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紅,吳北霞,周 慧,羅 霜,劉春霞
(菏澤醫(yī)學??茖W校,山東 菏澤 2740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各種類型的心臟病、大血管病引起心臟舒縮功能障礙或負荷過重,使心排血量不能滿足機體代謝需要,器官、組織血液灌注不足的一種臨床綜合征[1]。我國目前老齡化進展迅速及慢性心血管病的流行,造成CHF 患病率不斷升高?!吨袊难芙】蹬c疾病報告2020》顯示,我國當前約有890 萬人患有心力衰竭[2]。CHF 是一種慢性疾病,病程長,患者出院后需居家調養(yǎng)。臨床上常把心功能改善情況作為評價心力衰竭治療和恢復效果的重要指標[3]。但大部分患者居家期間常因疾病知識掌握不足、居家護理和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導致反復住院,生活質量明顯下降[4],迫切需要延續(xù)護理的支持。相關研究結果表明[5-6],延續(xù)性護理可減輕患者病情,預防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目前大部分醫(yī)院仍在實施傳統(tǒng)的延續(xù)性護理,比如電話隨訪,這樣會造成患者及其家屬配合度低、失訪率高,影響整體的護理效果[7]。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一大批新技術如云計算、互聯(lián)網、大數據等應運而生,提高了醫(yī)療服務效率,優(yōu)化了醫(yī)療衛(wèi)生業(yè)務流程?,F代社會人們已經習慣和善于應用“互聯(lián)網+”的方式學習知識?;谖⑿诺难永m(xù)護理開始被應用于許多慢性疾病護理,并取得了顯著效果[8-9]。本研究順應“互聯(lián)網+醫(yī)療”的趨勢,借助微信進行院外延續(xù)護理對CHF 患者進行干預,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選取2020 年11 月至2022 年9 月在我校附屬醫(yī)院心內科住院的56 例CHF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已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納入標準:(1)經心電圖、胸部X 線及心臟彩超檢查、美國心臟協(xié)會(NYHA)心功能評估,根據《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10]確診為心力衰竭;(2)病情平穩(wěn),意識正常且具備正常的溝通交流能力;(3)會使用手機微信功能。排除標準:(1)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無法交流者;(2)半年內使用過抗抑郁或抗焦慮藥物者;(3)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完成6 分鐘步行試驗者;(4)患其他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疾病,如惡性腫瘤、嚴重的肝腎疾病、糖尿病、腦卒中等。采用隨機數字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28 例。對照組:年齡51~70 歲,平均年齡(61.1±3.2)歲;男性16 例,女性12 例;NYHA 分級Ⅱ級18 例,Ⅲ級10 例。試驗組:年齡53~71 歲,平均年齡(62.2±4.1)歲;男性15 例,女性13 例;NYHA 分級Ⅱ級16 例,Ⅲ級12 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出院時護士向患者發(fā)放出院指導卡片,內容包括CHF 疾病相關知識、加重或誘發(fā)因素、服藥清單、運動處方、心率和血壓監(jiān)測方法及目標值等,囑患者按時服藥、定期復查。院外采用傳統(tǒng)的延續(xù)護理模式,每月1 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治療情況及存在的健康問題,并針對性進行指導,囑其定期復查,持續(xù)3 個月。
試驗組:出院時給予和對照組相同的出院指導卡片,依托微信成立院外延續(xù)護理小組進行離院后3 個月的延續(xù)性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組建微信院外延續(xù)護理小組,共5 人。創(chuàng)建“呵護心臟,你我參與”微信群,護理小組由心內科專業(yè)人員組成,組長由1 位高年資的主管護師擔任,成員包括1 名??漆t(yī)師,1 名護士長,2 名專業(yè)護士。(2)具體干預方法:①患者出院前加入微信群,并修改為真實姓名,明確身份。充分利用微信群進行出院隨訪和診療。②微信交流。微信全天開放,患者可在群內隨時咨詢問題,患者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治療心得,學會通過自我肯定強化治療的信心。每周日晚上19:00 到20:00 護理小組集中在線答疑和定期收集問題,不僅可以線上實時互動解答患者問題,還可以針對患者反饋較集中的問題,如飲食、運動、服藥等進行專題講解。每周由組員發(fā)放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形式的科普知識,每2 周舉辦一次專題講座,包括疾病相關知識、健康飲食、運動療法、正確用藥等。專題講座后設置1小時互動時間,可以進行討論交流,及時解答患者的健康問題,增強患者的歸屬感。③心理支持。根據患者在微信群中的交流情況,對配合較好的患者給予表揚,鼓勵其遵醫(yī)囑保持良好的飲食、運動、用藥習慣;對于消極的患者耐心與其交流,了解其居家期間遇到的困難,如發(fā)現患者存在的抑郁、焦慮等情緒異常,則及時給予疏導和幫助,同時聯(lián)合其家屬為其提供關愛、陪伴,緩解患者的不安情緒。
(1)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量表[11]對CHF 患者干預前后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藥物管理(5 個條目)、飲食管理(3 個條目)、心理/社會適應管理(5 個條目)、癥狀管理(7 個條目)4 個維度,共20 個條目。采用Likert 4 級評分法,總分8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越強。(2)心功能。采用6 分鐘步行試驗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的心功能。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盡可能快地行走,測定6 分鐘的步行距離,以此為依據將心力衰竭劃分為輕、中、重3 個等級:>450 m 為輕度心衰,150~450 m 為中度心衰,<150 m為重度心衰。(3)生活質量。采用朱燕波等[12]于2010 年翻譯的明尼蘇達生活質量量表(MLHFQ)中文版對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身體領域(8 個條目)、情緒領域(5個條目)和其他領域(8 個條目)3 個維度,共21 個條目。采用Likert 6 級評分法,總分105 分。得分越低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干預前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 個月后,試驗組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diseas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diseas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
對照組試驗組組別 干預前40.78±5.20 41.07±5.70 0.196 0.845 t P干預后46.50±6.53 60.50±5.27 8.82 0.00
兩組患者干預前6 分鐘步行試驗距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 個月后,試驗組的6 分鐘步行試驗距離顯著遠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6 分鐘步行試驗距離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6-minute walking test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6 分鐘步行試驗距離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6-minute walking test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
對照組試驗組組別 干預前345.08±18.97 348.56±14.76 0.769 0.445 t P干預后400.13±20.96 428.52±25.96 4.503 0.00
兩組患者干預前MLHFQ 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 個月后,試驗組的MLHFQ 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MLHFQ 評分比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MLHFQ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MLHFQ 評分比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MLHFQ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
對照組試驗組組別 干預前37.32±8.16 38.46±8.17 0.524 0.602 t P干預后32.93±6.75 28.68±6.05 2.480 0.016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階段,是一種慢性遷延性疾病,具有病情不穩(wěn)、反復住院等特點。CHF 病程漫長,大多數患者需要長期居家治療,目前臨床治療心力衰竭主要以藥物、康復治療為主,但隨著出院時間延長,患者常常不能按時服藥,飲食不合理,康復鍛煉不達標,且常規(guī)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效果很難在出院后持續(xù)發(fā)揮作用,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疾病復發(fā)的風險增加[13-14],大多數患者的5 年生存率不到40%,預后較差[15]。本研究基于微信對出院后CHF 患者實施院外延續(xù)護理,結果顯示,干預3 個月后,試驗組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續(xù)護理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與曹春曉等[16]的研究結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在于現代社會人們已經習慣和善于使用微信,微信具有眾多優(yōu)勢,如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視頻、音頻、動畫、圖片等多種形式的資料都可以通過微信推送,并可以隨時提醒患者及時觀看和參與互動。在線答疑、定期收集問題、互動交流、健康知識主題講座等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可以隨時隨地滿足患者的需求,大大促進了患者在飲食、用藥、心理等方面的行為管理,進一步加深了患者對CHF 的認識,促使其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提高了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心功能是評價CHF 患者臨床療效的一個重要指標[17]。本研究主要采用6 分鐘步行試驗進行評估,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患者6 分鐘步行試驗距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 個月后,試驗組患者的6 分鐘步行試驗距離明顯遠于對照組(P<0.05),提示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續(xù)護理可明顯改善CHF 患者的心功能。究其原因可能為,通過微信實施院外延續(xù)護理,能使患者獲得專業(yè)的知識指導,在生活中關注心力衰竭發(fā)作的一些誘因,從而進行規(guī)避,比如呼吸道感染、情緒激動等。同時,通過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續(xù)護理可以為患者制訂合理的運動計劃,鼓勵其積極進行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增強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這對改善其心功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目前,除降低死亡率之外,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是重要的評估CHF 臨床療效的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患者的MLHFQ 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后,試驗組患者的MLHFQ 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續(xù)護理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考慮與以下因素有關:首先通過微信推送健康飲食、運動療法、正確用藥等相關知識,這些知識能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強化治療的依從性,提升醫(yī)患治療的配合度,有利于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CHF 患者由于長期受軀體和心理折磨,常常伴隨各種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郁等,這些不良情緒將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使兒茶酚胺等釋放增加,導致心室重構加重,心功能下降,影響其生活質量[18]?;谖⑿诺脑和庋永m(xù)護理會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其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續(xù)護理能使CHF 患者在出院后得到持續(xù)、專業(yè)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居家期間的身體康復。本研究依托微信進行院外延續(xù)護理,順應了信息化背景下“互聯(lián)網+醫(yī)療”的趨勢,能夠提升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但本研究仍然存在不足,如在篩選研究對象時納入標準要求患者會使用手機微信功能,但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部分患者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若是納入這部分患者實施本研究,需要在他人的幫助下完成。因此老年人對基于微信的院外延續(xù)護理的參與是今后信息化延續(xù)護理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