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璇
藍天白云下的廣州
“如今的廣州,福城、福地、福氣、福祉熠熠生輝,城市有溫度、生活有溫情、市民有溫暖?!敝泄矎V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新山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在這里,幸福來自千年文脈浸潤的精神力量、綠美之城繪就的詩情畫意、“二次創(chuàng)業(yè)”激發(fā)的澎湃動能,體現在尋常巷陌里氤氳的人間煙火氣和老城市新活力迸發(fā)的勃勃生機。
長期以來,廣州奮力奔跑在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上,孜孜不倦地為人民謀幸福。中國大陸南端這座海闊天空、云山珠水的城市,正用高質量發(fā)展的城市進程,滿足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千年文脈,浸潤著幸福廣州的歲月流芳。
文化獲得感是最深入人心的幸福。廣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fā)祥地、近現代中國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嶺南文化中心地,千年城脈亙古亙今、千年文脈底蘊深厚、千年商脈繁榮興盛。
嶺南文化在這座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延綿不絕流淌,南海神廟、黃埔古港述說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盛況,騎樓老街、粵劇粵語表達著嶺南文化的開放與包容,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農民運動講習所傳承著英雄城市的紅色精神。
從千年古道北京路到城市會客廳花城廣場,從鎮(zhèn)海樓到廣州塔,走過城市的古老與繁華,也歷經千年的堅守與發(fā)展,歷史為廣州人民留下遍布羊城的文化遺產,既厚植城市幸福的文化底色,也為城市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兼容并蓄融四海的城市品格,吸引了無數人匯聚于此。據廣州市統(tǒng)計局數據,2022年末,廣州常住人口為1873.41萬,戶籍人口1034.91萬,每兩個廣州常住人口中,就有一個“新廣州人”。這座城讓每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看到奮斗的價值,讓每一位追夢者找到生活的意義,彰顯了國家中心城市的強大吸引力。
尋常巷陌,彰顯著幸福廣州的人間煙火氣。
城市幸福與否,百姓感受最直接。廣州下足“繡花”功夫,做好城市更新改造,讓老社區(qū)新起來,古村落活起來,城中村靚起來,讓市民在煙火巷陌中感受到“高顏值”“好氣質”。
截至目前,廣州全市累計完成改造老舊小區(qū)907個,新增社區(qū)綠地和公共空間958個,成功打造永慶坊、泮塘五約等亮點項目和“最廣州”歷史文化步徑。
在廣州市越秀區(qū),一條不足200米的小巷墻壁上繪制了憨態(tài)可掬的貓咪、醒獅,原本枯燥無味的小路經由老舊社區(qū)微改造化身為充滿童趣的“最美上學路”。
從小漁村到毗鄰千億級電商總部集聚區(qū)的琶洲村,從老廠房變身微信發(fā)源地,一個個具有嶺南特色的“網紅景點”“美好社區(qū)”應運而生,真正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xiāng)愁。
據廣州市統(tǒng)計局數據,2022 年末,廣州常住人口為1873.41 萬,戶籍人口1034.91 萬,每兩個廣州常住人口中,就有一個“新廣州人”。
綠美之城,描繪著幸福廣州的詩情畫意。
綠水青山是最普惠的幸福。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北回歸線穿過的廣州,年輕人在綠意盎然的人行道匆匆而過,長者們在花繁草密的公園中晨運,孩子們在一碧千里的草坪上玩耍,這幅“林城相依、人林相融”的綠美廣州生態(tài)畫卷,讓人們沉浸在幸福之中。
廣州的綠意遍布全城,累計建成生態(tài)景觀林帶728公里,建成綠道總里程3800公里、碧道1028公里,擁有各類公園逾1360個。南國花城,40萬株花樹迎風招展,遍布全市的天橋立交、綠化帶繁花似錦、姹紫嫣紅。
2022年7月,華南國家植物園揭牌成立,大城名園讓綠意觸手可及,年均入園人數超150萬次。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藍天常在、碧水長流、空氣常新,已成為幸福廣州的鮮明標識。
二次創(chuàng)業(yè),激發(fā)著幸福廣州的澎湃動能。
廣州牢記囑托,推動“二次創(chuàng)業(yè)”再出發(fā),構建“三脈”傳承發(fā)展、“三軸”融合互動、“三核”聯動發(fā)展。今日之廣州,改革開放全面深化,經濟活力不斷迸發(fā),科技教育自立自強,灣區(qū)之心南沙開發(fā)開放,門戶樞紐連接全球,現代化產業(yè)體系加快建設,超大城市治理走在前列。
2023年前三季度,廣州市地區(qū)生產總值近2.2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50億元,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萬元,新增市場主體超過40萬戶,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1倍,文旅消費需求釋放帶動文化體育和娛樂業(yè)增長31.9%,一個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趨勢向好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不斷續(xù)寫大國大城新的輝煌。
“二次創(chuàng)業(yè)”激發(fā)的澎湃動能和發(fā)展成果,正日益轉化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幸福質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州將錨定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的‘標高追求,奮力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中走在前列、當好示范,為實現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貢獻,讓市民群眾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杜新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