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662.2 文獻標識碼:B 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4.02.014
山杏,又名西伯利亞杏,是我省北部最主要的鄉(xiāng)土樹種之一,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深根性樹種,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山杏具有壽命長、管理方便、效益高、周期短等特點,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優(yōu)良樹種。本文總結了冀北部地區(qū)山杏主要病蟲害發(fā)生種類和綠色防控技術。
1 山杏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1.1 杏疔病
1.1.1 癥狀 主要為害新梢、葉片,也為害花和果實。新梢發(fā)病,節(jié)間縮短,其上葉片變黃、變厚,以后葉脈變?yōu)榧t褐色,葉內(nèi)暗綠色,變厚,在葉片上散生小紅點,后期從小紅點中出現(xiàn)淡黃色短毛狀或在葉面上混合成黃色膠層。葉片感病,葉柄變短變粗,基部腫脹,節(jié)間縮短,以后變褐、變黑,質脆易碎。葉背面散生小黑點。果實感病,生長緩慢,果面著生淡黃色病斑,生有紅褐色小粒點,病果后期干縮脫落或掛在樹上呈僵果狀。
1.1.2 發(fā)生規(guī)律 病菌主要在病葉內(nèi)越冬,靠氣流傳播,5月出現(xiàn)癥狀,10月葉片變黑。
1.1.3 防治方法 1)5-6月間及時剪除病葉、病梢,集中燒毀。2)休眠期,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在杏樹展葉期,噴施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注意交替輪換用藥。
1.2 杏仁蜂
1.2.1 為害狀 雌蜂產(chǎn)卵于幼果內(nèi),以幼蟲在杏核內(nèi)蛀食杏核,蟲果表面有半月形稍凹陷的產(chǎn)卵孔,有時產(chǎn)卵孔出現(xiàn)流膠,蟲果易脫落,也有的干縮在結果枝上。
1.2.2 發(fā)生規(guī)律 1年發(fā)生1代,以幼蟲在被害的杏核內(nèi)、枯干上越冬;4月下旬羽化成蟲,在杏果指頭大時成蟲大量出現(xiàn),將卵產(chǎn)在幼果果肉內(nèi),每果產(chǎn)卵1粒,在核硬化前蛀入杏仁,孵化的幼蟲在核內(nèi)食害杏仁,在6月上旬老熟,即在杏核內(nèi)越夏、越冬。被害果開始脫落或在樹上干縮。5月為害最重,常導致大量落果。
1.2.3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結合冬季果園耕翻,將受害落果、干果及杏核埋于20 cm深的土層內(nèi),也可集中燒毀。2)藥劑防治:5月,當杏果如豆粒大時,為幼蟲產(chǎn)卵期,噴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2 000~3 000倍液,進行防治。
1.3 山楂葉螨
1.3.1 為害狀 刺吸汁液為害,芽受害后不能繼續(xù)萌發(fā),葉片受害后光合作用減弱,提早落葉,削弱樹勢。
1.3.2 發(fā)生規(guī)律 1年3~7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樹木裂縫、枯枝落葉、土縫里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為出蟄盛期,4月中旬開始產(chǎn)卵于葉背面,經(jīng)10 d左右孵化,拉絲結網(wǎng),第2代以后世代重疊,6月大量發(fā)生,7月上旬達危害高峰,7-8月嚴重發(fā)生,葉片焦枯脫落,9月中、下旬受精雌成蟲開始越冬。
1.3.3 防治方法 1)人工清理落葉、雜草或刮樹皮。2)噴施15%噠螨靈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4 000~6 000倍液。
1.4 桑白蚧 又稱“樹虱子”,以刺吸式口器為害,防治方法類似。
1.4.1 為害狀 桑白蚧以雌成蟲或若蟲固著在枝干上刺吸汁液,介殼形成后,枝干上密閉重疊,發(fā)生嚴重時,植株枝干可見若蟲群落,枝條灰白,凹凸不平,枝芽發(fā)育不良,甚至引起枝條或全株死亡。
1.4.2 發(fā)生規(guī)律 桑白蚧1年發(fā)生2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枝干上越冬,次年4月中旬產(chǎn)卵,5月上旬卵孵化,第2代雌成蟲于8月上、中旬產(chǎn)卵,每雌蟲產(chǎn)卵量可達百余粒,呈白色有光澤蟲塊,雌蟲密集,喜為害幼樹主干和三四年生枝條,受害嚴重植株上蟲體密集,似蓋一層棉絮,削弱樹勢。
1.4.3 防治方法 1)冬春季節(jié)人工刮除枝、干上的蟲體或結合修剪剪除被害枝條,集中燒毀。2)若蟲孵化盛期噴施10%吡蟲啉1 500~2 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3%啶蟲脒1 000~1 500倍液等。
1.5 小綠葉蟬
1.5.1 為害狀 吸汁害蟲,造成葉片斑斑點點失綠,影響光合作用。
1.5.2 發(fā)生規(guī)律 1年發(fā)生10多代,以成蟲在雜草叢中或樹皮裂縫內(nèi)越冬,次年4月刺吸嫩枝或樹葉汁液。卵產(chǎn)于葉背,若蟲多在葉背危害,受驚則彈跳遷移。6-10月為危害高峰期,11月進入越冬。
1.5.3 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雜草和枯枝落葉。2)若蟲發(fā)生期,噴施50%辛硫磷1 000~2 000倍液或2.5%氯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等。
1.6 銅綠麗金龜
1.6.1 為害狀 幼蟲為害植物和雜草的根系;成蟲聚集為害山杏的花、嫩葉、幼果,造成落花落果,嫩葉被害后形成若干孔洞,常導致整株山杏樹的葉片殘缺不全。
1.6.2 發(fā)生規(guī)律 1年發(fā)生1代,以幼蟲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前后繼續(xù)為害一段時間后,取食農(nóng)作物和雜草的根部,6月成蟲開始出土,為害集中時間為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見卵,成蟲產(chǎn)卵于果樹下的土壤內(nèi)或大豆、花生、甘薯、苜蓿地里,8月孵化出幼蟲,取食寄主植物根部,11月幼蟲土中越冬。食性雜,食量大,群集為害,林木葉片可以在幾天內(nèi)被全部食光,成蟲有假死性和趨光性,幼蟲主要為害植物根系。
1.6.3 防治方法 1)捕殺成蟲:利用成蟲群集為害的習性,下午或傍晚振落捕殺成蟲。2)深耕:中耕除草、松土、捕殺幼蟲。3)果園管理:在果園內(nèi)盡量不種大豆、花生、甘薯、苜蓿,不施用未經(jīng)腐熟的有機肥。4)誘殺成蟲:①黑光燈誘殺:利用趨光性,用黑光燈誘殺,晚間8:00-10:00時開燈即可。②糖醋液誘殺:在成蟲發(fā)生盛期,將白酒、紅糖、食醋、水、90%敵百蟲晶體按1∶3∶6∶9∶1的比例配成糖醋液,放在樹行間誘殺害蟲。5)土壤處理:于地面撒施5%辛硫磷顆粒劑,施后將藥淺耙入土,可防治幼蟲。6)成蟲發(fā)生期噴藥防治。可選的藥劑有20%甲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等。
2 山杏各時期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2.1 萌芽期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瘡痂病、褐腐病、杏疔病、細菌性穿孔病、流膠病,蟲害有山楂紅蜘蛛、杏球堅蚧、桑白蚧、龜蠟蚧、桃小食心蟲等??捎谠绱簢?~5波美度石硫合劑,要求地面樹冠全部噴到。
2.2 落花期至幼果期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瘡痂病、褐腐病、細菌性穿孔病、桃粉蚜、桑白蚧、龜蠟蚧、小綠葉蟬、卷葉蛾、梨星毛蟲、銅綠麗金龜?shù)?。防治措施?)噴施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春雷霉素400~800倍液防治瘡痂病、褐腐病、炭疽病等。2)噴施5%啶蟲脒乳油、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防治蚜蟲、卷葉蛾等。
2.3 果實采收前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山楂葉螨、卷葉蛾、桃小食心蟲等。防治措施:采前20 d或采后噴施1.8%阿維菌素乳油4 000~5 000倍液,加入菊酯類農(nóng)藥如43%聯(lián)苯肼酯2 000~2 500倍液等。
2.4 采后至落葉前蟲害防治 主要蟲害有桑白蚧、龜蠟蚧、刺蛾類、舟形毛蟲等,還有蛀干害蟲天牛、小蠹蟲等發(fā)生。防治措施:可噴施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4 000~5 000倍液或22.4%螺蟲乙酯3 000~5 000倍液;對于蛀干害蟲天牛、小蠹蟲的防治,主要是及時清理被害枝干,采用蟲孔注射熏蒸劑或塞入磷化鋁片劑等進行熏蒸防治。
2.5 落葉期病蟲害防治 清除園內(nèi)雜草、落葉、病蟲果,并集中深埋。
2.6 休眠期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杏疔病、細菌性穿孔病、流膠病、山楂葉螨、杏球堅蚧、桑白蚧、龜蠟蚧、桃粉蚜、桃小食心蟲、杏仁蜂、天幕毛蟲等。防治措施:1)冬季清園。結合冬剪清除山杏樹上及地面的病枝、病果、病葉,刮除老皮,集中燒毀或深埋。2)用硬毛刷刷掉介殼蟲。3)刮除流膠斑塊,用殺菌劑涂抹病斑。4)在發(fā)芽前全園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20倍液,鏟除越冬病蟲源。如有枝干病斑應及時進行刮除,然后涂抹3~5波美度石硫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