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重訪化州市笪橋鎮(zhèn)高志塘村,感覺她更美了!映入眼簾的,除了過去曾經見過的漂亮群樓、整潔村道、戲臺影院、文化長廊、荷花池塘外,還增加了山坡公園、3個涼亭、600米河堤和釣魚場、數(shù)十畝玫瑰葡萄園……“全國文明村”“茂名十大美麗村莊”的稱號,真是實至名歸!
高志塘村村長謝中勝,一個50多歲的壯年漢子,正在指揮幾個工人維修村道中的梯級。見到我們,便停下手中活兒,熱情地帶我們到他的茶室—高樓前面地坪上搭起的帳篷,飲茶聊天,如數(shù)家珍般談起高志塘村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
高志塘村全村有280多人,其中謝姓23戶,230多人。開村祖是謝中勝的曾祖父謝大廷,至今已經六代120多年了。革命戰(zhàn)爭年代,村里謝家海、謝禮聲、嚴三嫂等人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謝家友為游擊隊提供食宿,救護傷員,解放后被評為“堡壘戶”。高志塘是名副其實的革命老區(qū)村。
謝中勝說,高志塘村改革開放前與周邊村莊一樣,農民種稻為主,收入不多,日子艱難。1985年以后,該村進入了發(fā)展快車道。曾任大隊支部書記的謝信聲,率先到廣州創(chuàng)業(yè),成立了化州裝修工程公司;村民謝福奇緊隨其后,到廣州成立僑苑裝飾公司。這兩個公司以油漆裝飾為主業(yè),隊伍以高志塘村村民為主體,實際上是家族式企業(yè),帶動全村戶戶致富,以致外面人稱高志塘村為油漆村。村民致富后,在廣州天河一個叫棠東的地方,合資購買了一塊土地,20多戶(加上親戚共50多戶)各建一棟甚至幾棟面積120平方米、高5層的樓房,在大都市中搞起一個“高志塘村”。“現(xiàn)在,這些房屋都出租了,有些戶每年租金收入超過百萬元!”謝中勝興高采烈地說。我們問村長:“全村去年人均收入到底有多少?”謝村長表示,人均收入這個概念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反正23戶中,億元戶有幾戶,其他也就千萬元和百萬元戶了。我們估計人均純收入達百萬元以上,村長笑而不答。
富起來后,高志塘村接著注重“美”起來、“文”起來。新農村建設是需要大筆資金的,村民們按村規(guī)民約的有關規(guī)定捐款,成立集體公益基金,所有公共建設和公益活動都由該基金支出。“基金最多的時候,有六七千萬元!”謝中勝眉飛色舞地說。我們問:“現(xiàn)在賬里還有多少錢?”他笑而答道:“反正,三幾千萬的工程還是可以搞的?!?/p>
20年來,該村用集體公益基金辦了如下幾件大事:一是建起雨污分離的地下排水網絡,全村樓前屋后看不見一點明水,所有污水集中到污水處理池生化處理;建起垃圾收集站,聘請3個保潔員負責美化凈化。二是開通207國道至高志塘村的3公里大道和村內的6公里村道,全部實現(xiàn)硬底化,道路上安裝了300多盞路燈,還在村道中建設了3個景觀亭,供游客休憩。三是建起了戲臺、文化廣場、文化長廊、祖宗紀念樓和藏書2萬多冊的圖書室,使村民受到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化薰陶。四是在低洼田壟建設了600米長的河堤,在小河放養(yǎng)魚類,將河堤打造為垂釣基地,供游人和村民享受釣樂。五是將50畝村集體土地整理打包出租,興辦一個玫瑰葡萄園,既有經濟收益,又美化村莊,還為游客提供現(xiàn)場采摘葡萄樂趣。六是建設了中心公園和山坡公園,使人一進村就看見花木扶疏、滿目蒼翠和籬樹組成的“高志塘村”四個碩大的字。七是在全村適當?shù)牡胤桨惭b了60多個“天眼”,保障了村莊的良好治安。“現(xiàn)在,全村每年僅水電衛(wèi)生費用就支出20多萬元。我們還計劃建設一個高檔次的農莊,投資需要二三千萬元。”謝村長說。
高志塘絕大多數(shù)村民已在城市居住,只是在過節(jié)時才回村聚集。村中的幾個老人,謝村長也為他們精心整理了一個菜園,供他們種菜,懷戀土地情結。高志塘年輕一代正在茁壯成長,本科、碩士、博士生,以及出國留學生形成群體,許多年輕人正脫離父輩的建筑裝修工作,紛紛奔向新業(yè)態(tài)?!拔业膬鹤酉眿D都進入大型國企,從事電腦程控工作了?!敝x村長自豪地說。
謝村長帶領我們看民居、逛公園、閱長廊、坐涼亭、參觀釣魚堤和葡萄園,以及正在建設中的村文化室、歌舞廳、村史館。冬陽下,和風中,我們感覺到高志塘村真有“城市氣派,田園風光;共同富裕,團結文明”的時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