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qū)馬蘭屯鎮(zhèn)中心幼兒園 杜春艷 □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qū)馬蘭屯鎮(zhèn)劉湖小學 張 猛
大班幼兒主要是指5—6 歲的孩子,此階段的孩子正處于自我評價能力發(fā)展、穩(wěn)定情緒、有意性增長、提升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增強合作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的關鍵時期。親子閱讀活動加強了幼兒與家人的溝通,增進了親子關系,能夠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推動品格和能力的培養(yǎng)?;诖耍疚膹慕⒄_認知、搭建了解世界階梯、提升閱讀綜合能力三方面探究了在親子閱讀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閱讀習慣的意義,并從為閱讀活動開展準備好外在條件和開展多樣化閱讀活動兩個方面出發(fā),對如何在親子閱讀活動中培養(yǎng)大班幼兒閱讀習慣展開探究。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學前教育應該符合并推動幼兒身心發(fā)展。在親子閱讀活動中培養(yǎng)大班幼兒閱讀習慣,不僅讓指南要求得到落實,還為家園架起了溝通橋梁,為幼兒的閱讀行為創(chuàng)造了生活化、習慣化情境,讓幼兒在潛移默化的非任務性要求中提高閱讀積極性?;诖?,家長應該在教師引導下,對親子閱讀活動所需要達到的目的進行思考,在思考的基礎上對如何在親子閱讀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的方法進行實踐。
大班幼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因為前兩年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和習慣方式。但是其中部分大班幼兒因為習慣的養(yǎng)成沒有得到積極正向引導,其對閱讀的認知不完善,有些幼兒認為閱讀很難,因而對閱讀避之不及。而在親子閱讀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習慣,發(fā)揮了家長的權威引導和幼兒心中依賴思維的積極影響,為幼兒在家長帶領下了解閱讀的重要性和價值進行了重新思考。在這個階段,部分幼兒會因為多樣的親子閱讀活動逐漸發(fā)現(xiàn)閱讀的趣味性和閱讀內容的故事性,逐漸開始喜愛閱讀。此外,雖然部分幼兒喜歡閱讀,但是其閱讀內容其實是禁錮在同一個文本類型里。這是幼兒閱讀習慣的表現(xiàn)之一。而在親子閱讀活動中,幼兒會逐漸擺脫思維限制,涉獵更多類型的文本,如情感、品格等。
大班幼兒因為長期被限制于幼兒課堂和家庭之中,對世界的認知較為缺乏。這樣不僅會讓幼兒在某種程度上感受到未知危險,還會讓幼兒的思維得不到發(fā)展。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多樣書籍的閱讀能夠為幼兒認識世界搭建階梯,為幼兒將閱讀文本內容綜合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閱讀中積累的經驗和養(yǎng)成的良好閱讀習慣,也為幼兒適應小學生活提供了指導和幫助。
大班幼兒的自我評價能力的發(fā)展、規(guī)則意識的養(yǎng)成、閱讀技巧的掌握、閱讀實踐的開展等也可以在親子閱讀活動中逐漸養(yǎng)成。其中,幼兒通過對比自己的經歷和閱讀的內容,能夠反思自己的不足,對自己的一些行為進行評價,并提醒自己改正。在閱讀中,幼兒會了解許多社會、生活相關的潛在法則,如在馬路上行駛應該注意紅綠燈等。在親子閱讀活動中,家長應對幼兒的閱讀習慣進行一些正向糾正,如讓幼兒精讀、默讀、泛讀或者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勾畫。此外,閱讀為幼兒的實踐提供了豐富經驗,讓幼兒能夠從中了解符合自己最近發(fā)展區(qū)的事情,也可以在繪畫、閱讀中培養(yǎng)繪畫能力、手工制作能力、閱讀能力等。
在親子閱讀活動開展之前準備好外在條件,可以提高幼兒的閱讀積極性,也可以讓幼兒在輕松、安靜、敞亮的閱讀環(huán)境中快速進入閱讀狀態(tài)。此外,準備好閱讀活動的外在條件還為幼兒的一些閱讀習慣養(yǎng)成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避免幼兒因為環(huán)境原因而養(yǎng)成錯誤閱讀習慣,最終影響身心發(fā)展。因此,在開展親子閱讀活動的時候,家長需要為孩子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準備好外在條件。與幼兒共同選擇合適的閱讀文本、搭建符合要求的閱讀環(huán)境、制定個性化的親子閱讀計劃三個方法的有效落實,能夠為閱讀活動的開展準備好良好的、符合要求的親子閱讀活動外在條件。
1.創(chuàng)建親子閱讀環(huán)境。
親子閱讀環(huán)境的搭建是為幼兒營造輕松閱讀氛圍的關鍵。此環(huán)境主要包括了適合幼兒閱讀的桌椅板凳、明亮卻不刺眼的閱讀光線、幼兒感興趣的閱讀環(huán)境布局等。在搭建閱讀環(huán)境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根據(jù)孩子的身高,為其選擇合適的桌椅板凳,為其閱讀姿勢習慣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閱讀環(huán)境中明亮卻不刺眼的閱讀光線也是非常重要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因素。目前,許多幼兒閱讀光線過暗或者是刺眼等問題,導致了因為閱讀而變成了近視眼。這是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的。在搭建閱讀環(huán)境時,家長應注意這一點,這樣才能夠推動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用眼習慣。而每個幼兒喜歡的顏色和閱讀環(huán)境布局不同。結合幼兒這一個性化需要,家長應與幼兒共同搭建符合幼兒審美、風格認識的閱讀環(huán)境,讓幼兒積極走進閱讀區(qū)域。
2.共同選擇閱讀文本。
在搭建閱讀環(huán)境之后,閱讀文本的共同選擇也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部分家長認為幼兒的閱讀文本是不符合要求的,有時強制要求幼兒閱讀自己不喜歡的文本,這不僅會造成幼兒的叛逆心理,還可能會讓幼兒厭惡閱讀。給予幼兒閱讀文本自主選擇權,在旁敲側擊地引導幼兒嘗試不同閱讀文本書籍,既能夠提高幼兒閱讀的自主性,也能讓幼兒在此階段養(yǎng)成閱讀文本選擇多樣性、綜合性的習慣,避免幼兒局限在一個閱讀類型中。
3.制定親子閱讀計劃。
閱讀計劃的制定是推動在親子閱讀活動中幫助幼兒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依據(jù)和目標。在日常閱讀中不明確自己的閱讀方向時,幼兒便可以通過制定的計劃進行目的明確。在制定計劃過程中,家長可以結合幼兒的不同閱讀基礎、興趣、水平制定閱讀計劃。這一計劃主要包括了閱讀時間、閱讀地點、閱讀目標,每日、每周、每月的閱讀核心主題,以及閱讀方法、閱讀分享、閱讀反思等各個方面。這樣的閱讀計劃為幼兒學會自律地定時開展閱讀提供了習慣性引導。如此,幼兒便可以定時定點地進行閱讀。
在做好系列準備之后,開展多樣化親子閱讀活動實踐,讓幼兒在實踐中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才是關鍵。這樣豐富、多樣化的親子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不僅豐富了幼兒的閱讀體驗,還能夠改善幼兒對閱讀的傳統(tǒng)認知,加深對世界的了解,提升綜合閱讀能力。因此,家長需要與教師合作開展親子閱讀實踐活動,以幫助幼兒在生活實踐中養(yǎng)成閱讀習慣。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家長需要從引導幼兒自主進行閱讀、親子合作閱讀、開展閱讀游戲、進行閱讀文本實踐、閱讀重點記錄、閱讀感悟分享和閱讀方法反思幾個方面出發(fā)推動親子閱讀活動開展。
1.進行自主閱讀。
閱讀是一個自思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與大班幼兒的自我評價的培養(yǎng)這一特點相符。在進行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幼兒能夠逐漸沉下心來,進入閱讀世界。在此時,其會無意識地暴露部分不好的閱讀習慣,如閱讀內容大量跳讀、遇見不會的字詞不及時詢問。這就需要家長及時監(jiān)督幼兒結合文本內容,選擇合適的閱讀指導方式,以推動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反思并改正自己的閱讀習慣。針對幼兒遇見不會的生字就直接跳過的習慣,家長可以為幼兒多范讀幾次。針對部分幼兒閱讀時出現(xiàn)的大量跳讀的習慣,家長可以通過交流和邀請幼兒復述故事的方式發(fā)現(xiàn)哪些地方沒有讀到,引導幼兒改掉不沉靜的閱讀習慣。幼兒在自主閱讀中會遇到各種狀況,針對這些狀況,家長需要結合幼兒個性給予指導和幫助。
2.親子合作閱讀。
親子閱讀活動也可以通過家長與幼兒合作閱讀的方式展開,以豐富閱讀方式和閱讀內容,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此外,親子合作閱讀也推動了親子關系變得更緊密。在親子合作閱讀中,家長與幼兒可以通過分角色閱讀、示范和模仿閱讀等方式。其中,分角色朗讀,主要是指家長與幼兒選定閱讀文本之后,結合閱讀文本內容選擇閱讀方式。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家長需要了解孩子情感的穩(wěn)定性、有意性增長和合作意識增強特點,與孩子共同開展聲情并茂的閱讀活動。例如,在與孩子共同閱讀《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一內容的時候,家長可以分別從眾仙、孫悟空的角度出發(fā)運用合適的語調進行朗讀。朗讀能夠讓幼兒感受到閱讀的趣味,進而養(yǎng)成多種方式閱讀的習慣。
除了以上方式以外,家長也可以進行示范閱讀,然后讓幼兒進行模仿閱讀。這一閱讀方式為幼兒一對一學習和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提供了思考。例如,結合幼兒現(xiàn)階段能力發(fā)展,家長可以做好示范,讓幼兒在示范中模仿學會如何運用直線、曲線等不同線表示不同的閱讀意思。這樣的閱讀方式也能推動幼兒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3.開展閱讀游戲。
只是閱讀書本的理論性文字是比較枯燥的。在每周、每月定時的閱讀中,家長可以與幼兒共同商討定期閱讀游戲的形式和內容。這一游戲主要是圍繞周或者月的閱讀主題開展,符合當前大班幼兒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在此閱讀過程中,家長可以通過調整閱讀的內容、作者、主要人物等方式引導幼兒聯(lián)想。除了聯(lián)想游戲,家長還可以通過“猜猜他是誰”等猜謎游戲幫助幼兒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認知。在這些游戲中,幼兒自律閱讀習慣就能得到培養(yǎng)。
4.將閱讀文本內容轉化為形象化實踐活動。
除了游戲之外,閱讀文本還有其他更為豐富的實踐,其中包括了繪畫、演繹等不同形式的實踐。其中,通過結合閱讀文本內容引導幼兒進行繪畫表達的方式,能夠讓幼兒在親子閱讀活動中養(yǎng)成空間想象能力和閱讀內容整體概括的好習慣。通過演繹閱讀文本的親子活動,幼兒與家長可以從閱讀文本中的主要人物的境遇中進行換位思考。例如,在閱讀《哪吒鬧?!窌r,家長可以與幼兒分別演繹敖丙和哪吒,感受文本所展示的思想和情感。在這樣的演繹中,幼兒的換位思考和深度閱讀的習慣就可以得到培養(yǎng)。這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剛好與大班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一致。
5.記錄閱讀重點。
除了豐富閱讀方式之外,閱讀的記錄習慣也是需要家長幫助幼兒在閱讀活動中逐漸養(yǎng)成的。但是,因為此階段的幼兒所認識的字有限,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漢字基礎等幫助幼兒豐富閱讀重點記錄形式。例如,書面記錄有難度,幼兒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視頻記錄和口語表達的方式,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認知。此外,幼兒也可以通過繪畫等感興趣的形式記錄閱讀重點。如此,幼兒便能在閱讀之后養(yǎng)成定期閱讀重點記錄的好習慣,與再次閱讀同一本書籍,從中所獲“新知”進行對比。
6.分享閱讀感悟。
一萬個人的心中有一萬個哈姆勒特。每個人對閱讀內容的感知和思考是不同的,更何況幼兒與成人之間本就有經驗差異。在開展親子閱讀活動的時候,家長需要引導幼兒逐漸養(yǎng)成閱讀感悟和分享習慣。這一習慣為幼兒與人交流和傾聽他人的意見和認知奠定基礎。在閱讀感悟分享階段,幼兒需要在家長的引導下,從閱讀中對自己行為的反思、閱讀內容中所蘊涵的規(guī)則意識整合、閱讀中自己的真實感受以及閱讀中自己對某些情感的不解等出發(fā)。而家長也可以在此過程中為幼兒做榜樣。例如,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一起閱讀了與交通規(guī)則相關的文本。此時幼兒便可以在家長引導下,分享自己以前是否有過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行為。在反思后,幼兒能夠結合生活實際增強“紅燈停、綠燈行”的規(guī)則意識。家長可以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不遵守規(guī)則造成傷害等案例,引導幼兒發(fā)表自己的感悟。幼兒則可以從交通規(guī)則遵守的重要性和不重視交通規(guī)則的嚴重性兩個方面出發(fā)。此外,幼兒也可以表達自己對閱讀文本的情感,如堅定地遵守交通規(guī)則、增強規(guī)則意識等。如此,幼兒還可以養(yǎng)成聯(lián)系生活實際思考問題的習慣。
7.反思閱讀方法。
閱讀方法的反思是幫助幼兒逐漸構建更為完善的閱讀思維體系、掌握閱讀技巧、建立良好閱讀習慣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在親子閱讀活動開展中,家長和教師需要共同引導幼兒自主思考自己在閱讀中遇見的障礙。結合幼兒的分享,家長能夠給予幼兒指導和思考。例如,一名幼兒在反思閱讀階段,對自己的閱讀積累方法進行了反思,認為自己雖然閱讀了很多書籍,但是這些內容閱讀完后很快就會忘記。結合這一問題,家長可以給予幼兒閱讀記錄的意見。在反思閱讀方法階段,幼兒需要與家人共同制定反思時間。如此,幼兒的閱讀反思習慣就會得到養(yǎng)成。
綜上所述,親子關系是特殊的、獨一無二的,開展親子閱讀活動,推動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明確可行的。在此過程中,家長將發(fā)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監(jiān)督、引導、權威性,幫助幼兒了解到閱讀的重要性、趣味性。在此基礎上,從引導幼兒自主進行閱讀、合作閱讀、開展閱讀游戲、將閱讀文本內容轉化為形象化實踐活動、記錄閱讀重點、分享閱讀感悟、反思閱讀方法出發(fā),在親子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希望這些實踐探究為各位家長和教育者提供積極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