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之
江南的盛夏,悶熱而黏稠,空氣中仿佛浮動著些許不安。1921年的夏天亦是如此,但被寫進歷史后,回頭再看,又有不同。那年的7月下旬,位于今天上海市黃浦區(qū)太倉路127號的博文女校來了一批青年人,他們自稱是老師或?qū)W生,以北京大學師生暑期考察團的名義住下來,在這里交流、凝神、靜思。
7月23日晚,“老師”和“學生”陸續(xù)進入上海市黃浦區(qū)興業(yè)路76號一座磚木結構的舊式石庫門建筑。這是李書城、李漢俊兄弟的住宅,陳設簡單,沒有特別的布置??蛷d擺著一張長餐桌,大家圍桌而坐。這并非普通的家庭聚會,而是一次開天辟地的啟程。會議連續(xù)開了幾天后,因遭受法租界巡捕房的侵擾,被迫中斷。當時的情形,可謂有驚無險。一張寫有重要綱領的紙,差點被發(fā)現(xiàn)。
大家都繃緊了弦,決定轉(zhuǎn)移,坐早班火車去浙江嘉興。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們化整為零,分別乘車去火車站,即使擦肩而過也會裝作素不相識。他們還選擇在不同的車廂落座,以免惹人注目。買的是到杭州的票,但按照約定,火車經(jīng)停嘉興時,他們便佯裝下車散步,然后迅速跟隨人群離開月臺。最終,他們以游客的身份登上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于局促的船艙里完成了會議剩下的議程。
雖然一波三折、驚心動魄,雖然彼時暗夜漫長,但一個新的政黨的誕生,終是劃破了黎明前的長空。一段偉大的旅程已然開啟,磅礴史詩寫下了第一行,初心和使命于心中落定。這群疾呼“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的年輕人,成了真正的逐光者。他們每到一處都小心翼翼,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所有新事物都是這樣萌生和成長的,從匍匐前行到頂天立地,從謹言慎行到一路高歌。
回首那段風云激蕩的歲月,我們依然能夠清晰地看到一個古老的民族如何在血淚中覺醒,在彷徨后奮進,依然能感知寫在誓言里的責任與擔當。他們的目光被點燃,他們的心靈被照亮,他們追尋著救國救民的真理之光,從上海市的一座舊式石庫門建筑出發(fā),從浙江嘉興南湖僻靜湖面上的紅船啟航。
有人問:如果那次會議中途出現(xiàn)了意外,結果會怎樣?歷史無法假設,但是,只要去展覽館看看李大釗慨然殉難的絞刑架,去看看奪走劉胡蘭15歲生命的粗木底座的舊式鍘刀,又或者讀一讀何叔衡“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無畏、趙一曼“甘將熱血沃中華”的決絕,你就會明白,歷史的正確選擇,從來就不會因為細節(jié)和波折而被舍棄,光明的道路也從來不會因為要穿越黑暗而消失不見。
登上紅船,回到理想的原點,回到夢開始的地方,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一種精神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有一道光從熒熒如豆到煅燒百年,蝶變出盛世繁華。
逐光|偉大建黨精神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chǎn)黨的先驅(qū)們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chǎn)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精神之源?!?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偉大建黨精神并做出深刻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