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新
失意,幾乎與生俱來,如影隨形——中午想吃一頓可口的飯菜,卻偏偏吃了夾生飯;晚上想開車準時赴約,卻偏偏趕上了堵車;以為今天會得到領導贊許,卻偏偏被批評了一頓……這些失意事,其實還都是一些小事,即便如此,也會令人不快和郁悶。大一些的失意如官場失寵、情場失戀、商場失機、考場失分、職場失位等等,更會令人痛苦不已。
古往今來,盡管人們常把“萬事如意”作為美好的祝愿贈予自己和親朋好友,但失意的事每每不期而至。李白詩云:“奈何青云士,棄我如塵埃。珠玉買歌笑,糟糠養(yǎng)賢才?!倍鸥υ娫唬骸耙黄w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睖赝ン拊娨鳎骸叭獠菹人?,江南雁到遲。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這些經(jīng)典詩句,可謂惟妙惟肖地表達了失意時可憐、無奈、悵惘的窘態(tài)和愁態(tài)。事實表明,如何面對失意,不僅反映出一個人的心態(tài)和姿態(tài),而且考驗著一個人的信心和信念。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我們都常聽說‘得意忘形’,但是,據(jù)我個人幾十年的人生經(jīng)歷,還要加上一句話——‘失意忘形’。有人本來蠻好的,當他發(fā)財、得意的時候,事情都處理得很得當,見人也彬彬有禮;但是一旦失意之后,就連人也不愿見,一副討厭相,自卑感,種種的煩惱都來了,人完全變了——‘失意忘形’。”大師所言堪稱入木三分、一針見血。對于很多人來說,得意不忘形不難做到,失意不忘形卻很難做到?,F(xiàn)實生活中,有的人一失意就忘形——無精打采,萎靡不振,百無聊賴,萬念俱灰,忘了自己是什么人;甚至一失意就失形、失態(tài)——要么莫名發(fā)火、怨氣沖天,要么乖僻邪謬、悖逆常情,要么遠離人群、孤雁自飛……看上去完全變了一個人,說話做事一反常態(tài)地不顧及自己的形象,甚至連人格也扭曲了。
事實上,失意忘形比得意忘形更可怕。得意,通常表現(xiàn)在沉浸于優(yōu)越感中,沾沾自喜、洋洋自得,讓人難以接近、頓生反感;失意,則會沉溺于挫折和困境之中難以自拔,甚至把挫折和困境任意放大,使失意感、失落感、失敗感更加強烈,進而消極沉淪、心灰意懶,失去對事業(yè)和生活的信心與勇氣。我認識一位官員,他曾平步青云,三年內(nèi)連升三級。那時的他,待人處事無不流露出仰首伸眉、春風得意的神態(tài),動輒高談闊論,自我感覺特好。后來犯了錯誤,又被連貶兩級,從此他似離群孤雁,沉默寡言、顧影自憐,見了熟人便點頭哈腰、打躬作揖,完全變了一副模樣。有人說,看他以前得意忘形的樣子,很是令人反感,但也情有可原;看他現(xiàn)在失意失形的樣子,實在令人作嘔,反而不想去同情。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遭遇失意時,應當保持和維護自己的良好形象,不失形、不失態(tài),泰然自若、寵辱不驚,一如既往地工作和生活;如若遭遇事業(yè)上的失意,更應不失體、不失志,勇于知難而進、逆勢而上,讓自己心中始終充滿陽光。要知道,人生不經(jīng)過挫折和失意,往往很難認識自己的不足。一個人受挫的時候,才容易去反思昨天的操行,認清今天的現(xiàn)狀,直面明天的生活。如果把失意看作一種逆境,那么,它是人生一個難得的機緣,是一口可以鍛造剛毅性格的淬火池,是一種能夠使人毅然奮起的反彈力。好比皮球,向上拋舉它,能把它送到高處;向下猛砸它,也能將它反彈到高處,二者異曲同工。
生活中有詩意,也有失意。人生就像大海,有潮起也有潮落,潮起如得意,潮落似失意,它們都是大海的一種恒態(tài),也是人生的一種常態(tài)。失意有時像彩虹出現(xiàn)前的疾風驟雨,只要心中有陽光,就會迎來五彩繽紛的絢麗景色。弱者在失意時常常會一蹶不振,強者在失意時往往能毅然奮起。能在得意中保持本心、不忘初心的人,很有定力;能在失意中走向“得意”“得志”的人,很有魅力。得意忘形往往導致故步自封、眾叛親離;失意失形則每每招致雪上加霜、愈“失”愈“癔”。故而,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形,應當成為我們?nèi)松猛局械囊粭l基本守則。關鍵在于,無論身處怎樣的逆境,遭遇怎樣的失意,都要鼓足勇氣,充滿銳氣,一直昂首挺胸、毅然決然地向著遠方走去——那里,正是成功招手的地方。
(編輯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