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玉 劉秋霞
【摘要】 目的 探討科普化詞條創(chuàng)建法聯(lián)合親情式關懷激勵對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后患者癥狀困擾、家庭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莆田學院附屬醫(yī)院胸心外科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行胸腔鏡輔助下三切口食管癌根治術的10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1例。對照組采用普通口頭健康宣教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給予科普化詞條創(chuàng)建法聯(lián)合親情式關懷激勵,比較2組干預后的護理效果(健康知識掌握率、治療依從性)和干預前后的癥狀困擾情況[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胃腸道腫瘤特異性模塊(the 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module,MDASI-GI)]、家庭功能[家庭功能評估表(familyapgar index,PAGAR)]。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健康知識總掌握率和治療總依從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癥狀嚴重程度和癥狀困擾程度評分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干預后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干預后,2組家庭功能評分均顯著提升(P<0.05),且觀察組干預后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科普化詞條創(chuàng)建法聯(lián)合親情式關懷激勵應用于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后患者,可減輕癥狀困擾,提高其健康知識掌握度、治療依從性及家庭功能。
【關鍵詞】? 科普化詞條創(chuàng)建法;親情式關懷;食管癌
中圖分類號:R473.7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6-0138-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6.046
食管癌是一種常見的發(fā)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據(jù)2020年全球癌癥統(tǒng)計,食管癌的新發(fā)病例達60.4萬例,死亡病例達54.4萬例。我國食管癌新發(fā)病例為32.4萬例,死亡病例為30.1萬例,分別占全球食管癌發(fā)病與死亡的53.70%和55.35%[1]。臨床治療該病以手術切除為主,胸腔鏡輔助下食管癌根治術是常見的手術方式之一,可延長患者生存時間[2],但術后管道多、疼痛明顯、消化道重建功能缺失、易發(fā)生并發(fā)癥等多項因素易影響患者治療干預依從性,進而影響預后[3]。癥狀困擾是指患者對疾病癥狀、家人、經(jīng)濟問題及現(xiàn)存問題的應對過程,體現(xiàn)了患者應對疾病癥狀的心理、社會和精神維度的負性情緒[4]。食管癌患者本人遭受病痛的折磨且易喪失治愈信心,患者及家屬?;\罩在憂慮的情緒中,癥狀困擾隨之加重,因此需要幫助患者充分掌握相關健康知識,并給予患者精心護理及鼓勵。本研究將科普化詞條創(chuàng)建法與親情式關懷激勵聯(lián)合應用于胸腔鏡輔助下食管癌根治術后,觀察該護理模式對患者的影響,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莆田學院附屬醫(yī)院胸心外科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2例行食管癌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1例。觀察組男性33例,女性18例;年齡44~79歲,平均年齡(63.03±9.18)歲;病理分型,鱗狀細胞癌49例,腺癌2例。對照組男性35例,女性16例;年齡38~77歲,平均年齡(63.69±7.18)歲;病理分型,鱗狀細胞癌50例,腺癌1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納入標準:通過電子胃鏡+病理檢查或鋇餐造影、CT等影像學分析,符合食管癌相關診斷標準[5],且行胸腔鏡輔助下食管癌根治術;年齡<80歲;認知、行為能力和意識均正常;自愿參與研究且家屬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有認知障礙和精神病史者;手術禁忌者;病情嚴重惡化或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和并發(fā)癥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普通口頭健康宣教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科普化詞條創(chuàng)建法聯(lián)合親情式關懷激勵干預。(1)科普化詞條創(chuàng)建法。護士長帶頭,全科護士參與,按照循證醫(yī)學理念,借助多媒體和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將從文獻資料、書籍、卷宗中收集到的食管癌相關知識、食管癌術后護理關鍵詞條集錦匯總,運用文字、圖片、動漫、問答等方式將相關知識設計為科普化詞條思維導圖,將詞條名詞設置為主項目、詞條引申信息設置為子項目。護理人員在制作時可先折疊子項目信息,讓患者自主思考回答子項目內(nèi)容,有助于患者理解知識并在短時間內(nèi)思考對照,調(diào)動其主觀積極性。子項目還可穿插相關圖片、動漫以加深印象,強化記憶,使患者及其家屬在出院后也能維持一定的自我保健能力和家屬護理專業(yè)度。為了滿足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學習需求,采用標準普通話和地方方言各制作解說視頻1份,組織集中觀看DVD視頻或者患者與陪護家屬自行掃描二維碼自選時間學習。視頻內(nèi)容主要包含疾病及術后自我護理等健康知識;飲食指導,比如每日人體必需營養(yǎng)、營養(yǎng)不良危害、漸進性階梯式飲食管理、食管癌可食和禁食食品、食物基本信息、腸內(nèi)營養(yǎng)飲食制作與護理等;休息和運動、康復訓練指導,比如日?;顒幼⒁馐马?、長期臥床危害、可行運動項目、活動強度及時間控制等;并發(fā)癥的防治。(2)親情式關懷激勵。從術后日常護理診治到出院后家庭護理都需要醫(yī)護與家屬接力協(xié)同配合。建議家屬盡可能多陪護,如果無法長時間臨床陪護可通過手機視頻、電話語音或文字短信等方式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每日至少保持3~6 h的陪護及交流,最大程度保證患者充分接收到來自家屬的關懷。護士定期與家屬溝通詢問需求并提供幫助支持和專業(yè)的建議,術后護理干預時以極大的耐心和柔和的語言與患者交流,護理操作時動作盡可能輕緩。家屬未能及時陪護時,護士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陪伴,鼓勵并引導患者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介紹成功康復病例提高患者及陪護家屬治愈的信心。出院前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專業(yè)、詳細且全面的出院家庭護理指導,根據(jù)患者情況通過電話或者微信于出院后第1周、半個月、1個月、半年等多次隨訪。
1.3 觀察指標? (1)護理效果。干預后觀察記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率和治療依從性。護理人員分別從食管癌認知、瘺口保護、飲食管理等方面進行提問以評估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患者正確回答>80%為完全掌握,正確回答50%~80%為部分掌握,正確回答<50%為未掌握??傉莆章?完全掌握率+部分掌握率。護理人員依據(jù)患者的治療情況來評估治療依從性,治療時完全遵從醫(yī)囑進行規(guī)范治療為完全依從;多數(shù)情況下遵從醫(yī)囑治療,存在少數(shù)情況下未遵從為部分依從;頻繁不遵從醫(yī)囑、未完成治療為未依從。總依從率=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2)癥狀困擾。于干預前后采用MDASI-GI量表[6]評估2組癥狀困擾情況,該量表包括癥狀嚴重程度和癥狀困擾程度2個維度,共24個條目,總分240分,得分越高說明癥狀困擾情況越多。(3)家庭功能。于干預前后采用PAGAR量表[7]評估2組患者家庭功能,該量表包括適應度、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親密度5個維度,采用3級計分,總分10分,7~10分表示家庭功能良好,4~6分表示家庭功能中度障礙,0~3分表示家庭功能嚴重障礙,分數(shù)越高說明家庭功能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護理效果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健康知識總掌握率和治療總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2組干預前后癥狀困擾情況比較 干預前,2組患者癥狀嚴重程度、癥狀困擾程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患者的癥狀嚴重程度和癥狀困擾程度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干預后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2組干預前后家庭功能比較 干預前,2組患者適應度、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親密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適應度、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親密度評分均顯著提升(P<0.05),且觀察組干預后各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胸腔鏡微創(chuàng)食管癌根治術后患者要經(jīng)歷長時間病痛和飲食過渡期,此時更需要醫(yī)護人員及家屬的幫助。食管癌患者的陪護家屬因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往往家庭功能欠佳[8]。本研究將科普化詞條創(chuàng)建法聯(lián)合親情式關懷激勵應用于胸腔鏡輔助食管癌根治術后患者,觀察該護理模式對患者護理效果、癥狀困擾、家庭功能和心理韌性的影響。
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后對患者采取普通口頭健康宣教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在端正飲食態(tài)度、提高依從性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9]。癥狀持續(xù)時間較長、不良心理及缺少社會支持等情況會使得患者將負面感受放大,進而影響應對疾病的行為和心態(tài)[10]。由本研究結果可見,與對照組相比,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率和治療依從性顯著更高;2組癥狀困擾情況均較干預前有所緩解,其中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癥狀嚴重程度和癥狀困擾程度評分均較對照組顯著更低(P<0.05)。此結果提示,科普化詞條創(chuàng)建法聯(lián)合親情式關懷激勵的護理干預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優(yōu)化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和治療依從性,減輕患者的癥狀嚴重和困擾程度。分析原因可能是科普化詞條創(chuàng)建法形式新穎,更具科學性和直觀性,能激發(fā)患者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該方法通過收集大量文獻資料、書籍、卷宗等相關材料,將食管癌術后護理關鍵詞條集錦匯總,將詞條相關知識設計為科普化詞條思維導圖,將科普詞條與關鍵詞、圖像等建立記憶鏈接,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使患者建立有效的記憶網(wǎng)絡。術后護理干預時給予患者較多的鼓勵和引導,如介紹成功康復病例以提升治愈信心,出院時予以全面的家庭護理出院指導,出院后根據(jù)患者情況予電話或微信追蹤隨訪每月2~4次,增強患者安全感,令患者感覺到時刻有醫(yī)護和家屬陪伴,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進而減少癥狀困擾情況。相關研究報道,患者癥狀越嚴重、困擾程度越高,其支持性照顧需求水平越高[11]。聯(lián)合護理可幫助患者在出院后堅定成功康復的信念,最大程度調(diào)動患者和家屬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和依從性,進而減少癥狀困擾情況。
相關研究表示,家屬與患者經(jīng)過長時間的共同生活,對患者生活習慣與偏好了解程度高,家庭護理在為病人提供更周全護理的同時可提升家庭功能[12]。本研究結果可知,與干預前相比2組PAGAR評分均有所提升,且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PAGAR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結果提示聯(lián)合護理有助于提升家庭功能。該方式建議家屬盡可能多陪護在患者身邊,每日至少保持3~6 h的陪護及交流,最大程度保證患者充分接收到來自家屬的關懷,在家屬的支持與鼓勵下樹立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醫(yī)護人員定時與家屬溝通詢問需求并提供幫助支持和專業(yè)建議,有助于提升醫(yī)院家庭一體式護理的合作度和成熟度。
綜上所述,科普化詞條創(chuàng)建法聯(lián)合親情式關懷激勵應用于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后患者,可減輕癥狀困擾,提高其健康知識掌握度、治療依從性、家庭功能,可為相關臨床護理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工作專業(yè)委員會.食道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22:2.
[2] 于宏彬,王磊,賈琎蕊,等.120例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后中遠期生存率及預后危險因素調(diào)查分析[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22,19(4):184-186.
[3] 陸世民,常江華,胡江文,等.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遠期預后的危險因素分析[J].腹腔鏡外科雜志,2022,27(6):410-414.
[4] 錢涵,周郁秋,關曉英,等.癌癥患者癥狀困擾的研究進展[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11):794-796.
[5] 邵麗華,張秋寧,田金徽,等.食管癌臨床指南和共識的質(zhì)量評價[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20,20(5):593-603.
[6] WANG X S,WANG Y,GUO H,et al.Chinese version of the 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ymptom measurement in cancer patients[J].Cancer,2004,101(8):1890-1901.
[7] LI X,WANG W,ZHOU Y,et al.Efficacy comparison of transcervical video-assisted mediastinoscopic lymphadenectomy combined with left transthoracic esophagectomy versus right transthoracic esophagectomy for esophageal cancer treatment[J].World J Surg Oncol,2018,16(1):25.
[8] 張爽,萬里新,于桂青,等.食管癌患者主要照顧者家庭功能與抑郁情緒的相關性[J].食管疾病,2021,3(4): 287-290.
[9] 曹志華.科普化詞條創(chuàng)建法聯(lián)合七日飲食日記對老年食管癌患者術后飲食依從性的影響[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1,27(4):56-58.
[10] 秦淑文,張月娟,張越,等.癥狀困擾在食管癌術后患者家庭功能與支持性照護需求間的中介作用[J].護理學雜志,2022,37(7):5-8.
[11] 朱文靜,夏文佳,王中秋,等.體位管理聯(lián)合激勵式護理在食管癌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21,27(33):4584-4587.
[12] 高惠芬,陳燕霞.家庭支持護理干預對食管癌病人生活質(zhì)量、家庭支持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8,16(36):4570-4571,4573.(收稿日期:2023-10-23)
作者簡介:陳明玉,女,本科,副主任護師。
通信作者:劉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