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杰 高 越 劉繼秀 趙 文
(齊齊哈爾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
甜瓜又稱香瓜,是葫蘆科甜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具有口感甘甜、風味芳香及經濟價值較高等特點,是夏季解暑的高檔水果和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來源[1-3]。黑龍江省是全國西瓜甜瓜五大優(yōu)勢產區(qū)之一,常年西瓜甜瓜種植面積穩(wěn)定在90 萬畝左右。近年來隨著反季節(jié)栽培模式快速發(fā)展,甜瓜設施栽培已經成為瓜農增產增收的主要方式之一。為了滿足市場對于品種多樣化的需求,實現(xiàn)周年生產的目的,耐低溫、抗病、優(yōu)質、熟期早已成為該地區(qū)選育甜瓜新品種的關鍵目標[4-8]。齊齊哈爾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西甜瓜育種創(chuàng)新團隊以市場和生產為導向,選育出早熟、高糖、肉質脆、抗性強的雜交薄皮甜瓜新品種‘秀甜2 號’,于2022 年通過農業(yè)農村部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 甜瓜(2022)230092]。
母本TM 花15-4 是2013 年在齊齊哈爾市園藝研究所科研基地和海南三亞崖城鎮(zhèn)臨高村南繁試驗地,以地方品種八里香為基礎材料,經自交5 代于2015 年在齊齊哈爾市園藝研究所科研基地選育而成的早熟穩(wěn)定自交系。其果實形狀呈高圓形,果皮淺黃色覆綠色條紋,果肉白色,單瓜重450 g 左右,生育期66~68 d。
父本TF16-3 是2013 年在齊齊哈爾市園藝研究所科研基地和海南三亞崖城鎮(zhèn)臨高村南繁試驗地,以雜交種臺灣蜜露為基礎材料,經系譜法選育8 代于2016 年在三亞崖城鎮(zhèn)臨高村南繁試驗地選育而成的中晚熟自交系。其果實形狀呈橢圓形,果皮底色黃色,白肉白瓤,單瓜重500 g 左右,生育期70~72 d。
2018 年在齊齊哈爾市園藝研究所科研基地以TM 花15-4 為母本、TF16-3 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2019 年進行組合力觀察與測定,該組合符合育種目標,2020-2021 年連續(xù)2 年在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佳木斯、黑河進行適應性試驗,該組合表現(xiàn)穩(wěn)定,適應性強,命名為‘秀甜2 號’,2022 年通過農業(yè)農村部品種登記。
該品種為薄皮早熟雜交種,植株生長勢強,株型中等。全生育期70 d,果實發(fā)育期32 d。雌花雙性花,第一雌花位于第2 節(jié),雌花出現(xiàn)的間隔節(jié)位1 節(jié),子蔓孫蔓均可坐果且坐果易。果實薄皮,橢圓形,果皮黃底色覆綠色花紋。肉質白色、較硬,種子短、奶白色、種腔中。果實成熟后果柄脫落難,果實商品率98%,綜合品質較高。平均單果重470 g,畝產量2 750 kg??拱追鄄?,中抗霜霉病。
經過黑龍江省農科院品質檢測中心對果肉進行品質檢測,‘秀甜2 號’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邊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9%,維生素C 含量15.3 mg/100 g,分別比對照‘華冠’(CK)增加8.9%、9.3%和0.2 mg/100 g。口感表現(xiàn)為肉質脆、口感甜,濃香(表1)。
表1 品質分析結果
經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園藝分院人工苗期接種鑒定,‘秀甜2 號’霜霉病病情指數為36.42,較對照品種‘華冠’(CK)降低7.8%。白粉病病情指數為33.33,較對照品種‘華冠’(CK)降低12%??傮w表現(xiàn)為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表2)。
表2 抗病性鑒定結果
2018-2019 年連續(xù)2 年春季在齊齊哈爾園藝所試驗基地進行‘秀甜2 號’品種比較試驗,試驗于3 月下旬育苗,4 月末進行棚室定植,以‘華冠’為對照品種。栽培方式為爬地式栽培,大壟雙行,株距25 cm,整枝方式為3 蔓整枝。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進行,3 次重復,小區(qū)面積50 m2。由表3 可知,‘秀甜2 號’生育期和果實發(fā)育期分別為69 d 和31 d,對照‘華冠’分別為72 d 和70 d。平均單果重為0.5 kg,坐果率高且整齊,肉色為白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為14.0%,比對照‘華冠’(CK)高1.3%。‘秀甜2 號’2 年平均產量為2 794.8 kg,比對照‘華冠’(CK)增產10.1%。
表3 品種比較試驗結果分析
2020-2021 年春季在黑龍江省哈爾濱、林甸、齊齊哈爾、佳木斯、黑河5 個試驗地點開展區(qū)域性試驗,對照品種為‘華冠’。各試驗點均采取棚室地爬栽培,采用隨機區(qū)組設置,株距25 cm,小區(qū)面積15 m2,設置3 次重復,肥水管理及采收采取常規(guī)管理方式進行。田間試驗結果表明,2020 年第1 個生長周期平均畝產2 746.4 kg,比對照‘華冠’平均畝產增產15.6%(平均畝產2 375.9 kg);2021 年第2 生長周期平均畝產2 746.0 kg,比對照‘華冠’平均畝產增產16.4%(平均畝產2 359.5 kg)(表4)。
表4 品種區(qū)域試驗產量分析
該品種適宜在黑龍江春季露地、保護地進行種植,黑龍江省提早栽培可在1 月進行溫室育苗,2 月末進行溫室定植,其他地區(qū)根據當地氣候和種植習慣適時播種。地爬式栽培植株株距25~30 cm、行距70 cm,每畝定植2 300~2 500 株。露地地爬式栽培在4~5 葉期摘心,留側蔓3~4 個,瓜前留1 片葉。在春季棚室種植過程中應控制植株長勢,開花期人工輔助授粉或者噴施坐瓜靈以保證坐果率[9]。
每畝基施腐熟有機肥2 500~3 000 kg、磷酸二銨25 kg、硫酸鉀25 kg。膨果期進行2 次追肥,第1 次追肥在果實開始膨大至雞蛋大小時,每畝追施氮(N)6 kg、磷(P2O5)6 kg、鉀(K2O)6 kg。1 周后進行第2 次追肥,每畝使用水溶性高鉀肥10 kg,隨水滴施。
設施薄皮甜瓜主要蟲害有瓜蚜、瓜薊馬、瓜實蠅等,主要病害有猝倒病、霜霉病、白粉病等。蚜蟲可用黃色粘蟲版進行誘殺,也可選用20%吡蟲啉或10%啶蟲脒3 000 倍液噴霧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可選用72.2%霜霉威水劑800 倍液或15%綠亨1 號600 倍液噴霧防治。霜霉病可用72.2%丙酰胺霜霉威600~800 倍液或687.5 g/L 氟菌·霜霉威懸浮劑60~80 mL/畝噴霧防治;白粉病可用43%氟菌·肟菌酯懸浮劑20~30 mL/畝噴霧防治。
該品種果實發(fā)育期為28~30 d。當果實表面茸毛褪去,果頂臍部變軟,果柄處形成離層,坐瓜節(jié)位附近葉片失綠變黃或干邊并伴有濃郁香氣時為采收適期。甜瓜長途運輸的7~8 分熟時采收,短距離運輸的完全成熟時采收。采收時間一般在早上進行,雨后、中午烈日時不宜采收,采收時保留2~3 cm 瓜柄,并輕拿輕放,減少損傷。
適合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區(qū)種植的2022 年國審玉米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