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文學(xué)家通過多次觀測和數(shù)據(jù)分析,確定了太陽系隔壁的星系有一顆各方面都與地球極為相似的行星——比鄰星b,并把它歸類為“超級地球”。
“超級地球”其實是對太陽系外所有類似地球的行星的統(tǒng)稱,這些行星的大小介于地球和氣態(tài)行星之間??茖W(xué)家認(rèn)為這些行星可能擁有類似地球的巖石表面,也可能具備更大的重力和不同的大氣環(huán)境。這些“超級地球”的質(zhì)量通常介于地球質(zhì)量的1~10倍之間。自從發(fā)現(xiàn)了比鄰星b,大家便覺得它是最符合定義的“超級地球”,對它格外關(guān)注,“天涯若比鄰”恰如其分。
比鄰星b瞬間成為科學(xué)家的關(guān)注焦點。這是一顆備受期待的星球,大家都希望這顆“超級地球”是宜居的,它也許會成為人類的新家園。
比鄰星b在哪兒
太陽系隔壁有個星系,我們管它叫“南門二”,國外叫半人馬座α星系,位于天空南方的半人馬座。在中國二十八宿系統(tǒng)中,南門二是角宿的一部分。
這個星系是一個三合星系統(tǒng),也就是3顆恒星在引力作用下共同運行的系統(tǒng),其中體積比較大的兩顆恒星相互靠得比較近,距離約為4.4光年。兩顆較大的恒星相互繞轉(zhuǎn),剩下的一顆恒星不僅小,也很暗,卻是除太陽外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最有名氣,叫比鄰星,距離我們約有4.2光年。比鄰星圍繞那兩顆較大恒星公轉(zhuǎn)。
比鄰星b是位于比鄰星附近的一顆行星,它距離比鄰星只有700萬千米左右。盡管這個距離比水星到太陽的距離還要近,但由于比鄰星本身是顆紅矮星,質(zhì)量和光度都比較低,表面溫度也沒有太陽的高,這就使比鄰星b剛好處于比鄰星的“宜居帶”,成功地成為“超級地球”。
到底有多宜居
倘若未來人類想移居其他星球,那顆星球至少得滿足以下5個條件:合適的光照、充足的水資源、適宜的地表溫度、大氣層,以及一定強度的地磁場。
現(xiàn)在來看,比鄰星b應(yīng)該具備這樣的可能性:它與比鄰星的距離非常適宜,這意味著接收到的光輻射量適中,有助于液態(tài)水的存在;比鄰星作為一顆紅矮星,能夠給它提供溫和穩(wěn)定的能量供給,這種紅矮星的壽命也非常長,給生命的進化提供更多時間;它的質(zhì)量可能與地球相當(dāng),意味著可能有類似的物質(zhì)成分和密度,可能會像地球一樣有陸地和海洋,這種情況下,它也有可能出現(xiàn)大氣層,存在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并且可能存在磁場保護生命免受宇宙射線的傷害。據(jù)科學(xué)家測算,比鄰星b的表面溫度可能在-15℃~30℃之間,是一個非常溫和的范圍,溫度和氣候條件更加適合生命生存。如此看來,移居比鄰星b確實值得期待。
比鄰星b處在一個三合星系統(tǒng)中,也就是科幻小說中描述的三體世界,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站在比鄰星b的地面上,抬頭可以看見“三個太陽”。這是因為較大的兩顆恒星跟比鄰星比起來,相對遠得多,所以真的生活在比鄰星b上也只能看到一個“太陽”,另外兩個“太陽”看起來則更像星星。
“串個門”多久能到
比鄰星b距離地球約4.2光年,這個飛行距離放在當(dāng)下而言相當(dāng)遙遠。
目前為止,飛得最快的人造飛行器是美國科研人員在2018年發(fā)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該探測器的速度最快可以達到176千米/秒。即使能一直按這個速度飛行,探測器飛到比鄰星b也需要好幾千年,何況這還是在不載人的情況下,載人飛行器速度恐怕要慢很多。因此,在目前科技水平下,想將人類送往比鄰星b,需要速度更快的宇宙飛船或者壽命更長的人類,恐怕這兩個愿望在短時間內(nèi)都無法實現(xiàn)。
至于一些書或者電影里提到的蟲洞、時空折疊、曲率引擎、穿越黑洞以及時光隧道等技術(shù),以現(xiàn)在的視角來看,只是科學(xué)幻想或者科學(xué)理論,距離現(xiàn)實世界還很遙遠,所以去這個鄰居家“串個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隔著天文望遠鏡看一眼鄰居,就是目前科技所能達到的極限了。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奇跡會出現(xiàn),“串門”成為常態(tài),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