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鋼,何 柳,李 佳
(國藥東風花果醫(yī)院眼科,湖北 十堰 442003)
白內障是一種由于晶狀體渾濁導致的視覺障礙性疾病,近視患者中白內障的發(fā)病率較高,且呈年輕化趨勢[1]。近視會導致眼睛結構發(fā)生改變,從而導致循環(huán)營養(yǎng)較差,提高白內障的發(fā)生概率。近視伴白內障患者的視力會進一步受到影響,如晶狀體的屈光力增強,導致視力下降嚴重、近視加深等[2]。該病患者通常具有晶狀體囊袋大、視網膜脈絡萎縮等特性,導致手術難度加大且會引發(fā)諸多并發(fā)癥,術中易出現后囊膜破裂、眼內出血,術后可發(fā)生視網膜脫離等問題,是一種難治性白內障[3]。超聲乳化白內障摘出術具有切口小、不需要縫合、對散光影響小及患者手術反應輕等優(yōu)點,但其手術難度較大,可能會導致角膜水腫等并發(fā)癥[4]。囊袋張力環(huán)(CTR)可以增強對人工晶狀體(IOL)的支撐作用,可用于晶狀體懸韌帶斷裂的白內障手術中[5]。基于此,本研究觀察CTR植入配合超聲乳化白內障摘出術用于近視伴白內障患者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國藥東風花果醫(yī)院收治的106例近視并發(fā)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3例,均為單側眼發(fā)病。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6例;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60.46±8.53)歲;核硬度分級[6]:Ⅱ級35眼,Ⅲ級18眼;眼軸長度27.41~35.72 mm,平均眼軸長度(30.54±5.69)mm。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齡46~76歲,平均年齡(61.75±8.65)歲;核硬度分級:Ⅱ級37眼,Ⅲ級16眼;眼軸長度27.94~35.76 mm,平均眼軸長度(30.34±5.64)mm。本研究經國藥東風花果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白內障的診斷標準[6];②屈光度>-6.00 D,眼軸長度≥27.00 mm;③核硬度分級為Ⅱ~Ⅲ級。排除標準:①合并結膜炎、青光眼等眼部疾病者;②先天性白內障者;③外傷性眼部疾病者。
1.2 手術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CTR植入配合超聲乳化白內障摘出術進行治療,于11點位置作3.0 mm的透明角膜切口,用15°穿刺刀作橫向切口,注入0.3 mL黏彈劑(上海其勝生物制劑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63160862,規(guī)格:0.5 mL/支),進行環(huán)形撕囊,完成水分離及水分層。采用超聲乳化儀(美國眼力健,型號:SOVEREIGN Compact)乳化去除晶狀體核及殘留的皮質,囊袋內植入CTR[愛博諾德(北京)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93160261,型號:CTR1210],再植入折疊式后房人工晶狀體(朗思泰克有限公司,型號:SOFTEC I),去除前房和囊袋上的黏彈劑,自行閉合切口。將約1 cm長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SIEGFRIED EL MASNOU s.a.,國藥準字HJ20181126,規(guī)格:3.5 g(妥布霉素10.5 mg,地塞米松3.5 mg)]涂抹在結囊中,并包扎術眼。對照組患者僅采用超聲乳化白內障摘出術進行治療,步驟同觀察組。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最佳矯正視力(BCVA)。于術前、術后1周、術后1個月及術后3個月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測定BCVA,轉換為對數分辨角(LogMAR)視力,數值越低則視力越好[7]。②比較兩組患者視覺質量。于術前、術后1周、術后1個月及術后3個月采用波前像差儀(美國MARCO,型號:OPD-ScanⅢ)測定高階像差[以Zernike多項式的均方根(RMS)表示],像差分六階:一階(C1~C2)和二階(C3~C5)為傾斜,散光和離焦屬低階像差,三階至六階為高階像差。③比較兩組患者角膜內皮細胞密度。于術前、術后1周、術后1個月及術后3個月采用角膜內皮細胞顯微鏡(日本尼德克,型號:CEM-530)測定角膜內皮細胞密度。④比較兩組患者IOL傾斜度。于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采用超聲生物顯微鏡(天津邁達醫(y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MD-320W)測定IOL傾斜度。⑤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并發(fā)癥包括角膜水腫、前囊膜渾濁、后囊膜渾濁及囊袋收縮綜合征。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術后各項并發(fā)癥發(fā)生例數之和/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不同時間點結果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BCVA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BCVA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1周、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的BCVA低于術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BCVA比較(LogMAR,)
表1 兩組患者BCVA比較(LogMAR,)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BCVA:最佳矯正視力;LogMAR:對數分辨角。
組別例數術前術后1周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觀察組531.45±0.470.42±0.13*0.40±0.12*0.32±0.11*對照組531.49±0.460.49±0.14*0.48±0.13*0.37±0.12*F時間,P時間12.465,<0.05 F組間,P組間12.684,<0.05 F交互,P交互12.124,<0.05
2.2 兩組患者高階像差RMS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高階像差RMS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1周、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的高階像差RMS高于術前,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高階像差RMS比較(μm,)
表2 兩組患者高階像差RMS比較(μm,)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RMS:Zernike多項式的均方根。
組別例數術前術后1周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觀察組530.32±0.110.42±0.13*0.51±0.15*0.50±0.15*對照組530.33±0.120.50±0.14*0.61±0.16*0.60±0.16*F時間,P時間15.756,<0.05 F組間,P組間15.654,<0.05 F交互,P交互15.731,<0.05
2.3 兩組患者角膜內皮細胞密度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角膜內皮細胞密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1周、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的角膜內皮細胞密度低于術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角膜內皮細胞密度比較(個/mm2,)
表3 兩組患者角膜內皮細胞密度比較(個/mm2,)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
組別例數術前術后1周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觀察組532 657.46±134.752 211.64±120.49*2 002.45±111.67*1 985.46±106.75*對照組532 722.74±140.362 240.69±125.71*2 015.84±119.42*2 001.31±105.32*F時間,P時間143.235,<0.05 F組間,P組間149.741,<0.05 F交互,P交互153.752,<0.05
2.4 兩組患者術后IOL傾斜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的IOL傾斜角度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IOL傾斜度比較(μm,)
表4 兩組患者術后IOL傾斜度比較(μm,)
注:IOL:人工晶狀體。
組別例數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觀察組534.34±1.214.55±1.53對照組534.95±1.325.31±1.59 t值2.4802.507 P值0.0150.014
2.5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臨床對于近視合并白內障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但由于傳統(tǒng)手術的目的僅為復明,該治療方案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臨床對于近視合并白內障的治療逐漸以獲得穩(wěn)定、優(yōu)質的視覺質量為目標。近年來,白內障的手術治療方法較多,超聲乳化白內障摘出術具有手術時間短、傷口小及易恢復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白內障的臨床治療中[8]。CTR是一種具有支撐作用、可克服晶狀體囊袋收縮變形的晶狀體囊袋內植入物,其材質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9]。隨著手術技術、器材設備的不斷完善,CTR的使用不僅可減少白內障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還能夠幫助患者獲得更加理想的視力。本研究選取106例近視并發(fā)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不同治療方案對近視并發(fā)白內障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
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術后1周、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的BCVA低于術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的IOL傾斜度小于對照組,這提示CTR植入配合超聲乳化白內障摘出術可以穩(wěn)定晶狀體囊袋和減少IOL的傾斜,進而提高患者的視力水平,且穩(wěn)定效果更好。分析原因,CTR植入能夠在晶狀體囊袋赤道處保持支撐力的均勻分布,穩(wěn)定晶狀體囊袋,提升手術的治療效果[10]。有研究表明,IOL傾斜是導致散光、光學高階相差改變和影響B(tài)CVA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11]。也有研究發(fā)現,當直徑為6 mm的IOL光學部分偏移0.5 mm時,有效光學面積將減少約11%,而當IOL偏心量超過1 mm時就會影響視力[12]。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術后1周、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的高階像差RMS高于術前,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這提示CTR植入配合超聲乳化白內障摘出術可減少高階像差,提高視覺質量。究其原因,CTR植入治療能夠維持IOL位置的準確性以減小IOL傾斜度[13]。有研究發(fā)現,IOL傾斜會引起患者散光,從而改變高階像差,進而會影響患者視覺質量[14]。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術后1周、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的角膜內皮細胞密度低于術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這說明CTR植入配合超聲乳化白內障摘出術不會增加角膜內皮損傷,有助于術后恢復。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這提示CTR植入配合超聲乳化白內障摘出術能減少相關并發(fā)癥,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CTR植入配合超聲乳化白內障摘出術可以提高近視并發(fā)白內障患者視力水平和視覺質量,維持IOL的位置,且不會增加角膜內皮損傷,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