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楠楠
(晉能控股潘家窯礦,山西大同 037003)
我國煤層地質條件比較復雜,瓦斯突出較多,煤層開采深度越高,瓦斯的處理就越困難。近幾年,煤礦安全生產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各種安全隱患,而煤礦安全、高效生產的制約就是瓦斯治理。而鉆孔抽放是一項關鍵技術手段,可以有效地化解煤礦的瓦斯問題,已為絕大部分礦井所接受,但在瓦斯高、高地應力大、煤層破碎、瓦斯治理難度大、瓦斯治理周期長、效果差等問題上,因此,尋求合理有效的瓦斯防治技術成為當務之急。
近幾年,由于設備和施工技術的不斷提高,在高瓦斯突出礦井中廣泛應用了千米定向鉆井。山西晉城寺河、成莊煤礦在煤礦井下應用了一組長達1000m 的井巷預抽氣井,并對礦井的瓦斯防治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針對這一情況,公司積極開展了千米定向鉆井技術的研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適用于井下井下千米定向鉆井技術的新技術。為煤礦深層地區(qū)的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經(jīng)驗和參考。
晉能煤炭集團公司某煤礦3號煤層,其煤層氣儲量為5.02~18.77m3/t,平均為11.9m3/t,是一種高瓦斯突出的煤礦。煤礦在開展瓦斯抽采后,采取了一種利用分層抽、鉆的方式進行煤層氣的處理。然而,傳統(tǒng)的鉆井設備往往存在能力不足、施工鉆孔長度短、鉆孔分布不均衡的缺點。鉆井的有效預抽期短,抽水效率低,鉆機搬遷頻繁。在煤礦生產中,由于鉆進量大,影響到正常生產,因此,如何迅速、高效地減少煤層的瓦斯,已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為此,針對礦井的具體條件,探討了一種新的瓦斯防治方法,對千米級鉆頭的定向鉆孔技術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采用了千米定向鉆機進行了分區(qū)分段開采,并使煤層的瓦斯含量得到了明顯的下降[1]。
千米定向鉆井位置鉆井,實質上就是將高壓水流經(jīng)鉆桿送入孔底部,在高壓水流的驅動下,通過U型接頭,前端軸承帶動鉆頭旋轉。鉆進過程中,鉆桿是不旋轉的,只有鉆頭才能旋轉,這與傳統(tǒng)的旋轉鉆機完全不同,這也是為什么它可以進行定向鉆井基本原理。二是由于井下電機彎接頭與鉆桿不在一條線上,而存在一個夾角,所以,可以通過調節(jié)彎曲接頭的方向來調節(jié)鉆頭的角度,從而達到彎曲的目的,從而準確地控制鉆進軌跡。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使井眼沿著預定的軌道進行鉆井,而且還能在合適的地方進行開支。千米鉆孔定位鉆進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千米鉆孔定位鉆進原理圖
隨鉆測量系統(tǒng)是鉆機在設計軌道上進行鉆井的重要保障,它由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構成:孔底測量探管、通纜鉆桿、探孔監(jiān)測。每次鉆孔一次(通常是3m),用鉆孔底部對探針進行測井的各種參數(shù)進行了測試,再用導纜將數(shù)據(jù)傳輸至孔眼監(jiān)控設備,再進行適當?shù)霓D換,就可以得到井眼的平面和斷面圖??椎讌?shù)包括孔深、方位、傾角、彎管方向等(見圖2)。
圖2 彎接頭方向的定義
在定向鉆井時,按預定的鉆孔軌道進行彎接頭的調整。為了防止地磁場的擾動,應采用非磁性的鉆頭。在鉆井時,根據(jù)實際鉆井軌道與預先確定的軌道偏差情況,對鉆井的各項指標進行修正,以保證鉆井的真實軌道盡量貼近預定的軌道鉆進。
自2014 年末,晉能煤炭集團公司某煤礦引入了一臺千米定向鉆機,在煤巷內安裝了400~600m的定向長孔,主要應用于超前預抽孔和區(qū)域分段預抽孔的施工?,F(xiàn)已開發(fā)出ZYWL-6000D和ZDY-6000LD系列鉆井設備1套。為進一步檢驗定向鉆井技術在該礦應用的可行性,為下一步實施定向長孔技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并在3308礦開展了井下定向鉆井的實驗研究[2]。
表1列出了該測試區(qū)的煤層特性。經(jīng)現(xiàn)場調查,在此部位,巖體堅硬,節(jié)理處發(fā)育,膠結性不佳。兩個厚度比較小的夾矸,分別位于煤層底面1.2m,下部1.5m處,夾雜物附近有一層軟性層狀。
表1 煤層情況特征表
1#井按照原煤層的順層進行了井眼的施工,并對3308瓦斯和回風巷的條帶瓦斯進行了治理。在此基礎上,在每個60~80m 處設置一條支路,以確定煤的分布狀況和煤體中的穩(wěn)定化程度。該井眼的孔方向與聯(lián)絡巷水平,其設計指標詳見表2,井眼軌道詳見圖3。
表2 1#鉆孔設計參數(shù)表
圖3 1#孔鉆孔設計剖面圖
1#鉆孔工程累計共計23d,開挖13 個支洞,最大鉆深309m,已完成1017m 的開挖。受煤層條件、施工工藝等因素的制約,使鉆具施工難度大,卡鉆事故時有發(fā)生,每套鉆頭的鉆速僅為44m/d,嚴重制約了其工作性能,嚴重地制約了煤礦的安全。
(1)定向鉆井具有一定的地質特征,一般需要煤層整體良好,煤層硬度高,煤層強度比1.4以上,便于進行煤層定向鉆進,但煤層屬于多層理、節(jié)理發(fā)育、破碎煤層,煤層硬度比0.74以上,煤層的地質狀況與定向鉆井的理想條件相差很大。
(2)千米定向鉆機采用井下電機帶動鉆頭,多數(shù)鉆桿在井中不能轉動,不能用鉆桿進行排渣,因此,鉆井排渣是定向鉆井的首要難題。從1#孔進入煤層后,由于煤層塌陷,井眼不能及時排渣,導致沖孔時間過長,累計沖孔次數(shù)達到10次。在鉆井過程中,共設置了13個支路,由于其在各支道上的開枝工作周期較大,導致各工段的平均進尺水平不高。在千米定向鉆井工程中,采用了水力排渣法,所以需要在井口位置設置一個大的斜角,在鉆孔到達某一深度時,盡量避免在下孔位置施工;從而確保了在工程中的順利排渣,避免塌方。在此過程中,要避免磁力強、破碎強度大的地區(qū)。
(3)受煤礦地質環(huán)境制約,在使用1000m鉆頭進行模塊式抽放鉆孔時,存在著不能開孔、不能進行安全操作等問題。由于鉆孔的位置與煤層等高線的角度過大,導致整個煤層坍塌的可能性增大。
井中發(fā)生的坍塌是引起卡鉆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退鉆階段,由于鉆進時,煤渣、水和瓦斯的重新混合,造成井眼堵塞,鉆機的提升要求更大的拉力。當堵塞點對鉆具的抗拔力比受到的抗拔力要低時,由于鉆頭難以打破阻塞點的應力平衡,造成了鉆井事故。此外,排渣質量差也是造成鉆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頻繁的停鉆、停水更換鉆柱、再開水、鉆井作業(yè)時,鉆井軌跡出現(xiàn)了彎折,使鉆機的水力排渣器難以將微小的鉆渣排除,使井口處的沉積物增多。由于煤泥中含有瓦斯、水和煤渣,很容易形成軟渣淤塞,因此在回收鉆具時,鉆機會將煤渣集中在一起;在不進行注水或回鉆情況下,噴出的泥漿不能排出,使用強拔方法,很可能會對軟渣進行擠壓,進而導致堵塞。
(1)對礦井的開孔傾角進行了優(yōu)化,礦區(qū)的傾角為2°~10°,并采用了從淺到深的方向進行的千米定向鉆孔,采用2°以上的開孔斜率,最好的斜率為6°~10°。另外,傾斜角度的選取也要注意減小在破碎煤層中的穿孔軌道,避免由于穿透煤體而造成的崩孔。
(2)上、近井的井長度一般不會大于600m,因為管道長度大,排渣間距大,難以排出,出現(xiàn)塌孔、垮孔、堵孔的可能性很大。
(3)根據(jù)煤層狀況,將煤層劃分成主打層、可打層和警戒層,并盡量將軌道布置在主打層。
(4)沿煤層等高線或與煤層等高線呈一定角度(5°~10°)進行開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多層理煤層的成孔率。
(5)通過對礦井井眼平面布局的優(yōu)化,根據(jù)礦井開采半徑的調查,將井眼距離從5m改為6m,擴大了井眼的覆蓋面。為了達到較好的抽采效果,提高了鉆井的利用率。
(1)合理地調節(jié)鉆速:鉆井壓力是一種評價鉆速是否合理的參數(shù),而在不影響水壓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鉆速。而巖石的水壓力也可以很好地反映巖石的硬度和變形情況。嚴格遵守工程進度,不得在任何時候進行突發(fā)性的鉆探。
(2)鉆桿應適時續(xù)接,縮短停水時間,避免長期停機。千米定向鉆孔,一定要持續(xù)進行,不然會影響到排渣,特別是在塌孔多的地方,排渣不利會造成鉆進失敗的概率增加。
(3)當水壓、泵壓或前進/回退壓驟增或異常不穩(wěn)時,必須停止鉆井。
(4)在不返水、不返渣的情況下,不得盲目回鉆,強行拉拔。
(5)在進行探底(底)作業(yè)中,進行順向煤體鉆孔的時候,要適時地進行方位調整,以防止在探頂(底)過程中出現(xiàn)坍塌。
(1)當發(fā)生卡鉆事故時,要制定出一套科學的救援方案,確定打撈的重點和難點。對易發(fā)生卡鉆的部位(支點、塌孔處、軌道變動大的地區(qū))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2)在送出鉆桿時,要盡量降低轉速,通常將轉速維持在33m/h。
(3)在進行鉆桿打撈作業(yè)時,應密切關注主泵壓力和鉆桿轉動情況,若發(fā)現(xiàn)主泵壓力波動劇烈,鉆桿旋轉不勻,則表示鉆桿所受的力矩很大,有發(fā)生斷裂的危險。這時,必須暫停鉆井,并進行相應的處理[3]。
(4)在打撈過程中,要堅持使用沖孔劑。
(5)在打撈鉆桿進入鉆井引導系統(tǒng)(DGS)或探井作業(yè)時,應保證水壓不超過正常排渣要求,并以50L/min為宜。同時,對被撈起的鉆桿進行位置調整,防止在鉆機進入位置后再把鉆頭引入井內。
(6)當孔底馬達被拔出時,不能旋轉,否則鉆頭與孔底馬達會發(fā)生脫鉤。
通過對鉆井路線的調整和鉆井方法的不斷完善,3308 井區(qū)千米定向鉆場的鉆區(qū)目前已經(jīng)建成6 個井眼,累計進尺9663m,單臺鉆頭平均每個月能下2261m,而定向鉆區(qū)則能達到12.65m3/min的抽出能力。研究發(fā)現(xiàn),在鉆井過程中,鉆頭的月進尺能力和鉆場提純性能均有很大提高。
如表3 所示,通過優(yōu)化鉆探工藝,單臺鉆機的月鉆距由1326m增至2261m,作業(yè)效率提高70%。主井最大深度為309~456m,比以往提高了47%。定向鉆場的抽提率從原來的5.43m3/min 增加到12.65m3/min,增加130%。改造后的鉆井施工效率、主孔最大深度及鉆井場地的抽采量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表3 改進前后鉆進效果對比表
(1)本文介紹了千米定向鉆機的施工原理與技術,并對千米定向鉆機分段抽采技術進行了實驗研究,對千米定向鉆井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2)在破碎煤層中,采用合理的鉆進路線和合理的鉆具作業(yè)方式,能有效地防止塌孔,提高采空率。確保了千米定向鉆進的井眼,增加了鉆機的抽放量。在遇到卡鉆時,要對卡鉆的原因進行認真的分析,制定科學的打撈計劃,盡量減少造成的傷害。
(3)經(jīng)過上千米定向施工工藝的優(yōu)化,使鉆機的施工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主孔開孔的最大開孔深和抽采純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鉆井施工的進度和抽采效率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