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
女兒誕生的那個深夜,蔡聰偷偷戳了戳她的臉。 初為人父,他看不見孩子,但感受到了嬰兒面頰的柔軟。 母親肖佳則是通過聲音認(rèn)識女兒的。小家伙的啼哭很溫柔。她驕傲地想:果然是我的寶貝,真可愛。
蔡聰和肖佳是一對視障夫婦。 人生中的很多可能,他們都不愿錯過,包括成為父親與母親。但在做了這個決定后,他們要跨過很多關(guān)卡。
我國約有1730萬視障人士,蔡聰和肖佳是幸運(yùn)的,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小孟熙。
蔡孟熙和母親同一天生日,她健康、活潑, 雙眼有父母的輪廓, 卻沒有他們的遺憾。 蔡孟熙5 歲以前,她的祖母放心不下,一直陪在她身邊。 小孟熙在濃濃的關(guān)愛中漸漸長大……
一次,肖佳趁老人不在,想帶孩子下樓玩耍。 因?yàn)橐Ш⒆?,她沒有拿盲杖,一步一步挪下臺階,十幾個臺階,挪了十來分鐘。 成功抵達(dá)的那一刻, 蔡孟熙突然笑出聲來——原來是迎面走來的鄰居阿姨向她打招呼。
肖佳忽然意識到,蔡孟熙已經(jīng)變成自己的另一雙眼睛。 “她會跟大家打招呼,也能在遇到危險時提醒我。 ”
蔡孟熙慢慢長大,祖母越來越少插手,最終,祖母離開,把家留給他們一家三口。
如今,都是蔡孟熙領(lǐng)著父母出門。她會提醒他們拿盲杖, 會提示路上哪兒有臺階、坑洼。 蔡聰跟女兒開玩笑說:“你就是我的導(dǎo)盲犬。”有時候,蔡孟熙在路上走神兒,蔡聰就調(diào)侃她:“你工作得一點(diǎn)兒都不專注! ”
他看不見女兒的樣貌,卻能通過其他方式感受孩子的成長。比如把女兒抱起來,能感覺她變高了,變重了;比如發(fā)現(xiàn)女兒學(xué)會了收拾房間、給沙發(fā)上小憩的媽媽蓋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