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肖輝馨
新國潮動畫電影突破了低幼創(chuàng)作的敘事局限,借助傳統故事底本,聚焦當代觀眾關心的社會熱點?!缎血{少年》以舞獅文化為背景,喚醒大眾對非遺文化保護的關注,同時對留守兒童群體注入了人文關懷;《長安三萬里》以現代目光審視歷史人物,讓無數觀眾從李白機敏不羈、不愿受束縛,高適屢屢受挫卻從未動搖入世志向的人生經歷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這些動畫電影從時代主題催生的國民情感內驅力出發(fā),對傳統文化進行再發(fā)現、再開發(fā)、再審視,實現了與不同年齡觀眾多樣觀賞需求的有效對接。
近些年,新國潮動畫電影的創(chuàng)作者一方面重視意境美和人文、自然的和諧表達,另一方面對中華傳統文化符號進行年輕化、時尚化的轉化,綜合運用多樣視聽元素,制造感官刺激,從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獲得代入感、沉浸感。這些特征是對“中國學派”的繼承和發(fā)揚,也是中國動畫應該堅持的創(chuàng)作方向。
總之,新國潮的“潮”既是社會熱點之“潮”,也是視聽元素之“潮”,更是時代精神之“潮”。新國潮動畫電影的興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經濟、文化的高速發(fā)展,也凸顯出年輕消費者對中國文化、中國元素的廣泛認同和充分自信。希望這樣的“風潮”能夠越來越大,繼而從動畫電影延伸到整個文藝生產領域,促使更多美妙而有意義的傳統文化內容開出美麗自信之花。
(摘編自《光明日報》2023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