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異事妙聞信口扯

        2024-03-12 07:54:48周立民
        南方文壇 2024年1期
        關鍵詞:小說文化

        一、“叫我美美地陷入其中”

        地域文化書寫在中國當代文學中的覺醒或復興,大概始于1985年“尋根文學”的提倡。在這之前,自然不乏以此為內(nèi)容的作品,遠可以追魯迅、沈從文,近可以舉汪曾祺的“大淖”故鄉(xiāng)、賈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烏熱爾圖書寫鄂溫克族文化的小說為例。然而,文學要“深植于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否則,“根不深,則葉難茂”①,“民族傳統(tǒng)文化”獲得如此尊崇,在此之前似乎還沒有過。“尋根”的理論和宣言就像一劑酵母,一時間發(fā)酵了眾多文學作品,書寫地域文化的作品尤為引人矚目。諸如阿城的《棋王》、鄭義的《老井》、鄭萬隆的《老棒子酒館》、王安憶的《小鮑莊》、莫言的“紅高粱”系列、李銳的“厚土”系列、張煒從《古船》到《九月寓言》、韓少功的《爸爸爸》到《馬橋詞典》……中國文學本來就有強大的鄉(xiāng)土書寫傳統(tǒng),在韓少功等人眼里“鄉(xiāng)土是城市的過去,是民族歷史的博物館”,他甚至有些一廂情愿地認為城市太單調(diào):“上海除了一角城隍廟,北京除了一片宮墻,那些林立的高樓,寬闊的瀝青路,五彩的霓虹燈,南北一樣,多少有點缺乏個性;而且歷史短暫,太容易變換。于是,一些長于表現(xiàn)城市生活的作家如王安憶、陳建功等,想寫出更多的中國‘味,便常常讓筆觸深入胡同、里弄、四合院,深入所謂‘城市里的鄉(xiāng)村?!雹凇笆芯毙≌f不甘落后,很多作家早就大顯身手。如“京味小說”,有鄧友梅、陳建功、劉心武等作家;寫蘇州的有陸文夫;“津門小說”有馮驥才、林希等。到后來,寫武漢的有池莉等。他們的寫作可以泛泛地稱為地域文化書寫(當然,有的作品未必僅僅只寫“地域文化”)。必須看到還有兩位不在現(xiàn)場的外國作家卻大大刺激了中國當代文學的地域文化書寫,他們是??思{和馬爾克斯。??思{講述的約克納帕塔法的故事,以及他說的像郵票那樣大小的故鄉(xiāng)即使寫一輩子也寫不完,大大地鼓勵了中國作家去尋找像郵票那樣大小的故鄉(xiāng)。馬爾克斯把封閉的區(qū)域,各種傳說、習俗都變成了“世界文學”的題材,這像火炬一樣照亮了中國作家的頭腦和自身經(jīng)驗……

        馮驥才的創(chuàng)作也在這樣的文化潮流中發(fā)生根本性轉(zhuǎn)變,他從一個具有古典傾向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轉(zhuǎn)變?yōu)槲幕急嫘偷默F(xiàn)代主義作家。這個轉(zhuǎn)變較為鮮明地體現(xiàn)在他的地域文化書寫上。馮驥才的筆一直沒有離開過天津,不過,不同時期,天津文化在他作品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③。初期的《義和拳》《神燈前傳》等作品,寫城市的地域特點、風物、生活,調(diào)動了馮驥才很多直感的經(jīng)驗和積累,然而,地域文化往往只是人物活動的背景。而1985年前后創(chuàng)作的“怪世奇談”系列(包含《神鞭》《三寸金蓮》《陰陽八卦》)則大不相同,地域文化不再是點綴、陪襯、背景,而由作者以新的文化觀念重新編碼,成為文化反思的主體。與尋根文學的很多價值取向正好相反,馮驥才寫它們不是尋找力量的源泉,而是為了反思中國文化中存在的某些問題?!肮质榔嬲劇毕盗袆?chuàng)作,讓馮驥才對小說語言、文體等諸多問題有了深入的思考,繼之而來的《俗世奇人》更上一層樓,記憶城市的繁華歲月,著力發(fā)掘地域性格,是馮驥才地域文化書寫的成熟之作。

        《俗世奇人》與之前的“怪世奇談”系列有著親緣關系。最初,《俗世奇人》是“怪世奇談”的余料與延續(xù)。作者曾明確說過:“……爾后遂多用于《神鞭》《三寸金蓮》等書,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閑置一旁,未被采納。”④作者不舍“閑置”材料,很多碎屑,鋪陳點染又成一篇。在《俗世奇人》的篇章中,不難找到與“怪世奇談”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神鞭》第三回“死崔”的故事在《俗世奇人》系列的《焦七》中又有續(xù)寫;《陰陽八卦》第二回中的“神醫(yī)王十二”,又單獨成篇《神醫(yī)王十二》;《陰陽八卦》第四回“一道千金尹瘦石”與《黃金指》中的錢二爺故事相連;《陰陽八卦》第六、七回中的藍眼兒,在《藍眼》中又復活,不過,前者是算卦看相瞧風水,后者是看假畫?!侗〗恪分胁粌H提到“北城里佟家大少奶奶戈香蓮那雙稱王的小腳……”⑤,而且就是《三寸金蓮》故事的補篇?!度缃鹕彙返谄呋刂刑岬降摹疤旖蛐l(wèi)四絕”:惡人惡事、闊人闊事、奇人奇事、三寸金蓮——《俗世奇人》中寫的不就是這樣的內(nèi)容嗎?

        就是作者本人,恐怕也沒有料到《俗世奇人》的寫作會持續(xù)如此之久吧?從1993年開始,歷經(jīng)30年,寫就地煞之數(shù)⑥。這是馮驥才難以釋懷的寫作。2000年初,第一次以“俗世奇人”之名結(jié)集出版的時候,馮驥才曾宣布:“寫完了這一組小說,便對此類文本的小說拱手告別?!雹?015年,該書第二集結(jié)集時,他已經(jīng)修正為:“若君問我還會接著寫下去嗎?這由不得我,就看心里邊那些沒有寫出的人物了,倘若哪天再有一群折騰起來,叫我不寧,自會捉筆再寫?!雹鄡H僅四年后,作者就感覺“奇人輩出”,還頗為無賴地說“最靠不住的是寫作人的計劃”⑨,很快,第三集問世。2023年甫始,《俗世奇人》第四集橫空出世,作者不再遮掩,而是驕傲地說“寫作成癮”⑩。

        最初仿佛是無心插柳,此時作者已經(jīng)對它另眼相看,如此欲罷不能,那是因為故土情深:“只要動筆一寫《俗世奇人》,就會立即掉進清末民初的老天津。吃喝穿戴,言談話語,舉手投足,都是那時天津衛(wèi)很各色的一套,而且所有這一切全都活龍鮮健、擠眉弄眼,叫我美美地陷入其中?!?1地域氣質(zhì)、鄉(xiāng)土精神和獨特審美,“我是從文化視角來寫這一組人物的”12。也就是說,世風俚俗,街頭巷尾,人來人往,你爭我斗,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顯其能的各色人物都是“表”,《俗世奇人》的“里”是天津獨特的地域文化,是它牽系著馮驥才“寫作成癮”。80個春秋,“我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家鄉(xiāng)”,馮驥才說,“我的故鄉(xiāng)給了我一切”13。他始終是在故土的文化懷抱中寫作14,“一處街角,一個橋頭,一株彎曲的老樹,都會喚醒我的記憶”15。那些文字都是他唱給天津的情歌,它們疊放在一起,構(gòu)成了天津記憶的紙上博物館,也造就了作家、文化人馮驥才。

        《俗世奇人》是馮驥才地域文化書寫的代表性作品,是作者的文化自覺和寫作自覺長期磨合的產(chǎn)物:“……我不缺乏寫本土小說的作家必備的功力,我是大半個‘地方通。我對天津歷史、地理、風土、習俗、掌故、市井百態(tài)、民間傳說乃至茶余飯后、雞零狗碎,早已耳濡目染,儲備充足……”這是一位作家的“暗功夫”,還有勤功夫:“小說又絕不是文獻加上想象,還要進入那些歷史的時空隧道里轉(zhuǎn)轉(zhuǎn),找小腳老太太們閑扯閑話,尋找各種金蓮的實物遺存?!?6這種自覺的文化考察行為,練就了小說家馮驥才超出同儕的內(nèi)力。自青年時代,他就以對天津地域文化敏銳的感覺、不凡的眼光而積極從事城市文化考察,一卷手稿《天津磚刻藝術(shù)》就是最好的證明。多年后,他總結(jié)當年的行動時說:“我不想只去靠現(xiàn)成的書本材料,我要親自調(diào)查?!薄斑@種深深的由衷的摯愛是我后來投身鄉(xiāng)土文化保護的真正根由,也是我能夠?qū)懗鲈S多鄉(xiāng)土小說根之于心的緣起。”17在城市的“田野考察”中,馮驥才積累了大量的感性記憶,捕獲很多具體的、鮮活的小說素材。即如《天津磚刻藝術(shù)》中對于“磚刻劉”一家人生歷程、磚刻生涯的記述,那豈不就是《俗世奇人》中現(xiàn)成的一章嗎?

        更為難得的是,馮驥才有作家的感性和激情,又不乏學者的學識和思考,他不是就天津?qū)懱旖?,孤立地看天津文化。正好相反,馮驥才對地域文化、性格和特質(zhì)早就有興趣,常常不由自主地橫向?qū)Ρ取K?0世紀80年代的創(chuàng)作中有兩本游記:《霧里看倫敦》《美國是個裸體》18,后來,他不斷拓展這方面的創(chuàng)作,在對異國他鄉(xiāng)的文化觀察中,也是不斷地定位天津文化的過程。在《俗世奇人》中,他也常常比較京津滬三地文化的異同19,看異鄉(xiāng)文化,出發(fā)點是故鄉(xiāng),從周邊看故國,對于它的文化特質(zhì)會有更清楚的認識。

        20世紀末,也就是《俗世奇人》第一集即將結(jié)集出版之時,馮驥才自發(fā)的文化考察又變成帶有使命感的文化搶救。他聯(lián)合眾多同道進行的天津老城文化保護行動,在這之后,又擴大到整個中國的民間文化遺產(chǎn)搶救。在行動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動,這不僅是道義上的承擔,而且使之加深了對天津地域文化的認識,尤其是對于民間文化的看法。有一句不經(jīng)意的表述,讓我看到馮驥才挽救老城的文化行動和《俗世奇人》寫作的某種同構(gòu)性:“我不知自己還有什么辦法,但我卻有種力竭之感。一個月來,我是在寫作一部小說《俗世奇人》的同時,進行此事。兩事疊加,心力交瘁,困乏至極?!?0這難道是偶然嗎?我不是這么理解。我更愿意理解為:天津老城不在了,馮驥才著力在紙上用文字留住這座六百年的城市,尤其讓人們看到車喧馬鬧人歡的天津繁華時光,這就是《俗世奇人》。用馮驥才的話講,這是為了留住城市記憶。

        談到城市記憶,馮驥才強調(diào)它跟單純的個人情感不同:“這里說的記憶不是個人化的,不是為了滿足個人某種懷舊情緒的。它是一個城市的記憶,群體的記憶。那就要從城市史和人類學角度來審視城市,從城市的歷史命運與人文傳衍的層面上進行篩選……”21具體到《俗世奇人》的寫作上,這與馮驥才那些寫天津的帶有抒情性質(zhì)的散文不同,它超越個體情感,個人情感退隱,鮮活的天津生活撲面而來,形形色色的奇人紛紛登場,一個城市帶有年代感的意象汩汩而出……

        二、“地域性格乃最深刻的地域文化”

        李慶西曾認為,尋根小說標志著“小說創(chuàng)作開始從訴諸知識分子的個體意識轉(zhuǎn)向表現(xiàn)民族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也就是審美對象的群體化22。人物性格的虛化本是現(xiàn)代小說的特征之一,《俗世奇人》從單篇論,每個人物都個性鮮明,然而,作者重點不在個體,而在發(fā)掘天津文化的集體性格?!端资榔嫒恕分谐錆M了“天津”“天津衛(wèi)”“天津人”“天津衛(wèi)的人”為主語的判斷句,為城市寫魂才是作者的著力點。

        《俗世奇人》由精短篇章組成,很多問題容不得作者長篇大論,馮驥才首先采取了一個方便的辦法:將天津一些鮮明的地域和文化特征標簽化。這些標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來自他的認識、判斷和發(fā)現(xiàn)。標簽化能夠讓一個哪怕對天津了解不多的人迅速有了直觀的印象,還特別有利于傳播和辨識。如談天津“碼頭”四通八達、八方匯聚:“天津是北方頭號的水陸碼頭,什么好吃的都打這兒過,什么好玩的都扎到這兒來?!?3寫碼頭人之靈活:“可天津是個碼頭,在碼頭上做買賣的人全都腦子活,隨機應變,不和人較真,而且嘴巴會說。”24同在天津,不同地界也有差異:“老城區(qū)和租界之間那塊地,是天津衛(wèi)最野的地界。人頭極雜,邪事橫生?!?5天津是一個商業(yè)城市,商業(yè)性帶來的是世俗的欲望和追求,是對生活文化的追求:“天津衛(wèi)是個凡夫俗子的花花世界……”26“天津衛(wèi)是做買賣的地界兒,誰有錢誰橫,官兒也怵三分。可是手藝人除外?!?7“天津是市井,百姓心里邊就是生活——吃喝玩樂,好吃好喝好玩和有樂子的事都喜歡,還愛看絕活兒……”28在《俗世奇人》不同篇章里馮驥才給天津人打上了很多個性化的標簽:

        天津衛(wèi)的人好戲謔,故而人多有外號。[《死鳥》,《俗世奇人》(修訂版)第24頁]

        天津人好戲謔,從來和對手不真玩命,只當作玩,斗斗嘴,較較勁,完事一樂。[《蹬車》,《俗世奇人(叁)》第154頁]

        天津人就好過嘴癮,往里是吃,往外是說;說美了和吃美了一樣痛快。[《燕子李三》,《俗世奇人(貳)》第131頁]

        這些標簽,散落在各篇中,是碎片,集中在一起,就構(gòu)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天津文化形態(tài),尤其是在這些標簽背后凸顯鮮明的地域性格。地域性格集中了一個地方最鮮明的文化特征,它并非一個簡單的概括,或者先驗的存在,而是在作者對天津文化的記憶、感受、認識、判斷中發(fā)掘出來的,《俗世奇人》的寫作是馮驥才對天津地域性格建構(gòu)的過程。他曾表示:“地域性格乃最深刻的地域文化,我對將它挖掘和呈現(xiàn)出來十分著迷。”29

        在這一點上,小說家與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有所不同,小說不但關注社會風情、歷史信息,更關注人性、人情,當歷史學家關心人的一般狀況時,小說家則特別喜歡寫超出一般認識的人和事,甚至更夸張和極端的事情。比如《俗世奇人》中多次寫到這塊多鹽的咸濕之地養(yǎng)成的天津人的“狠勁兒”?!捌嫒恕庇薪^活兒,絕活兒是練出來的,然而絕活兒能揚名“俗世”,大多靠斗出來的。小說里寫小混混兒之狠,連官府拿他們都沒有辦法。像“小尊王五”就“死活不怕,心狠沒底”,對班頭和知縣大人也絲毫不懼。狠的極致是對自己,連自己都下得去手,這個狠足以讓別人心驚肉跳:“王五揚起菜刀,刀刃不是對著滕大班頭,而是對著自己,嘛話沒說,咔嚓一聲,對著自己腦門砍一條大口子,鮮血冒出來?!?0有狠有謀,他把滕大班頭逼到死角。到了縣衙的大堂上,王五不懼板子,主動邀打:“王五沒等衙役過來,自己已經(jīng)走到掌手架前,把大拇指往有窿眼里一插,肩膀一抬,手心一挺,這就開打,啪啪啪啪啦啪啪啪,隨著棗木板輪番落下,掌心一下一下高起來,跟著便是血肉橫飛。王五看著自己打爛的手掌,沒事兒,還樂,好像飯館吃飯時端上來一碟鮮亮的爆三樣。挨過了打,謝過了縣大人,撥頭便走,把滕大班頭晾在大廳?!?1血肉橫飛還能樂,有誰能拿他如何?

        在另外一篇小說中,作者解釋:“這是混混們的比狠和比惡。這狠和惡不是對別人,是對自己。而且——我怎么做,你也得怎么做。我對自己多狠,你也得對自己多狠。你敢比我還狠嗎?”32《俗世奇人》把天津人在不同情境中的狠勁表現(xiàn)得十分透徹,不僅街頭混混兒,連文人也狠之入骨。《黃金指》中三個畫畫兒的在白將軍和眾人面前比絕技,背后又大使陰招,這是明爭暗狠。在《劉道元活出殯》中談到“文混混兒”:“混混兒是天津衛(wèi)土產(chǎn)的痞子。歷來分文武兩種。武混混兒講打講鬧,動輒斷臂開瓢,血戰(zhàn)一場;文混混卻只憑手中一支筆,專替吃官司的買賣家代理訟事。別看筆毛是軟的,可文混混兒的毛筆里藏著一把尖刀;白紙黑字,照樣要人命。”33

        這種性格和風氣,體現(xiàn)了天津地域文化的獨特性,它由來已久,天津的舊籍中也曾提到“天津民風好斗,趨向不端”34,“混星子”“甲于各省”:“天津土棍之多,甲于各省。有等市井無賴游民,同居伙食,稱為鍋伙。自謂混混兒,又名混星子。皆愍不畏死之徒,把持行市,擾害商民,結(jié)黨成群,借端肇釁。(按:津地斗毆,謂之打群架。)每呼朋引類,集指臂之助,人亦樂與效勞,謂之充光棍。甚至執(zhí)持刀械火器,恣意逞兇,為害閭閻,莫此為甚。如被拿到案,極能耐刑,數(shù)百笞楚,氣不少吁,口不求饒,面不更色。不如是,則謂之摘(栽)跟頭,其兇悍如此。”35這與《俗世奇人》中所寫的一般無二??傮w上,過去的作者認為“混星子”擾亂社會,需要教化和管理。但也有對這種俠、勇報以微微的贊賞,并分析了這種性格的出因:“混混,一稱混星子,天津之特產(chǎn)也。淵源燕趙多悲歌之士,故逞其軌外游俠伎倆。一言不合,以刀槍相見,剎那間,生死立判,戰(zhàn)時視死如歸,被逮后甘刑如飴,誠異秉也。”其中還寫到一個十二歲的小混星子嚴刑不屈,被釋后,“歌唱而行,大有睥睨世界之概”36?!端资榔嫒恕分?,馮驥才寫他們的狠、惡、無賴,也寫了蠻、勇、擰勁兒,作者沒有輕易地做出價值判斷,而是作為地域性格和文化現(xiàn)象來看待,把它們原真地保留在小說。然而,又不能說作者完全沒有立場,“俠以武犯禁”,這是官方立場;如果從民間來看,有些“犯禁”之事可能是快意恩仇,甚至是伸張正義。

        “我在天津生活了一輩子,深諳天津人骨子里那股子勁,那種逞強好勝,熱心腸子,要面子,還有嘎勁?!?7這種勁兒,使在正面,是癡,是執(zhí)著,是堅韌不屈;使在背面,是狠,是邪性,是兩敗俱傷?!端资榔嫒恕防锩妫瑑煞矫娑紝懙搅?,甚至一個人的身上這兩方面都有,從這個角度而言,天津的地域文化性格又是不可貼標簽的,是一言難以道盡的,這才有馮驥才的感慨:“一本又一本,一群又一群;民間奇人涌,我筆何以禁?”38

        三、“凡夫俗子的花花世界”

        《俗世奇人》的命名耐人尋味:它的前世是“怪世奇談”,兩個關鍵詞的指向有很大的不同,“怪世”,意在強調(diào)不正常的特殊年代;“奇談”與“奇人”相較,重點在“談”——對于《三寸金蓮》而言,這恰如其分。《俗世奇人》以人物為核心構(gòu)建故事,以故事呈現(xiàn)人物的個性和地域性格。此二者的差別還是很明顯。《俗世奇人》最初又曾以“市井人物”命名,“市井”與“俗世”也不一樣。“市井”在《漢語大詞典》中有這樣幾個義項:古代城邑中買賣貨物的場所;街頭,街市;城邑、城市、集鎮(zhèn);指商賈;指城市中流俗之人;指行為無賴、狡猾……前四項感情色彩上算是中性,與小說的內(nèi)容和天津文化的特點倒是契合。然而,后面的兩個義項卻略有不同,“市井人物”,即便不是貶義,也是“小人物”“流俗人物”之類的同義詞。詞典中與它組合的詞匯,多含有鄙意。如:市井人、市井小人、市井之臣、市井氣、市井徒、市井無賴……39“俗世奇人”則大為不同,“奇人”要么身懷絕技,要么是有不同流俗的秉性,這是稱賞;“俗世”,亦非“市井”,它是對具體生活的肯定?!@樣的命名,作者是用心良苦,也契合作品要呈現(xiàn)的內(nèi)容。

        “俗世”是馮驥才筆下的人物活動的重要時空,這是一個三教九流各顯其能的活躍的民間社會。“天津衛(wèi)是個凡夫俗子的花花世界……”40《俗世奇人》是“凡夫俗子”和“花花世界”的本真呈現(xiàn)。馮驥才寫津門,不寫達官貴人、巨商富賈,而寫“俗世”中人,這既顯示了他對天津文化的內(nèi)心定位,又彰顯了世俗生活中的民間力量。如他寫跑古玩店中了奸商套兒的索七,“索七這種人在天津衛(wèi)挺多。祖上有錢,本人無能,吃喝之外,雅好古玩,天天在城中轉(zhuǎn)悠”41。祖上有錢,本人無能,這樣的人也能成為主角?當然,小說中也不乏身懷絕技之人,馮驥才多次表明他對這些人物的態(tài)度:“近百余年來,舉凡中華大災大難,無不首當其沖,因生出各種怪異人物,既在顯耀上層,更在市井民間?!?2他不認為他們是“蟻民”,而是把他們看作“一尊神”:“張王李趙六,眾生非蟻民,定睛從中看,人人一尊神?!?3

        能人,奇人,絕活兒,在俗世,在民間,在底層;惡人,流氓,無賴,混星子,邪性的人,亦在“俗世”?!八资馈濒~龍混雜,藏污納垢,保留著文化的原生態(tài),也因此充滿活力又不缺道義。《粒兒》一篇中也有感慨:“真正的好人原來都在民間。”44“真人能人全在民間”也成為“俗世奇人”總體概括。與之對立的是權(quán)力場域,它在小說中的表現(xiàn)恰恰相反,顢頇,霸道,愚蠢,是人們嘲諷的對象。在《燕子李三》中“人們笑道:官???李三爺能拿卻不拿,就是告訴你,那破東西只有你當寶貝,誰要那個!”45當官的“寶貝”在民間遭受嫌棄,這未必是現(xiàn)實,卻是一種價值取向。當官的被“民間”輕賤,帝王也為“民間”所震驚。《龍袍鄭》中寫乾隆下江南乘船途經(jīng)天津,“看到河上桅桿林立,岸邊貨堆成山,開了大眼,皇宮里頭雖然金裝銀裹,卻看不到這種冒著人間活氣的景象”?;盍?,生機,飽滿,生生不息,人間景象驚艷帝王。船上漁翁給他做的面魚,“皇上吃上兩口就大聲說好”,“竟然大呼這才是山珍海味。御膳房的菜添油加醬,民間飯食原汁原味”46。

        《俗世奇人》寫天津有錢人多,民間逐奢,然而作者娓娓道來甚至眉飛色舞的卻是民間的那種野氣、“俗氣”。吃喝玩樂,甚接地氣。“天津人吃的玩的全不貴,吃得解饞玩得過癮就行。天津人吃的三大樣——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不就是一點面一點糖一點肉嗎?玩的三大樣——泥人張風箏魏楊柳青年畫,不就一塊泥一張紙一點顏色嗎?非金非銀非玉非翡翠非象牙,可在這兒講究的不是材料,是手藝,不論泥的面的紙的草的布的,到了身懷絕技的手藝人手里一擺弄,就像從天上掉下來的寶貝了?!敝匾氖恰敖怵挕薄斑^癮”是欲望的滿足,也是精神的汪洋恣肆。這些與那種文質(zhì)彬彬、繁文縟節(jié)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安毁F”并不等于不講究,不等于沒有技術(shù)含量,“俗世”有“奇”,那在“手藝”。民間特色,可能是表面輕賤,內(nèi)里暗藏玄機,民間不低,它也高昂著倫理、尊嚴。小說里論“賤名”“賤物”也是辯證的:

        運河邊上賣包子的狗子,是當年跟隨他爹打武清來到天津的。他的大名高貴友,只有他爹知道;別人知道的是他爹天天呼他叫他的小名:狗子。那時候窮人家的孩子不好活,都得起個賤名,狗子、狗剩、梆子、二傻、疙瘩等等,為了叫閻王爺聽見不當個東西,看不上,想不到,領不走。在市面上誰拿這種狗子當人,有活兒叫他干就是了。他爹的大名也沒人知道,只知道姓高,人稱他老高;狗子人蔫不說話,可嘴上不說話的人,心里不見得沒想法。47

        那些有“身份”的人混跡民間,也并非高人一等,反倒為民間萬物吸引融入其中?!岸〈笊贀碇鹕姐y山,偏拿著這街頭小吃(糖堆)當命了”,以致有人笑他“富人窮嘴”48。他也并不在乎,依然故我。這些民間的口味、風習、價值是天津人內(nèi)里的魂,它也不斷地塑造這里的人?!按箨P丁”后來遭了變故,變成實實在在的窮人,他也不曾捶胸頓足,過去好吃的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現(xiàn)今謀生的本領,他穿街走巷賣起糖堆,徹底回歸民間。作者贊曰:“天津再沒人貶他,反而佩服這人。人要闊得起,也得窮得起。闊不糟錢,窮就掙錢。能闊也能窮,世間自稱雄?!?9民間是博大的海,浪花淘盡英雄,英雄也不問出處。

        民間有自己獨特的審美方式和趣味,它們構(gòu)成了地域文化中最有性格的一部分。有勁、來勁兒比文弱、嬌羞在民間世界中更容易得到贊賞和承認,天津人的喝酒都講究“沖勁”:

        這酒館只賣一種酒,使山芋干造的,價錢賤,酒味大。首善街養(yǎng)的貓從來不丟,跑迷了路,也會循著酒味找回來。這酒不講余味,只講沖勁,進嘴賽鏹水,非得趕緊咽,不然燒爛了舌頭嘴巴牙花嗓子眼兒??梢宦溥M肚里,跟手一股勁“騰”地躥上來,直撞腦袋,暈暈乎乎,勁頭很猛。好賽大年夜里放的那種炮仗“炮打燈”,點著炸,紅燈躥天。這酒就叫做“炮打燈”。50

        那些民間智慧,粗中有細,綿里藏針,還極有分寸?!逗米鞐畎汀分袑懤钪刑寐牨镜匦∏徎渥樱梆堄信d趣,滿心歡喜”。到了喝茶湯時,李中堂誤把碎芝麻當作臟東西,臉色突變之際被賣茶湯的楊巴看出心思,以巧妙的方式給中堂大人留了面子,又救了自己。李中堂發(fā)覺后不由得贊嘆:“天津衛(wèi)九河下梢,人性練達,生意場上,心靈嘴巧。”51《俗世奇人》中或是人們佩服不已的“絕技”,或是驚掉下巴的妙招,都在提示人們:民間不可貌相。

        《俗世奇人》“好看”,從精神層面上是因為它表現(xiàn)了民間精神的樸素、狂野、自由,表現(xiàn)了民間人物的原生態(tài)、豐富性,表現(xiàn)了民間社會充滿活力,以及天津人的自嘲、幽默。這股民間地氣滲透在文本中,給小說輸送了神奇的力量。《俗世奇人》的文字背后,是作者對于世俗生活的欣賞和對于世俗精神的認同,而這些民間的精神,在有限的空間中是與千百年來的王權(quán)文化對抗,或者是以不同的方式部分地消解了王權(quán)文化。汪曾祺在談“文化小說”和他的創(chuàng)作時,曾提到“風俗畫”和“浮世繪”的概念,不過,他最初把它們僅僅理解為小說的氛圍和人物活動的背景:“小說注意描寫中國的風俗,把人物放置在一定的風俗畫環(huán)境中活動;……”52后來,又把它解釋為“生活抒情詩”:“幾個評論家都說我是一個風俗畫作家。我自己原來沒有想過。我是很愛看風俗畫。十六七世紀的荷蘭畫派的畫,日本的浮世繪,中國的貨郎圖、踏歌圖……我都愛看。講風俗的書,《荊楚歲時記》、《東京夢華錄》、《一歲貨聲》……我都愛看。我也愛讀竹枝詞。我以為風俗是一個民族集體創(chuàng)作的生活抒情詩。我的小說里有些風俗畫成分……”53——說《俗世奇人》是天津的風俗畫、浮世繪恐怕沒有人會反對吧?然而,馮驥才的創(chuàng)作與汪曾祺顯然不是一個路數(shù),汪曾祺寫的是靜鄉(xiāng),馮驥才是鬧市;汪曾祺是抒情詩,馮驥才是俗世風情。日本的浮世繪,也不能簡單地看作是“抒情”,那些底層人生活的展示和描繪,還是有一種精神力量在背后。永井荷風就曾有這樣的論斷:“浮世繪,不正是不屈于政府迫害,展示平民意氣,并隱然奏響其凱歌者乎?不正是對抗官營藝術(shù)之虛妄,并真正目睹自由藝術(shù)之勝利的見證者乎?”54

        長久以往,“俗世”中“下里巴人”,難登大雅之堂,他們除了被鄙視,還逃脫不了被“教化”的命運。即便在現(xiàn)代社會中,文化精英們對世俗生活和世俗文化也常常不會正眼相待,人們更崇尚“精神”的力量,在有些特殊時期,精神和世俗還受到了雙重破壞。阿城說過:“超現(xiàn)實國家所掃除的‘舊里,有一樣叫‘世俗。……中國的世俗生活被很快地破壞了?!彼哺嬲]:“我的經(jīng)歷告訴我,掃除自為的世俗空間而建立現(xiàn)代國家,清湯寡水,不是魚的日子。”55世俗生活是生活本身,取消世俗生活和人的世俗性,等于取消生活本身和人的具體存在,這樣的道德理想國會給社會帶來可怕的后果。而《俗世奇人》之“花花世界”,正是從正向展示了俗世之自由和繁華,展示了人性的力量。

        世俗生活與精神生活本不矛盾,后者會貫穿、體現(xiàn)和主導前者,而前者乃是后者落地的土壤、生長的空氣?!笆浪住痹馐馨籽?,遭到誤解,是“革命”的話語抽空了世俗的價值和意義的后果。在這個問題上,人們的表現(xiàn)又十分矛盾,一面貪戀世俗,欲罷不能;一面又鄙視它,掩蓋它,乃至想消滅它。然而,哪個人又不在萬丈紅塵中呢?掩耳盜鈴,何如直面而視?對世俗、世俗主義的價值,有的學者的觀點值得我們深思:“世俗主義是一種積極的而非消極的狀態(tài),它并不是對精神和宗教世界的否定,而是對我們正身處其中的世界的肯定;將我們的世界建立在世俗的基礎之上,對于我們現(xiàn)世的幸福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這樣的世界可以把我們帶入宗教一直許諾的‘豐足(fullness)狀態(tài)?!粋€世俗的世界不僅有其價值,生命值得擁有,而且盡管有不可避免的痛苦和損失,它也可以是美好的,有時甚至是快樂的,那種美妙的感覺增加了改善世界的可能性?!?6《俗世奇人》所呈現(xiàn)的世界有著現(xiàn)世的幸福、歡樂,有著對生命欲求的肯定,相比于災難、動亂、權(quán)爭,這是一個正常的世界,這是一份正常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貪戀呢?

        真正的文學都會面對具體的人、具體的生活。取消世俗,將生活抽象為某種道德原則和律令,那不但讓小說喪失它的組成素材,而且是剝奪了小說的根本精神?!獜哪撤N意義上講,小說與詩歌很大的不同,恰恰就在于小說是世俗世界的一面鏡子,是世俗精神的舞蹈者。《俗世奇人》是一部充滿煙火氣、世俗精神的小說,它有著對生活本身、對生命本身最為直接的肯定。雖然它的每一篇都很短小,但是讀后讓人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有一種力量的灌注,那是因為在它的后面有著更為廣闊的世俗生活,有著混沌卻又博大的世俗精神做支撐。

        四、“有鋪墊,有包袱,出其不意,還逗樂”

        作為一個文學文本,《俗世奇人》值得注意的一個藝術(shù)成就在于故事。寫故事,把天津人的生活變成經(jīng)典故事。生活是駁雜的、無序的,又是無邊無際的,能夠?qū)⒛骋坏赜虻氖浪咨钭兂杀娍诹鱾鞯墓适?,這對作家的觀察、提煉、組合及想象力都是極大的挑戰(zhàn),而作家的敘述能力又是成敗的關鍵?!端资榔嫒恕分畜w現(xiàn)作家敘述能力的一個重要的點,就在于它講出了一個個好故事。

        現(xiàn)代小說仿佛對“故事”充滿敵意,好像只有通過弒殺故事才能獲得自立。文學不是進化論的試驗場,文學創(chuàng)作中有一些基本元素就是長生樹,如果養(yǎng)護得好,會讓一個作家立于不敗之地。福斯特認為司各特多少年來得享盛名其中重要原因是:“他會講故事。他具有那種一直吊足讀者的胃口、不斷刺激他的好奇心的原始能力?!?7小說當然不等于“故事”,然而,“小說的基礎就是個故事……”,“它(故事)是最低級最簡單的文學機體。然而對于所有那些被稱作小說的異常復雜的機體來說,它又是至高無上的要素”58。曾經(jīng)有人忽略過福斯特這些看法,很快又重新認識到福斯特的價值59,至于“故事”的價值,作者之外,讀者的反應更有說服力60。

        好的故事,天然去雕飾,妙手偶得之,看似不經(jīng)意,呼喚的卻是作家的匠心。《俗世奇人》多以人物綽號代替人名,而又以人名為篇名,這樣的人名、篇名本身就含著形象的故事,它又是一個可以識記的、具有符號性的意象,讓人過目不忘。以此為“奇人”的命名,這得益于天津文化的滋養(yǎng):“碼頭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fā)蔫,靠邊待著。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餍懈鳂I(yè),全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這種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連在一起稱呼。叫長了,名字反沒人知道。只有這一個綽號,在碼頭上響當當和當當響。”61這既是絕活兒的展示,又是人的稱謂,有助于將人物臉譜化,增強故事的流傳性。

        “奇人”有“絕活兒”,小說中對于絕活兒的技術(shù)性展示和描述,也構(gòu)成了故事的堅強核心,增強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傳奇性。當然,這需要作者的知識儲備、語言敘述有力配合。《俗世奇人》篇幅短小卻不薄弱,它的堅實在于作者筆不虛空,一招一式都是硬功夫。如寫寶坻縣人俞六的藥糖:“可是他的糖好——色艷,味厚,有模有樣,味道各異,不單有各種藥材如茶膏、丹桂、鮮姜、紅花、玫瑰、豆蔻、橘皮、砂仁、蓮子、辣杏仁、薄荷,還把好吃的蔬果也摻和進去,比方鴨梨、桃子、李子、柿子、枇杷、香蕉、櫻桃、酸梅、酸棗、西瓜等等?!?2這里列舉的藥材名和蔬果名,必有所本,這個時候,作者的那些“雜學”知識便大展身手了。它們在小說中并非可有可無,它們是這座語言建筑的一磚一瓦,有它們,房子才能穩(wěn)固。它們還打開了小說通往不同方向的空間,人們讀小說,情節(jié)之外,還有信息的獲得、知識的補充、經(jīng)驗的共享和情感的共鳴等多方面需求?!端资榔嫒恕分袑憽皩9ゴ贯灐钡哪苋舜蠡卮贯灲^技就讓人大開眼界:

        釣魚時釣到王八,都是竿兒彎,線不動,很容易疑惑是釣到了水下邊的石塊。心里急,一使勁,線斷了!大回不急,穩(wěn)穩(wěn)繃住。停了會兒,見線一走,認準那是王八在爬,就更不急著提竿。尤其大王八,被鉤住之后,便用兩只前爪子抓住了草,假若用力提竿,竿不折線斷。每到這時候,大回便從腰間摸出一個銅環(huán),從釣竿的底把套進去,穿過釣竿一松手,銅環(huán)便順著釣魚線溜下去。水底下的王八正吃著勁兒,忽見一個锃亮的東西直朝自己的腦袋飛來,不知是嘛,揚起前爪子一擋,這便松開下邊的草。嘿,就勢把它舒舒服服地提上來!63

        與此相映成趣的是釣雞術(shù),釣魚也就罷了,誰又聽過“釣雞”?《俗世奇人》里就有?;顣r遷抓雞,“他先把一顆黃豆,中間打個眼兒,用一根細線繩穿過去,將黃豆拴在線繩一頭;再使一個銅筆帽,削去帽尖,露出個眼兒,穿在線繩另一頭上,銅筆帽像串珠那樣可在線上任意滑動,然后將黃豆、線繩、銅筆帽全攥在手里,偷雞的家什就算全預備好了。”接著,就蹲在墻角等雞上鉤了:“待雞一來,先將黃豆帶著線拋出去,筆帽留在手中。雞上來吞進黃豆,等黃豆下肚,一拽線,把線拉直,就勁把銅筆帽往前一推,筆帽穿在線中,順線飛快而下,直奔雞嘴,正好把嘴套住。雞愈掙,線愈緊,為嘛?豆子卡在雞嘴里邊,筆帽套在雞嘴外邊,兩股勁正好把雞嘴弄得牢牢的,而且雞的嘴套著筆帽張不開,叫不出聲?;顣r遷兩下就把雞拉到跟前?!?4“這招這法”,是小說里誘人的點,吸引了很多眼球。其實,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就很注重兵器、戰(zhàn)馬、蓋世武功等的描繪,這些冷知識,說的人繪聲繪色,聽的人如醉如癡。

        《俗世奇人》寫津門文化,也是這種文化的產(chǎn)物,它吸收了不少天津民間文化的優(yōu)長,融化在敘述中。比如相聲的“抖包袱”?!端资榔嫒恕返墓适鲁R徊ㄈ?,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到結(jié)尾還有大反轉(zhuǎn)。當眾多小說都在降解戲劇性時,《俗世奇人》不避傳奇性,反而把它引入故事的核心。這種傳奇性,不完全是靠情節(jié)的曲折來體現(xiàn),或者說,情節(jié)曲折包含多方面,它既有情節(jié)推進中的波瀾和逆轉(zhuǎn),也有情節(jié)向內(nèi)部開掘的豐富性和復雜性。例如《青云樓主》中寫青云樓主亟盼得到老外認同的心理,就寫得平靜中有波瀾,一個個波瀾層層推進。青云樓主先是盼信,“直等到有點疑惑甚至有點泄氣時”信才到?!八λ洪_,抻出一封信,全是洋文,他不懂,里邊并沒照片?!辈灰娬掌募保瑳]有想到,“再看信封,照片竟卡在里邊”,“卡”字用得妙,盼照片心切,心切反而不得,“失”而復得,寥寥數(shù)語心情幾起幾落。這還不是結(jié)局:老外把他的字掛在家里,這回他可以大肆炫耀、揚眉吐氣了。只是還要等又一個翻轉(zhuǎn):“可是字兒卻掛倒了,全朝下了!”65異國知音的高山流水續(xù)不成篇了……這只是這篇小說的最后一段,短短的一百多字不動聲色地寫出幾重心理的波瀾,令人不能不嘆服作者文字把控能力。《皮大嘴》中談“相聲”,未嘗不是作者寫作秘密的自我曝光:“可是圈里的人都能聽出這笑話是皮大嘴自己編的。這哪是笑話,純粹是個相聲段子。有鋪墊,有包袱,出其不意,還逗樂,……”66

        《俗世奇人》中的一些篇章是有素材來源的,但是,恰恰這些更能讓我們看出作者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比如《龍袍鄭》一篇,在寫天津的舊筆記中曾有記述:

        乾隆初下江南,過津時;曾住蹕大沽造船所。一日,微服出游,隨從無一知者。時天氣正晴,海波不興,上觀海自得。時有漁父,乘舟登岸。上詢以天晴日暖,正好得漁,奈何輟釣?漁(父)謂雨將至,返家避之。并指日光之三道光芒曰:“此雨腳也。”邀上往其家暫避。甫至茅舍,則雷雨大作,日以繼夜,上不得行。漁(父)乃具饌。有面魚一器,為上生平不識之味,大加稱許。翌日天晴,上脫內(nèi)襯龍袍勞之,漁乃驚知駕至,叩首乞罪。上喜其誠厚,乃賜題“海濱逸叟”匾文以光之。漁鄭姓,無名,序長,人以鄭大稱。上既行,民間改呼曰“龍袍鄭”。67

        對比《俗世奇人》中的小說《龍袍鄭》,可以看到作者增加的細節(jié)和各種情節(jié),進而把這樣一個平鋪直敘的簡單故事寫得引人入勝。增補的細節(jié),讓小說立即豐滿起來,猶如一幅畫,在人和房屋之外,添上了房前屋后的花草、天上的白云和飛雁……如開頭寫乾隆觀海,小說作者補上了皇上看到的具體景象:“河上桅桿林立,岸邊貨堆成山?!边@才是讓乾隆高興的人間景象?!坝^海自得”,只是一個心情的描述,作者增補了看漁父釣魚的情節(jié),以致他也發(fā)愿回去要到御花園釣魚,而隨從不失時機地拍皇上馬屁:“皇上釣的比他強,皇上釣的是金魚?!币粋€小細節(jié),又是小說家勝出,那就是漁翁收竿不釣了,皇帝問:“你正上魚,怎么收竿不釣了?”這才引出后面的漁翁看天知雨至的議論。上船后,筆記上只說“漁(父)乃具饌”,小說家卻增補了很多可感的細節(jié),如“鄭老漢拿幾個破碗,沏了茶。這茶比樹葉多點味罷了,皇上竟說好喝”。每一句話也都關涉人物心理。吃面、贈袍、民間呼“龍袍鄭”的情節(jié),兩者基本相同。然而,筆記就此終篇,如果小說也是如此,那么它最多是漁翁幸運遇皇上的通俗故事。沒有,小說到此才寫了一半,后半部分,寫的是這么一個漁翁得了龍袍后的遭遇:差點丟了命,劃船跑得沒有影兒。故事又轉(zhuǎn)到估衣街上賣檳榔的小子,夢想發(fā)財,掛起“龍袍鄭”的牌子賣起皇帝稱贊不已的面魚。真龍袍鄭亡命天涯,假龍袍鄭日進斗金……這才是小說,社風世情,人心命運都有了。

        這也非常直觀地向我們展示了,《俗世奇人》的地域世界,固然來自現(xiàn)實生活,然而,讓它們成為故事,讓每個人有鼻子有眼,讓每條街道立體起來,這每一步無不是作者想象力編織的結(jié)果。

        五、“話不見得多,得絕”

        語言既是小說的形也是神,《俗世奇人》寫津門,方言的特點和文化特征自然不能忽略。馮驥才沒有排斥方言,如“賽”“嘛”等具有天津話特點的一些語匯在小說敘述中自然而然被采用,但是,沒有肆意、過度,他用得極有分寸,而且對此他有著十分自覺的語言觀:“我在《俗世奇人》寫作中找到一種語言,不同于我寫其他作品的語言。即在敘述語言中加入了天津人的性格元素,詼諧、機智、調(diào)侃、斗氣、強梁,等等。這是《俗世奇人》獨有的。我用這種獨特的語言寫東西很上癮,癮一上來,止不住時就會寫。用這種語言寫作時常常會禁不住笑出聲來?!?8

        這種“勁兒”,不僅是方言的“味兒”,還是內(nèi)里的文化個性、氣質(zhì)。在《神鞭》中就有這種氣死人又讓人哭笑不得的話:“今兒不刮西北風,怎么吹得夜壺直響。”“嘿,傻巴,哪位沒提褲子,把你露出來了?你也不找塊不滲水的地,撒泡尿照照自己。”69《俗世奇人》里話趕話的“勁兒”亦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勢:

        小尤心意雖好,可是天津人喜歡正話反說,連逗帶損,把話說得俏皮好玩,有哏有樂。他拉開崗亭的玻璃窗,笑嘻嘻對這大爺說:

        “大爺,您要想練車,就找個背靜的地方去練?!?/p>

        小尤這話給周邊的人聽到,真哏,全樂了。

        天津衛(wèi)的大爺向來不會栽在嘴上。嘴上栽了,面子就栽了。這大爺扭頭朝小尤說:

        “甭瞎操心,沒你的事,你自管在你的罐里待著吧?!?/p>

        罐是指圓圓的崗亭像個罐子。天津人有句俗話:“罐里養(yǎng)王八,愈養(yǎng)愈抽抽?!边@話誰都知道。

        這話更哏,眾人又笑,當然也笑這小子不懂深淺,敢去招惹市井的老江湖。小尤這下傻了,張著嘴沒話說。70

        阿城當年曾贊揚馮驥才的“世俗語言”,“生動出另外的樣貌”:“……馮驥才小說的世俗語言,因為是天津方言,所以生動出另外的樣貌,又因為屬北方方言,雖是天子腳邊作亂,天子倒麻痹了,其他省的作家,就沾不了多少這種便宜?!彼J為:“以生動來講,方言永遠優(yōu)于普通話,但普通話處于權(quán)力地位,對以方言為第一語言的作家來說,普通話有暴力感?!?1阿城的看法可能得到了大多數(shù)人認同,在近年的漢語寫作或漢語寫作觀念中,方言的文化含量和價值被推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人們幾乎齊聲討伐“普通話”,說它造成語言齊一化,削減了語言的文化含量。可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簡單化,馮驥才的寫作實踐給我們提供了思考這個問題的另一維度。馮驥才的小說語言中方言的比例、方言元素并不很高,說《俗世奇人》是方言寫作恐怕言過其實,馮驥才不避方言,他卻不承認自己的寫作是“方言寫作”。然而,我們又不能不承認,《俗世奇人》的語言,天津勁兒十足。“方言”在馮驥才的寫作中何以神龍見首不見尾?

        阿城另外的說法似乎已破解了他自己的問題。他稱贊馮驥才的“侃”勁兒:“天津的馮驥才自《神鞭》以后,另有一番世俗樣貌,我得其貌在‘侃。天津人的骨子里有股‘純侃精神,沒有四川人擺‘龍門陣的妖狂,也沒有北京人的老子天下第一。北京是賣烤白薯的都會言說政治局人事變遷,天津是調(diào)侃自己,應對神速,幽默嫵媚,像蚌生的珠而不必圓形,質(zhì)好多變?!?2“侃”是語言內(nèi)在的氣質(zhì)和韌勁,而不是外在的聲音。阿城同時認為:“我想對于白話文一直有個誤會,就是以為將白話用文字記錄下來就成白話文了。其實成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白話文白話文,白話要成為‘文才是白話文。”73在此,阿城強調(diào)了“文”在構(gòu)成文本中的核心作用和它的形成不是天然而是要經(jīng)過加工的?!拔摹辈煌凇把浴?,也不同于“音”。小說利用語言,寫出的是文字,讀者閱讀的也是文字,這不是曲藝,發(fā)的是音,聽的是音。從文字的角度,文字有著自己的規(guī)律、含義,這是書面語言不同于口頭發(fā)音的很重要一點,音可有方言和地域的差別,而用字卻往往是同一個,把音的作用強調(diào)得太高,是不是一種觀念的誤會呢?畢竟,文學創(chuàng)作是書面語書寫,它的結(jié)果也是成為“文”。

        馮驥才有一段話提及《俗世奇人》的語言觀:

        我用另外一種辦法,就是把地域的語言變成文本語言,讓敘述語言也有地域特點。這種文本語言注意兩點,第一,地域特點,第二,在審美上得站住腳。方言不能太多,太多容易構(gòu)成文化障礙。我用最有地方特點的天津話——“賽”,就是“好像”,“嘛”就是“什么”,稍微勾勒一下,就有了天津味。另外,天津人講話,話不見得多,得絕。74

        “話不見得多,得絕”,在這么短小的篇幅里能夠講出那么多引人入勝的故事,《俗世奇人》的語言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的。它簡潔、準確又有質(zhì)感,還特別有可視性。帕慕克曾說過:“以下是我最堅定的觀點之一:小說本質(zhì)上是圖畫性的(visual)文學虛構(gòu)。通過訴諸我們的圖畫智能——我們在心目中觀看事物并將詞語轉(zhuǎn)化為內(nèi)心圖畫的能力——小說對我們施加最主要的影響力?!?5馮驥才擅長在不經(jīng)意中“打比方”,以此勾勒出傳神的畫面,產(chǎn)生生動的效果。他形容人的笑臉:“眉毛像一對彎彎月,眼睛像一雙桃花瓣,嘴巴像一只鮮菱角,兩個嘴角上邊各有一個淺淺的酒窩兒,一閃一閃?!?6寫羅鍋:“羅羅鍋天生羅鍋,從背影看不見腦袋,站在那兒像個立著的羹匙?!?7從羅鍋,到羹匙,都是具象,幾筆就勾出一個人的形象。還有那種漫畫式的描述:“此君臉窄身薄,皮黃肉干,胳膊大腿又細又長,遠瞧賽幾根竹竿子上晾著的一張豆皮?!?8奇人有異相,《俗世奇人》既然以寫人為主,就得把人給寫活、寫傳神。神到不僅形象要栩栩如生,而且它又與人物的身份、職業(yè)熨帖無間?!靶∵_子其貌兒不揚,短脖短腿,灰眼灰皮,軟綿綿賽塊烤山芋;站著賽個影子,走路賽一道煙兒,人說這種人天生是當賊的材料?!?9這正是帕慕克追求的“用詞語繪畫”的效果吧,“我的意思是通過詞語的使用在讀者的意識中激發(fā)出一個清晰鮮明的意象”80。

        六、“寫出自己的‘現(xiàn)代小說”

        中國古典小說中志人、志怪、志異傳統(tǒng)深厚,《俗世奇人》得益于它們的滋養(yǎng)是顯而易見的。像《世說新語》這樣的作品,不就是活生生的“亂世奇人”嗎?到唐傳奇和宋話本以至“三言二拍”,對于世俗社會和世俗生活的表現(xiàn)已漸成洪流。《聊齋志異》的精短,乃至結(jié)尾“異史氏曰”等筆法,在《俗世奇人》中也有跡可循。在新近問世的《俗世奇人(肆)》中,還出現(xiàn)前面幾輯不太多見的神秘因素,像《綠袍神仙》中拉著車回身一看,車上的綠袍老翁給他留下一車銀錢人不見了;《罐兒》中給罐兒粥喝,救了罐兒的命,又教他做罐兒獲得謀生本事的老人,轉(zhuǎn)身就不見了,哪里也找不到了……他們都被認為是“仙人”,這種虛虛實實的筆法在六朝志怪、唐傳奇乃至《閱微草堂筆記》等清人筆記中也隨處可見。盡管如此,可是,讀《俗世奇人》,我不會有讀“古典小說”的感覺。固然,它表現(xiàn)的已不是農(nóng)耕時代的市井,而是近代都市的景觀。然而,更重要的是文字背后作者的眼光、文化意識、敘述方式的現(xiàn)代感。

        從寫“怪世奇談”系列開始,馮驥才就意不在“復古”,他說過“我想要寫出自己的‘現(xiàn)代小說”,“這樣的小說……應當放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代和我熟悉的鄉(xiāng)土生活里”81。特定的“歷史時代”和“熟悉的鄉(xiāng)土生活”是為了寫好“現(xiàn)代小說”而設置的。為此,在寫法上他頗為用心:“我想把荒誕、寫實、哲理、象征、古典小說的白描,乃至通俗小說的寫法全糅合在一起?!?2他還把這種寫法看作“用歷史觀照現(xiàn)實”,具體講,“以地域生活和集體性格為素材,將意象、荒誕、黑色幽默、古典小說手法融為一體的現(xiàn)代的文本寫作”83。不論采用什么形式,歸根結(jié)底是“現(xiàn)代”的寫作?!度缃鹕彙贰蛾庩柊素浴凡捎玫氖沁@種帶有實驗性質(zhì)的寫法,《俗世奇人》沿襲這一追求,又有明顯不同:相比于《三寸金蓮》等戲謔式的語言狂歡,它是略帶幽默的正面敘述,是絢爛歸于平淡,洗盡鉛華,素面對人。它與20世紀80年代那種潮流中多少含有表演性質(zhì)的“現(xiàn)代”分道揚鑣,取而代之的是潛入文本背后的現(xiàn)代眼光和深入小說靈魂中的現(xiàn)代意識。比如,馮驥才小說中社會人類學、民俗學觀點、方法等的滲透,法國年鑒學派的文化意識,對民間文化的欣賞等??墒牵@種寫法背后的苦心有時候常為人忽略,忽略了它的現(xiàn)代感、探索性,馮驥才曾抱怨:“很少有人認識到藏在‘偽古典后邊的現(xiàn)代元素……”84

        長久以來,《俗世奇人》的藝術(shù)價值被嚴重低估,仿佛只有放在“小小說”的體系里它才被討論一下。研究者沒有體會到作者穿越在感性和理性之間的那種自由,以及作家找到個人獨特的表達方式那種自如和隱秘的歡樂,我倒覺得《俗世奇人》的寫作有著王國維所說那種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的大境界:“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nèi),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nèi),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5《俗世奇人》既貼出了文學天津的便簽,又還原和呈現(xiàn)了天津生活的細微肌理;既得“生氣”又有“高致”,達到了一種難得的返璞歸真的藝術(shù)境界。

        從文化意義上講,在全球化時代,在以往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即將消失的時刻,《俗世奇人》的創(chuàng)作是一次文字搶救和再生性的創(chuàng)作,相信在將來,它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遺產(chǎn)”。這份遺產(chǎn),是對同一性、技術(shù)統(tǒng)治的抵抗,證明了文明的多樣性。米蘭·昆德拉曾經(jīng)說:“伴隨著地球歷史的一體化過程……簡化的蛀蟲一直以來就在啃噬著人類的生活:即使最偉大的愛情最后也會被簡化為一個由淡淡的回憶組成的骨架。但現(xiàn)代社會的特點可怕地強化了這一不幸的過程:人的生活被簡化為他的社會職責;一個民族的歷史被簡化為幾個事件,而這幾個事件又被簡化為具有明顯傾向性的闡釋;社會生活被簡化為政治斗爭……人類處于一個真正的簡化的旋渦之中,其中,胡塞爾所說的‘生活世界徹底地黯淡了,存在最終落入遺忘之中?!薄叭欢?,假如小說的存在理由是要永恒地照亮‘生活世界,保護我們不至于墜入‘對存在的遺忘,那么,今天,小說的存在是否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有必要?”86這是一句并不自信的反問,也許恰恰證明了《俗世奇人》這類小說寫作和存在的價值。

        【注釋】

        ①②韓少功:《文學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③馮驥才說:“我寫天津衛(wèi),寫天津地域素材的小說實際上可以分成三個時期:《義和拳》《神燈》,‘怪世奇談,還有《俗世奇人》。”(馮驥才、孫玉芳:《關于〈俗世奇人〉的對話》,《大樹》2016年春季號。)馮驥才顯然沒有止步于此,在這之后,作者的兩部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藝術(shù)家們》,對天津地域文化認識和視野都比以前更開闊。

        ④馮驥才:《俗世奇人·序》(修訂版),作家出版社,2008,第1頁。

        ⑤馮驥才:《抱小姐》,載《俗世奇人(肆)》,作家出版社,2023,第16頁。

        ⑥《俗世奇人》系列小說,已出版4集(以作家出版社為底本),每集18篇,共計72篇。其寫作和出版時間排列如下:壹集,寫于1993—2000年,初刊《收獲》《故事會》《今晚報》等(以《市井人物》為題),作家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2008年12月修訂版第1版;貳集,寫于2013—2015年,初刊《收獲》2015年第4期(題為《俗世奇人新篇》),作家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叁集,寫于2019年,初刊《收獲》2020年第1期(題為《俗世奇人之三》),作家出版社2020年1月第1版;肆集,寫于2022年,初刊《北京文學》2023年第1期(題為《俗世奇人新篇》),作家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分集本之外,另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合集本。

        ⑦馮驥才:《題外話》,載《俗世奇人》(修訂版),作家出版社,2008,第139頁。

        ⑧12馮驥才:《又冒出一群人(序)》,載《俗世奇人(貳)》,作家出版社,2015,第3、3頁。

        ⑨29馮驥才:《奇人輩出(書前短語)》,載《俗世奇人(叁)》,作家出版社,2020,第1、1頁。

        ⑩11馮驥才:《寫作成癮(短序)》,載《俗世奇人(肆)》,作家出版社,2023,第1、1頁。

        1315馮驥才:《靈魂的巢》,載《馮驥才的天津》,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4,第1、2、3頁。

        14從最初寫作《義和拳》(與李定興合著,1977),到晚近的長篇小說《藝術(shù)家們》(2020)、《我是杰森》(2021)、《俗世奇人(肆)》(2022),40多年來,馮驥才持續(xù)不斷地進行著“天津書寫”,迄今為止他直接書寫天津的就有4部長篇、100部中短篇。詳目可見《關于天津的文學作品目錄(按篇目)》,收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shù)研究院2022年10月編印《八十個春天:馮驥才的天津(1942—2022)》。此外,尚有他主編《小洋樓風情》《舊城遺韻:天津老房子》等畫冊,以及“天津皇會文化遺產(chǎn)檔案叢書”等多種文獻資料。

        1681828384馮驥才:《激流中》,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第140、91、95、94、101、98頁。

        17馮驥才:《序:五十五年前一次文化搶救》,載《天津磚刻藝術(shù)》,上海書店出版社,2019,第Ⅲ、Ⅵ頁。他后來還寫過《天津年畫史述略》(2008年),收入《馮驥才文化遺產(chǎn)保護文庫·行動卷Ⅰ》,學苑出版社2022年11月出版。

        18馮驥才《霧里看倫敦》,百花文藝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他的《美國是個裸體》,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89年4月出版,包含了《霧里看倫敦》的內(nèi)容。

        19例如:“天津人講吃講玩不講穿,把講穿的事兒留給上海人。上海人重外表,天津人重實惠;人活世上,吃飽第一。天津人說,衣服穿給人看,肉吃在自己肚里;上海人說,穿綾羅綢緞是自己美,吃山珍海味一樣是向人顯擺。天津人反問:那么狗不理包子呢?吃給誰看?誰吃誰美。”見馮驥才:《狗不理》,載《俗世奇人(貳)》,作家出版社,2015,第98頁?!疤旖蛉撕捅本┤瞬煌??!本┦枪賵觯藗冃睦镞吶谴蟠笮⌒〉墓賰?,喜歡官場的是是非非?!薄疤旖蚴鞘芯傩招睦镞吘褪巧睢院韧鏄?,……”見馮驥才:《四十八樣》,載《俗世奇人(貳)》,作家出版社,2015,第50頁。

        20馮驥才:《老街搶救紀實(代序)》,載《馮驥才文化遺產(chǎn)保護文庫·行動卷Ⅰ》,學苑出版社,2022,第215頁。

        21馮驥才:《城市為什么要有記憶》,載《馮驥才文化遺產(chǎn)保護文庫·思想卷Ⅱ》,學苑出版社,2022,第56頁。

        22李慶西:《說〈爸爸爸〉》,《讀書》1986年第3期。

        23馮驥才:《孟大鼻子》,載《俗世奇人(叁)》,作家出版社,2020,第140頁。

        242862馮驥才:《四十八樣》,載《俗世奇人(貳)》,作家出版社,2015,第56、50、51頁。

        25馮驥才:《絕盜》,載《俗世奇人》(修訂版),作家出版社,2008,第108頁。

        26406578馮驥才:《青云樓主》,載《俗世奇人》(修訂版),作家出版社,2008,第87、87、89、86頁。

        27馮驥才:《泥人張》,載《俗世奇人》(修訂版),作家出版社,2008,第103頁。

        3031馮驥才:《小尊王五》,載《俗世奇人(肆)》,作家出版社,2023,第53-54、56頁。

        32馮驥才:《謝二虎》,載《俗世奇人(肆)》,作家出版社,2023,第63頁。

        33馮驥才:《劉道元活出殯》,載《俗世奇人》(修訂版),作家出版社,2008,第128頁。

        3435張燾:《津門雜記》,載《津門雜記:天津事跡紀實聞見錄》,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第41、87頁。

        36戴愚庵:《沽水舊聞》,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第158頁。

        37馮驥才:《自畫小說插圖記》,載《俗世奇人全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第333頁。

        3843馮驥才:《篇首歌》,載《俗世奇人(叁)》,作家出版社,2020,第3、3頁。

        39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第1732頁。

        41馮驥才:《張果老》,載《俗世奇人(貳)》,作家出版社,2015,第90頁。

        42馮驥才:《序》,載《俗世奇人全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第1頁。

        44馮驥才:《粒兒》,載《俗世奇人(叁)》,作家出版社,2020,第52頁。

        45馮驥才:《燕子李三》,載《俗世奇人(貳)》,作家出版社,2015,第134頁。

        46馮驥才:《龍袍鄭》,載《俗世奇人(貳)》,作家出版社,2015,第114、116、116頁。

        47馮驥才:《狗不理》,載《俗世奇人(貳)》,作家出版社,2015,第98-99頁。

        4849馮驥才:《大關丁》,載《俗世奇人(叁)》,作家出版社,2020,第8、14頁。

        50馮驥才:《酒婆》,載《俗世奇人》(修訂版),作家出版社,2008,第18-19頁。

        51馮驥才:《好嘴楊巴》,載《俗世奇人》(修訂版),作家出版社,2008,第61頁。

        52汪曾祺:《傳統(tǒng)文化對中國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載《晚翠文談新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2,第18-19頁。

        53汪曾祺:《〈大淖記事〉是怎樣寫出來的》,載《晚翠文談新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2,第344-345頁。

        54永井荷風:《浮世繪的鑒賞》,載《江戶藝術(shù)論》,李振聲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第9頁。

        55717273阿城:《閑話閑說: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6,第15、139、140、139、115頁。

        56喬治·萊文:《世俗主義之樂:我們當下如何生活》,趙元譯,譯林出版社,2019,第1頁。

        5758E.M.福斯特:《小說面面觀》,馮濤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第26、24、27頁。

        59帕慕克在《天真的和感傷的小說家》中談到福斯特《小說面面觀》時曾說:“這本書我曾認為已經(jīng)過時?!?,重讀福斯特的著作之后,我感到該書的名聲應該得到恢復?!币娕聊娇耍骸短煺娴暮透袀男≌f家》,彭發(fā)勝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第171-172頁。

        60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23年3月,作家出版社版《俗世奇人》各集印數(shù)情況大致如下:修訂版,4894600冊;貳,2730000冊;叁,900000冊;肆,100000冊;全集,80000冊;精裝壹,16000冊;精裝貳,16000冊;精裝叁8000冊。以上合計:8744600冊。人民文學出版社各版本迄今累計印行3700000冊。兩社合計:12444600冊。

        61馮驥才:《刷子李》,載《俗世奇人》(修訂版),作家出版社,2008,第10-11頁。

        63馮驥才:《大回》,載《俗世奇人》(修訂版),作家出版社,2008,第121頁。

        64馮驥才:《釣雞》,載《俗世奇人(貳)》,作家出版社,2015,第107-108頁。

        66馮驥才:《皮大嘴》,載《俗世奇人(貳)》,作家出版社,2015,第35頁。

        67戴愚庵:《沽水舊聞·乾隆吃面魚》,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第8頁。

        68馮驥才:《后記》,載《俗世奇人(叁)》,作家出版社,2020,第177頁。

        69馮驥才:《神鞭》,載《馮驥才分類文集2·鄉(xiāng)土傳奇》,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第135、137頁。

        70馮驥才:《蹬車》,載《俗世奇人(叁)》,作家出版社,2020,第157頁。

        74馮驥才、孫玉芳:《關于〈俗世奇人〉的對話》,《大樹》2016年春季號。

        7580帕慕克:《天真的和感傷的小說家》,彭發(fā)勝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第86、87頁。

        76馮驥才:《歡喜》,載《俗世奇人(肆)》,作家出版社,2023,第26頁。

        77馮驥才:《羅羅鍋》,載《俗世奇人(肆)》,作家出版社,2023,第164頁。

        79馮驥才:《小達子》,《俗世奇人》(修訂版),作家出版社,2008,第114頁。

        85王國維著、佛雛校輯《新訂〈人間詞話〉廣〈人間詞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第83頁。

        86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shù)》,董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22,第22-23頁。

        (周立民,上?!ぐ徒鸸示樱?/p>

        猜你喜歡
        小說文化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誰遠誰近?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无码av免费永久免费永久专区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不卡| 免费看黄片视频在线观看 |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一二区成人影院电影网| 亚洲丁香五月激情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y w| 亚洲女同免费在线观看| 又粗又黄又猛又爽大片app| 久久久久久成人毛片免费看| 99日本亚洲黄色三级高清网站| 人妻有码av中文幕久久|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天天看片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av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在线点播影院| 日本一二三四区在线观看| 天天爽夜夜爱|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千人斩| 国产一级黄色性生活片|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软件 | 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亚洲av| 午夜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网 |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 一区二区av日韩免费| 亚洲麻豆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老熟妇毛茸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