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敏,熊煒,肖玉鳳,張磊,張力丹
[貴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金陽醫(yī)院)皮膚科,貴州 貴陽 550081]
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瘙癢、干燥、多形性皮損等癥狀,可相互融合成片或分散狀分布,可累及臉、頸、肘窩、腘窩、膝窩、四肢背后等多個部位,患處因搔抓破損可繼發(fā)細菌感染,形成瘙癢-搔抓-瘙癢的惡性循環(huán),具有遺傳傾向,易反復發(fā)作[1-4]。AD 病因復雜,目前尚無根治藥物,臨床主要以緩解癥狀為主[5-7]。AD 的傳統(tǒng)治療方案多樣,但對中重度AD 治療效果不甚理想。
隨著醫(yī)療技術發(fā)展,目前生物制劑已開始用于AD 的治療。度普利尤單抗是一種全人單克隆抗體(IgG4 型),可通過與白細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細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受體復合物共享的IL-4Rα 亞單位特異性結合而抑制IL-4、IL-13 的信號傳導。度普利尤單抗通過Ⅰ型受體抑制IL-4 信號傳導,并通過Ⅱ型受體抑制IL-4、IL-13的信號傳導。目前國內外研究均證實度普利尤單抗治療AD 的高效性及安全性[8-9]。他克莫司是一種非皮質醇類免疫抑制劑,作為鈣磷酸酶調節(jié)劑,其可與細胞性蛋白質結合后蓄積,阻斷T 細胞鈣離子依賴型通道,減少T 細胞增殖,皮膚外用后可有效降低瘙癢感,減輕皮膚紅斑,且經皮吸收率較低,可安全用于皮損部位,在治療AD 方面具有一定效果[10-12]。目前國內關于他克莫司聯(lián)合度普利尤單抗治療中重度AD 的資料較少,其療效及應用可行性尚缺乏數(shù)據(jù)支持,本研究探討該問題,以期為AD 的治療提供參考。
前瞻性選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貴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2 例中重度AD 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1 例。兩組性別構成、年齡、病程、病情、合并癥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n=51)
1.2.1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重度AD 診斷標準[13];②年齡>18 歲;③入組前4 周未接受系統(tǒng)治療;④近6 個月來對常規(guī)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或不耐受。
1.2.2 排除標準①伴光敏性疾??;②伴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惡性腫瘤;③伴傳染性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虎馨榛顒有愿腥?;⑤伴其他皮膚疾??;⑥醫(yī)患溝通障礙;⑦妊娠、哺乳、瘢痕體質;⑧自然失訪。
對照組首次皮下注射度普利尤單抗(法國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 公司,批準文號:注冊證號S20200017,規(guī)格:300 mg∶2.0 mL,預充式注射器),分2 次連續(xù)注射,300 mg/次,共注射600 mg。后每2 周注射300 mg。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涂抹他克莫司軟膏(日本Astellas Pharma Tech 公司,批準文號:H20140604,規(guī)格:10 g/支)于皮損位置,每12 h 涂抹1 次。
1.4.1 皮損情況兩組患者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3 個月,采用濕疹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shù)(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評分[14]、特應性皮炎積分指數(shù)(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SCORAD)評分[15]評價患者皮損情況。EASI 評分包含頭頸、軀干、上肢、下肢,各部分按受累面積評分,再按照不同表現(xiàn)計算各部位皮損嚴重程度,最后將4 部分評分相加為總分。SCORAD 評分包括皮損面積、皮損嚴重程度及主觀癥狀評分,總分=皮損面積評分/5+7×嚴重程度評分/2+主觀癥狀評分。
1.4.2 瘙癢情況兩組患者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 個月、治療后3 個月,在靜息時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6]評估患者瘙癢感受,滿分10 分,評分越高表示瘙癢越劇烈。
1.4.3 臨床療效參照《中國特應性皮炎診療指南》[13]評價效果,①治愈:瘙癢、皮疹等癥狀消失,EASI 評分較治療前下降≥ 90%;②顯效:瘙癢、皮疹等癥狀明顯減輕,EASI 評分較治療前下降75%~<90%;③有效;瘙癢、皮疹等癥狀減輕,EASI 評分較治療前下降50%~<75%;④無效:瘙癢、皮疹等癥狀未明顯減輕或惡化,EASI 評分較治療前下降<50%??傆行?(痊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4 炎癥因子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收集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IL-4、白細胞介素-25(Interleukin-25,IL-25)、γ 干擾素(Interferon-γ,IFN-γ)、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水平,試劑盒購自武漢艾迪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5 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s,EOS)、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全自動血細胞計數(shù)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LH 750 型)測定EOS 水平,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總IgE 水平,試劑盒購自武漢艾迪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6 不良反應統(tǒng)計皮膚灼燒感、發(fā)熱、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8.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t檢驗或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構成比或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后EASI、SCORAD 評分的差值比較,經t檢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前后EASI、SCORAD 評分的差值均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皮損評分的差值比較(n=51,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皮損評分的差值比較(n=51,分,±s)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 值P 值EASI評分差值18.84±2.03 20.72±2.41 4.261 0.000 SCORAD評分差值41.21±3.65 43.71±3.89 3.347 0.001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1 個月、治療后3 個月的VAS 評分比較,經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結果:①不同時間點VAS 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2.658,P=0.000);②兩組VAS 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0.457,P=0.000),研究組治療后1 和3 個月的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③兩組VAS 評分變化趨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8.967,P=0.000)。見表3。
表3 兩組不同時間點VAS評分比較(n=51,分,±s)
表3 兩組不同時間點VAS評分比較(n=51,分,±s)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治療后1 個月比較,P<0.05;③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治療后3個月1.52±0.23①②1.21±0.19①②③治療前5.79±1.02 5.91±1.05治療后1個月2.82±0.41①2.47±0.38①③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經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044,P=0.014);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見表4。
表4 兩組療效比較[n=51,例(%)]
兩組治療前后IL-4、IL-25、TSLP、IFN-γ 的差值比較,經t檢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前后IL-4、IL-25、TSLP、IFN-γ 的差值均高于對照組。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炎癥因子的差值比較(n=51,ng/L,±s)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炎癥因子的差值比較(n=51,ng/L,±s)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 值P 值IL-4差值28.11±3.02 34.38±4.24 8.602 0.000 IL-25差值45.51±4.26 52.31±4.75 7.611 0.000 TSLP差值51.18±5.61 58.89±6.23 6.568 0.000 IFN-γ差值5.57±0.89 7.01±0.96 7.856 0.000
兩組治療前后EOS、IgE 的差值比較,經t檢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前后EOS、IgE 的差值均高于對照組。見表6。
表6 兩組治療前后EOS、IgE的差值比較(n=51,±s)
表6 兩組治療前后EOS、IgE的差值比較(n=51,±s)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 值P 值EOS差值/%15.96±2.01 17.13±2.35 2.702 0.008 IgE差值/(IU/mL)217.55±26.14 236.54±27.86 3.550 0.001
兩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經χ2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443,P=0.505)。見表7。
表7 兩組安全性比較[n=51,例(%)]
AD 的發(fā)病與環(huán)境、遺傳等因素有關,多認為是免疫功能異常、皮膚屏障受損及局部微生物感染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皮膚屏障先天缺陷/后天損傷易使過敏原及微生物入侵體內,進而激活局部免疫炎癥反應,角質形成細胞等可在炎癥反應起始時期產生炎性介質,進一步促進Th2 細胞活化產生炎癥因子,參與Th2 型炎癥反應過程,并通過抑制終末分化蛋白合成,進一步損害皮膚屏障功能[17-20]。Th2 細胞合成IL-4、TSLP、IL-25 等細胞因子,是Th2型炎癥反應的重要驅動因子,Th2 型細胞因子可作用于皮膚感覺神經末梢,活化神經元,減小瘙癢閾值,從而誘導瘙癢[21-23]。瘙癢進行搔抓時可進一步損傷AD 患者皮膚屏障,形成惡性循環(huán)[24]。
本研究結果顯示,他克莫司聯(lián)合度普利尤單抗治療中重度AD 可提高療效,減輕患者病情及瘙癢程度。度普利尤單抗可通過抑制IL-4/13 受體的共同亞基,阻斷炎癥反應通路,進而抑制促炎細胞因子、趨化因子、IgE 等細胞因子的釋放,阻止AD 病情進展[25]。他克莫司是臨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劑之一,可與特異免疫結合蛋白作用形成復合物,干擾鈣調磷酸酶信號傳導,降低磷酸化酶活性,阻止活化T 細胞核轉錄因子入核,阻斷T 細胞活化基因轉錄,抑制炎癥細胞的活化和遷移,減少炎癥因子產生,從而減輕中重度AD 患者紅腫、滲出和瘙癢等炎癥癥狀[26]。他克莫司聯(lián)合度普利尤單抗治療中重度AD可發(fā)揮協(xié)同增效作用,增強療效。FERRUCCI 等[27]研究結果顯示,與未使用他克莫司軟膏的AD 患者相比,使用他克莫司軟膏的患者治療后EASI 評分更低,早期使用他克莫司局部區(qū)域治療可提高全身治療效果。于瑞星等[28]研究結果顯示,他克莫司軟膏聯(lián)合安膚舒緩精粹水治療AD 療效顯著,可明顯緩解瘙癢癥狀。
Th2 相關細胞因子過量表達為AD 的典型免疫學特征,IL-4、TSLP、IL-25 主要由Th2 細胞產生,可刺激次級淋巴器官中CD4+Th2 細胞群增殖放大級聯(lián)炎癥反應,并促進Th2 細胞分化,抑制聚絲蛋白分化及抗菌肽合成,抑制AD 患者表皮脂質合成,誘導其表皮增生及水腫等,促進AD 發(fā)生、病情進展[29]。IFN-γ 是Th1 細胞的重要標志性因子,其濃度降低提示AD 患者外周血Th1 細胞免疫活性處于抑制狀態(tài)。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前后IL-4、IL-25、TSLP、IFN-γ 的差值均高于對照組,提示他克莫司聯(lián)合度普利尤單抗治療中重度AD 改善炎癥相關細胞因子更明顯,其增強治療療效與該變化機制有關。KOH 等[30]研究指出,抑制IL-4 合成有助于緩解AD患者臨床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他克莫司聯(lián)合度普利尤單抗治療中重度AD 可抑制EOS、IgE 合成,阻斷EOS、IgE 介導的致敏原傳遞特異性T 細胞信號通路,可抑制炎癥反應,增強療效。
綜上所述,他克莫司聯(lián)合度普利尤單抗治療中重度AD 療效顯著,可改善患者炎癥相關因子合成,降低EOS、IgE 水平,安全可靠,具有臨床推廣價值。本研究樣本量有限,目前仍在隨訪中,關于其治療效果及安全性數(shù)據(jù)等有待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