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家雷
《戰(zhàn)國策》里記載了魏文侯與田子方飲酒而稱樂的故事。
魏文侯和田子方一起飲酒談論音樂方面的事。魏文侯說:“鐘聲不協(xié)調了吧?左面的聲音高?!碧镒臃叫α似饋?。魏文侯說:“為什么笑?”田子方說:“臣聽說做國君的,明理就喜歡治官之道,不明理就偏愛音樂?,F(xiàn)在您對音樂辨別得很清楚,臣恐怕您在治官方面有些聾了?!蔽何暮钫f:“對,敬聽您的教誨?!?/p>
魏文侯是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開國國君,他奠定了魏國在戰(zhàn)國時期百年霸業(yè)的根基,在他統(tǒng)治期間,魏國啟用賢才,富國強兵,開疆拓土,國力得到快速發(fā)展,是首先稱霸的一代霸主。
田子方是孔子著名弟子子貢的學生,其道德學問天下聞名,被魏文侯聘為老師。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組織管理學上的重要準則:各司其職。
一個高效的組織,應該結構合理,分工明確,有序運行。組織內部,高層,做正確的事;中層,正確地做事;基層,把事情做正確。
魏文侯,作為一國國君,他的注意力應該在哪里呢?正如田子方所說,管理者的首要之務在于管人,而不是把太多的精力放在音樂上。
國君不是樂師,職位不同,要求自然不同。懂音樂和知道誰懂音樂,完全是兩碼事。國君要明于官而聾于樂,樂師則要明于樂而聾于官。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世人各有所長,所以,組織的最大功能就是明確目標,界定職責,把眾人妥善安排好,充分地發(fā)揮大家的聰明才智和主觀能動性,讓每個人都能夠人崗相適,上下不越位,各司其職。
各司其職,是一條準則,是一項技能,更是一種智慧。
(編輯 兔咪/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