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預測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在新時代,青年人擁有更多的機會和平臺去嘗試、去探索。然而,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犯錯和試錯的情況。有些人因害怕犯錯而不敢嘗試,有些人則在試錯過程中未能及時糾錯。
以上材料對青年人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深度交流
生 老師,這個作文題目提到了犯錯、試錯和糾錯,它們有什么區(qū)別呢?
師 犯錯通常是無意中犯下的錯誤,可能是缺乏經驗、知識或疏忽等原因導致的。試錯則是有意識地去嘗試一些新的方法或途徑,它帶有探索的意味,即使可能會犯錯,但目的是為了獲取經驗和找到正確的方向。而糾錯是在發(fā)現(xiàn)錯誤后,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糾正,使其回到正確的軌道。
生 那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又分別起到什么作用呢?
師 在追求夢想時,犯錯能讓你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有機會改進和成長;試錯可以幫助你們探索新的可能性,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糾錯則能讓你們在錯誤的基礎上調整方向,更加接近目標。
生 那我們在寫作時,應該如何體現(xiàn)犯錯、試錯和糾錯的區(qū)別呢?對于它們,又該持有怎樣的態(tài)度呢?
師 在寫作時,可以通過描述具體的事例,展現(xiàn)出犯錯的無意性、試錯的目的性以及糾錯的關鍵性。對于犯錯,要勇于承認并及時糾正,從中吸取教訓;對于試錯,要有勇氣去嘗試,不怕失敗;對于糾錯,要積極主動,及時調整。
生 那在寫作中怎樣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些觀點呢?
師 可以運用一些正反事例和假設論證,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你們的觀點。
生 謝謝老師的指導!
正視犯錯,勇于試錯,善于糾錯
新時代,青年人擁有更多機會和平臺去嘗試、去探索,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然而,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犯錯和試錯是難以避免的。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人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敢試錯,止步不前;有人勇于試錯卻不能及時糾錯,陷入困境。(引述材料,提出問題,緊密結合題目情境。)然事實是:犯錯不等同于試錯,試錯必借助于糾錯,知此方能不斷成長,不斷成熟。(區(qū)別“犯錯”和“試錯”兩個概念,讓論點更合理、更嚴密。)
試錯是成長的開始。馬云曾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彼趧?chuàng)立阿里巴巴之初,不斷嘗試新的商業(yè)模式和策略,經歷了無數(shù)次的試錯。假如他因為一次的失敗就放棄試錯,那么就不會有如今的阿里巴巴。(此處使用假設論證。)愛迪生說過:“我沒有失敗,我只是找到了一萬種行不通的辦法?!痹诎l(fā)明電燈前,他進行了上千次的試驗,每一次試驗都是一次試錯。最終,是這些試錯讓他找到了最合適的材料和方法。假如愛迪生沒有堅持試錯,半途而廢,那么電燈的發(fā)明可能會推遲很久。(再次使用假設論證。)
然而,僅僅勇于試錯是不夠的,還需要及時糾錯。羅曼·羅蘭說:“人生應該有兩盞燈,一盞是勇氣的燈,另一盞是希望的燈?!保ń栌妹跃洌瑢崿F(xiàn)論證過渡。)試錯需要勇氣,而及時糾錯則給我們帶來希望。
青年人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好奇心,應該勇于嘗試新事物,不斷探索未知的領域。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無意犯錯,會主動試錯,但這并不可怕,關鍵是不要將犯錯簡單等同于試錯,而要從主動試錯中積極學習,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同時,青年人也應該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糾錯能力,這需要我們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傾聽的姿態(tài)、反思的習慣、果敢的決策。(點出糾錯能力的培養(yǎng),讓文章更具指導意義。)
喬布斯說:“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他在蘋果的發(fā)展過程中也曾進行過多次試錯,但他能夠及時糾錯,根據(jù)市場反饋和用戶需求,調整產品策略,最終讓蘋果成為了全球最具價值的公司之一。假如喬布斯沒有及時糾錯,而是一意孤行,不理會市場和用戶的需求,那么蘋果可能就無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第三次使用假設論證。)
總之,試錯并不等同于犯錯,它是一種有意義的探索和嘗試;糾錯與試錯要漸次展開,才能在錯誤中汲取經驗,獲得成長。
新時代,新青年,要具備勇敢、堅持和自信的品質,正視犯錯,拒絕重復死循環(huán);勇于試錯,敢于嘗試新事物;及時糾錯,善于汲取好經驗,(連用整句,增強文章語勢,強化文章主旨。)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不斷成長,成為新時代的棟梁之材。
【亮點借鑒】
標題全部呈現(xiàn)三個關鍵詞,明確了文章的觀點態(tài)度,一目了然。首段即厘清三個關鍵詞的邏輯關系,為全文的展開提供了綱目,又借助羅曼·羅蘭的名句將文章分為兩個論證層次,最后以重申論點結尾,結構清晰。論證方面采用時代名人詳例和假設論證結合的方式,更具時代感和說服力。語言多用整句,典雅優(yōu)美,具有氣勢。
假設論證法
假設論證作為一種論證方法,是通過構想與已知事實相悖的情景,以此來強化或證明某一觀點的正確性。
這種論證方式具備諸多顯著的益處。其一,能夠顯著增強觀點的說服力,通過引入假設的情況,引發(fā)讀者對不同可能性的思考,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觀點。其二,能有效地引發(fā)讀者的深入思考,引導讀者從不同角度審視問題,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其三,能夠突出特定因素對結果的重要性,讓讀者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這些因素在整個事件中的關鍵作用。其四,體現(xiàn)論證的嚴謹性和邏輯性,使論證過程更加科學合理。
以論證“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為例:我們如果繼續(xù)對環(huán)境污染問題視而不見,肆意掠奪自然資源,那么未來將會面臨一系列嚴峻的后果,如資源嚴重匱乏、生態(tài)嚴重失衡等。通過這樣的假設,鮮明地突出了保護環(huán)境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使讀者深刻認識到,只有積極采取行動,才能避免可怕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