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波,鄭殿富,王 侃,鄭瑞強,李秋杰,朱云波,楊沛琪
(大慶油田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黑龍江大慶 163413)
陽山137H17井組4號井在施工過程中軌跡與3號井導眼段發(fā)生碰撞。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在3號井鉆穿處打水泥塞,封閉與4號井的通道,在3號井520m處實施套管開窗去,確保井眼軌跡避免與平臺其他井相碰。
施工前調(diào)研開窗套管鋼級、壁厚、開窗點上下接箍位置、扶正器位置、開窗點附近固井質(zhì)量、開窗點位置巖性。避免銑錐磨銑套管接箍和扶正器。
圖1 套管開窗點附近聲幅圖
通過圖1 套管開窗點附近聲幅圖中,在井深518.68m 和527.48m 處是套管接箍位置。開窗點選取在井深520m 處,能夠避免套管磨銑工具磨銑接箍,減少非正常工作量。
圖2 防碰掃描數(shù)據(jù)
通過圖2防碰掃描數(shù)據(jù)陽山137H17-3預計的開窗軌跡與平臺其他井不會發(fā)生碰撞。
開窗點:520m;
開窗點井斜角:0.45°;
開窗方位:140°;
開窗層位:棲霞組;
套管規(guī)格:?244.5mm;
套管壁厚:8.94mm;
套管剛級:J55;
開窗地層巖性:灰黑色灰質(zhì)泥巖、灰色泥巖夾淺灰色粉砂巖。
表1 套管內(nèi)開窗用斜向器參數(shù)
圖3 ?216mm復式銑錐
(1)檢查套管內(nèi)開窗用斜向器外觀是否完好;
(2)檢查套管內(nèi)開窗用斜向器上下卡瓦、扶正盤固定銷釘是否緊固;
(3)檢查套管內(nèi)開窗用斜向器錨定總成承壓零部件是否完好;
(4)檢查套管內(nèi)開窗用斜向器送入工具連接是否完好(上、卸扣是否順暢);
(5)檢查套管內(nèi)開窗用斜向器上端扣型與定向短接連接扣型是否一致;
(6)對套管內(nèi)開窗用斜向器、套管開窗銑錐各關鍵尺寸進行校對。
鉆具組合:215.9牙輪鉆頭+鉆桿至井口。
9月3日22:00~6:00清理開窗點附近水泥塞,使用牙輪鉆頭將水泥塞鉆至頂鉆530m。
鉆具組合:9-5/8″刮壁器+鉆桿至井口。
9 月4 日23:00~6:00 使用9-5/8″刮削器在井段510~530m清理殘留在套管壁上的水泥渣等異物雜質(zhì),充分循環(huán)返出,直至振動篩無水泥固相顆粒返出為止。
鉆具組合:?210mm 斜向器+定向短接+鉆桿至井口。
9 月5 日10:00~17:00 下斜向器,17:00~20:00 測陀螺、擺方位,20:00~22:00 斜向器坐掛開泵憋壓至22MPa,穩(wěn)壓5min,無壓降顯示,泄壓歸零;再次憋壓22MPa,穩(wěn)壓5min,泄壓歸零;再次憋壓22MPa,穩(wěn)壓5min,泄壓歸零。下放鉆具加壓10t 確認斜向器已懸掛。轉盤正轉30圈,丟手成功,起出送入桿。
第一趟開窗組合:?216mm銑錐+鉆鋌×3+加重鉆桿×24+鉆桿至井口。
9 月6 日6:00~7 日7:00,開窗作業(yè)時間24h,鉆壓0.5~6.5t,轉速30~80r/min,泵沖60~80,泵壓1~4MPa,扭矩1~6,進尺2.64m,后期幾乎無進尺,起鉆檢查鉆具。銑錐出井后,冠部硬質(zhì)合金磨損嚴重,中段硬質(zhì)合金塊部分磨損脫落,后段磨損較輕。
第二趟開窗組合:?216mm銑錐+鉆鋌×3+加重鉆桿×24+鉆桿至井口。
9 月7 日15:45~8 日4:40,開窗作業(yè)時間13h,鉆壓0.5~4.5t,轉速30~80r/min,泵沖60~100,泵壓2~3MPa,扭矩1~5,進尺0.34m。后期幾乎無進尺,起鉆檢查鉆具。銑錐出井后,只有前0.4m有磨損痕跡,冠部硬質(zhì)合金磨損,中段硬質(zhì)合金棱有明顯磨損,后段幾乎無磨損。
第三趟開窗組合:?216mm銑錐+鉆鋌×3+加重鉆桿×24+鉆桿至井口。
9月8日20:30~9日23:30,開窗作業(yè)時間27h,鉆壓0.5~10.5t,轉速50~80r/min,泵沖60~100,泵壓1~4MPa,扭矩2~9,進尺1.32m,后期幾乎無進尺,起鉆檢查鉆具。銑錐出井后,冠部硬質(zhì)合金磨損較重,中段硬質(zhì)合金塊部分磨損脫落,后段磨損較輕。
第四趟開窗組合:?165mm銑錐+變扣接頭+鉆鋌×3+加重鉆桿×24+鉆桿至井口(?165mm銑錐,見圖4)。
圖4 ?165mm銑錐
9月10日18:00~11日1:00,開窗作業(yè)時間7h,鉆壓2~4t,轉速30~60r/min,泵沖60~100,泵壓1~4MPa,扭矩2~9,進尺1.10m,后期幾乎無進尺,起鉆檢查鉆具。銑錐出井后,整體磨損較輕。
第五趟開窗組合:?216mm 銑錐+加重鉆桿×24+鉆桿至井口。
9 月11 日6:30~11 日12:00,開窗作業(yè)時間5.5h,鉆壓0.5~1.5t,轉 速60~80r/min,泵 沖60~100,泵 壓1~4MPa,扭矩2~5,進尺0.7m,到達預定開窗5.0m 處。開始修窗,上提下放鉆具多次反復修整窗口,直至起下鉆具摩阻小于0.5t,起鉆下牙輪鉆具。出井后的銑錐冠部中芯磨損較小,冠部最大徑磨損較大,中段和后段磨損較小。
套管窗口形成后,進行下步側鉆作業(yè),在下入尾管前,窗口的保護是極為關鍵的,其重點是鉆頭過窗口時不要轉動,要注意以下幾點:
(1)窗口位置在520~526m井段,考慮到鉆具誤差,在該井段前后5m都應緩慢上提下放鉆具,做好鉆頭過窗口的準備;
(2)起、下鉆鉆頭過窗口整個過程,緩緩下放鉆具,遇阻不超過50kN,若鉆具組合中帶有螺桿鉆具且有遇阻顯示時,可多次變換鉆具角度使鉆頭順利通過窗口。鉆頭通過窗口后,可按正常起、下鉆速度操作;
(3)鉆頭過窗口整個過程嚴禁轉動鉆具,若鉆具組合中帶有螺桿鉆具,嚴禁開泵;
(4)后序作業(yè)中盡量減少鉆具過窗口的次數(shù),裸眼段鉆進中的短起下作業(yè),盡量不要將鉆頭提入套管。
9 月12 日7:30 牙輪鉆頭下至524.77m,鉆壓8t,鉆速20,泵沖100,開始鉆進。527.36~528.36m井段,機械鉆速0.77m/h。鉆具有憋跳現(xiàn)象,泥漿返出發(fā)現(xiàn)有石英砂。證明開窗點附近存在巖性較硬的夾層(銑錐開窗進尺機械鉆速見表2,返出巖屑見圖5、圖6)。
表2 銑錐開窗進尺機械鉆速表
圖5 開窗后牙輪鉆進1m返出的巖屑(先后順序由左至右)
圖6 開窗后牙輪鉆進2m返出的巖屑(地層巖性灰白色灰?guī)r)
(1)本次開窗使用?216mm 銑錐4 支,?165mm 銑錐1 支。耗時較長累計開窗用時72.5h(含?165 銑錐7h),開窗進尺5.0m(不含?165mm 銑錐鉆領眼1.1m),平均機械鉆速0.069m/h。
(2)嘗試了?165mm 銑錐鉆領眼后再擴眼的提速方法,效果較好。?165mm 銑錐鉆領眼1.1m,用時7h。隨后下入的銑錐開窗進尺0.7m,用時5.5h,平均機械鉆速0.127m/h,相對第一、第二、第三趟銑錐平均機械鉆速明顯加快。
(3)本次開窗速度慢的主要原因為地層原因。每口井的開窗作業(yè)時效都存在差異,導致這個差異的主要因素,有以下5點:①斜向器斜面的硬度及其硬面的厚度差異。②銑錐硬質(zhì)合金塊的硬脆性及其焊接強度的差異。③套管壁厚及其硬度的差異。④管外水泥環(huán)強度的差異。⑤地層巖性的差異。
從本口井施工的過程和現(xiàn)象看,銑錐冠部進入地層后速度變慢,說明因素①、②、④的影響較小,那么影響較大的就應當是套管的硬度和地層的巖性。套管的硬度按標準一般在布氏硬度HB240 以下,最低的達到HB190,最高的也有高于HB260 的。若套管硬度高于HB260時,那么開窗的時效就會低(同批套管熱軋時的最初和最后容易出現(xiàn)高硬度管,但出廠時基本上頭、尾檢出)也就是說,套管硬度高于HB260的,有這種可能,但幾率較小。但從本井出井銑錐磨損程度看,這根套管的硬度即使沒達到HB260,但依然很高的(兩個廠家的銑錐磨損程度)。另外,該井開窗段雖然只有500多米,但兩個廠家的銑錐對其破巖的效率均較低,特別是外購的銑錐,銑錐頭部增加了圓柱齒,破巖效率依舊較低,更加證明了該地層是影響開窗磨銑進尺速度慢的主要原因。后期牙輪鉆頭鉆進,527.36~528.36m井段,機械鉆速0.77m/h,鉆具有憋跳現(xiàn)象,泥漿返出發(fā)現(xiàn)有石英砂,證明開窗點附近存在巖性較硬的夾層。
(4)優(yōu)選磨銑工具?,F(xiàn)有銑錐磨銑套管的效率較高,但破巖效率較低。急需對現(xiàn)有銑錐改進升級,使其具備較高的磨銑套管效率同時具有較高的破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