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艷 江蘇省常熟市紅楓小學幼兒園
繪本是幼兒園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素材之一,繪本教學指的是教師以繪本為載體開展的教學活動,在活動中繪本的內容是引領,同時也是積極思想、情感態(tài)度的傳遞。繪本作為高價值的教學資源之一,能為教師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教學路徑和教學思路,有效提升幼兒園教育綜合質量。基于繪本的全閱讀活動,以繪本為基礎,巧妙安排藝術、語言、健康、社會、科學等領域活動,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課程活動平臺,有效促進幼兒園綜合教育質量的提升以及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全閱讀活動的組織首先需要選擇合理的繪本,以往幼兒園繪本相關的課程活動雖然組織較多,但是大部分教師沒有深入研究如何合理、科學地選擇繪本,因此部分幼兒園教學中出現了“劣質繪本”,不僅不利于提升幼兒教育效果,而且影響了幼兒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導致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也受到不利影響?;谏鲜鰡栴},基于繪本的幼兒園全閱讀課程建設,首先要科學合理地選擇優(yōu)質繪本,為后續(xù)幼兒園全閱讀課程建設與實施奠定基礎。
首先,繪本的選擇具備“適宜性”特征。所謂適宜性就是要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繪本,按照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等因素選擇與其需求層次相匹配的繪本內容。以小班幼兒為例,小班幼兒年齡較小,絕大多數孩子并沒有形成閱讀習慣,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是最為關鍵的,因此,在繪本選擇中應該挑選一些文字比較少、畫面連續(xù)感較強的,畫面顏色鮮艷、角色形象較為突出的閱讀材料,以便于更好地在繪本活動中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挑選大班孩子的繪本時,則可以考慮繪本文字相對較多的,故事細節(jié)更為復雜的,畫面有部分跳躍,需要幼兒的想象和主觀感受的繪本,有效拓展大班幼兒的思維,深化幼兒參與體驗活動的體驗感。
其次,繪本的選擇需要具備一定的“趣味性”特征。好玩的情節(jié)是吸引繪本閱讀的關鍵因素,因此在繪本選擇中趣味性是必須要關注的。全閱讀活動是一項綜合性活動,那么在繪本選擇中,教師更要充分關注繪本的趣味性特征。例如在《小熊喜歡當郵差》繪本故事中,設計了多個故事角色,每個角色都有比較精彩的臺詞,而且角色之間的互動也相對較多,能夠有效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僅如此,以趣味性繪本為基礎的師幼互動活動也能夠有效推進全閱讀活動的進程。
再次,全閱讀繪本資源的選擇要具有充分的“共鳴性”特征。全閱讀活動本身是以幼兒為主體的活動,因此繪本的選擇也要立足幼兒本位,選擇能與幼兒產生情感共鳴的繪本素材,選擇能讓幼兒喜歡的繪本故事,才能夠讓幼兒沉浸在故事情節(jié)中,從而為后續(xù)的銜接活動提供思路。例如《爸爸最重要的事》,講述了兔爸爸因為忙工作而弄丟小兔的故事,最后爸爸感悟到自己最重要的事并非工作而是照顧好自己的寶貝……幼兒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會出現類似場景,因此較容易引起幼兒的共鳴。
最后,全閱讀繪本的選擇要具備明顯的美感。從視覺上吸引幼兒是最為關鍵的繪本閱讀活動方式,幼兒是天生的藝術家,他們本身就對美丑的判斷與成人有著明顯的差別,因此在繪本選擇中教師要關注繪本顏色、圖畫等多方面因素,還可以選擇一些具有夸張等繪畫風格的繪本,給幼兒留有更多想象、聯(lián)想的空間,方便教師選擇活動組織的切入點。
繪本作為兒童早期閱讀材料中非常重要的資源之一,以圖畫生動、內容簡潔、顏色鮮明等特點深受幼兒喜愛,基于繪本的幼兒園全閱讀課程正是從繪本的上述特點,將繪本閱讀與五大領域、幼兒生活銜接起來,形成系統(tǒng)多元化的幼兒活動場景,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健康領域作為五大領域教育活動之一,健康領域教育內容豐富,包含身體健康、生活習慣、安全保健常識等諸多方面內容,是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內容。將繪本與健康領域融合,能夠將健康領域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讓幼兒明確自己應該做什么、應該如何去做。例如針對“生活、衛(wèi)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等生活習慣培養(yǎng)活動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生活習慣相關的繪本故事,引導幼兒從書本中獲得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小熊不刷牙》繪本為例,這是關于衛(wèi)生習慣的故事,講的是小熊哈利每天不愿意刷牙,為了不刷牙每天都會想各種各樣的理由,有一天她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的牙齒都掉光了,哈利太高興了,終于不用刷牙啦……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后面還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嗎?小熊哈利真的不用刷牙了嗎?沒有牙齒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的呢?以繪本故事為引導,教師可以先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日常的生活習慣,例如每天刷不刷牙、刷幾次牙、什么時間刷牙等等,先簡單了解一下幼兒的生活習慣;隨后教師還可以拿出牙齒模型,與幼兒共同觀察一下牙齒的構造,然后說一說牙齒對我們生活有哪些重要作用……通過師幼互動、幼兒小組合作等活動形式,對生活習慣問題展開探討,充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繪本閱讀與健康知識的學習中,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目標,繪本閱讀本身與語言能力培養(yǎng)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以往幼兒語言活動的組織往往形式比較單一,內容也比較單一,在語言能力鍛煉與表達過程中,師幼互動較少,幼兒在活動中的收獲不明顯,而以繪本為基礎的語言領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條件,引導幼兒在多樣化的情境中有效提升語言能力,提升全閱讀活動的綜合效果。
基于繪本的語言領域閱讀活動組織,要遵循幼兒的閱讀規(guī)律,選擇幼兒感興趣的話題組織閱讀活動。例如,《快遞來了》繪本語言活動中,教師從幼兒閱讀規(guī)律入手,設計項目式閱讀活動:
活動一:情境導入,引發(fā)幼兒興趣。
此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營造閱讀氛圍,設置故事懸念,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從而引導幼兒提出自己的疑問并大膽表達自己的猜想。例如教師提問“誰能說說香織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呢?為什么不能出去玩呢?”引導幼兒用繪本中的語言回答問題。在師幼互動中有效激發(fā)幼兒的語言表達興趣。
活動二:自主閱讀,引導幼兒表達。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主要是鼓勵幼兒通過師幼互動的方式,鼓勵幼兒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例如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活動一中幼兒已經在師幼互動中掌握了繪本的大部分內容,那么此環(huán)節(jié)鼓勵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再次自主閱讀,然后熟悉繪本內容,結合自己的理解將整本繪本的內容通過自己的話表達出來,在臺詞設計與表達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參與語言活動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升幼兒語言活動效果的目標。
藝術教育是促進幼兒綜合素質提升與發(fā)展的關鍵領域,《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fā)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tài)度的傾向,將繪本融入藝術領域活動中,能夠引導幼兒更加深入地感受藝術的魅力。以美術活動與繪本閱讀活動的融合為例,繪本本身就以圖畫為主,這就說明繪本本身具有非常明顯的藝術價值,通過繪本閱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幫助幼兒在藝術環(huán)境中提高幼兒欣賞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不僅如此,通過繪本的插圖、畫面、線條等也會給予幼兒視覺等感官上的刺激,既能調動幼兒參與藝術活動的興趣,同時通過觀察圖畫也能進一步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例如《花格子大象艾瑪》繪本故事中,繪本顏色豐富,采用的是紅、黃等暖色調的顏色,畫面給人以溫馨的感受,塑造了溫馨的活動氛圍。同時,繪本構圖方式簡單大氣,充滿了人情味,切實貼合幼兒的感受,通過圖片形象地刻畫了艾瑪的頑皮、聰明。當幼兒經過了整體觀察之后,還可以添加幼兒手工活動,鼓勵幼兒通過各種創(chuàng)意美術形式呈現出主人公小艾瑪的特征,此外,手工活動的組織與實施也能夠加深幼兒對于繪本內容的理解,在手工活動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幼兒的美術素養(yǎng)。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規(guī)定社會領域的教育目標為: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社會責任感等。以繪本為基礎能夠將社會領域的教育教學內容以更加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出來,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升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以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為例,在以往社會領域活動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將活動延伸到繪本閱讀區(qū),在閱讀區(qū)域準備人際交往、自信樂觀等多種類別的繪本,如《沒有不方便》《大腳丫跳芭蕾》《大衛(wèi)上學去》等不同類別的繪本,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繪本故事。同時為了增強繪本閱讀的引領作用,教師還可以借助繪本故事內容創(chuàng)設活動環(huán)境,例如將繪本故事情境作為環(huán)境背景創(chuàng)設的素材,在師幼互動中創(chuàng)設活動環(huán)境。在社會領域活動組織中,以繪本素材為基礎,教師還可以帶幼兒參與到具體的場景游戲中,例如參與社區(qū)活動,可以結合《忙忙碌碌鎮(zhèn)》這一繪本內容,書中涉及各種各樣的職業(yè),涵蓋的信息非常豐富,對孩子了解社會生活有著良好的引導作用。以繪本內容為基礎帶領幼兒參觀相應的社會活動場景,了解各種職業(yè)勞動的內容,還可以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了解職業(yè)勞動的感受,從而達到以閱讀為基礎的幼兒社會領域教育目標。
基于繪本閱讀的科學領域活動的組織,可以結合科學領域教育目標,引導幼兒在閱讀中完成科學探索。以往科學領域活動基本上以教師的引導為主,幼兒往往缺少自主探索的意識和能力,一方面,幼兒年齡較小,生活閱歷不豐富;另一方面,教師沒有找到合適的引導幼兒自主進行科學探索的方式。基于繪本閱讀的科學領域探索活動,為教師提供了新的活動方案,例如尋找一些適合幼兒的科學類繪本,然后采取繪本引導的方式,鼓勵幼兒將繪本中的內容“變成”現實世界的內容,像“生活中的科學小實驗”等,以小組為單位,將繪本故事中呈現的內容生活化。例如《萬物里的科學》繪本,此繪本內容豐富有趣,但是科學實驗的用品卻都是雞蛋、糖等非常常見的物品,對幼兒來講既安全又容易操作,更重要的是當幼兒閱讀繪本時,看到這些有趣的科學小實驗,會自然而然地想要動手探索,在閱讀與探索中形成科學意識,提升科學探究能力。在此基礎上,幼兒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進行實驗創(chuàng)新,例如,在繪本科學實驗的基礎上你還知道哪些小實驗呢,能給小伙伴們演示一下嗎?能說一說自己做實驗的過程和收獲嗎?
可見,以繪本為基礎的科學領域活動的組織,不僅能豐富幼兒的活動內容,增長幼兒的科學探究經驗,更重要的是在閱讀與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實踐意識,從而達到提升幼兒科學探究意識,提高幼兒科學探究能力的目標。
總而言之,基于繪本的幼兒園全閱讀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是一項綜合性、實踐性的活動,對幼兒的全面、健康成長能夠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在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要關注繪本資源的選擇,選擇適合幼兒閱讀的多元化繪本素材,同時在與五大領域融合的過程中,要立足不同領域的教育目標、教育特征以及幼兒學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繪本,采用符合幼兒需求的活動方式,打造符合幼兒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及身心健康發(fā)展需求的多樣化活動空間、學習空間以及實踐探索空間,有效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成長。不僅如此,基于繪本的全閱讀活動的組織還可以融入幼兒一日生活中,形成以繪本為核心的綜合項目活動,在現有活動方案的基礎上,為幼兒打造更加系統(tǒng)化、多元化、全面化的生長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