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馬的雕塑和繪畫有很多,這跟馬的歷史地位有關(guān)。那時,不管是交通還是戰(zhàn)爭都離不開馬。然而,那么多馬的雕像與繪畫,人們卻很少能看到馬的正面像,為什么呢?
甘肅省博物館的青銅“馬踏飛燕”,是鎮(zhèn)館之寶。它出土于甘肅武威的東漢將軍墓,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雷臺漢墓。
“馬踏飛燕”從側(cè)面看,真是一匹雄健、靈動的駿馬,它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那么完美,騰空而起的四足、腳下回望的鳥兒,仿佛在看,那匹馬有沒有追上我呀?
這么完美的一匹駿馬,當你慢慢繞到前面時,卻是“三觀盡毀”——只見它側(cè)歪著頭,瞪著大眼,一半是白眼仁兒,張嘴大笑,露出一口雪白的大牙,仿佛得意地對腳下的鳥兒說:“嘿嘿,受我一腳!”
西方的天馬一定要有翅膀,而我們只需要在馬的腳下放上一只鳥,就很好地解決了天馬的問題。(據(jù)央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