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又融合了當代生活美學的馬面裙成為“國風”頂流,引領了新中式時尚潮流,也見證著人們心中日漸升騰的文化自信。
The horse-face skirt,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a fusion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has become the top trend of \"China chic\", leading the new Chinese fashion trend and witnessing the increasing cultural confidence in people’s hearts.
馬面裙之變
馬面裙又名“馬面褶裙”,起源于宋遼時期,當時的裙子已經具有了馬面裙的一個馬面形制。宋代,為了方便女性騎驢,設計了一種開胯的裙子,這種裙子被稱為“旋裙”,是馬面裙的雛形。到了明代,馬面裙逐漸定型,成為了明代女性服飾的代表之一,其風格清新淡雅,色彩秀麗。到了清代,馬面裙在繼承了明代裙飾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演變,逐漸發(fā)展成為清代漢族女子的日常著裝,風格也由明代的清新淡雅變成了清代的華麗富貴。后來,馬面裙的風格變得秀麗質樸,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但它的“馬面”結構一直是根深蒂固的存在著。
馬面裙的形制和工藝在清代達到了新的發(fā)展高峰,注重包邊和鑲邊工藝,使得裙子更加精致和華麗。同時,在裙擺處增加了闌干邊或多重鑲邊,既起到了加固的作用,又增加了視覺上的層次感。此外,清代馬面裙在形制上出現了更多的變化,如闌干裙、百褶裙等不同類型,這些形制的出現,不僅豐富了馬面裙的款式,更展現出清代女性對美的追求和創(chuàng)造力。
如今,馬面裙已經成為了中華文化中的經典元素之一,它所承載的歷史和文化內涵,使得它在現代服飾中依然獨具魅力。許多設計師將馬面裙的元素融入現代服飾中,打造出既有古典韻味又不失時尚感的服裝。馬面裙不僅是一種服飾形式,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作為傳統(tǒng)漢服的一種,馬面裙從旋裙發(fā)展而來,其歷史可追溯到宋代?,F代馬面裙在圖案、顏色上更加豐富,在剪裁與搭配上也更符合當代人的審美。今天,越來越多年輕人為傳統(tǒng)文化圈粉,也熱衷將傳統(tǒng)文化元素與自己的日常生活對接。聚會流行“圍爐煮茶”,“八段錦”成健身大招,掐絲琺瑯等文物紋樣成為美甲新貴……當代年輕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傳統(tǒng)文化致敬。馬面裙的火爆出圈,正是這種文化消費潮流的縮影。
“時尚的盡頭是馬面裙,馬面裙的盡頭是窗簾布?!边@不是一句戲言,社交平臺上有人用“過時的窗簾布”爆改成馬面裙的視頻,收獲一片贊嘆。事實上,2022年就有窗簾布制造廠家轉型改做馬面裙布料,“訂單嘩啦啦地來,機器不能停。”浙江海寧市許村鎮(zhèn)一名紡織企業(yè)主曾告訴媒體,前幾年傳統(tǒng)窗簾布料銷售不佳,2022年由于馬面裙流行,提花制造機派上了新用場,不少原先生產窗簾布的廠家利用現有的提花機,順利轉型生產馬面裙面料。
從小眾走向大眾
目前浙江省海寧市許村鎮(zhèn)有100多家紡織企業(yè)在從事馬面裙和新中式服裝面料的生產,日產面料能達到3萬余米,可制成近7000條馬面裙。而在全球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中國輕紡城,3萬余戶經營戶銷售的紡織品經營品種超過5萬種,在這里,商戶店門口多懸掛著馬面裙面料供消費者選擇。
隨著馬面裙的爆火,消費者對漢服接受度、認可度越來越高,很多面料批發(fā)商也開始鉆研馬面裙的紋樣、款式、面料升級。兒童款、老年款的面料訂單日益增多,為了更適配日常穿著,織造廠家將馬面裙上慣用的龍鳳等動物圖案轉為清雅的竹梅蘭菊圖案,降低對比度更日常。更多的廠家則在研究改良面料,以往的馬面裙面料較為厚實,如何讓面料更輕、更柔軟、更透氣,是織造廠家面臨的新問題。
曹縣的馬面裙生產商,剛剛度過最繁忙的春節(jié)。3月9日,據報道,今年前2個月,當地馬面裙銷售額接近5.5億元。
任亞峰的公司從去年初開始銷售馬面裙,至去年9月,日銷量最高達到500件。今年春節(jié)期間,銷量陡增至日均1000多件,比去年同期增長10倍,遠超工廠產能。為此,原先每天直播6小時的直播間,只播3小時就提前下線?!安荒茉俣嗔?,再多就發(fā)不出貨了?!比蝸喎逭f。
馬面裙是明清時期傳統(tǒng)服飾,有前、后、里、外4個裙門,外裙門有裝飾,內裙門則裝飾較少或無裝飾。近年來,隨著國潮文化興盛,改良版的馬面裙日漸流行,成為“新中式”風潮的時尚單品之一。
曹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數據顯示,今年春節(jié)期間,該縣以馬面裙為主的龍年拜年服飾銷售額超過3億元。該中心主任張龍飛介紹了馬面裙走紅的過程:2022年7月,某國際知名品牌發(fā)布一款售價折合人民幣2.9萬元的中長半身裙,因其外形酷似馬面裙,有網友指出該款產品設計疑似抄襲馬面裙。此事在短時間內引發(fā)大量關注,馬面裙也走進公眾視野里。
2023年,曹縣的電商廠家開始大規(guī)模生產馬面裙。在此之前,這些企業(yè)主要生產演出服和漢服。
“馬面裙其實是漢服生產的一個發(fā)展階段?!睆堼堬w告訴記者。以前,市面上的漢服大多制作華麗、單價較高,其消費群體也固定在漢服愛好者的小圈層中。2018年,曹縣憑借完整的演出服生產鏈條,加入漢服生產賽道,推出單價更低的漢服,迅速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安芸h生產的漢服推動漢服產品從小眾走向大眾,馬面裙的出現更代表著漢服越來越日?;??!睆堼堬w說。
在曹縣大集鎮(zhèn),集聚了從制版、布料、裁剪,到印花、縫制、成衣所有工序的完整產業(yè)鏈。新產業(yè)鏈的閉環(huán)升級,不僅提升了曹縣漢服抵御市場風險的能級,還完成了對人力、廠房、技術、原材料等生產要素的創(chuàng)新合理配置。素以淘寶鎮(zhèn)、淘寶村數量占優(yōu)的菏澤曹縣,電商發(fā)展積厚成勢,又在商業(yè)化迭代升級的風口上催生出漢服及馬面裙產業(yè),同樣是新興產業(yè)的又一次“華麗轉身”。
炙手可熱的“超級單品”馬面裙,不僅在各大電商平臺賣斷貨,“直播帶貨”更是其走俏網絡的主渠道和新路徑,風靡全網的賣家“真人秀”是“賺取”流量和積攢口碑的營銷新模式。
如是多的“新”足夠證明,以漢服馬面裙為代表的“后起之秀”們“質”與“態(tài)”都呈現出“新”的特點,它們催生出朝氣蓬勃的新質生產力,呼之欲出的新型產業(yè)刻繪出逐“新”而行的菏澤臉譜,也“引燃”了菏澤“后來居上”的強大動能。
馬面裙的火爆,充分展示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活化創(chuàng)新帶來的市場價值。傳統(tǒng)文化的新生,同樣給傳統(tǒng)產業(yè)帶來了新機遇、新模式和新動能,成為一個行業(yè)乃至一個地區(qū)發(fā)展的良性文化驅動。同樣,一個地區(qū)的高質量發(fā)展也絕對不是對傳統(tǒng)產業(yè)的一味“摒棄”,而是對它們進行革新式的改造,通過“活化創(chuàng)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價值,從而使更多優(yōu)質的新質生產力呼之欲出?;蛟S,透過對漢服馬面裙產業(yè)視角稍作窺探,展望政府正在為這一新興產業(yè)所做的,我們可以更快地洞悉一個地區(qū)高質量發(fā)展的“引擎”所在。
首先,應該進一步加大創(chuàng)新激勵力度,給予文化“兩創(chuàng)”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更優(yōu)厚扶持政策,引導形成更為多元豐富的產品體系,形成一批國潮時尚產業(yè)集群;其次,應該更加注重提升品牌價值,逐步打造并做優(yōu)做強區(qū)域性品牌,全方位提升品牌內涵和外延價值,建立完善版權登記保護制度,成立區(qū)域產權保護和交易中心,依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再次,深化區(qū)域合作,注重強強聯手,向同行業(yè)先行地區(qū)學習借鑒先進發(fā)展經驗,密切生產、銷售、物流、售后全產業(yè)鏈全過程合作,暢通產業(yè)上下游聯動機制。
除此之外,加大開放力度,借文化之“船”出“產業(yè)”之海,瞄準海外市場,既能“捕獲”靈感設計生產符合國際審美潮流的商品,又能在大洋彼岸喜看“東風夜放花千樹”。
迸發(fā)新光彩
馬面裙是清新帶有雅致,簡約不失華麗的傳統(tǒng)女裝。十多年前,以馬面裙為代表的傳統(tǒng)服飾還局限在漢服社、漫展等小圈子里,而現在已經越來越多成為“常服”。春節(jié)有添置新衣的習俗,今年馬面裙成了“爆款新春戰(zhàn)袍”。春節(jié)前后,馬面裙不少熱銷單品的銷售額超過了百萬元,這背后是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新”潮。老字號、國貨“潮品”、龍元素商品等熱銷,各色特色非遺傳統(tǒng)民俗扮靚節(jié)日氛圍,透出濃濃文化氣息,大家樂于把越來越多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拿在手里,穿到身上,帶動了新的消費。
在漢服圈,形制與漢服穿搭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問題。改良后的馬面裙是否會產生形制上的爭議?業(yè)內人士發(fā)現,起初做漢服的兩三年,漢服市場仍屬小眾,漢服愛好者對形制的要求非常高,一定要研究清楚。近兩年,漢服市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高速發(fā)展,隨著銷量越來越大,消費者的心態(tài)也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多人對漢服感興趣,對改良的需求更多了。一些通勤上班穿漢服的消費者需求一年比一年日?;婚_始做大袖,后來做琵琶袖,再做弓袋袖。她們問明年能不能更短一點?
一位漢服品牌經營者表示,一邊把漢服穿起來,一邊了解漢服的門道。很多人不懂漢服,是因為接觸不到,如果有心了解,可能花上半天時間就能有大致的認識。作為中國人,應該對中國傳統(tǒng)服飾有所認知,可以穿改良漢服,但最好要知曉哪些地方經過了改良,這樣在國際交往中也能更好地傳播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做直播時,都會講改良款與傳統(tǒng)款有哪些區(qū)別、為什么要做這些改良。比如一款熱銷的松緊腰散褶不開衩馬面裙,解決了壓褶鋒利的馬面裙不易打理、熨燙有難度的問題,也不用擔心裙門開衩容易“走光”,但還是能一眼看出是馬面裙的廓形。改良不是壞事,如果把對漢服的認知限制得太死,很多人進都進不來,那就更別談穿上身了。
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馬面裙,不少消費者產生選擇困難癥。社交平臺上,“購買馬面裙如何不踩雷”等帖子吸引網友關注。有人介紹馬面裙穿搭的禁忌,比如裙長不能太短,“露腿太多就要換了”。
馬面裙在現代人“不斷認識、發(fā)現、完善”的循環(huán)中,從凝聚著古代文化的博物館逐步走入我們火熱的生活。人來人往的商場里、博物館的展品前、熱鬧的聚會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在不同的場合穿著馬面裙,被重新發(fā)現的馬面裙,正在迸發(fā)屬于這個時代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