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舟
海漄:1990 年出生于湖南湘潭, 科幻作家,深圳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有科幻中短篇小說發(fā)表于《科幻世界》《銀河邊緣》《中華文學選刊》等雜志。 曾獲銀河獎最佳短篇獎提名。
2023 年10 月21 日晚,世界科幻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之一——“雨果獎”,在2023 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上揭曉,中國科幻作家海漄憑借小說《時空畫師》獲得最佳短中篇小說獎。他也是繼劉慈欣、郝景芳之后,第三位獲得雨果獎的中國科幻作家。
海漄與科幻的結緣始于孩童時代,“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故鄉(xiāng)的書店就在我腦海中搭建了一個只屬于我個人的曲徑通幽的私人花園,這個花園里,科幻是最美的風景。”
1990 年,海漄出生在湖南湘潭。他是一個工礦家庭的孩子,生長在大型國企的集體大院里。“我們家屬院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里面什么都有?!毙r候,父母常帶著他去上班,不方便的時候,就把他放在新華書店看書。
他家的陽臺正對著單位的籃球場,他常趴在陽臺上看籃球賽。他最喜歡的活動還是父母單位組織去“芙蓉電影院”看電影。他在那里看過《泰坦尼克號》和《紅河谷》……他在那里看的最后一部電影,是《蜘蛛俠》,很巧,那部電影極具科幻色彩。后來,芙蓉電影院就拆除了。
海漄的母親供職于一家糧食企業(yè),那里有一些巨大的糧食庫房?!耙惠v輛大卡車進進出出,運送大麻袋裝的糧食。叔叔阿姨總用一根中空的簽子去捅糧食袋子,檢查大米質量。我能在里面和小朋友玩一整天捉迷藏?!焙Q現(xiàn)在想來,那種行為還是挺危險的,萬一有什么東西坍塌了,困在里面很難被發(fā)現(xiàn)?!暗菚r候工礦小城的生活就是那樣,有種粗糲的美感?!?/p>
小城里三層樓高的新華書店是海漄主要的閱讀啟蒙。父母對他很寬松,把他丟在書店,也很放心。他并沒有特意挑科幻小說看,卻不知不覺讀了許多,國內的有《珊瑚島上的死光》《美洲來的哥倫布》和金濤的作品,外國的以凡爾納的小說為主。他那時候壓根不懂科幻的概念,“以為書里寫的都是紀實作品,后來才知道是幻想小說?!?/p>
那些日子給他留下一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習慣孤獨。父母上班的時候,他就一個人待著,“在新華書店看書是孤獨的,其實寫作也是一件孤獨的事情,現(xiàn)在我很習慣這種孤獨的環(huán)境,享受一個人的空間,應該就是受兒時的影響?!?/p>
從小學會了適應“孤獨”的海漄,上大學時讀了金融專業(yè),進入銀行工作,一口氣干了十一年。海漄獲獎后,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一個金融人怎么能擠出時間寫小說的?
海漄卻把寫作和工作分得很清楚,銀行工作和科幻寫作,日夜切換又涇渭分明,中間仿佛隔了一道柜臺上的玻璃屏障。他在家里有一個專屬的小房間,放著一張雙層兒童床,一張電腦桌,是給海漄專用的。他多數(shù)時候會把桌面擺得整整齊齊,端坐在桌前寫作。兒童床上鋪摞滿他愛看的書。寫作的時候,關上門窗,外面的事情就和他無關了,累了就躺在下鋪讀讀書。
在銀行,海漄是柜員里少有的男員工,經常負責力氣活,比如給ATM 機換錢箱,他會發(fā)現(xiàn)什么東西都能往ATM 里面塞,包括游戲幣、硬幣、各種假錢。以前想都想不到,真的走到這個崗位上,才發(fā)現(xiàn)每一件小事都是全新的體驗,這或許比完全沉浸在幻想世界里,更能給人實際的生活感。
海漄說,他從不會在上班的時候突然冒出什么小說靈感。他的寫作進度也是計算器算出來一樣精準,“工作日一天寫兩三百字,周末寫兩三千字”。
獲獎之后,海漄回到他的辦公室上班。同事們都是頭一次知道他寫科幻小說,排著隊來找他簽字。對此,海漄非常淡定。
海漄沒想過要做全職作家?!熬嚯x產生美”,真做了全職作家,寫作可能還真沒那么多樂趣了!
獲獎作品《時空畫師》的靈感來自《國家寶藏》節(jié)目上展示的《千里江山圖》,看到那幅畫的一刻,海漄小時候美術課上的記憶被觸發(fā)了,“那時候只覺得印象中,中國山水畫都是黑白的,這幅畫卻那么鮮艷”。但這一次,他是被附在畫后的題跋吸引了。誰是希孟?他為什么驚鴻一現(xiàn)?由此,便延伸出一個以畫師為主角的高維時空故事——
在《時空畫師》里面,核心的“點子”也和時間的演繹有關。故宮的修復師、老館工和警察周寧一同追查故宮里的“鬼影”,遇到了從畫中穿越時空而來的希孟,一切的秘密都藏在希孟能縱橫時空的異能力中,在希孟眼中,時間是可以恣意伸展的,“從高維世界俯瞰塵世,形如一條盤旋而上的綾羅,上下移動即為空間變換,前后移動則為時間遷移”。
“海漄”這兩個字很特別,是筆名,來自海漄很喜歡的一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