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身體各器官、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善,導致外來細菌、病毒等極易侵襲兒童。兒童常見疾病包含胃腸炎、呼吸道感染等,若不及時治療易誘發(fā)心肌炎。兒童心肌炎的感染因素包括病毒、細菌、真菌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病毒感染。
大部分兒童在發(fā)病前7~14天有消化道感染,同時或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驅病史,會出現(xiàn)多種臨床癥狀,癥狀較輕者會出現(xiàn)和感冒相似的表現(xiàn),如發(fā)熱、乏力、食欲差、胸悶、心悸等,癥狀嚴重者會很快發(fā)生呼吸急促、極其疲勞、煩躁等心力衰竭癥狀,以及出現(xiàn)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兒童心肌炎現(xiàn)階段未有特異性治療,一般是針對癥狀、病因開展綜合性治療。
1.一般治療
包含安靜臥床休養(yǎng),確保充足睡眠,減少活動或避免活動;合理飲食,減少心臟負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建議患兒出院后半年內不進行體育活動,尤其心臟增大患兒要盡可能臥床休養(yǎng)。
2.藥物治療
改善心肌細胞代謝藥物:補充大劑量高濃度維生素C,以及適量果糖二磷酸鈉口服溶液、輔酶Q10等藥物;靜脈滴注能量合劑等,以保護心肌,促進患兒恢復。
免疫球蛋白:抗炎、抗病毒和免疫調節(jié)。
腎上腺皮質激素:減輕心臟炎癥反應。
抗病毒藥物:干擾素、利巴韋林等。
利尿劑:減輕水鈉潴留,常用藥物有呋塞米等。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減輕心臟負荷,常用藥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3危急情況處理
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依據(jù)具體類型選擇抗心律失常藥物,心室顫動或室性心動過速可選擇電除顫或電復律;慢性心律失常通常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和竇性停搏,暴發(fā)性心肌炎最常見,并且極易伴有危重情況,要及時予以臨時起搏器。
急性心力衰竭:予以強心、利尿、擴管等措施,常用藥物有洋地黃、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硝酸甘油等。
心源性休克:使用米力農、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腎上腺素等藥物,血流動力學惡化時應考慮轉移到提供兒科機械循環(huán)支持和移植的中心,盡早啟動體外膜肺氧合。
兒童心肌炎后遺癥與疾病嚴重程度、病因、治療方式等相關。大部分患兒嚴格遵醫(yī)囑治療,不會有后遺癥。但少數(shù)中型、重型心肌炎患兒,由于治療不及時、病變范圍大等原因,會造成心肌細胞受損,可能會出現(xiàn)多種后遺癥。
心肌炎后遺癥有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竇房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等。頻發(fā)室性早搏會對患兒造成嚴重影響,還會改變血流動力學,導致繼發(fā)性心臟擴大,必要時需進行手術治療。竇房傳導阻滯和房室傳導阻滯為慢性心律失常,會持續(xù)較長時間,出現(xiàn)心腦血管供血不足等情況,嚴重影響患兒正常生活,需要及時安裝永久起搏。
多帶兒童參加戶外活動,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體質,減少病毒侵襲;依據(jù)天氣變化、溫度等為兒童加減衣物,避免感冒,因為感冒是心肌炎最常見的誘發(fā)因素;定期帶兒童到醫(yī)院進行體檢,及時了解兒童機體狀況,發(fā)現(xiàn)潛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