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紫砂藝術的發(fā)展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yǎng),也離不開世世代代紫砂匠人們的匠心守正,從整體上來看紫砂壺作品《疾風》,作者把何道洪大師設計的作品以及形成的藝術風格完美地呈現出來,在此基礎上展開藝術創(chuàng)作延伸,更加從容地把紫砂的發(fā)展歷程有效地梳理起來,在經過無數次實踐之后作品最終能夠呈現出來的藝術效果遠遠超出了創(chuàng)作者的期望,所以當我們面對這樣一件作品的時候,除了好好體驗它的實用價值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要細細品味其中蘊藏的人文韻味,這不僅是一件紫砂作品的價值,還是紫砂發(fā)展脈絡清晰有力的表達和傳承。
關鍵詞宜興紫砂;疾風壺;多元化;發(fā)展歷程
世世代代的紫砂藝人們在長期的堅守中不斷傳承和發(fā)展紫砂造型和人文內涵,使紫砂壺被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提升自己的藝術品位,也讓紫砂這樣的實用器逐漸升華成為藝術的載體。隨著飲茶方式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接受,我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紫砂壺也逐漸走入了千家萬戶,廣為流傳,無論是平民百姓、文人雅士還是高官貴族都能從造型千奇百怪的紫砂壺中找到屬于自己喜愛的那一把,或日常實用或擺臺欣賞或升值收藏,隨著紫砂與人們生活的日益交融,紫砂藝術的發(fā)展也進入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延續(xù)著傳統的路徑,夾雜著時代的腳步,紫砂的發(fā)展旅途有著許多值得我們關注和欣賞的內容。
1紫砂壺作品《疾風》的多元創(chuàng)作
紫砂壺作品《疾風》(見圖1)采用了何道洪大師創(chuàng)新的作品風格,創(chuàng)新性地加入了陶刻裝飾,更加清晰地表明創(chuàng)作者的心路歷程和審美態(tài)度,也讓更多紫砂壺友們能夠明白其中的奧妙。此壺壺身圓融飽滿、敦厚自然、弧線優(yōu)美,初看有一種并不符合我們傳統藝術審美的感覺,尤其是在壺嘴、壺把和壺鈕的搭配方面更多的是一種在經過千錘百煉之后的隨性而為,但是妙就妙在那種豪放的姿態(tài),當我們細細端詳和審視時能夠體會到不同元素之間的聚散分合,壺嘴彎流明顯、出水爽利,相呼應的壺把得心應手、張弛有度、調配自然,能夠感受到虛實結合的那種游刃有余,壺身的陶刻內容也鮮明地表達出作者豪放、豁達的姿態(tài),可謂是相得益彰,讓我們能夠在不斷地探尋之中找到創(chuàng)作的源泉和動力。從整體上來看紫砂壺作品《疾風》,作者把何道洪大師設計的作品以及形成的藝術風格完美地呈現出來,在此基礎上展開藝術創(chuàng)作延伸,更加從容地把紫砂的發(fā)展歷程有效地梳理起來,在經過無數次實踐之后作品最終能夠呈現出來的藝術效果遠遠超出了創(chuàng)作者的期望,所以當我們面對這樣一件作品的時候,除了好好體驗它的實用價值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要細細品味其中蘊藏的人文韻味,這不僅是一件紫砂作品的價值,還是紫砂發(fā)展脈絡清晰有力的表達和傳承。
2紫砂壺作品《疾風》的發(fā)展歷程
紫砂壺作品《供春》根據千年銀杏樹樹癭形態(tài)仿制而成,紫砂壺藝術經過文人雅士的推波助瀾成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規(guī)模,在這過程中時大彬、陳鳴遠、邵大亨、陳曼生、顧景舟等充分利用自己聰慧的頭腦以及對于紫砂藝術獨到的領悟開創(chuàng)了屬于自己的時代,何道洪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師從王寅春、裴石民等紫砂前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當代紫砂藝術的領軍人物,其代表紫砂壺作品《梅樁》《集思》《五竹》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在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格也非??捎^,在長期積累的基礎之上何大師創(chuàng)作了自成一派的紫砂壺作品《道洪》,主要的藝術特征就是自由奔放、灑脫自然。紫砂壺作品《疾風》正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具有非同尋常的藝術效果,能夠非常具象地體現出狂風之后的萬物姿態(tài),通過不同元素的空間搭配和舒展自如找到和諧的平衡點,這是普通匠人不能達到的水準,也是道洪風格能夠引領風潮的關鍵,由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新制作的紫砂壺作品《疾風》也表達出其中蘊藏的狂放不羈的味道,整壺粗樸卻圓潤豁達,搭配鐫刻的銘文來裝飾,使其在具有完美形體姿態(tài)的基礎之上更具文人味道,能夠傳遞出我們廣大紫砂藝人在創(chuàng)作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同時也希望更多紫砂藝術愛好者能夠通過一把看似簡單的紫砂壺品味到豐富的人生哲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哪怕變化如疾風過境,但只要我們守住本心、堅定不移,終能迎來朗朗晴空。
3結語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現如今宜興丁蜀及其周邊依然能夠聽到陣陣拍打泥條的聲音,從遙遠的過去穿越到今天,讓我們的思緒從琳瑯滿目的紫砂藝術品之中抽離出來,感慨匠人們的艱辛和堅守,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之中紫砂才能夠與時代同頻共振,奏出紫砂藝術當下發(fā)展的最強音。
參考文獻
[1]王立.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淺談《疾風》壺的創(chuàng)作[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1,4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