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 實戰(zhàn)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在這里出門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個晴好的五月的向晚,像是去赴一個美的宴會。陽光正好暖和,絕不過暖;風息是溫馴的,而且往往因為他是從繁花的山林里吹度過來,帶來一股幽遠的淡香;空氣總是明凈的,近谷內不生煙,遠山上不起靄,那美秀風景的全部正像畫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閑暇時鑒賞。
做客山中的妙處,尤在你永不須躊躇你的服色與體態(tài);你不妨搖曳著一頭的蓬草,不妨縱容你滿腮的苔蘚;你愛穿什么就穿什么;你盡可以不用領結,給你的頸根與胸膛一半日的自由。這樣的自由頂好是不要約伴,只許你獨身。只有你單身奔赴大自然的懷抱時,像一個裸體的小孩撲入他母親的懷抱時,你才知道靈魂的愉快是怎樣的,單是活著的快樂是怎樣的,單就呼吸單就走道單就張眼看聳耳聽的幸福是怎樣的。因此你得嚴格的為己,極端的自私,只許你,體魄與性靈,與自然同在一個脈搏里跳動,同在一個音波里起伏,同在一個神奇的宇宙里自得。
1.句式的靈活使用可讓文字表達更靈動優(yōu)美,請從句式的角度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進行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語感情色彩的變化可產(chǎn)生特殊的表達效果,請賞析加點詞“縱容”的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標點與否,可以流出不同的情緒,蕩出不同的節(jié)奏。畫波浪線的句子作者并未使用任何標點,卻產(chǎn)生了很好的表達效果,請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一走出小小的縣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沒有,連一個褶皺也找不到。在別地趕路,總要在每一段為自己找一個目標,盯著一棵樹,趕過去,然后再盯著一塊石頭,趕過去。在這里,睜疼了眼也看不見一個目標,哪怕是一片枯葉、一個黑點。于是,只好抬起頭來看天。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兒沒有被吞食、被遮蔽,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扎扎地把大地罩了個嚴實。
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侏儒也變成了巨人;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巨人也變成了侏儒。
天邊漸漸飄出幾縷煙跡,并不動,卻在加深。疑惑半晌,才發(fā)現(xiàn),那是剛剛化雪的山脊。地上有一些奇怪的凹凸,越來越多,終于構成了一種令人驚駭?shù)匿侁?。我猜了很久,又走近前去蹲下身來仔細觀看,最后得出結論:那全是遠年的古戰(zhàn)場留下的墳堆。
我在望不到邊際的墳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現(xiàn)出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隨之,更多的圖像接連而來:中原慈母的白發(fā),江南春國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故鄉(xiāng)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咆哮時的怒目,丟盔棄甲后的軍旗……這一切,隨著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都飄散遠去。
(選自余秋雨《陽關雪》)
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看似既重復又矛盾,然而極具藝術表現(xiàn)力,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點詞“煙跡”與“煙塵”都用到了“煙”字,意蘊卻全然不同,請結合文段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時標點的使用可以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請分析文中畫橫線句子中的冒號是怎樣增強表現(xiàn)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