑以及抗裂砂漿,要求由生產廠家配制完成后運輸至施工場地,在應用前加水充分攪拌均勻;④巖棉板拼接安裝完成后,預留一定的縫隙,并采用塑料棒進行填充處理;⑤為改善外墻保溫層的抗裂性,可聯(lián)合應用耐堿網格布以及鋼絲網。
3.3.1 基層清理
①在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施工中會預留孔洞,可應用外墻施工材料進行填充處理;②對墻面雜物進行全面清理,保證墻面平整度以及清潔度;③對于墻面不平整部位,需實施打磨處理,對于墻面凹坑,可采用砂漿實施找平處理。
3.3.2 配制聚合物砂漿
①在該建筑工程外墻施工中,選用兩種砂漿材料,包括粘結砂漿以及抗裂砂漿;②在粘結砂漿制備中,選用手持式攪拌設備,結合廠家所提供的說明書進行攪拌控制。
3.3.3 刷專用界面劑
①在巖棉板安裝施工中,為改善與粘結砂漿之間的粘結效果,在粘貼之前,需在墻體基層涂抹界面劑;②當界面劑充分干燥后,即可涂抹粘結砂漿,最后粘貼巖棉板[3]。
3.3.4 預粘翻包網格布
①在該建筑外墻施工中,對于伸縮縫、女兒墻、挑檐、陰陽角等特殊部位,均需應用翻邊網格布進行粘貼處理;②在網格布粘貼完成后,對于邊緣部位,采用粘結砂漿進行粘貼處理,在巖棉板粘貼施工中,對于多余網格布,可實施翻包處理。
3.3.5 粘貼聚苯板
①在巖棉板粘貼施工之前,以工程設計圖中的外墻尺寸作為依據,繪制巖棉板排設方案,據此開展后續(xù)施工,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同時還可避免資源浪費。在粘貼巖棉板時,應當沿水平方向粘貼,對于相鄰的兩塊巖棉板,需實施錯縫處理,對于錯縫寬度,要求控制在200mm 以內;②結合巖棉板拼裝設計圖確定巖棉板尺寸,對巖棉板實施切割處理,對于轉角部位,需采用垂直錯縫處理方式,另外,建筑工程轉角部位必須保持平順度;③從外墻結構陰陽角部位開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分塊粘貼巖棉板;④在巖棉板粘貼施工過程中,對于板縫,要求充分擠壓,相鄰兩塊巖棉板要求保持平齊度,如果巖棉板之間的平整度在1.5mm以上,則要實施打磨處理,另外,巖棉板之間的縫隙需控制在2mm以內,如果縫隙過大,則需應用聚苯板條進行填充;⑤在巖棉板粘貼完成后,沿板面邊緣部位涂抹粘結砂漿,對于巖棉板下側,需設置寬度為50mm 的槽口,確保巖棉板與墻體之間的空氣能夠順利排出;⑥在巖棉板粘結砂漿涂抹施工中,盡量粘貼在墻面,避免閑置時間過長對粘結效果造成不良影響;⑦在巖棉板粘貼施工完成后,需使用靠尺對墻面實施壓平處理,保證巖棉板之間擠壓密實度;⑧砂漿覆蓋面積要大于巖棉板總面積的40%,保證巖棉板與墻體結構之間的粘結效果,避免出現脫板問題。上述施工方式如圖1所示;⑨對于門窗洞口部位,需粘貼巖棉板,要求避免應用碎板進行拼接而影響施工質量,另外,根據板面規(guī)劃方案,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對整幅巖棉板進行切割處理,保證巖棉板邊緣的順直度。在網格布鋪設施工中,在洞口附近位置,需鋪設網格布,將其作為加強層,有利于避免轉角部位出現裂縫,如圖2 所示。除此以外,沿洞口的邊緣涂抹粘結砂漿,涂抹寬度控制為80mm,要求砂漿厚度達到2mm 左右,在網格布鋪設完成后,對于邊緣80mm部分,需壓入砂漿中,而另一端則需采用翻包處理方式。在門窗洞口處理方面,要在外保溫施工之前,采用密封膠對窗框實施密封處理,對于窗框的北面,要做凸臺構造,對于窗框邊,需采用膠粘劑貼緊;⑩腳手架連墻件部位應預留整幅板的空間。
圖1 網格布翻包做法
圖2 門窗洞口網格布粘貼細部做法
3.3.6 安裝固定件
①在巖棉板粘貼完成后,需在24h內采用固定件實施固定處理。將工程設計圖紙作為依據,在施工現場鉆孔,在安裝固定件時,對于固定件深入墻體的厚度,需控制在50mm以上;②根據工程設計圖紙確定固定件應用數量,在單塊巖棉板安裝施工中,如果巖棉板面積大于0.1m2,則要求應用固定件;③為保證固定件安裝施工質量,可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固定件安裝密度,對于外墻結構門窗洞口的邊緣以及陰陽角部位,在固定件安裝中,固定件之間的距離應當控制在300mm以內,并且采用螺栓擰緊。
3.3.7 涂刷專用界面劑
在完成巖棉板粘貼施工以及固定件安裝后,需由專人對施工質量進行檢測,在施工質量檢測合格后,對于固定件釘帽,需采用界面劑進行涂刷處理。當界面劑干燥后,再應用抗裂砂漿,對釘帽實施找平處理。最后,采用界面劑對巖棉板進行涂刷處理,有利于提高巖棉板與砂漿之間的粘結效果[4]。
3.3.8 抹第一遍面層聚合物抗裂砂漿
在巖棉板表面界面劑充分干燥后,在面層上,需涂刷抗裂砂漿,要求保持涂刷均勻度,將抗裂砂漿厚度控制在1mm~2mm。對于門窗、陰陽角等部位巖棉板,首先需涂刷抗裂砂漿,隨后鋪設網格布,最后對網格布的邊緣實施翻包處理。
3.3.9 埋貼網格布
①在對網格布實施翻包處理后,無須對其進行固定處理,根據自上而下的順序,充分抹平網格布,隨后再涂刷粘性砂漿,避免網格布脫落;②通常情況下,門窗洞口較為薄弱,對此,需進行保溫加強層施工,在加強層敷設時,角度為45°方向,門窗洞口部位網格布尺寸為300mm×200mm,首先鋪設加強層的網格,隨后,充分包裹門窗預留空間,最后,對四角位置粘貼加強層網格布;③對于陰陽角、門窗等部位,在網格布粘貼完成后,需實施翻包處理,通過利用網格布充分包裹巖棉板,如果墻面的面積比較大,則在網格布粘貼施工中,可應用搭接鋪設施工方式,低于網格布邊緣部位,需埋設如抗裂砂漿中;④在網格布搭接過程中,對于短向搭接寬度,要求控制在100mm 以上,而對于長向搭接寬度,要求控制在80mm 以上。另外,在網格布粘貼過程中,需加強質量控制,避免出現空鼓、翹邊等質量問題。
3.3.10 抹面層聚合物抗裂砂漿
①在外墻面施工中,需采用抗裂砂漿對墻面底層進行涂抹,并將其壓在網格布后側,當抗裂砂漿充分干燥后,涂抹抗裂砂漿,避免網格布漏出,抗裂砂漿的涂抹厚度在3mm~5mm之間;②在前一個工序完成后24h之內,即可進行抗裂砂漿澆筑施工,要求保證在非降雨天氣開展砂漿澆筑施工,避免對墻面質量造成不良影響;③對于墻面中的預留孔洞部位,需對網格布實施分割處理,對于分割部位的砂漿預留部位,在應用網格布進行補充處理時,要求與原先粘貼的網格布長度保持一致。
在政府大力提倡節(jié)能減排、實現各行各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時期,對于能耗較大的建筑行業(yè),在工程施工中,需推廣應用節(jié)能環(huán)保材料與技術,對此,在建筑外墻施工中,可推廣應用外墻保溫施工技術,不僅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節(jié)能效益,同時還可避免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不良影響,提高建筑工程經濟效益,對此,需增加對于外墻保溫技術的研究力度,結合項目建設要求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改善建筑工程外墻保溫效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