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南晶香占于2020年通過廣東省審定并被認定為廣東絲苗米品種,具有株葉形態(tài)好、分蘗力中等、抗倒性強、熟色好、米質優(yōu)、有香味等特點。從生育特性、農藝性狀和產量、抗病性、稻米品質等方面介紹南晶香占在廣東省汕頭市的種植表現(xiàn),并從毯苗育秧、大田整理、移栽、施肥管理、水分管理、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總結南晶香占機插高產栽培技術,為南晶香占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南晶香占;生育特性;機插種植;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1.0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3)19-96-3
0 引言
南晶香占是廣東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用南晶香和象牙香占雜交,再對其后代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的早晚造、感溫型優(yōu)質常規(guī)稻品種[1]。該品種米粒細長、晶瑩剔透,蒸制后軟滑而有彈性,口感和飯味俱佳,有香味,米質達《食用稻品種品質》(NY/T593—2002)二級[1-2]。南晶香占于2020年9月通過廣東省審定,12月被認定為廣東絲苗米品種。南晶香占由于米質優(yōu)、外觀佳、飯香味濃,深受水稻種植戶和大米加工企業(yè)的歡迎,近年來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汕頭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于2022年引進南晶香占,開展早、晚造示范種植。筆者對南晶香占在汕頭市的種植表現(xiàn)進行總結,并介紹南晶香占機插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南晶香占種植戶提供參考。
1 南晶香占在汕頭市的種植表現(xiàn)
1.1 生育特性
2022年,南晶香占在汕頭市示范種植,早、晚造均采用毯苗插秧機移植,大田用種量為30 kg/hm2,插植株行距為30 cm×14 cm。早造于2022年2月24日播種(覆膜保溫育秧),3月18日移栽(秧齡22 d),6月5日始穗,6月9日齊穗,7月6日成熟,全生育期132 d。晚造于2022年7月20日播種,8月6日移栽(秧齡17 d),10月1日始穗,10月5日齊穗,11月11日成熟,全生育期114 d。
1.2 農藝性狀和產量
在汕頭市種植時,南晶香占秧苗分蘗力中等,株型中集,植株矮壯,莖稈韌性好,抗倒力強,灌漿結實期熟色好,稻米香味較濃。南晶香占作早稻種植時,單位面積有效穗數達303.2萬穗/hm2,株高110.5 cm,穗長23.9 cm,穗粒數為146.4粒,結實率為91.3%,千粒質量為21.1 g,產量為7.47 t/hm2;南晶香占作晚稻種植時,單位面積有效穗數為290.5萬穗/hm2,株高102.4 cm,穗長23.1 cm,穗粒數為133.6粒,結實率為95.1%,千粒質量為21.9 g,產量為6.99 t/ hm2。相較于作晚稻種植,南晶香占作早稻種植時,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和穗粒數均較多,產量也較高;從結實率來看,南晶香占早造、晚造結實率都在90%以上。由此可見,南晶香占結實率較高,充實度較好,產量較高。從南晶香占早造、晚造的考種數據可以看出,南晶香占的穗粒數、結實率和千粒質量變化不大,比較穩(wěn)定,表明品種的穩(wěn)定性和適應性較好,因此在生產上可以適當密植,通過增加單位面積有效穗數提高產量。
1.3 抗病性
南晶香占于2022年在汕頭市種植時,早造、晚造田間均發(fā)生稻瘟病,但未發(fā)生較大面積的白葉枯病。這說明在汕頭市種植時,南晶香占的大田抗病性較好。
1.4 稻米品質
在汕頭市種植的南晶香占,稻米透明度好,直鏈淀粉含量較低,粒形細長,長寬比4.2左右,香味較濃,2-乙酰-1-吡咯啉質量分數為430.22~668.91 μg/kg。晚稻米質鑒定為優(yōu)質2級,稻米品質指標達到廣東絲苗米標準,被認定為廣東省第二批絲苗米品種。
2 南晶香占機插高產栽培技術
2.1 毯苗育秧
2.1.1 備好秧田
栽培人員應選擇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灌溉設施齊備、土壤肥力較高、雜草少、交通方便的田塊作秧田。育秧前,栽培人員要根據大田面積確定秧田面積,將秧田面積與機插大田面積的比例控制在1∶(80~100);確定好秧田面積后,耙平秧田,使田面平整,高低落差不超過1 cm;可用50%丁草胺乳油1 500 mL/hm2兌水750 kg/hm2噴霧封閉防草;噴施25%殺螺胺可濕性粉劑,防治福壽螺;保持薄水層(1~2 cm)沉實1~2 d后再起秧畦,畦寬130 cm,畦高15~20 cm,畦間隔30 cm;起好畦后均勻撒施三元復合肥[(m(N)∶m(P)∶m(K)=15∶15∶15]300 kg/hm2于畦面上,與畦面糊泥混勻。
2.1.2 種子處理
播種前,栽培人員應選取顆粒飽滿的稻種,并將種子攤曬1~2 d,以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和發(fā)芽勢。曬種后,栽培人員可用清水或鹽水選種,把浮在水面上的空癟粒撈出扔掉,然后用清水浸種12 h,再用10 g強氯精兌水5 kg浸種12 h,將種子撈出后用清水清洗,并用清水繼續(xù)浸種10 h左右,將種子撈出晾干后催芽。催芽前,先用50~60 ℃溫水浸種3~5 min,然后將溫度保持在38 ℃左右,讓種子破胸,促進種子快速發(fā)芽;種子破胸后,若種堆溫度超過30 ℃,要及時翻種淋水降溫,防止“燒包”。待種子芽長0.2 cm時代表催芽完成,將種子在室內攤晾煉芽12 h后即可播種。
2.1.3 播種
南晶香占屬感溫型中遲熟品種,應適時早播,為實現(xiàn)高產打下基礎。栽培人員應根據早造安全出苗(連續(xù)3 d以上氣溫高于12 ℃)、晚造安全齊穗的原則安排播期,早稻秧齡宜為20~25 d,晚稻秧齡宜為15~18 d。早稻宜于2月下旬播種,晚稻宜于7月25日之前播種。
南晶香占育秧方式為大田泥漿毯苗育秧,大田用種量為30.0~37.5 kg/hm2,合計用育秧盤270~375張/hm2,每盤約播種100 g。播種前,將秧盤橫排成2行放于畦面,依次平鋪,盤邊相疊,擺放整齊,將秧溝中無雜物的表層泥漿舀入秧盤并用木耙將泥漿抹平,待泥漿沉實0.5~1.0 d后再播種。
播種方式采用人工撒播。栽培人員需要先均勻撒播70%的種子,剩余30%的種子用于補播稀疏或漏播的地方,確保盤面種子均勻分布。播種后,用軟掃把垂直輕拍種子,使種子淺埋于土中。
2.1.4 秧苗管理
2.1.4.1 水分、溫度管理
播種后,為促進齊苗,早稻要蓋膜保溫保濕,使膜內溫度保持在30 ℃左右,超過35 ℃則要揭膜通風降溫;晚稻要蓋黑色遮陽網防播種后雨水沖刷。早稻秧苗高2 cm左右、2葉1心時就可以揭膜煉苗,煉苗時秧溝要有盤底水,以防止秧苗生理性失水。若遇寒流低溫,宜推遲揭膜時間,并做到日揭夜蓋。遇到較強冷空氣侵襲,要灌“攔腰水”護苗,待天氣回暖、氣溫穩(wěn)定后再換水保苗。氣溫正常后及時排水透氣,提高秧苗根系活力。晚稻遇高溫天氣易出現(xiàn)秧苗卷葉的情況,栽培人員要及時灑水補濕。秧苗移栽前3~5 d控水煉苗,以干為主,晴天半溝水,雨天放干畦溝水,保持盤土不發(fā)白、不出現(xiàn)裂縫為宜。
2.1.4.2 病蟲害防治
在秧苗1葉1心期,栽培人員可用敵克松、敵磺鈉、立枯靈、甲霜·惡霉靈等預防立枯病。如果出現(xiàn)爛種、爛秧情況,栽培人員應選擇在晴天16:00后回水,用2%春雷霉素水劑500倍液噴霧防治。
2.1.4.3 肥料管理
在秧苗2葉1心時,栽培人員可視情況施“斷奶肥”,可用尿素75 kg/hm2兌水7 500 kg/hm2噴施。如果秧田土壤肥沃,也可以不施。
2.2 大田整理
由于機插秧秧苗葉齡小,機插田塊不宜現(xiàn)整現(xiàn)插。栽培人員需要在秧苗移栽前1~3 d耙田,讓泥漿沉實,一般沙質土沉實1 d,黏質土沉實2~3 d。整好地后保持田面薄層水(水層0.2 cm左右)。機插田塊的田面要平整,上爛下實,泥腳深度小于30 cm,以利于機插。
2.3 移栽
秧苗移栽前,栽培人員要施“送嫁藥”和“送嫁肥”。移栽前3~5 d,對于葉色淡的秧苗,可用尿素60 kg/hm2兌水7 500 kg/hm2噴施;對于葉色濃綠且葉片下披的秧苗,可不施肥。另外,栽培人員可用福戈180~240 g/hm2+75%三環(huán)唑900 g/hm2兌水750 kg/hm2噴施,確保秧苗帶藥下田。
早稻秧齡20~25 d,晚稻秧齡15~18 d,葉齡3~4葉,苗高20 cm左右時可進行機插移栽。移栽時盡量淺插,以縮短緩苗期,促進低節(jié)位分蘗早生快發(fā)[3]。南晶香占分蘗力中等、穗粒數中等,高產群體應以攻穗數為主。因此,移栽時應插足基本苗[4-5],構建合理群體以確保高產穩(wěn)產,機插規(guī)格為30 cm×14 cm,達到24萬穴/hm2,每穴5株苗左右,確?;久鐢禐?20萬/hm2。移栽3 d后,栽培人員需要查看大田漏秧情況,及時進行補苗,確保不缺苗。
2.4 施肥管理
在耙田整地時施基肥,栽培人員可施尿素195 kg/hm2、14%過磷酸鈣300 kg/hm2、鉀肥120 kg/hm2。在早稻移栽后15~17 d,晚稻移栽后12~15 d,栽培人員可施尿素75~90 kg/hm2;早稻移栽后35~40 d,晚稻移栽后30~35 d,栽培人員可根據群體長勢施尿素90~120 kg/hm2、鉀肥120 kg/hm2。粒肥(含葉面肥)視秧苗長勢酌情施用,如果秧苗群體適宜、葉色較淡,栽培人員可施尿素30~45 kg/hm2;如果秧苗葉色過濃,群體偏大,可遲施或不施粒肥。
2.5 水分管理
在南晶香占分蘗期間,栽培人員需要保持土壤含水量高度飽和,淹灌1~5 cm淺水層,促進分蘗早生快發(fā)。當大田苗數達到目標穗數的80%時,栽培人員可以開始挖溝排水曬田,多露輕曬,以控制無效分蘗。曬田程度根據苗情和土壤而定,肥力高、苗勢旺和低洼的田塊早曬、重曬,反之則遲曬、輕曬或不曬[6-7]。在南晶香占幼穗分化期,栽培人員要結合穗肥的施用及時回水,幼穗分化至抽穗揚花期保持2~5 cm的水層;灌漿結實期應間歇性灌水,使大田處于漬水與落水相交替的狀態(tài),以發(fā)根保葉,防止早衰;待稻穗黃熟收獲前7 d斷水排干。
2.6 有害生物防治
秧苗移栽前,栽培人員可用25%殺螺胺可濕性粉劑對大田施藥,防治福壽螺;插秧后5~7 d,可用細沙75 kg/hm2與除草劑混施除草;在曬田前、植株乳熟期,可將浸過殺鼠醚的毒餌撒在田塊四周毒殺老鼠。
對于南晶香占病蟲害,栽培人員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合理安全施用高效低毒農藥,重點防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飛虱、稻瘟病、白葉枯病、紋枯病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等。針對稻縱卷葉螟、二化螟,栽培人員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1 500 mL/hm2或20%氯蟲苯甲酰胺乳油150 mL/hm2兌水900 kg/hm2噴施防治。針對稻飛虱,栽培人員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75 g/hm2兌水900 kg/hm2噴施防治,或用噻嗪酮450 g/hm2兌水900 kg/hm2噴施防治。針對稻瘟病,栽培人員可用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 800 g/hm2或30%敵瘟磷乳油1 200 mL/hm2兌水900 kg/hm2噴施防治。針對白葉枯病,栽培人員可用20%葉青雙可濕性粉劑1 800 g/hm2兌水900 kg/hm2噴施防治。針對紋枯病,栽培人員可在封行至抽穗期,用愛苗乳油225 mL/hm2兌水900 kg/hm2噴施2~3次。針對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栽培人員可用25%吡蚜酮240~360 g/hm2兌水900 kg/hm2噴施防治。
參考文獻:
[1]劉傳光,周新橋,陳達剛,等.廣東絲苗米品種南晶香占的選育與栽培技術[J].農業(yè)與技術,2022(7):94-97.
[2]王雪梅,唐修平,李小盛,等.廣東絲苗米品種南晶香占在郴州市作煙后稻種植的示范表現(xiàn)及高產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22(16):8-11.
[3]鐘紅娟,葉美苑,劉華偉,等.絲苗米的特點及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21(6):19-20.
[4]金巧玲,姜紅.機插水稻增產機理及高產栽培關鍵技術[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yè)科學版),2009(6):639-642.
[5]姜照偉,解振興,張數標,等.機插對水稻生育期的影響及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8(2):4-7.
[6]廖學群,王新,張建林,等.美香占2號在潮汕地區(qū)種植表現(xiàn)及晚造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9(10):227-229.
[7]鐘旭華,黃農榮,胡學應.水稻“三控”施肥技術[M].2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