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連永華
立定跳遠項目是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體測和部分省份中考體育的項目之一,大部分學生從水平一階段時便開始學習立定跳遠[1]耿培新.體育與健康1至2年級全一冊(義務教育教師用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2:107-109.,但有不少中小學生,甚至是大學生的立定跳遠成績依然不理想。立定跳遠一直是國內(nèi)體育教育和訓練研究的熱點,但大部分學者局限于對立定跳遠基本技術、訓練方法和手段的研究[2-4]劉長清.初中生立定跳遠專項下肢爆發(fā)力訓練手段的選取與效果實證[D].山東:山東體育學院,2019-06-3.,利用雙腿蹲運用到立定跳遠實踐中的研究幾乎沒有。本研究試圖從雙腿蹲的基礎動作模式來研究對立定跳遠的影響,找出解決立定跳遠較難提高的根源,旨在為一線體育教育工作者應用功能性訓練理念在體育教學和研究中提供參考和依據(jù)。
選取華南師范大學附屬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立定跳遠水平較為相似的二1班和二2班的學生為實驗對象,二1班為實驗組,二2班為對照組。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國內(nèi)外近10年關于“立定跳遠”“雙腿蹲”的學術期刊、論文、書籍資料等,了解國內(nèi)外對“功能性訓練”和“立定跳遠”的研究情況。
1.2.2 實驗法
本研究在華南師范大學附屬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選取了同年級立定跳遠成績較為相似的二1班和二2班共86名學生為實驗對象,其中,二1班為實驗組,二2班為對照組,具體信息如表1~2;實驗組利用功能性體能訓練理論進行立定跳遠教學,對照組用傳統(tǒng)的立定跳遠方法教學。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基本信息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前立定跳遠成績(M±SD)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實驗干預和測試后,利用SPSS24.0軟件對實驗前后立定跳遠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和分析,所用到測試方法有獨立樣本T檢驗、配對樣本T檢驗和協(xié)方差分析檢驗進行說明。
(1)實驗時間:從2022年10月10日—2022年10月14日(周一~周五)8次體育課進行實驗,共兩周8次體育課,第8次課進行立定跳遠測試,測試利用立定跳遠測試儀測試,要求受試者連續(xù)跳三次并記錄最好成績。
(2)實驗地點:在華南師范大學附屬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田徑場。
(3)實驗條件控制:在整個實驗的過程中授課教師都是同一位教師,且不告知學生是在做實驗,在練習過程中利用測脈搏和觀察的方式,使實驗組和對照組活動頻率、活動持續(xù)時間和運動強度基本保持一致。
(4)實驗器材:秒表兩塊、皮尺兩盤、海綿墊子若干、標志桶若干、彈力帶若干。
(5)實驗內(nèi)容
①實驗組立定跳遠教學設計的構思
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包括預擺、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重點是彈性屈伸及有力的起跳相結合,難點是上下肢協(xié)調(diào)配合。為了解決立定跳遠的重難點,實驗組首先解決雙腿蹲的動作模式,掌握好了正確雙腿蹲的姿勢,再參考人教版1~2年級《體育與健康教師用書》第三部分第四章的基本身體活動部分的第三節(jié)跳躍與游戲部分的教學建議及身體素質(zhì)輔助訓練。
②對照組教學體系的構建
對照組主要參考人教版1~2年級《體育與健康教師用書》第三部分第四章的基本身體活動部分的第三節(jié)跳躍與游戲部分的教學建議及身體素質(zhì)輔助訓練,不特地進行雙腿蹲的動作模式進行立定跳遠教學。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具體練習課的實驗流內(nèi)容和流程如表3~6。
表3 實驗組和對照組基本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
表4 實驗組和對照組基本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
表5 實驗組和對照組準備活動的練習內(nèi)容
表6 實驗組和對照組放松活動的練習內(nèi)容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得出的數(shù)據(jù)可知(表7),干預前實驗班和對照班立定跳遠成績進行比較p值為0.506大于0.05,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干預前對照組和實驗組的立定跳遠水平較一致,分組基本符合統(tǒng)計學要求。
表7 干預前對照組與實驗組立定跳遠測試成績的比較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立定跳遠成績的均值分別為1.42m和1.34m,通過協(xié)方差因素分析可知(表8),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比較的P值為0.0001,都小于0.05,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有明顯的差異(p<0.05),說明了先掌握雙腿蹲的動作模式再進行立定跳遠教學,練習者立定跳遠成績的進步幅度更大,雙腿蹲的基礎動作模式是影響立定跳遠成績的重要因素。
表8 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立定跳遠測試結果的分析和比較
通過配對樣本T檢驗,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前后立定跳遠測試結果進行比較(表9)。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后的p值都小于0.05。說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后的成績都有顯著性差異,兩種教學方式都對立定跳遠的提高都有效果。實驗前后對比,實驗組立定跳遠平均成績提高了14cm,對照組立定跳遠平均成績提高了4cm,說明了建立在雙腿蹲基礎動作模式的前提下進行立定跳遠教學的效果優(yōu)于缺乏基礎動作模式的傳統(tǒng)立定跳遠方法的教學。
表9 干預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立定跳遠測試結果的分析和比較
表10 實驗組和對照組上課期間出現(xiàn)踝膝關節(jié)不適或損傷的統(tǒng)計情況
根據(jù)每節(jié)課課堂小結學生的反饋數(shù)據(jù)可知,對照組的學生不適情況的學生人數(shù)大大超出實驗組的人數(shù)。說明了掌握正確的雙腿蹲再進行立定跳遠教學的班級受傷的風險遠遠小于缺乏專門進行雙腿蹲訓練的對照組。
雙腿蹲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立定跳遠成績。通過循序漸進的半蹲練習,讓學生掌握了正確的雙腿蹲的動作模式后再學習立定跳遠技術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沒學會正確的蹲就練習立定跳遠技術,即使學好了立定跳遠技術,也會因為自身髖、踝關節(jié)的靈活性和相關肌肉力量的不足導致沒能發(fā)出該有的力量用到立定跳遠動作中去,這樣不僅不利于提高立定跳遠成績,也容易受傷,甚至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建議學立定跳遠技術先學好蹲。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進退階練習。正確的重復才能鞏固正確的技術,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才能讓學習者快速地進步。建議在體育教學過程要先了解該動作技術的動作組成部分及其動作模式,讓學生掌握基礎動作模式之后再進行下一階段的技術的教學,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前一階段的動作沒做好,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適當?shù)耐穗A輔助練習,要保證練習者正確地重復。
在體育教學中要重視發(fā)展學生的功能性力量。力量練習應該建立在基礎動作模式的前提下,發(fā)展學生的功能性力量,強調(diào)訓練學生的動作整合和多角度、多平面的功能性訓練,不宜在沒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的前提下做過多的專項力量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