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百川,張巖巖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wǎng)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山東濟南 250101)
密閉水冷式冷卻塔[1-2]是一種以水為媒介的冷卻裝置,通過與流過的空氣、循環(huán)水進行熱量交換,達到降溫的目的。但其在長期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冷卻能力下降、水垢多、外壁結冰、滋生水藻及青苔等情況,嚴重影響了相關設備的安全平穩(wěn)運行。
因此,首先闡述水冷式冷卻塔的結構原理、存在問題;然后從冷卻塔運行的穩(wěn)定性、經(jīng)濟性及可行性等方面進行分析,結合當?shù)貧夂颉⑺|(zhì)等實際情況,將原有水冷式與新引入風冷式[3-4]進行對比分析,論證改造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確定后續(xù)生產(chǎn)運行的模式選擇,即正常情況下使用風冷模式,特殊情況切換至水冷模式。
某壓氣站采用FBP-120-3-1 密閉水冷式冷卻塔,主要由塔體、風機、噴淋泵[5]、蓄水池及配套管路組成,冷卻能力約為1800 萬kJ/h,承擔著離心壓縮機[6]、潤滑油站以及變頻器[7]的冷卻任務。塔體的組成包括:1-減速裝置;2-進水口;3-面板;4-百葉;5-溢水口;6-水箱;7-出水口;8-電機;9-風機(鋁合金);10-風筒(玻璃鋼);11-收水器(PVC);12-播水裝置;13-填料(PVC);14-扶梯;15-補水口;16-排污口。水冷式冷卻塔如圖1 所示。
圖1 水冷式冷卻塔
密閉水冷式冷卻塔主要工藝流程有兩個。一是設備降溫流程:去離子水裝置→供水泵→循環(huán)水泵→壓縮機房內(nèi)循環(huán)水、變電所外循環(huán)水→冷卻塔;二是內(nèi)循環(huán)水降溫流程:供水泵→噴淋泵→冷卻水塔→水槽。冷卻循環(huán)系統(tǒng)流程如圖2 所示。
圖2 冷卻循環(huán)系統(tǒng)
但在長期的運行過程中,密閉水冷式冷卻塔存在以下問題:
(1)現(xiàn)場設置3 臺冷卻塔,采用2 用1 備的運行方式,但在夏季運行過程中,環(huán)境溫度高,需3 臺設備全部運行,導致無備用。
(2)使用的循環(huán)水為地下水[8],現(xiàn)場的地下水硬度高、堿性大、水垢多、氯化物超標,設備運行過程中會有部分水溢出或飛濺到塔外,造成塔體本身、風機扇葉及相關設備設施腐蝕[9]嚴重(圖3),需定期清洗、更換。
圖3 冷卻塔外壁及風扇結垢
(3)該地區(qū)冬季氣溫較低,設備運行過程中會出現(xiàn)塔體外壁結冰現(xiàn)象,影響空氣流通,換熱能力下降。
(4)蓄水池內(nèi)需常年存水,水池內(nèi)滋生水藻、青苔,附著在加熱管、噴淋泵入口等處,影響相關設備使用壽命。水槽內(nèi)污物清理情況如圖4 所示,水質(zhì)化驗報告如圖5 所示。
圖4 水槽內(nèi)污物清理
圖5 水質(zhì)化驗報告
(5)噴淋泵常年運行,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增大。
根據(jù)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10-11]設計要求(循環(huán)水流量126 m3/h,進口溫度45 ℃,出口溫度33 ℃,溫度差為12 ℃,冷卻能力約為1800×104kJ/h)進行測算,純風冷式冷卻塔在氣溫不太高時滿足設計要求,但在夏季運行期間仍存在超溫運行風險,無法滿足設計需要。因此保留噴淋泵,日常以風冷模式運行,夏季高溫時期對水槽注水啟動噴淋泵輔助降溫以滿足冷卻用水需要。
為滿足冷卻水設計要求,風冷式冷卻塔需要更大的換熱面積以滿足運行需要,風冷式冷卻塔設計如圖6 所示,增加散熱風扇。
圖6 風冷式冷卻塔設計
單臺風冷式冷卻塔設計尺寸為6.48 m×2.98 m×5.25 m,3臺冷卻塔需占地面空間19.44 m×2.98 m×5.25 m?,F(xiàn)場冷卻塔可用地面的東西長度約25 m,南北長度約10.4 m。因此,現(xiàn)場滿足風冷式冷卻塔占地面積要求,四周還可留出足夠的巡檢空間。冷卻塔設備及管道平面布置如圖7 所示。
水冷式冷卻塔主要由循環(huán)管路、散熱器、循環(huán)水泵、風機、蓄水池、足夠的水源組成,結構復雜;而風冷式冷卻塔有循環(huán)管路、循環(huán)水泵、風機組成,結構相對簡單。
水冷式冷卻塔主要是以水為冷卻介質(zhì),水的比熱容[12]為4.2 kJ/(kg·K),風冷式冷卻塔主要是以空氣為冷卻介質(zhì),空氣的比熱容為1.4 kJ/(kg·K),水的比熱容是空氣的3 倍,但空氣的流動性遠遠大于水,因此,同等耗電條件下,水冷式冷卻塔與風冷式冷卻塔冷卻效果相差不大。
水冷式冷卻塔在運行過程中,每時每刻都會有蒸發(fā)、飛濺情況的發(fā)生,按照往年運行經(jīng)驗,單臺冷卻塔綜合損水耗量為3000 m3/年/臺;而風冷式冷卻塔以空氣為冷卻介質(zhì),運行過程中基本無損耗,但每年的八九月份由于氣溫較高,需啟動噴淋泵。同時,水冷式冷卻塔在運行過程中,需進行防腐、外壁清洗、相關備件更換等,還需投入人工成本進行日常性維護。兩種冷卻塔對比見表1。
表1 兩種冷卻塔對比
以工業(yè)用電平均電價0.55 元/(kW·h)、水資源稅2 元/m3為基準進行計算。水冷式冷卻塔的單臺年耗電成本:(11+4)kW×24 h×365×0.55 元/(kW·h)=72 270 元;單臺年水費成本:3000 m3×2 元/m3=6000 元;單臺年維護成本:7500+3000+3500+10 000+15 000+16 000=55 000 元;進而單臺年總生產(chǎn)運行成本為133 270 元。風冷式冷卻塔單臺年耗電成本:(36 kW×24 h×365+4 kW×24 h×60)×0.55 元(kW·h)=176 616 元;基本無其他成本支出,其年總生產(chǎn)運行成本約176 616 元。改造后單臺增加成本支出40 000 余元。
但結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頻繁的維護保養(yǎng)、特殊情況下備件無法及時到貨、夏季無法控制水溫等,嚴重影響壓縮機等關鍵設備的平穩(wěn)運行,間接性、不可預料性的支出將大大增加,同時也增大了員工的日常工作量。雖然改造后成本支出增加,但兩種冷卻方式的結合使用,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安全、平穩(wěn)性。
作為壓氣站冷卻系統(tǒng)不可或缺的設備,冷卻塔在石油石化行業(yè)中的作用至關重要。針對密閉水冷式冷卻塔長期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闡述風冷式冷卻塔的改造方案。通過綜合對比分析兩種冷卻方式的優(yōu)缺點,結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論證兩種方式結合使用的可行性,為設備的安全、穩(wěn)定、長周期、滿負荷、優(yōu)良運行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大大減少日常操作、維護保養(yǎng)的風險及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