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義 李瑋
情景劇《幸福家園》,是由中共湖北省孝感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聯(lián)合舉辦的“孝感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文藝宣講大賽暨2022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啟動頒獎”演出的第九個節(jié)目。它由孝感市文化和旅游局選送,市藝術創(chuàng)作研究所所長張正凱創(chuàng)意,孝南區(qū)楚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湯藝軍執(zhí)筆寫出初稿,由市藝術研究所左青英審校,最后由市委宣傳部文明辦雷振林科長在政治上把關嚴格審定后,由湖北省實驗楚劇團演出。參賽獲得極大成功,榮獲“二等獎”。
演出之前,報幕員對該節(jié)目進行了很好的鋪墊:“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市委、市政府堅持人民至上,把改善民生作為大德、大績、大責,帶領全市人民創(chuàng)造幸福美好生活。當前,全市正大力開展‘五城同創(chuàng),以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為總抓手,統(tǒng)籌創(chuàng)建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市。秉承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全市上下全面掀起創(chuàng)建工作新高潮。下面,請欣賞孝感市文化和旅游局選送的情景劇《幸福家園》?!?/p>
情景交融
緊接著,在熱烈的掌聲中,音樂漸起,話外音開始響起:“社會是若干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聚集在某一個領域所形成的一個生活上互相關聯(lián)的大集體,城市環(huán)境也是一座城市的縮影。孝感市委、市政府為了改善城市環(huán)境、提升城市顏值,舉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制定了‘五城同創(chuàng)行動方案……所有參與創(chuàng)建的每一個孝感人,也都慢慢地感受到了自己身邊的變化?!?/p>
當舞臺屏幕在音樂聲中徐徐展現(xiàn)槐蔭公園清晨圖景之時,從話外音中便走出三三兩兩參加晨練的人群:
“王大姐:(上)李大爺早呀!看起來精神不錯嘛,怎么,又準備去鍛煉啦!
李:是呀!看你這身打扮,怎么,你們愛心志愿者又有活動呀?大妹子,什么時候也算上我一個!(下)
王:好哇!歡迎歡迎!
眾:(上)王大姐早!
王:喲,都來了,都準備好了嗎?出發(fā)!
甲:王姐,今天我們上哪去啊!
王:今天我們就沿著槐蔭到處轉(zhuǎn)轉(zhuǎn),撿一下路邊的小垃圾,勸阻一下公園里不文明行為,順便也放松一下,看看公園的美景。
眾:太好了,走啰?。ū姄炖?、清理樹木,說說笑笑)(下)
乙:大媽,這樹木也是有生命的,不能這樣晾曬衣物呀!
丙:知道了。
乙:謝謝!”
參加晨練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個個神清氣爽;愛心志愿者以助人為樂、熱情奉獻,還都彬彬有禮。大家收撿垃圾、清理樹木,所到之處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各種樹木郁郁蔥蔥、生機勃發(fā),寓意大孝之城的文明美好。
愛心服務
接著上場的是魯強的父親,社區(qū)居民魯大爺。在劇中,他是唯一一個用孝感方言說話的人物(其他演員說普通話),具有很強的地域代表性。作者意在突出體現(xiàn)孝感方言特色,也更能體現(xiàn)人物個性特征。他上場作了一番自我介紹后,便挑著自家菜園里種的蘿卜、白菜等新鮮蔬菜,就近到公園里叫賣:“哎,蘿卜、白菜便宜賣呀!”很快,他就被到公園做愛心服務的志愿者(甲、乙)碰到:
“乙:(上)大爺,你怎么在這里賣菜呀?
魯:么樣,還冇開秤就有人找麻煩,我在這里賣菜犯了什么法?
甲:這么好的風景,您在這兒賣菜,太不雅觀了!
魯:小伙子,這個好環(huán)境呀,是給那些閑的人看的,我們種田的人哪有空看風景。我不是看你穿著這個紅馬甲,話都懶得跟你講,你莫耽誤我做生意。哎,白菜便宜賣呀!”
很顯然,魯大爺圖個人方便,不惜影響城市公園環(huán)境的行為,受到愛心志愿者的勸阻。從他和愛心志愿者的對話中,觀眾明顯感到魯大爺依然我行我素,他的表現(xiàn),進一步說明“五城同創(chuàng)”,“創(chuàng)的是形象,提升的是市民素質(zhì)……”
直到上場的王大姐對他有恩,魯大爺才開始轉(zhuǎn)變態(tài)度:
“王:(上)魯大爺,您好呀!
魯:喲,王大姐,你好你好!你上次給我家小強介紹了一份工作,我還冇來得及感謝你,你真是我家的恩人啦!
王:感謝就不必啦,小強現(xiàn)在還好吧?
魯:好好,自從上班后,轉(zhuǎn)變太大了,也懂事了,有空還幫忙做家務活。聽說還談了個女朋友,準備帶回來讓我看。
王:那好呀!哎,魯師傅,你怎么賣菜賣到公園里來了?
魯:喔,自己園里種的菜,賣了可以貼點家用,菜場離太遠了,就近擺個攤,方便一點。
王:魯師傅,這可不行呀!我跟你說個理,這隱藏在社會里的‘黃‘賭‘毒政府會下大力氣鏟除,可街道、社區(qū)、公園……這些公共活動場所的環(huán)境衛(wèi)生也要清理。這些地方就像人的一張臉,這人的臉臟了不清理,內(nèi)心也好不到哪里去。魯師傅,您說呢?
魯:你說得也是有道理的。好,我馬上改,我這就把菜挑到菜市場去賣。
王:魯師傅,這就對了!”
至此,觀眾可見,魯大爺雖有私心,不拘小節(jié),但是具有知恩圖報的愛心。他是作者精心設計的城區(qū)老居民代表人物。
接下來,魯師傅的兒子魯強上場,“女朋友下午要來家里吃飯!”“好啊,那我現(xiàn)在就回去準備?!薄昂檬裁春茫憧纯醇依?、樓道里到處堆放著你撿回來的垃圾,只怕別人看不上我們家?!边@時,魯師傅意識到自己錯了,急得直說:“那么樣辦呢?這都怪我?!?/p>
愛心志愿者王大姐連忙說:“魯師傅,別著急,我們現(xiàn)在就去幫你清理。小劉、小李,你們幾個繼續(xù)清理公園垃圾,另外幾個和我一起到魯師傅家?guī)兔?。(下)?/p>
關鍵時刻,又是王大姐帶領愛心志愿者為魯師傅家排憂解難,形成劇中“文明在手上”“文明在腳下”“文明在行動”的一個高潮。
專項整治
“工甲:(拿圖紙上)師傅們,人到齊了沒有?
眾:到齊了,準備開工。
大媽:師傅,你們這是?
工甲:大媽,我們這是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統(tǒng)籌推進全市全城創(chuàng)建工作,對市區(qū)內(nèi)老舊小區(qū)整體改造,對老市委大院周邊園北路、園林路、水利巷等路段進行專項整治。
大媽:哎呀,那太好了,這要是治理好了,我們出行就方便多了。
周:(拿搟面杖上)不許拆,你們這里誰負責呀?
工甲:是我,怎么啦?
周:我說不許拆!你們今天哪個要是拆我的面館,我就拆他的骨頭!”
在周師傅就要手執(zhí)搟面杖傷人之際,被及時趕到的社區(qū)楊書記制止——
“楊:(上)住手,周師傅,這是干啥呀?
周:楊書記,你來得正好,你看我在這里經(jīng)營了幾年的面館,又不占道,又不違法,憑什么他們說拆就拆呀?
楊:老周,你莫急,這次老舊小區(qū)改造是我們市的‘五城同創(chuàng)重點工程。如果說中心干道是城市的面子,那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里子,我們市里的‘五城同創(chuàng)可不是面子工程,你看你對面老李家的面館,生意可比你家好多了。
周:那是他手藝比我強!
楊:我覺得你家的味道比他家的好,就是環(huán)境差了,門前停車也沒有地方。
周:那……就沒辦法了。
楊:怎么沒辦法呀!這次改造,你可以把門店重新裝修一下呀,現(xiàn)在人們生活品質(zhì)都提高了,環(huán)境衛(wèi)生跟不上來,生意就差多了。
周:楊書記,你說的有些道理。”
楊書記正在以理服人,王大姐又趕來助陣——
“王:(帶志愿者上)楊書記,周師傅,這是怎么啦?
周:沒什么,就是對小區(qū)改造有點想法!
王:那想通了嗎?
周:你們都來了,我就想得通……
楊:周師傅,那拆遷的事?
周:我早想通了,響應政府號召,拆!我這就去關門。等我的新店開業(yè),再請大家來做客?!保ㄏ拢ㄆ鹨魳?,背景屏展現(xiàn)煥然一新的城市場景,人物在場景中造形。)
(話外音)遠親不如近鄰,鄰里和諧共享美好生活,用愛心志愿者的話來說,付出一份愛,收獲一片心,我們的愛永不止步。社區(qū)工作者的辛勤勞動,愛心志愿者的無私貢獻,讓社區(qū)大院更加溫暖,讓這座城市充滿希望?!拔宄峭瑒?chuàng)”創(chuàng)的是城市形象,提升的是市民素質(zhì),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建美好新家園。(劇終)
在寫作期間,我曾特邀本劇作者孝南楚劇團團長湯藝軍和作家(即詩朗誦《你好,新孝感》的作者)熊尉東一起坐談了一下午。二位都認為:情景劇《幸福院》中所設計的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是作者和演員們十分熟悉的。社區(qū)生活中有和諧因素,也有不和諧的地方,在相互交流中,在情景和場景的變化中,包括“小切口體現(xiàn)大主題”“小故事展示大圖景”,通過演員們逼真的表演,引發(fā)觀眾在思想和感情上所產(chǎn)生的共鳴,都得益于作者和表演者長期的生活積累和藝術積淀。更得益于當前孝感市正如火如荼進行“五城同創(chuàng)”所帶給自己的沖擊!
另外,在觀看“五城同創(chuàng)”情景劇《幸福院》的過程中,我曾多次被劇中人周師傅所說的一句臺詞“你們都來了,我就想得通”所深深吸引。促使我從毛主席《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找到答案:“總之,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假如我們對這些問題注意解決了,滿足了群眾的需要,我們就真正成了群眾生活的組織者,群眾就會真正圍繞在我們的周圍,熱烈地擁護我們。”
后來,我還從孝感市委吳海濤書記的講話中讀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密切聯(lián)系群眾,強化服務意識,增進民生福祉,強化在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紐帶作用。要講奉獻,立新功……”
至此,再回想情景劇中周師傅所言“你們都來了,我就想得通”時,深感這話中實際包涵了“受黨關懷,聽黨安排”……再通覽全劇后,筆下竟很快涌現(xiàn)出以下感言:“黨建領航作先鋒,孝感進入新時代?!罴t戰(zhàn)旗迎風舞,‘五城同創(chuàng)幸福來?!?/p>
作者簡介:
李守義,筆名陽春,祖籍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qū)張灣李集。
1959年應征入伍。1978年8月從邱少云所在部隊轉(zhuǎn)業(yè)回孝感,歷任孝感地區(qū)文化局副科長、群藝館館長兼書記。1980年之后相繼加入省作協(xié)、省音協(xié)、省曲協(xié)、省民協(xié)。曾任孝感市作協(xié)名譽主席、市民協(xié)、市曲協(xié)主席、老年學會副會長。1996年獲科研成果獎,擔任《孝感市文化史》主編。退居二線后,從事“孝感文化研究”和“中華孝文化研究”。圓滿完成《孝感文化史》和《孝感孝文化》等11部孝文化專集的主編和執(zhí)行主編任務。創(chuàng)作出版了《湖北當代曲藝》等六部個人專著,榮獲多項全省和全國大獎。至今還擔任市關工委顧問和中國孝文化學術研究委員會委員。
責任編輯/盧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