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方凝,李雨夢,劉 琦,翟子彤,李鑫容,曾 凱,鄭 薇
(1.南方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廣東 廣州 510515;2.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317)
護理工作是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科研可為臨床實踐提供最佳證據(jù)指導,也是挖掘護理領域本質、提升護理學科內涵及推動護理學發(fā)展的重要途徑[1]。護理學類研究生是護理科研活動的中堅力量。研究顯示,近3 年各校護理學類研究生招生人數(shù)逐年穩(wěn)定增加[2]。然而,護理學類研究生在科研過程中會面臨眾多壓力[3],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既往研究認為壓力是單向的,科研壓力對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近年來,學者多關注壓力的雙面性,將壓力分為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與阻礙性科研壓力。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指為個人提供成長機會、正面的壓力,阻礙性科研壓力則指限制個人發(fā)展、負面的壓力[4-5]。對此,目前僅有少量相關研究,且尚未見對護理學類研究生的相關報道。本研究擬調查護理學類研究生挑戰(zhàn)性及阻礙性科研壓力現(xiàn)狀,分析其與抑郁情緒的關系,為正確認識護理學類研究生壓力現(xiàn)狀,促使其保持心理健康提供依據(jù)。
2021 年3—5 月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我國南方4 所醫(yī)科大學在讀的護理學類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已完成研究生學籍注冊;知情同意。排除標準:目前休學者;無法使用智能設備登錄問卷星平臺。線性回歸分析樣本量為其擬納入自變量數(shù)的20 倍,考慮擬納入的自變量數(shù)為7 個及20%的脫落率,最終確定樣本量至少為175 例,實際發(fā)放問卷192 份。
1.2.1 調查工具(1)一般資料問卷: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年齡、性別、研究生類型、專業(yè)類型、年級。
(2)研究生挑戰(zhàn)性-阻礙性科研壓力問卷。采用劉聰[6]編制的問卷,包括兩個維度,共12 個條目,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維度和阻礙性科研壓力維度各6 個條目。問卷評分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別計1~5 分,總分為6~30 分,得分越高表示科研壓力越大。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數(shù)為0.777,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和阻礙性科研壓力兩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數(shù)分別為0.788、0.761。本研究中問卷及兩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數(shù)分別為0.799、0.712、0.789。
(3)PHQ-9 抑郁自評量表。由Spitzer R 等編制,主要是根據(jù)患者過去兩周內的情況進行評估,量表共9 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法,從“完全不會”到“幾乎每天”分別計0~3 分,總分為0~27 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重[7]。0~4 分為無抑郁,>4~<10 分為輕度抑郁,10~<15 分為中度抑郁,15~<20 分為中重度抑郁,20~27 分為重度抑郁。該中文版量表在護生中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較理想[6],在本研究中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910,表明量表內部一致性較好。
1.2.2 資料收集方法 采取方便抽樣法,使用問卷星版網絡問卷,在我國南方4 所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微信群及QQ 群發(fā)放問卷。問卷首頁寫明研究目的及意義。為保障問卷填寫質量,將所有題目設置為必答題,以確保答卷的完整性。同時,記錄每份問卷的填寫時間,回收問卷時對填寫時間過短的問卷進行剔除。剔除作答時間過短(小于1 分鐘)、存在邏輯矛盾的問卷各1份,獲得有效問卷190 份。
采用問卷星自帶數(shù)據(jù)錄入功能錄入數(shù)據(jù)。將數(shù)據(jù)導入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中并進行處理分析。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和等級資料用頻數(shù)、構成比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分析不同特征護理學類研究生科研壓力的差異,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了解護理學類研究生抑郁情緒和科研壓力的相關性,采用線性回歸分析護理學類研究生科研壓力對抑郁情緒的影響。檢驗水準α=0.05。
此次調查共發(fā)放192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90 份,有效回收率為99.0%。190 人中,女172 人(90.5%),男18 人(9.5%);平均年齡(26.65±4.29)歲;碩士研究生183 人(96.3%),博士研究生7 人(3.7%);專業(yè)型研究生127 人(66.8%),學術型研究生63 人(33.2%);在本專業(yè)就讀1~7 年,平均(2.41±1.32)年,具體見表1。
表1 護理學類研究生挑戰(zhàn)性-阻礙性科研壓力問卷、PHQ-9 抑郁自評量表得分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the Challenge Obstructive Research Pressure Questionnaire and the PHQ-9 Depression Self Rating Scale for nursinggraduates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學類研究生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維度總分為(23.69±3.26)分,不同人口學特征研究生的得分比較見表1。獨立樣本t 檢驗顯示,不同就讀時間的護理學類研究生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維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學類研究生各條目得分情況見表2。其中“我需要完成的科研任務量很大”“我所在的專業(yè)學術考核目標很高” 兩個條目得分較低。護理學類研究生阻礙性科研壓力維度總分為(21.63±4.22)分,各條目得分情況見表3。其中,“我所在的課題組科研任務分配不清”條目得分最低,“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很難發(fā)表”條目得分最高。
表2 護理學類研究生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維度各條目得分情況(n=190)Table 2 Scores of various items in the dimension of challenging research pressure for nursing graduates(n=190)
表3 護理學類研究生阻礙性科研壓力維度各條目得分情況(n=190)Table 3 Scores of obstructive research pressure dimensions for nursing graduates(n=190)
護理學類研究生PHQ-9 抑郁自評量表得分為(8.01±5.34)分。無抑郁53 人(27.9%),輕度抑郁83 人(43.7%),中度抑郁34 人(17.9%),中重度抑郁13 人(6.8%),重度抑郁7 人(3.7%)。
由Pearson 相關性分析可知,護理學類研究生抑郁情緒與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維度得分無相關性(r=0.088,P=0.227>0.05),與阻礙性科研壓力維度得分呈顯著正相關關系(r=0.368,P=0.010<0.01),即阻礙性科研壓力會對抑郁情緒的產生造成影響。
以一般資料、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和阻礙性科研壓力為自變量,抑郁情緒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最終僅有阻礙性科研壓力進入方程,偏回歸系數(shù)為0.494,標準回歸系數(shù)為0.368,t=5.435,P<0.01。阻礙性科研壓力對抑郁情緒的解釋變異量為13.1%,提示阻礙性科研壓力對護理學類研究生抑郁情緒的產生造成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學類研究生的科研壓力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的水平略高于阻礙性科研壓力。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維度中,得分最高的是“科研過程中研究成果創(chuàng)新很難”條目,與既往研究一致[8]。創(chuàng)新是一種高能力的狀態(tài),肖陽等[8]研究顯示,課程設置、教學、導師指導和學術活動對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國護理學類研究生培養(yǎng)普遍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創(chuàng)新平臺不完善等現(xiàn)象,導致與創(chuàng)新能力相關的壓力在護理學類研究生挑戰(zhàn)性壓力中居于首位。阻礙性科研壓力維度中得分最高的是“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很難發(fā)表”條目,與陳長英等[9]對護理學類研究生壓力來源的研究結果一致。國內研究顯示[10],科研氣氛不濃、個人科研能力不足、雜志論文評審機制不健全等是制約研究生發(fā)表論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研究生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維度得分存在差異,即隨著就讀時間的增加,護理學類研究生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的水平逐漸升高,這與杜嬙等[11]的研究結果一致,即科研壓力呈現(xiàn)出明顯的隨年級上升而增加的趨勢。這是因為低年級護理學類研究生多處于理論課程學習階段,并未真正涉及科研實踐,因而感知到的壓力相對較小。
抑郁是研究生群體常見的心理問題,有數(shù)據(jù)顯示,醫(yī)學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國常模[12],需引起重視。本次調查的護理學類研究生中,輕度抑郁占43.7%,中度抑郁占17.9%,中重度抑郁占6.8%,重度抑郁占3.7%,與既往研究結果相似[13-14]。當前,抑郁已成為研究生群體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本研究從科研壓力的角度闡述了對抑郁產生影響的關鍵因素,可為制定有效的干預策略提供依據(jù)。
研究發(fā)現(xiàn),阻礙性科研壓力對抑郁情緒的產生有影響,而挑戰(zhàn)性壓力對抑郁情緒無明顯影響。這與Jennica 等[15]的研究結果一致,即阻礙性科研壓力引起焦慮、挫折感等情緒反應,而焦慮、挫折感與抑郁情緒的產生息息相關[16]。因此,教育者應重視阻礙性科研壓力,從教學制度、教學環(huán)境、導師及研究生等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進行干預。研究生自身也應正視生活和學習中的壓力,轉變對壓力的認識,增強自身心理韌性[16],對抗壓力;采用情緒釋放療法[17]、正念減壓療法[18]等排解負面情緒,降低阻礙性科研壓力對自身心理的影響。本研究顯示,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對抑郁情緒無明顯影響,與既往研究不一致[19-20]。有研究顯示,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會導致個體焦慮[19],對心理健康狀況產生負面影響。但也有研究顯示,挑戰(zhàn)性科研壓力可以降低研究生的負面情緒水平[20]。未來還需繼續(xù)探索挑戰(zhàn)性壓力對抑郁情緒的影響。
本研究調查了護理學類研究生科研壓力現(xiàn)狀,分析其與抑郁情緒的關系,為合理降低護理學類研究生壓力水平、促進其心理健康提供依據(jù)。研究顯示,護理學類研究生科研壓力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提示教育工作者應予以重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科研壓力的產生,進而促進研究生身心健康。由于時間及精力有限,本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如采用方便抽樣法,博士研究生納入人數(shù)較少,樣本代表性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屬于橫斷面研究,對阻礙性科研壓力與抑郁情緒的因果關系論證不充分,未來可以通過縱向研究進一步分析兩者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