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林
上小學的時候,我才來到鎮(zhèn)上和爸媽一起生活,如果說上學以前的生活是在泥上的,那上學之后的生活就是在紙上的。
在鄉(xiāng)下,我天天在泥巴里翻蚯蚓,拎著小桶去河邊釣蝦,坐在大樹下看外婆干活,我想等去了鎮(zhèn)上,是不是蚯蚓更大,河蝦更肥?然而不是的,從那以后,我的人生便改了風向。
最大的感覺是孤獨,從未有過的孤獨。我住在教師的家屬院里,雖然也會有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但我總覺得自己是從村子里過來的,從來不敢去靠近他們,他們也有自己的小團體,所以那段時光,我沒有一個朋友。
等到了晚自習的時間,爸媽都要去學校,我就只能被鎖在屋里。屋子很小,只有一張床和一個桌子,還有一些廢棄的舊報紙。起初,我只能躺在床上發(fā)呆,后來,我喜歡趴在窗口聽路過的腳步聲,時間久了,我開始翻箱倒柜,企圖通過尋寶這種方式來打發(fā)時間。
我在那堆廢報紙里淘呀淘,卻發(fā)現(xiàn)那些報紙里都藏著故事,這才覺得時光不是那么無聊。我爸媽看到后,就把學校里沒人要的廢報紙和筆記本都帶給我,讓我打發(fā)時間。我媽說,當你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可做時,即使是一個人,也不會覺得孤獨。我當時不理解這句話,但卻不知道在那間連電視都沒有的屋子里,我還可以干什么。
我在那些筆記本上畫山,畫水,畫我無法再回去的田野,于是有些筆記本成了我的畫本。我覺得有些報紙上的文章寫得真好,只是我再放回去后,恐怕再也找不到了。于是,我就找來剪刀,把我感興趣的文章剪了下來,夾在筆記本里。
有一天,我突發(fā)奇想,決定來做一本獨一無二的筆記本。我把剪下來的文章貼在筆記本里,還在旁邊畫些畫兒點綴。我還會在放學的時候采摘一些花草,回去后夾在筆記本里,做成標本。就這樣,這些原本被用過的筆記本變得與眾不同了。
等上了中學后,筆記本在學校里流行起來,大家都用它抄歌詞或者寫日記,老師也鼓勵我們買筆記本做摘抄。
班里傳閱的雜志,總有我喜歡的文章,但這時候我不能拿著剪子咔嚓剪掉,只能把好的文章和段落抄下來。為了好看一些,我給它們畫上漂亮的插圖,或是貼上漂亮的貼紙。同學們沒有課外書看的時候,總會來借我的摘抄本。因此,我收獲了一大批朋友,也成為了班里作文最好的人。
后來,我總是喜歡收集各種好看的本子,有的用來記筆記,有的用來抄歌詞,有的用來做摘抄。漸漸地,我開始用筆記本寫文章。
我再也不向往外面的世界,總是在周末的時候把自己關在屋子里,開始在紙上做夢。有時候,我想象自己成績優(yōu)異,是個光芒萬丈的女孩;有時候,我寫自己是一個因長滿痘痘而自卑膽怯的女孩。在筆記本中,我可以是我喜歡的人,也可以是我自己,我開始迷戀這種歲月了,人生也因此變得豐富起來。
等到了畢業(yè),舊書都要被賣了,筆記本也不例外,可是我卻將那些筆記本都收藏了起來。對于很多人來說,筆記本的用處就是記筆記,可對我來說,那里記錄著歲月里的喜怒哀樂呀。
工作后,我還是喜歡買筆記本。每次買了一個新的筆記本,就有種新學期開始的感覺,翻開第一頁,就證明一切都是嶄新的,接下來要好好努力。外出的時候,我也喜歡帶著筆記本記一下路上的隨想,覺得背包有它,才是我的安全感。甚至出去旅游,我總不忘逛當?shù)氐奈膭?chuàng)店,買來特別的筆記本當作留念。
如今,我看一本書,覺得有共鳴之處,一定要抄下來,像上學那時候一樣,用最笨的方式刻在記憶里。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又會將這難以下咽的情感宣泄在紙上,寫的字更是潦草到自己都不認識,但好像是打了一套醉拳,寫下來就忘記了。
有人說,女人總少一套衣服,可在我這里,總覺得少一個筆記本?,F(xiàn)在的筆記本也有了更多的款式,甚至有的內(nèi)頁都已配好了插圖,再也不像以前那樣,需要我自己去配圖了。但我還是喜歡一個人在屋子里,花半天時間畫一幅畫、做一枚書簽、抄一段文字,或是將心事輕輕落在一款漂亮的筆記本上,我想,那些都是美的儀式感。
人總要有些癖好的,就像我喜歡收藏筆記本,是因為它陪伴過我悲傷的時候,也見證過我快樂的瞬間,它陪我長大,聽我傾訴,要我怎能不為它在心里留有一席之地?在筆記本里,我好像留住了時間,也好像遺忘了時間,那些年少,筆記本都記得。就像媽媽說過的,當你有了自己熱愛的事情時,即使是一個人,也不會覺得孤獨的。
(編輯 高倩/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