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素質工程,也是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的內在要求。對于學習壓力較大的高中生來說,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本文介紹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以期提高英語教學水平的同時,促進高中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在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著較大的升學壓力,一些學生長期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高中生缺乏自我調控能力,如果壓力長時間得不到釋放,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自卑等消極情緒,引發(fā)心理問題。英語作為高中的基礎課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英語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高中英語教材中蘊含著許多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活用教材,結合教材教學內容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在教學實踐中落實、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在高中英語必修二“ Unit 2 Be sporty,be healthy”的學習中,可以發(fā)現(xiàn)教學主題之一“體育與健康”是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的一個議題。一些學生有自閉、社恐、抑郁等心理問題,與他們缺少體育鍛煉有一定的關系。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喜愛的體育明星。然后,結合大家耳熟能詳?shù)捏w育明星、歷史名人如曼德拉、科比等,講述他們通過體育訓練克服心理障礙,增強自身力量,最終獲得身心健康的故事。鼓勵學生以他們?yōu)榘駱?,向他們學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并通過體育鍛煉緩解學習壓力,提高個人身體素質,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培養(yǎng)堅韌不拔的精神。
心理健康教育要想發(fā)揮作用,需要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給予學生尊重和信任,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減輕壓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設情境,與學生對話,讓學生放下包袱去學習,去表現(xiàn)自己,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高中英語教師要以學生為本,改變教學方法,營造輕松、和諧、自由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輕松學習,構建健康的心理素質。
例如:在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2 Let’s talk teens”的教學中,結合單元子主題“親子關系”,教師可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家長對學生關懷備至,但是他們也要求學生“聽話”。學生的許多興趣愛好,如畫畫、看電影等,經(jīng)常會被家長非議、忽視。針對這種情況,大家有何看法?當愛好與父母的想法相沖突時,應該如何應對的?理想中的親子關系是什么樣的?隨后讓大家討論問題,就如何解決家庭沖突、營造良好的親子關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鼓勵學生分享經(jīng)歷。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大家從父母的視角看問題、想問題,并鼓勵大家一方面做好情緒管理,選擇合適的方式釋放壓力,另一方面敞開心扉,抽出時間與父母進行情感交流,以增進理解和尊重。這樣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親子關系。
高中生正處于敏感又活潑的青春期。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合作探究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體驗成功的快樂和學習的樂趣,這樣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實際行動,如心理疏導、心理輔導等,及時給予學生關心和愛護。此外,還要給學生提供更多合作探究的機會,讓學生互相幫助、互相激勵,排除心理障礙,逐漸超越自己。
例如:在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3 Festivals and customs”的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教師可在課堂上安排一次傳統(tǒng)文化教育活動,利用關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短片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起源和文化內涵。然后,安排一系列的合作探究活動,包括讓學生討論如何傳承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保護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chǎn)。將學生分為小組,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為主題,設計一張海報,宣傳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共同錄制視頻,用雙語向世界介紹中國節(jié)日文化?;顒咏Y束后在課堂上分享和展示成果,教師要給予學生積極反饋。這樣以任務為驅動讓學生合作探究,可以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拉近學生的距離,鍛煉學生的表達和交際能力,讓學生的心理更加健康、積極。
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有重大影響。英語教師如果能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提高個人素質,用師德規(guī)范要求自己,用正確的價值觀、積極的言行引導學生,將會讓學生受益匪淺。因此,高中英語教師要加強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用高標準要求自己,提高師德修養(yǎng);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給予學生關愛、尊重和鼓勵,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卸下心理包袱,勇于展現(xiàn)自己,積極參與學習。
例如: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應用禮貌用語與學生打招呼;課堂上,當學生討論、回答問題時,教師要用親切的眼光、激勵性的話語給學生鼓勵;講道理時,可以用名言名句、名人故事或者發(fā)生在身邊的事增加教育的說服力、感染力,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課后時間,可以根據(jù)學生身心特點,鼓勵學生參加英語演講、辯論賽,學唱英語歌曲,改編課本劇,短劇表演等活動,并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使學生感到被重視和尊重,從而正確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英語教師要結合英語教學內容,發(fā)揮英語學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優(yōu)勢和潛力,利用各種教學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