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層”是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寧德工作時提出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具體是指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diào)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xiàn)場辦公下基層。經(jīng)過35年的傳承拓展,“四下基層”已經(jīng)成為踐行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寶貴經(jīng)驗,其所蘊含的精神內(nèi)涵和價值追求具有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和實踐意義,需要堅持不懈傳承弘揚好。
一、“四下基層”是貫徹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生動寫照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弘揚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促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lǐng)導干部帶頭深入調(diào)查研究,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边@充分體現(xiàn)了新時代黨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求真務(wù)實的工作態(tài)度,彰顯了黨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觀點。
(一)“四下基層”貴在“下”
“下”的基本價值就在于真下、實下,心隨身下、身心一體。這就要求無論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還是調(diào)查研究、信訪接待、現(xiàn)場辦公,都必須是真真切切做到了“下”,實實在在做到了“下”。切忌做形式主義的“假動作”,也杜絕搞“為下而下”的“花架子”。
(二)“四下基層”重在“基層”
基層是距離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實打?qū)嵉芈犆衤?、訪民意、察民情,才能弄清楚事物的本質(zhì)、特點和規(guī)律,搞明白解決問題難題的辦法。基層是目的地,是群眾意見的“集散地”,是了解掌握人民群眾急難愁盼事的“前沿陣地”,是聽民聲訪民意察民情的“第一線”。只有重心下移至基層,才能助推形成較為成熟的調(diào)研成果,并及時上升為決策部署、落地為具體措施,真正變“群眾呼聲”為“政策哨聲”,切實做到解民憂、辦實事、促發(fā)展。
(三)“四下基層”要在“解決問題”
“四下基層”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就是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跋禄鶎印笔切麄鼽h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有效載體,是調(diào)查研究的有效途徑,是信訪接待的有效手段,是現(xiàn)場辦公的有效渠道。即通過有效載體,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夠第一時間進入尋常百姓家;通過有效途徑,深入了解掌握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想和“背街小巷”“犄角旮旯”等處的實情、隱情,為黨和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參考;通過有效手段,依法解決合理訴求、化解突出矛盾于一線;通過有效渠道,送“需”于人民群眾家門口,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二、“四下基層”是傳播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有效載體
在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既需要頂層設(shè)計的前瞻性、科學性,更需要黨和人民目標的一致性、連續(xù)性,而在中間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的就是宣傳?!八南禄鶎印敝?,宣傳下基層擺在首位,目的就是要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以下統(tǒng)稱理論政策)轉(zhuǎn)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因此,對黨員干部來說,如何在基層宣傳好、闡釋好理論政策,就顯得格外重要。
(一)要維深入基層調(diào)查研究上真下功夫、下真功夫
練就真功夫的前提是“下”,是要求調(diào)查研究要縱深進入基層。首先要進入村(社),摸清矛盾集中點,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深入戶里,摸清群眾的政策需求點,講清百姓的政策空白點,然后,結(jié)合群眾的“點單”,匯總整理政策支持情況,篤學深研、準確把握相應(yīng)理論政策精神,以便宣講時能夠做到有效解開群眾思想上的“疙瘩”,掃除群眾政策方面的盲點。
(二)要在深學細悟、講活講透上真下功夫、下真功夫
深學細悟是做好宣傳宣講的基本要求。只有學懂弄通悟透理論政策,才能將其講清講準講深講透。對理論政策,要先學一步,尤其要系統(tǒng)學習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牢牢把握這一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還要及時跟進研讀權(quán)威平臺開設(shè)的理論專刊、政策解讀、時評文章等,做到常學常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
(三)要在創(chuàng)新宣講方式方法上真下功夫、下真功夫
宣講方式直接關(guān)系到宣講效果,生動適宜的宣講方式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深入基層,借助村頭“小板凳會”“圍爐夜話”、街邊“家長里短”“游園拉家常”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用“接地氣”“聽得懂”的語言,讓黨的理論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同時,還要利用好新媒體平臺,通過“理論+”形式,講清講活理論政策;讓群眾了解并理解政策,在認識上達成共識,在落實上形成共振,形成上下齊心、同心同德、團結(jié)奮斗的局面。
三、“四下基層”是踐行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矢志為民造福,是“四下基層”的精神實質(zhì)和實踐要求,與人民至上的價值內(nèi)涵高度契合。深入一線干實事、現(xiàn)場辦公抓落實,是密切黨群關(guān)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打通服務(wù)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舉措。黨員干部要帶頭深入群眾,急群眾所急,做群眾所盼,真真切切解決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
(一)要用心
用心是為民造福的邏輯起點,是踐行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內(nèi)在要求。“人民利益無小事”,做好人民的事,用心是前提,要扛起為人民服務(wù)的責任。要以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為出發(fā)點,靜下心來認真傾聽百姓呼聲,撲下身子了解群眾所需所盼。對群眾所反映的利益訴求、需要解決的實際困難、亟需化解的矛盾糾紛等,要準確記錄在本子上,時刻牢記在心上,牢牢緊攥在手上,以馬上就辦的快速反應(yīng),不負重托,讓群眾吃下“定心丸”。
(二)要用情
用情是為民造福的“催化劑”,是踐行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客觀要求。“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是對百姓安危冷暖在情感上的共鳴,是熱情、真情、激情的碰撞。對群眾反映的各類利益訴求,要按照輕重緩急程度進行梳理分類,逐項制定解決舉措。同時要善于提煉總結(jié),梳理一批具有指導性、可借鑒的典型經(jīng)驗做法,舉一反三、建章立制,推動“解決一個問題”向“解決一類問題”轉(zhuǎn)變,不斷提升辦事效率和服務(wù)質(zhì)量。
(三)要用力
用力是為民造福的干勁、闖勁,是踐行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精神狀態(tài)要求?!叭娜鉃槿嗣穹?wù)”“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是對人民群眾百分百的真付出。對群眾反映能當下解決的訴求要及時解決,對短期內(nèi)難以解決的,則要以“釘釘子精神”常抓不懈、久久為功,直至推動問題訴求得到徹底解決;同時,還要及時反思改進工作短板弱項,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切實當好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
四、“四下基層”是落實真抓實干工作作風的有力舉措
“實千方能興邦、實千方能強國、實千方能富民?!痹撎帯皩崱钡母臼且⒆銓嶋H、了解實際、深入實際,解決實際問題,其最直接、最有效的工作路徑就是“四下基層”。對作為黨的事業(yè)中堅力量的黨員干部來說,實干,既是職業(yè)要求的高品質(zhì),也是擔當作為的硬道理。
(一)要堅持“實”字當頭、“干”字為先
“干”是做出工作實績的要害。任何工作,都是靠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干出來的。如果只說不做,空喊口號,往往會一事無成。愿千真干還要敢干會干巧干,干事創(chuàng)業(yè),要敢于擔當,敢于直面困難問題,動腦筋、想辦法,集思廣益、開拓創(chuàng)新,實實在在地干、創(chuàng)新思路方法干,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和敢為人先的精神,把各項工作抓實抓到位,切實解決好群眾切身利益問題。
(二)要堅持“下”字為要、了然于心
“下”是做實工作的前置要件。開展工作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身子向下,要主動走出辦公室,鉆進困難矛盾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基層“矛盾窩”,秉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無論遠的近的都要去、壞的好的都要看、批評的表揚的都要聽,進而收集掌握豐富鮮活的“第一手資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真正做到對真實情況“門清”。
(三)要堅持拜民為師、問計于民
“民”是做好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人民是一切理論和實踐的源頭。人民群眾熟知基層方方面面的情況,擁有無窮的智慧。要放下架子,走進人民群眾,主動拜群眾為“師”,以尋根究底的精神向人民群眾問需、問計、問策、問效,不斷從人民群眾的大智慧中獲得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思路辦法舉措,推進工作、解決問題、提高為民服務(wù)質(zhì)量的實際成效,以務(wù)實擔當精神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