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宋曙明
◆ 本文基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角度,采用文獻研究、實驗調查等方法,結合吉林女子學校的實驗數據內容對分層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分層教學法的應用下,對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以及健美操運動的技術水平有積極的作用;通過該方法的運用和教師的指導,能夠提升中學生對健美操的興趣以及學習的自信心;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后,對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以及學生之間合作競爭意識的提高也具有提升作用;分層教學法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得各個層次學生得到更好的提升,真正實現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符合當前人才培養(yǎng)的方針[1]徐雙玉.健美操教學分層次教學法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2014(12):85-86.[2]唐榮紅.淺談分層教學法在中學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6):90-91.[3]陳麗華.健美操教學中使用分層累加教學法的實驗研究[J].學理論,2014(27):225-226.。
◆ 中學;健美操;分層教學法;調查
分層教學法在中學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通過對學生健美操課程喜愛程度,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等問題進行調查展開研究。
1.2.1 文獻資料法
檢索、收集相關的論文、文獻,主要搜集的內容就是針對分層教學法在健美操中的運用研究方面的文獻資料,在搜集到的資料上結合研究主題和中學學段特點進行篩選,掌握分層教學法在初中階段以及分層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為研究提供可靠的視角和分析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調查的問卷主要采用學生問卷,對吉林女子學校二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問卷發(fā)放主要是面向調查中的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實驗前問卷調查的主要目的是對不同組別的學生基本情況以及對健美操運動的認知程度、相關專業(yè)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調查。而實驗后問卷的調查主要目的是經過實驗后,學生身體素質以及綜合素質等方面發(fā)生變化情況,反映出分層教學法在學生健美操學習中發(fā)揮的效果。
(1)問卷的效度與信度檢驗
問卷效度主要采用單項與總和相關效度分析,驗證學生興趣量表以及健美操教學效果、學生健美操學習基礎問卷題目是否符合統計學標準,能否達到問卷調查真正目的。
其中,信度檢測采用的方法使重測信度法,在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發(fā)放問卷前,結合問卷的問題內容,抽取少量學生進行發(fā)布,保證發(fā)放學生和問卷數量等內容具有一致性,兩次發(fā)放數量間隔半個月,并對兩次結果通過SPSS軟件進行分析,發(fā)現檢測結果為R=0.85(<0.01),證明問卷的可信度比較高,能夠達到本次問卷的真實目的。
(2)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
本次問卷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進行發(fā)放,首先是實驗前測問卷,對調查學生發(fā)放了健美操學習興趣和健美操技能學習問卷,各600份,共120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180,有效率98.3%.。實驗后測問卷包括分層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學習效果以及對健美操喜愛程度兩個部分,問卷各80份,共160份問卷,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60份,有效率100%。
1.2.3 數理統計法
研究通過SPSS軟件和EXCEL軟件將實驗和問卷數據進行存放分析,并對調查后獲取的結果進行研究分析。
1.2.4 訪談法
對吉林女子學校的部分教師和學生就研究主題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訪談,訪談結果對于研究的結論具有重要依據,使研究更具有科學性。
1.2.5 實驗法
為了使研究更加深入可靠,研究隨機抽取吉林市博達中學兩個不具備顯著差異的班級進行了實驗調查,并將班級分為對照班和實驗班,通過分層教學法和常規(guī)的學方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進行實驗對比。
2.1.1 確立實驗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實驗目的主要是通過傳統教學方法和分層教學方法的應用,對兩個班級健美操教學情況產生的影響和作用進行對比分析,通過數據對比得出研究結論,為中學階段健美操教學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2.1.2 實驗對象、時間與地點
實驗對象是吉林女子學校二年級學生,在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的班級中,以隨機抽取的方式從中抽取實驗班與對照班,實驗班和對照班各40人,全體學生人數共80人,對兩個班級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健美操教學,其中實驗班主要采用分層教學法,對照班采用的是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
實驗時間:2020年9月-2021年1月,16個教學周,每周2個課時,共32個課時。
實驗地點:吉林女子學校舞蹈教室。
2.1.3 實驗的方式和內容
(1)實驗方式
由于研究采取的方法不同,所以要根據體育教學大綱確定主要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在研究中為了保障實驗的有效性,對實驗班和對照班教學影響因素進行干預,保證兩個班級各種影響因素造成教學效果的影響處于可控范圍內。
(2)實驗內容
對吉林女子學校健美操課程教學實驗調查主要通過微信以及實踐體驗等方式進行,為了確保研究的有效性和科學性,結合對學校相關領域的專家以及教師進行訪談咨詢,最終確定了實驗的內容為“舞動青春”。
2.1.4 測試指標內容的確定
(1)身體素質測試指標
對健美操以及中學體育領域的專家咨詢后,將身體素質測試指標劃分為三個主要內容,分別是: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肺活量。三項身體素質指標的測試能夠對應著反映出學生下肢力量、柔韌素質以及心肺功能情況,結合中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兩個班級的學生身體素質情況進行打分。通過表1數據可以看出,兩個班級的學生身體素質水平并無明顯差異,經過SPSS統計學檢驗后,也證明了這一觀點,說明實驗具備基本的實施條件。
表1 實驗前實驗班與對照班身體素質測試結果
(2)技術水平測試指標
本研究在收集相關文獻以及咨詢相關領域的專家后,將技術水平測試指標確定為三個主要內容,分別是身體姿態(tài)意識、動作正確性、動作協調性。判斷的依據是舞動青春的練習和掌握情況,具體實驗結果如表2。
表2 實驗前實驗班與對照班技術水平測試結果
表3 實驗后健身操《舞動青春》測試成績統計表
身體姿態(tài)意識可以體現出學生對健美操動作美的理解,和在練習時對身體控制的意識;動作正確性,能夠通過學生在舞動青春中動作程度展示出對身體各部位的支配協調能力,按照事先制定的考核標準進行評分,根據表2中的結果可以看出,P值均大約0.05,說明對比的兩個班級在技術水平指標上不存在明顯的差異,可以進行接下來的實驗。
2.1.5 實驗步驟
(1)實驗前先對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身體素質以及技術水平指標的測試,并結合問卷調查結果對學生學習效果指標進行分析。
(2)在實驗過程中,嚴格控制兩個班級教學影響因素,健美操教學內容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實行。
實驗班在上課前要設計具有趣味性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在課堂環(huán)節(jié)中對相關動作進行示范講解,指導學生按照不同層級的目標進行動作練習。
在課堂中,教師還要對健美操的起源以及相關發(fā)展歷程等進行簡單的介紹,通過課件展示健美操動作,讓學生對該運動具有一定的感知,在正式進入到學習時,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以鼓勵的方式,調動學生主動練習的興趣,并且針對一些較難的動作要領給予耐心的指導。
結合不同層次學生實際的情況,有層次性的安排教學內容,并且要注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應該根據學生情況進行變化。具體可以分為ABC三個層次。
A層次的學生基本掌握了健美操的一些知識,并且在技術動作上的練習和接受能力水平也比較高,在身體素質上具備一定的身體協調性和靈敏度,能夠掌握教師教學要領。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學側重點和教學目標,應該圍繞學生動作姿態(tài)與音樂之間的配合,使學生在運動中更具有節(jié)奏感,注重培養(yǎng)這一層次學生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
B層次的學生基本具備一定的動作要領,但是對理論學習并不熟悉,缺乏理論在健美操練習中的運用,B層次學生學習的重點是鞏固健美操基本動作技術的同時注重理論的運用,在學習中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的方法,提升技術和運用能力。
C層次學生對健美操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對于老師示范的一些動作能夠基本掌握,但是缺乏一定的柔韌性、靈敏度等,針對這些學生應該通過鼓勵的方式,增強日常的練習,并且給予一定的耐心,幫助學生在健美操學習中樹立自信心,使得學生逐漸掌握基本技術動作,不斷獲得成功。
在課后,教師應該及時對學生上課的表現進行總結和評價,并且根據課程內容完成的情況,設計下一階段的教學重點和目標。利用課后時間勤加練習,并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互評等多樣的評價形式。
在對實驗班進行實驗干預的過程中,每八節(jié)課對學生三項指標進行重新測試,并根據評分標準進行評價,重新對學生進行分層,ABC各類層次的比重分別為25%、50%、25%。通過這樣的劃分機制,還能夠調動學生練習健美操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程度。
采用常規(guī)教學的對照班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和實驗班相同,同樣是以興趣導向為主,并由老師講解示范動作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中教師對學生練習情況進行糾正。以小組競賽等形式展現練習結果,最后進行課堂總結。
(3)在實驗后,對兩個班的學生各項指標情況進行對比,并填寫實驗后相關問卷,最后對問卷和實驗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在完成分層教學實施后,兩組的學生通過健美操舞動青春的各項成績對比分析實驗效果,其中打分根據五個方面來進行,首先完成動作的程度為30分、節(jié)奏感、表現力、健美操創(chuàng)編能力分別為20分、平時表現為10分、總成績?yōu)?00分。這里動作的完成程度主要考查學生動作的標準程度以及動作完成的流暢性等。
通過SPSS軟件對兩個班的數據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發(fā)現。實驗班在實驗結束后,健身操舞動青春的各方面評價指標和對照班都存在顯著的差異。其中動作完成度上,實驗班的評分為22.46,高出對照班的評分2分多;節(jié)奏感上,實驗班和對照班分別為14.91和13.45,也存在顯著的差異;表現力上,實驗班的數據為13.86,對照班為12.93,P大于0.05,在表現力上沒出現顯著的差異;在創(chuàng)編能力上、平時表現以及總成績上,均能看出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差異。
分層教學法對健美操學習的效果影響,不僅體現在外部成績上,還體現在學生心理和綜合素質等方面,為了了解到實驗后健美操教學效果的影響情況,通過問卷選項,對學生心理素質、綜合素質、和諧的教學氛圍以及總體態(tài)度四個方面進行調查,結果如表4。
表4 實驗后健美操教學效果統計表實驗班(N=40)對照班(N=40)
利用SPSS統計軟件,對實驗班、對照班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得出:實驗班學生心理素質變化的平均分為22.26,綜合素質變化平均分為21.17,構建和諧教學氛圍的平均數為21.23,學生總體態(tài)度的平均分為21.71;對照班學生心理素質變化的平均分為19.36,綜合素質變化平均分為17.88,構建和諧教學氛圍的平均數為17.05,學生總體態(tài)度的平均分17.70。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P<0.05,存在顯著性差異,尤其在構建和諧教學氛圍和學生對健美操總體態(tài)度P<0.01,兩個班級存在十分顯著的差異。
分層教學法應用在健美操教學中,對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以及心肺等功能上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提高健美操技能水平;分層教學法通過各種機制和開展模式能夠以學生為中心,增強學生對健美操學習的興趣和主動學習能力;對于學生合作意識以及團隊凝聚力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意義,同時能夠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性,符合現代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
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對分層教學模式在健美操教學中發(fā)展情況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學校應該為教師進修和培訓提供條件和支持,使教師的業(yè)務水平不斷提升;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該合理的處理升降機制,避免層次調整過程中打擊學生自信心,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掌握好分層教學法運用的程度和節(jié)奏,并且可以結合其他方法一同實施,科學的進行分層、分組,使學生在教學中能得到全面發(fā)展。分層教學法也可以拓展到其他體育教學內容中,并且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材特點進行融合使用,但是要注重在教學實施中的指導和監(jiān)控,真正的發(fā)揮出分層教學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