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寬寧
巨野縣中醫(yī)醫(yī)院外一科,山東菏澤 274900
腎結石是泌尿外科常見疾病,多發(fā)生于腎盞、腎盂位置,臨床中多見腰腹部酸脹不適、陣發(fā)性疼痛、血尿等癥狀,易對身體健康與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響[1]。手術作為腎結石最直接且有效的治療手段,已在臨床上得到較為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中,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碎石術(percutaneous nephrostolithotomy, PCNL)已憑借創(chuàng)傷較小這一優(yōu)勢獲得一定應用,但該術式需從腎實質穿過,易發(fā)生損傷機體器官的問題,還繼續(xù)探尋更加理想術式[2]?,F(xiàn)階段,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FURL)已憑借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小、效果佳的優(yōu)勢逐漸成為腎結石首選治療手段[3]。為此,本研究選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巨野縣中醫(yī)醫(yī)院外一科收治的腎結石病例106 例為研究對象,針對FURL 術式應用價值展開一定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收治的腎結石病例106 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參照組、研究組,每組53例,分別接受PCNL 術、FURL 術。參照組中男38例、女15 例;年齡21~73 歲,平均(42.34±4.23)歲;結石直徑1.09~2.56 cm,平均(1.98±0.35)cm。研究組中男37 例、女16 例;年齡23~75 歲,平均(42.52±4.17)歲;結石直徑1.05~2.63 cm,平均(2.01±0.35)c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獲得相關影像學診斷明確為腎結石;②符合手術指征;③意識清醒無精神類疾?。虎芑颊呒凹覍僦檠芯坎⒑炇鹜鈺?。
排除標準:①伴隨嚴重泌尿系統(tǒng)感染疾病者;②伴隨嚴重惡性腫瘤、腎衰竭等疾病者;③伴隨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④泌尿系統(tǒng)先天畸形者。
參照組接受PCNL 治療。于患側輸尿管作開口,經膀胱鏡插入5F 輸尿管導管,取俯臥位并將腹部墊高。經輸尿管導管注入0.9%氯化鈉注射液,使腎小盞、腎大盞和腎盂充盈,超聲定位結石后,在距離腎盞最近位置使用18 G 穿刺針。進入腎盂后置入導絲,退出針鞘,利用筋膜擴展器擴張至18~30 F,置入腎鏡工作鞘,用狄激光碎石術擊碎結石。用取石籃將較大碎石取出,留置雙J 管促進結石排出,2~4 周拔除。
研究組接受FURL 治療。利用輸尿管硬鏡探查患者膀胱并對輸尿管進行擴張,將硬鏡緩慢退出后留置2 根斑馬導絲。沿導絲置入輸尿管軟鏡鞘及軟鏡,超聲引導鏡頭進入腎盂、腎盞,退出鞘芯與導絲后明確腎結石大小與位置。置入狄激光光纖(200 μm),能量、頻率調整到0.6~0.8 J、16~20 Hz,擊碎結石。用套石籃及時清理較大碎石,退出光纖,術后留置雙J 管促進結石排出,2~4 周拔除。
①對比兩組血清炎癥因子:以晨起空腹靜脈血為血樣采集標準,采集量為3 mL,選用離心機依照3 000 r/min、10 min 速度與時間展開血清分離操作,接著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針對手術前后白細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水平,利用免疫比濁法測定手術前后C 反應蛋白(C-reactiveprotein, CRP)水平。
②對比兩組腎功能:標本采集與檢測方法同血清炎癥因子,對手術前后血清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水平。
③對比兩組結石清除效果:利用B 超、CT 對患者開展檢查,若未見結石殘留或殘留直徑<3 mm 可判定為清除成功,觀察術后1 周、2 周的結石清除效果。
④對比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記錄輸尿管損傷、感染、血尿、發(fā)熱發(fā)生率。
選用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手術前,兩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研究組IL-10、CRP比參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標對比(±s)
?
手術前,兩組患者腎功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研究組BUN、Scr 均比參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腎功能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腎功能指標對比(±s)
?
研究組術后1 周、2 周結石清除率分別92.45%(49/53)、98.11%(52/53),均高于參照組71.70%(38/53)、83.02%(44/5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759、7.067,P=0.005、0.008)。
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77% 比參照組的20.75% 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隨著外科手術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創(chuàng)手術成為臨床應用主流,PCNL、FURL 等成為臨床上治療腎結石的常用手段。PCNL 術利用激光類取石工具開展手術,具有較好的取石效果,但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在穿刺、碎石和取石過程中,易給機體造成一定的損傷,增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因此還需積極探索更加安全且有效的治療手段[4]。FURL 術經輸尿管軟鏡確定手術入路,可在明確腎結石位置后,利用狄激光瞬間產生的高能脈沖展開碎石操作,具有組織穿透深度淺且創(chuàng)傷較小的特點,可最大程度降低術后碎石殘留率,能夠發(fā)揮出較好的碎石效果[5-6]。
本研究中,手術后,研究組IL-10、CRP 低于參照組(P<0.05),與白冰等[7]研究報道中的術后試驗組IL-10(15.90±5.63)ng/L、CRP(20.50±2.63)mg/L 低于對照組(25.61±5.50)ng/L、(29.60±3.21)mg/L(P<0.05)的結果一致??赡芘cFURL 術采用人體自然腔道實施手術,可降低組織損傷的優(yōu)勢相關,加之狄激光能量具有傳輸柔和的特點,能夠顯著緩解患者的炎癥反應;手術后,研究組BUN、Scr 低于參照組(P<0.05),與楊海軍等[8]報道中的術后試驗組BUN(6.96±2.01)mmol/L、Scr(95.07±3.21)μmol/L 低于對照組(8.89±3.03)mmol/L、(100.21±5.21)μmol/L(P<0.05)的結果相符。可能與FURL 術碎石的精確性較高有關,對患者腎盂、腎盞等組織的損傷較小,利于術后腎功能的快速恢復[9];研究組術后1 周、2周的結石清除率均高于參照組(P<0.05),說明FURL 術具有良好的結石清除效果??赡芤驗镕URL 術借助纖細輸尿管軟鏡建立手術通路,具有比較清晰的術野,加之狄激光粉碎的結石顆粒具有較小特點,容易更好地排出體外[10-11];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與俞輝[12]報道中試驗組并發(fā)癥5%低于參照組30%(P<0.05)結果相符。可能與輸尿管軟鏡鏡體纖細、柔軟的優(yōu)勢有關,同時具有靈活轉角,可將手術刺激降到最小,進而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
綜上所述,F(xiàn)URL 術應用于腎結石患者,可有效加快患者康復,發(fā)揮出緩解患者機體炎癥反應的效果,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腎功能,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進而獲得比較顯著的結石清除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