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宏
歌手蘇芮唱道:長路奉獻給遠方,玫瑰奉獻給愛情……白云奉獻給草場,江河奉獻給海洋……白鴿奉獻給藍天,星光奉獻給長夜……雨季奉獻給大地,歲月奉獻給季節(jié)。
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學生?
我一直問,一直找,一直想……
在初秋將一批學生迎進校門,在盛夏將另一批學生輸送至社會……年復一年,一樣的校園風景,不一樣的臺下面孔。我從教近30年,領(lǐng)悟時淺時深,思考永不停息。如今,我年近半百,漂浮的心漸漸沉淀,驀然回首,突然頓悟,我奉獻給學生的只有一個字——型,自己卻收獲無數(shù),尤其是轉(zhuǎn)身后的那份惦念。
立型:李朝強的故事
沒有風雨躲得過,卻有歲月讓我頻回頭。
那是1996年的秋天,我從學生到教師,中間只隔著短短的一個暑假。
那是一個全新的領(lǐng)域,一個陌生的教室,42張全然陌生的面孔,讓我興奮讓我憂。
初上講臺,我臉紅心跳,眼睛不敢朝下面看,青澀像漣漪在教室里蕩開,臺下的學生開始哄鬧,如菜市場般喧囂。是李朝強站起來喝止,教室才恢復本該有的樣子。
僅此一舉,讓我記住了這個比我高半個頭、年長我兩歲的學生。
我是李朝強的班主任,卻沒有給他們班上課,如何讓他們從我這里學到東西?古人云,身教勝于言傳。立型,從我做起,給大家做一個示范。
借書,買書,讀書,拓寬知識面;仿寫,粗寫,細寫,每日堅持寫作,長則幾千字,短則寥寥數(shù)語,填充別人用來打牌、喝酒、聊天的時間。我把這種狀態(tài)寫成一篇文章《想當知識的富翁》,發(fā)表在《三月風》雜志上,用文字豎起一座精神燈塔,引領(lǐng)學生思潮。
那一年,我?guī)咏话雽W生參加自學考試和成人高考,等他們畢業(yè)時,順手也取得大專文憑。李朝強就是其中之一。
短短兩年易逝,分別之后,李朝強總會在來南昌出差之時看望我,會順帶永豐特產(chǎn)來。是他,讓我記住了人間美味——永豐霉豆腐。
看望一次容易,難得的是長期堅持。李朝強有著偏執(zhí)的熱情,讓我感動不已,也感慨萬分。那是對師者的敬重、對知識的崇拜,展現(xiàn)出曾經(jīng)的學生對老師深深的惦念。
塑型:銀海的故事
去年中秋節(jié),毫無例外,我又收到銀海的祝福短信,已記不清這是多少次了。
畢業(yè)后,所有的重要節(jié)日他都會給我發(fā)來手機短信,送來一份誠意滿滿的祝福。我心疼那一毛錢的短信費,順著他的手機號,加了他的微信,叮囑他祝??梢酝ㄟ^這個平臺發(fā),心意也一樣。微信加了,但手機祝福短信依然不斷。這個可愛的完美主義者深得我心。
銀海是我校2012級會計專業(yè)的學生,我教他們班的公共選修課——經(jīng)濟應用文。在課堂上我傳授學生們寫稿技巧和投稿心得,手把手地教,以期教出一個比我優(yōu)秀的作家來。
結(jié)果,有學生向院長舉報——陳老師在課堂上不務(wù)正業(yè),教學生寫作、投稿掙錢。
多么可愛的孩子啊,心純?nèi)缢?,總以為大學課堂只是用來學習知識的,怎么能傳授掙錢本領(lǐng)呢,這跟打工有何異?
銀海同學跳出來,替我“擋子彈”,他向全班同學解釋:“陳老師不是也教應用文的知識嗎?只不過他更進一步,教我們謀生的本領(lǐng),不好嗎?進入社會,掙不到錢,你們是想啃一輩子老,還是吃一世的土?”
職業(yè)教育,知識傳授固然重要,但謀生的本領(lǐng)似乎比什么都更要緊一些。
畢業(yè)酒會上,銀海在喝了一點兒啤酒后,深有感觸地說:“陳老師,認識您三生有幸。您是我大學,不,是我整個學生生涯里最令我敬佩、讓我難忘的老師?!碑敃r以為他說的是酒話、場面話,我便左耳聽、右耳出?,F(xiàn)在看來,他每年用十幾條手機短信證明自己酒后吐的是真言。
理想的職業(yè)教育是什么樣的?
我認為是這樣的:讓無業(yè)者有業(yè),謀職創(chuàng)業(yè);讓有業(yè)者樂業(yè),愛崗敬業(yè)。不論有業(yè)無業(yè),也不論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表達終歸是職場重要的本領(lǐng)之一。我教不了你口才,教你文采,有何不可?在課堂給學生塑型,讓他們在進入社會前,將書面表達訓練得文從字順,進而增強謀生本領(lǐng)。
成型:徐欣怡的故事
知識也好,本領(lǐng)也罷,如果沒有善與德做牽引,注定達不到理想境界。
《左傳》有言:“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比松叭恍唷?,德為先。
德是一個人一生的修行。
教書將近30年,我深深地懂得,知識重要,本領(lǐng)也重要,但是,比二者更重要的是德行?!芭囵B(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是教育強國最核心的課題。
德是所有學生必須作答的填空題。
發(fā)現(xiàn)徐欣怡這棵好苗子,不是在我的寫作課堂上,而是在學工處組織開展的勤工儉學有獎?wù)魑幕顒又?。在一大堆的來稿中,我發(fā)現(xiàn)了她的作品,被字里行間的堅韌、勇毅和執(zhí)著深深打動。這樣的作品不拿一等獎,什么樣的作品能拿呢?
后來,她在文中回憶奶奶,讓我記住了這個充滿孝心的女孩,我?guī)退牧艘幌挛恼聵祟},將內(nèi)文稍作刪減,使之更簡潔、緊湊,轉(zhuǎn)手推薦給《江西工人報》鄱陽湖文學副刊的編輯老師,最后一字不差地見刊了。
她的德,還體現(xiàn)在節(jié)儉上?!督鹘逃冯s志社編輯老師來約稿,我把徐欣怡帶上,寫了同題作文,內(nèi)容是關(guān)注大學生消費。在2023年4月的雜志中,我倆的文章同期亮相,引領(lǐng)理性消費之風。
欲作好文,先做好人;人品,決定文品。經(jīng)過幾番考查、幾度批閱、幾次指導,2021級中文專業(yè)的徐欣怡同學脫穎而出,以德入世,以文出世。
2023年7月初,南昌市作家協(xié)會批準徐欣怡入會,她成了全市最年輕的作家協(xié)會會員。
從教以來,我一直渴望教出一個作家來,如今終于得償所愿。
“老師,我的新作,請指點……”我最喜歡看到徐欣怡發(fā)來這樣的信息,那是她對老師的惦念、對文學的惦念。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赝麃頃r路,上萬學子的腳印歪歪扭扭,踩出青春印跡。潛移默化中,悄然以知立型,以技塑型,以德成型,實現(xiàn)靈魂喚醒靈魂的最高目標。學生回報我的全是惦念,以看望、手機短信、請教的言語等來表現(xiàn)。
我惦念講臺,更惦念那份師生情誼。再平凡的教書育人活動,都能成就英雄般的夢想;再普通的師生情誼,都蘊含驚天動地的巨大能量。
教書很苦很累,但為了轉(zhuǎn)身后的那份惦念,再苦也是甜蜜,再累也值得回味。今生為師,無怨無悔,來生請再賜予我三尺講臺,讓我舞出人生的精彩?!?/p>
(作者單位:江西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