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孤獨感與大學生攻擊性行為的關(guān)系:共情和人際信任的鏈式中介作用

        2024-01-09 02:07:52方曉洪李子濰
        關(guān)鍵詞:攻擊性人際共情

        張 凱,方曉洪,李子濰

        (淮北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大學生的問題行為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guān)注。其中,攻擊性行為(aggressive behavior)被公認為嚴重的社會問題[1],這種破壞性行為通常與多種外部因素密切相關(guān),如父母教養(yǎng)方式[2]、家庭暴力[3]、消極同伴關(guān)系以及媒體上的暴力內(nèi)容等[4]。此外,內(nèi)部因素如自尊[5]、相對剝奪感[6]和神經(jīng)質(zhì)[7]等也在攻擊性行為的發(fā)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重要群體,雖然其社會性和情感性需求得到了充分發(fā)展,但同時也面臨著重要的挑戰(zhàn),尤其是攻擊性行為增加的風險。因此,預防和干預大學生攻擊性行為,探討其影響因素和潛在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孤獨感是指個體感受到與他人之間的聯(lián)系不夠緊密,且對人際關(guān)系的需求與實際的社會能力之間存在差距,從而導致個體陷入無助、空虛、無聊、孤立、苦悶等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8]。根據(jù)一般攻擊模型(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 GAM),“輸入”變量會影響個體的內(nèi)部狀態(tài)(情感、認知等),進而影響他們的評估和決策過程,最終影響攻擊的行為結(jié)果?!拜斎搿弊兞勘粎^(qū)分為個人變量(可能使個體傾向于攻擊的個體特征)和情境變量(可能引起個體攻擊的環(huán)境特征)[9]。識別關(guān)鍵的“輸入”變量可以減輕個體做出攻擊性行為的風險,而孤獨感就可以被視為個人變量。處于高孤獨感水平的個體常常呈現(xiàn)出性格孤僻、不易接近他人的特點,與他人交流時容易產(chǎn)生沖突,引發(fā)煩躁、抑郁等負面情緒[10]。長期處在這種狀態(tài)中,個體容易表現(xiàn)出對外界或?qū)ψ陨淼墓粜孕袨閇11-12]。相關(guān)研究也發(fā)現(xiàn),孤獨感水平越高,個體表現(xiàn)出的攻擊性行為越多[13]。由此,本研究據(jù)此提出研究假設1:孤獨感會顯著正向預測攻擊性行為的發(fā)生。

        共情是指個體對他人的情緒體驗進行認知并作出響應的一種能力[14]。孤獨感作為一種消極的主觀體驗,對共情能力具有重要影響。具體來說,隨著孤獨感的增加,個體的共情能力逐漸減弱[15]。當個體感到孤獨時,往往會變得封閉自我,減少與他人的社交交往,使得對情緒和情感的感知和體驗減弱,進而導致冷漠,致使共情能力降低[16]。此外,在人際交往中,共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個體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從而更好地與他人溝通和交往[17]。具有高水平共情的個體能夠更好地建立和維系人際關(guān)系,可以有效增加親社會行為[18]。但低共情水平的個體通常對他人的情感和感受缺乏理解和關(guān)注,容易表現(xiàn)出攻擊性行為[19]。據(jù)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設2:共情在孤獨感與攻擊性行為之間起到中介作用。

        人際信任是指個體基于對他人的積極預期而甘愿將自己處于弱勢地位并承擔風險的一種持久的心理狀態(tài)[20]。隨著新型社交媒體的發(fā)展以及其不斷升級更新,人們在網(wǎng)絡上的時間投入越來越多,這導致了人際關(guān)系的疏離和淡化,孤獨感也在逐漸加劇[21]。長期處于孤獨狀態(tài)下的個體會封閉自己的內(nèi)心,對人際關(guān)系的建立不自信并減少與他人的社交交往[22]。由此可見,孤獨感的增加可能會導致人際信任的減少。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際關(guān)系的建立和維持關(guān)鍵在于人際信任,信任是人際交往的基礎。研究表明,人際信任與攻擊性行為之間存在負相關(guān),即人際信任能夠負向預測攻擊性行為[23]。當個體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或者關(guān)系破裂時,他們可能會表現(xiàn)出破壞性的攻擊性行為,這種行為常常伴隨著憤怒、敵意和懷疑等表現(xiàn)出的不信任態(tài)度[24]?;诖?,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設3:人際信任在孤獨感和攻擊性行為之間起到中介作用。

        共情能力有助于個體更好地理解和認同他人的感受、需求和觀點。當個體能夠真正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和體驗時,能夠更好地理解、關(guān)心和支持對方,建立起親密的情感聯(lián)系,增強合作和協(xié)調(diào)能力,從而提高彼此間的信任感[17]。通常認為,共情能力較強的個體在人際交往能力上也會相對較強,而較高的人際信任也促使個體更愿意投入到人際交往中[25]。已有研究表明,共情能夠在人際信任的中介作用下影響網(wǎng)絡利他行為,當共情喚起時,人際信任水平高的個體更容易表現(xiàn)網(wǎng)絡利他行為,使得個體的攻擊性減弱[26]。據(jù)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設4:共情和人際信任在孤獨感與攻擊性行為之間起鏈式中介作用。

        綜上所述,本研究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旨在探究大學生孤獨感與攻擊性行為之間的關(guān)系,并研究共情能力和人際信任在其中的作用機制,為緩解大學生攻擊性行為問題提供實證參考。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發(fā)放并回收問卷415 份。剔除不認真作答和缺失數(shù)據(jù)較多等無效問卷41份后,最終獲得有效問卷374份,有效回收率為90.12%。其中男生124 人,女生250 人;大一121 人,大二80 人,大三77 人,大四96 人;來自農(nóng)村學生257 人,來自城市學生117 人;獨生子女學生112人,非獨生子女學生262人。

        (二)研究工具

        1.孤獨感量表。采用Russel 編制、劉平修訂的中文版孤獨感量表[27]。該量表包含20 個條目,其中條目1、2、3、6、10、13、14、16和18是反向計分題。采用Likert-4 點計分,“1-4”分別代表“從不、很少、有時、一直”,得分越高表示被試孤獨感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87。

        2.大學生攻擊性量表。采用Buss 和Perry 編制、呂路等人修訂的大學生攻擊性量表(CCBPAQ)[28]。該量表包含22個項目,分為敵意、身體攻擊、沖動和易怒性4 個分量表,采用Likert-5 點計分,“1-5”依次表示“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中性、符合、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被試的攻擊性越強。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84。

        3.共情量表。采用R.Nathan Spreng 編制、王凡修訂的多倫多共情量表[29]。該量表由9 個項目構(gòu)成,采用Likert-5點計分,“1-5”依次表示“從不、偶爾、有時、經(jīng)常、總是”。得分越高,表明個體的共情能力越強。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76。

        4.人際信任量表。采用Rotter編制、丁嫵瑤等修訂的人際信任量表[30]。該量表由10 個項目構(gòu)成,采用Likert-5 點計分,“1-5”依次表示“完全不同意、有點不同意、中性、有點同意、完全同意”。其中項目1、2、3、4、5、6需要反向計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試人際信任度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75。

        (三)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SPSS23.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包括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t檢驗、相關(guān)分析、回歸分析等。同時采用PROCESS4.1 插件進行鏈式中介效應檢驗和Bootstrap分析。

        (四)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由于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都是通過自我報告的方式收集的,因此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的問題。為了檢驗是否存在共同偏差問題,本研究采用了兩種方法進行檢驗:(1)采用Harman 單因素檢驗法[31],結(jié)果顯示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16個,其中第一個因子解釋的變異量為18.03%,低于40%的臨界值。(2)采用驗證性因素分析法,將公因子設為1。結(jié)果顯示,χ2/df=3.13,RMSEA=0.075,CFI=0.467,TLI=0.449,SRMR=0.084,模型的擬合指數(shù)較差。因此,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問題。

        三、研究結(jié)果

        (一)各變量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比較

        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檢驗各變量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結(jié)果如表1所示:男生的攻擊性行為得分顯著高于女生(t=2.56,p<0.05);非獨生子女大學生的人際信任得分顯著高于獨生子女大學生(t=-2.05,p<0.05)。

        表1 各變量在性別和是否為獨生子女上的差異比較(M±SD)

        (二)各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與相關(guān)分析

        孤獨感、共情、人際信任與攻擊性行為的描述性統(tǒng)計及相關(guān)系數(shù)如表2所示:孤獨感與共情、人際信任呈顯著負相關(guān),孤獨感與攻擊性行為呈顯著正相關(guān);共情與人際信任呈顯著正相關(guān),共情與攻擊性行為呈顯著負相關(guān);人際信任與攻擊性行為呈顯著負相關(guān)。表明個體的孤獨感越高,共情和人際信任越低,攻擊性行為也越高。另一方面,個體的共情能力越高,人際信任越高,攻擊性行為越低。

        表2 各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與相關(guān)系數(shù)

        (三)共情和人際信任的中介作用分析

        采用SPSS23.0 的PROCESS 插件進行鏈式中介模型分析(Model 6),以孤獨感為自變量,共情和人際信任為中介變量,攻擊性行為為因變量。采用Bootstrap 法執(zhí)行5000 次重復抽樣,并設定置信區(qū)間為95%。如果區(qū)間內(nèi)不包含0,則表明效應顯著。

        根據(jù)表3和圖1結(jié)果所示,在控制了性別和是否獨生人口學變量后,孤獨感對攻擊性行為具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β=0.48,p<0.001),孤獨感對共情具有顯著負向預測作用(β=-0.50,p<0.001),孤獨感對人際信任具有顯著負向預測作用(β=-0.33,p<0.001);共情對人際信任具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β=0.17,p<0.001),共情對攻擊性行為具有顯著負向預測作用(β=-0.18,p<0.001);人際信任對攻擊性行為具有顯著負向預測作用(β=-0.23,p<0.001)。

        圖1 共情和人際信任的鏈式中介作用模型

        表3 鏈式中介模型中變量間關(guān)系的回歸分析

        根據(jù)表4 結(jié)果所示,三條中介路徑的Bootstrap95%置信區(qū)間均不包含0,說明間接效應都達到顯著水平。孤獨感通過共情與人際信任這兩個中介變量間接影響攻擊性行為,其總間接效應值為0.188,占總效應的35.14%。進一步分析不同路徑中的效應差異,從表4可以看出:(1)路徑1與路徑2 的間接效應之間的差異不顯著;(2)路徑1 與路徑3 的間接效應之間存在顯著差異;(3)路徑2 與路徑3 的間接效應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這意味著路徑1 和路徑2 的間接效應均顯著強于路徑3的鏈式中介作用。

        表4 鏈式中介效應檢驗

        四、討論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大學生攻擊性行為在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即男生的攻擊性行為得分顯著高于女生,這與之前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32]。研究結(jié)果也支持了社會角色理論[33],男性在社會化過程中被鼓勵表現(xiàn)更具競爭性和攻擊性的行為,而女性則被期望性格更加溫和和具有合作態(tài)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男性更有可能做出攻擊行為,女性一般選擇更為間接的方式。針對大學生人際信任方面的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是否為獨生子女在人際信任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即非獨生子女大學生的人際信任水平顯著高于獨生子女。究其原因可能與非獨生子女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和親密關(guān)系方面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獨生子女通常在家庭中會受到更多關(guān)注和關(guān)愛,但可能相對較少與其他家庭成員互動和建立緊密的親密關(guān)系。與此相反,非獨生子女在家庭中與兄弟姐妹一起成長,建立了更多的互動和親密關(guān)系,這可能促進了他們對他人的信任。

        研究發(fā)現(xiàn),孤獨感能夠有效預測攻擊性行為,高孤獨感的個體更容易展現(xiàn)出較多的攻擊性行為,這驗證了研究假設1,也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一致[11-13]。本研究表明,孤獨感可能是引發(fā)攻擊性行為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一方面,當個體長期面臨較強的孤獨感時,常常用消極的特征描述自己,對他人也持有消極的看法,這很容易阻礙個體的人際交往,引發(fā)沖突,甚至導致明顯的攻擊行為[21]。另一方面,孤獨的個體內(nèi)心封閉,在人際交往中常常會因為曲解他人的意圖而產(chǎn)生憤怒,而憤怒是導致攻擊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34]。因此,產(chǎn)生孤獨感的個體的行為一般具有攻擊性。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離開父母和朋友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如果不能很好地適應大學環(huán)境,那么孤獨感會頻繁產(chǎn)生,進而影響他們的行為。

        研究結(jié)果表明,孤獨感與共情之間存在負向預測的關(guān)系,并且共情在孤獨感與攻擊性行為之間起中介作用,驗證了研究假設2。大學生的孤獨感水平越高,在建立和發(fā)展人際關(guān)系過程中就表現(xiàn)出更消極的態(tài)度,這會導致他們對他人情緒和情感的感知能力下降,降低了他們的共情能力[16]。而且,孤獨感高的個體易怒,很難與他人共情[34]。與已有研究結(jié)果一致[19],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共情顯著負向預測攻擊性行為。以往研究將共情看作一種內(nèi)部控制能力,根據(jù)犯罪控制理論,隨著控制的減少或消除,攻擊的可能性會增加或減小[35]。在低共情水平的情況下,識別、理解、感受或關(guān)心他人痛苦的能力受損就代表了內(nèi)在控制的缺失,在沒有這種控制的情況下,個體可以自由地付諸行動,做出攻擊性行為[35]。此外,共情能力作為人際交往的重要因素,共情能力的減弱或缺失會導致個體對他人和事物的冷漠,從而在與他人交流過程中會增加沖突發(fā)生的可能性。當個體長期處于這種狀態(tài)下,他們對人際交往的挫敗感會加劇,沖突越來越多,并進一步導致更多的攻擊性行為出現(xiàn)[34]。因此,孤獨感可以通過影響共情來間接影響攻擊性行為的產(chǎn)生,再加上大學生受到的來自父母和教師的約束減小,很有可能將自身的孤獨感以不能與他人共情的形式轉(zhuǎn)化為攻擊行為。

        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孤獨感與人際信任之間存在負向預測的關(guān)系,并且人際信任可在孤獨感與攻擊性行為之間起中介作用,驗證了研究假設3。人際信任在人際交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于個體開展的社交行為至關(guān)重要。具有孤獨感的個體不傾向于做出親密的自我表露并缺乏社交技能,對社交互動持消極的看法,表現(xiàn)出較低水平的人際信任[22]。人際信任的建立是一個雙向過程,如果個體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或是原有的關(guān)系破裂,他們可能會由憤怒、敵意和懷疑等不信任的心態(tài)表現(xiàn)出破壞的攻擊性行為[23]。因此,具有較高孤獨感的個體可能由于人際信任感降低而表現(xiàn)出更多的攻擊性行為。對許多大學生來說,大學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環(huán)境,可以滿足他們獲得更大自主權(quán)的發(fā)展需求,也創(chuàng)造了與同齡人建立更復雜關(guān)系的機會。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大學里發(fā)展出他們想要的有意義的人際關(guān)系,特別是處于孤獨狀態(tài)的學生對人際關(guān)系會表現(xiàn)出不信任,而這種不信任很可能引發(fā)做出攻擊性行為。

        研究結(jié)果表明,共情和人際信任在孤獨感和攻擊性行為的關(guān)系中起鏈式中介作用,孤獨感→共情→人際信任→攻擊性行為的鏈式中介路徑成立,驗證了研究假設4。與以往研究一致,共情正向預測人際信任[36]。具有較高共情能力的個體往往具有較高的人際信任程度[25],而當共情能力降低時,個體無法準確地感知他人的情感體驗,可能會認為他人不理解自己[37],導致關(guān)系疏遠甚至破裂,出現(xiàn)敵意和不信任的情況,從而降低了人際信任水平。也就是說,當個體感受到強烈的孤獨感時,可能會陷入孤僻、無助、冷漠等消極心理狀態(tài)中,無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獲得親密感,對周圍環(huán)境的情緒感知能力下降,鈍感力增強,從而使共情能力減弱[21]。當個體難以準確感知他人的情感表達時,會導致雙方產(chǎn)生懷疑和誤解,從而降低人際信任感,并加深矛盾和沖突,進而表現(xiàn)出更多的攻擊性行為[22]。因此,孤獨感不僅可以直接影響攻擊性行為,還可以通過影響共情和人際信任來間接影響攻擊性行為。在大學生群體中,體驗到孤獨感很有可能是引發(fā)攻擊性行為的導火索。一方面,大學生與老師同學主動接觸的機會比起初高中有所減少,很多人不愿意主動社交或者社交受挫,這種情況讓他們感到孤獨。而長期的孤獨狀態(tài)使他們逃避或減少社交,導致他們不再關(guān)注他人的想法和情緒,共情能力也逐漸減弱。另一方面,隨著共情能力的減弱,大學生很難在日常生活中理解他人的情緒,成為他人眼中“冷漠”的存在。有研究表明,孤獨的個體內(nèi)心期望能夠有和他人接觸的機會[38],如果因為共情能力的缺失而遭到排斥,他們很有可能對人際關(guān)系抱有懷疑態(tài)度,一旦出現(xiàn)人際危機,就有可能做出攻擊性行為。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雖然問卷調(diào)查提供了有價值的數(shù)據(jù),但不能推測變量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未來的研究可以采用縱向或?qū)嶒炘O計來證實和擴展本研究的理論模型。其次,盡管本研究試圖減少常見的方法偏差,但自我報告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被試記憶差異、社會贊許性和某些反應傾向都可能會造成偏差。而且,本研究的樣本量有限,在推廣研究結(jié)果時需要謹慎。未來研究可以擴大研究群體以提供更豐富的實證依據(jù)??傊?,本研究通過探討孤獨感對大學生攻擊行為的影響機制,為大學生攻擊行為的預防和干預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依據(jù)。未來研究可以深入探討孤獨感與攻擊行為的潛在機制,以提供更多的實證依據(jù)。

        猜你喜歡
        攻擊性人際共情
        網(wǎng)紅會和打工人共情嗎
        發(fā)現(xiàn)高潛人才:共情與謙卑
        3-6歲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現(xiàn)狀及對策
        共識 共進 共情 共學:讓“溝通之花”綻放
        幼兒共情能力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26
        幼兒攻擊性行為的誘因及干預策略
        甘肅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8
        搞好人際『弱』關(guān)系
        從《戰(zhàn)國策》看人際傳播中的說服藝術(shù)
        新聞傳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2
        “愛”的另類表達,嬰兒的攻擊性行為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1:51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詞的人際功能探討
        劍南文學(2015年2期)2015-02-28 01:15:20
        日本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天堂av免费在线看| 亚洲综合有码中文字幕| 极品人妻被黑人中出种子| 欧美 变态 另类 人妖|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52| 国产区女主播在线观看| 东北寡妇特级毛片免费|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杨幂在线观看性色| 国产香港明星裸体xxxx视频| 欧美疯狂做受xxxx高潮小说| 亚洲av乱码专区国产乱码| 国产丝袜一区丝袜高跟美腿|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免费砚床| 91精品国产无码在线观看| 24小时在线免费av|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美腿丝袜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无码爽视频| 性一乱一搞一交一伦一性| 欧亚精品无码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av日韩专区 |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av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专区| 亚洲免费女女在线视频网站| 极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日韩一级特黄毛片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