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隨平
一枝梅,從《詩經(jīng)》中走出來,從晚唐兩宋文人的畫作中走出來,從范成大的《石湖梅譜》中走出來。
獨立山崖。生根在石崖罅隙間的一枝梅,是一枝野梅。
野梅有野趣?!敖?。遺核野生,不經(jīng)栽接者。又名直腳梅,或謂之野梅?!币恢σ懊藩氄家环教斓?,于冬日的晨間默然開放,當是一處雅靜的畫境。或紫或粉,或淡黃或淡墨,紫若煙云,粉若胭脂,煙云有暖意,胭脂有脂粉香氣,至于淡黃,仿若三月出殼的鴨絨,讓人心生撫摸的氣息,而淡墨,總讓人想到“朵朵花開淡墨痕”的詩句,我喜歡墨色,亦喜歡墨梅,那寫意在枝頭的一朵,或者三兩朵,孤傲里透著隱逸之氣。若是落一場淡雪在枝頭,這著了墨色的梅花便有了“古梅一樹雪精神”的雅致氣度。
若是一樹白梅呢?
白梅落雪,便是一樹打碎了的白玉蘭瓷片。
白玉蘭般的骨朵,立于蒼勁嶙峋的枝干之上,是一位立于山間小徑上的掩面少女,純凈得唯有嫻雅氣。嫻雅氣是一個人最高貴的氣質(zhì),梅花就是一樹一樹的少女,在天地間,點亮生命的畫境。
梅香清逸幽雅。梅香需“探”方能得到。
張功甫探梅,有二十六宜。“淡云,曉日,薄寒,細雨,輕煙,佳月,夕陽,微雪,晚霞,珍禽,孤鶴,清溪,小橋,竹邊,松下,明窗,疏籬,蒼崖,綠苔,銅瓶,紙帳,林間吹笛,膝下橫琴,石枰下棋,掃雪煎茶、美人淡妝簪戴?!比羰窃谶@番景致探梅,疏枝綴玉,方得一幅上好的畫作。
那年與友人賞梅。玄武湖邊,薄云曉月,駕一葉小舟,晨間的月光還未散去,蒙蒙間灑落在湖面,木槳搖動的水波一圈圈碎裂開來,攪動著迷蒙月色,仿若落在湖中的碎云母片,時光靜謐在木舟之上。遠處的燈火明滅著,隨著木舟的移動或拉近,或推遠,風輕拂著,像昨夜似醒非醒的幻夢。木舟將近湖岸了,岸邊的景致清晰起來,三三兩兩晨練的人,精神抖擻,沿著小徑慢跑著?!懊坊?,開了,是紅梅?!迸笥岩贿厯u槳,一邊驚喜地喊道。我順著朋友指引的方向看去,哦,確是紅梅,就那么幾朵,仿若剛剛醒過來的蝴蝶,安臥在虬曲蒼勁的枝干上。我們小心地靠近,我不敢出聲,我怕在一瞬息的呼吸間將它們驚醒,而后振翅飛走。即便是幾朵,卻也是顧盼生輝,高處的一朵,斜倚著枝頭,低處的一朵,抬首而望,我分明看得出來,那蕊里是藏著情緣的。怪不得宋人林逋酷愛梅花,有“梅妻鶴子”之雅稱。而范成大亦有此趣,晚年致仕后退居故里蘇州石湖,筑構(gòu)范村,植梅栽菊,醉心于藝梅賞菊,怡然自樂,這其中必有緣故。
當我這樣想著的時候,友人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淡然一笑,說:文人墨客間的雅趣之事甚多,關(guān)于梅花,亦有“偷梅雅事”。相傳宋初吳中紅梅獨領(lǐng)風騷,“世傳吳中紅梅詩更多”,經(jīng)文人雅士吟誦流布,逐步為世人所知。晏殊索性將紅梅引種到了京城,卻只此一家,被“貴游”偷折之后慢慢在北方擴散種植。于是便有了“偷梅雅事”。雅事有雅趣,風雅得令人唏噓。
后來,我在愛梅者的書案上見到過盆景梅花。盆景梅花較野生梅多了遒勁盤曲之意,卻少了一份野趣。但見盆中奇石起落跌宕,其間植梅花三兩枝。三兩枝好,三兩枝恰與書屋空間相得益彰,若是多了三兩枝,便有了密不透風的挨擠之意。三兩枝,疏密得當,別具神韻。及至梅花開放,與一室的書香相映成趣,仿若輕輕翻開一本線裝舊書,其間就能逸散出沁鼻的香氣,就連那書頁中的文字,也頓時生香起來。
這便是案頭清供。清供好,清供能讓人少了俗氣,多了一份嫻雅氣。嫻雅氣能釣出人內(nèi)心匿藏著的愛。
此刻,我獨居斗室一角,一盞茶,一本書,在北國的深冬里,遙想一枝梅。
遙想一枝梅,在盈盈一握間,開出詩情畫意的春色。
(編輯 高倩/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