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月份是獼猴桃生長的關鍵時期,做好田間樹體的管理,是確保獼猴桃優(yōu)質高產的關鍵。
一、精細復剪
復剪即“回頭看”,對選留的結果母枝及剪枝留芽情況反復進行斟酌比較,確定去留,在保證留足、留好結果母枝的前提下,將不適當、不理想及漏剪的弱枝剪除掉,以減少不必要的養(yǎng)分消耗。復剪結束后,拉枝綁蔓,這項工作最好在春季結束,若綁蔓過遲,則損傷的枝條易產生傷害,影響獼猴桃果樹的生長勢。從春季開始就要注意控制植株的頂端優(yōu)勢,防止以后的結果部位外移,同時培養(yǎng)更新枝組,復壯樹勢。
二、抹芽
及時抹去并生芽、重疊芽、傷口芽、過密芽和萌架芽等,可以起到控制芽的數(shù)量、控弱留壯的作用,為優(yōu)質高產打下基礎。一般從芽萌動期開始,大約每隔兩周左右進行一次,疏除主干和剪鋸口附近的萌芽、無生長點的葉叢芽、病蟲害芽等。抹除結果母枝頂部營養(yǎng)芽、主蔓上或內膛多余的徒長芽。抹芽時不能一次性都抹除,須留有一定的余地,至少留20%備用。內膛、結果母枝基部主蔓上的潛伏芽萌發(fā)較晚,加上這些部位要培育更新預備枝,因此不提倡抹芽,待萌發(fā)成幼枝出現(xiàn)時再選擇性地抹除。結果母枝營養(yǎng)枝較多,除了抹除過多過密細弱枝外,其余全部保留,以保證樹體正常生長。抹芽時會造成傷口,為減少病害發(fā)生,抹芽應在晴天進行,避免在陰雨天進行。
三、合理疏蕾
疏蕾一般在4月中下旬側花分離后2周左右開始。先按照結果母枝上每側間隔20~25cm,留一條結果枝的原則,將結果母枝上過密、生長較弱的結果枝疏除,保留健壯的結果枝,并將結果枝上的側花蕾、畸形蕾、病蟲侵害蕾全部疏除,按照結果枝的強弱,調整著生的花蕾數(shù)量,強壯長果枝留5~6個花蕾,中庸結果枝留3~4個花蕾,短果枝留1~2個花蕾。先疏除基部的花蕾,需要繼續(xù)疏時再疏頂部的,盡量保留中部的花蕾。
四、注意疏果
獼猴桃幼果生長非常迅速,疏果不可過遲。一般在盛花后2周左右開始,首先梳去授粉受精不良的畸形果、扁平果、傷果、小果、病蟲侵害果等。保留果梗粗壯、發(fā)育良好的正常果。同時,根據(jù)結果枝的勢力調整果實數(shù)量,生長健壯的長果枝留4~5個果,中庸的結果枝留2~3個果,短果枝留1個果或不留果,同時注意控制全樹的留果量,成齡園每平方米架留果40個左右。疏除多余果實時,優(yōu)先疏除短小果枝上的果實,保留長果枝和中庸果枝上的果實,且只能留中心果。通過疏果,使每個果實到8~9月份時平均有四個葉片輔養(yǎng),即葉果比達到4∶1。
五、澆水施肥
以有機肥(農家肥)為主,實施配方施肥,增施生物菌肥及中微量肥料,推廣有機全營養(yǎng)、水肥一體化等施肥新技術。澆水時隨水沖施腐熟有機肥(每畝每次100 kg)、生物有機肥(每畝每次100 kg)、菌肥及菌劑等。結合病蟲防治可噴施葉面肥和生長調節(jié)劑。葉面肥有:磷酸二氫鉀、黃腐酸、生命素、稀施美、沃家福、海藻素、鈣肥等。調節(jié)劑包括蕓苔素、碧護、優(yōu)果等??梢栽谔状懊恐芙o架面噴霧一次鈣肥。噴藥要在下午16∶00時后進行,各自濃度及總濃度要按說明,不要過高。每次只加一種殺蟲劑、一種殺菌劑、一種葉面肥及一種調節(jié)劑即可,不可濫加藥劑。
六、病蟲害防治
采用農業(yè)、物理、化學綜合防治措施,選用植物源、礦物源、生物源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4月中下旬重點抓好黃化病、褐斑病、細菌性花腐病、斑衣蠟禪、金龜子、介殼蟲防治。6月初重點抓好小薪甲、紅蜘蛛、蝽象、褐斑病、根腐病防治。藥劑可選用800~1000倍中生菌素、800倍多抗霉素,500倍菌毒清,500倍微生物菌劑、豐農寶、農用鏈霉素,500倍苦參堿,2000~2500倍綠色功夫等進行防治。有條件的果園可安裝殺蟲燈,布設捕食螨等開展物理、生物防治,減少農藥使用,確保果品質量安全。防治獼猴桃潰瘍病、花腐病,可選用20%噻菌酮600倍液或33%喹啉酮800倍液防治,隔7~10天1次,連續(xù)噴施2次。防治褐斑病,可選用50%甲基硫菌靈800~1000倍液或3%多抗霉素800倍液噴霧防治。防治根腐病時要去掉全部果實,回縮旺枝,起去根系分布層上方一層土,見根不露根,用惡霉靈灌根。之后覆蓋秸稈,半月后,用由你帶路微生物植物促長劑1500倍液灌根,浸透根系,每月一次,連續(xù)灌根2~3次。根系逐漸恢復后,漸次覆土。4月份,獼猴桃葉片和花蕾幼嫩,要嚴格按照農藥施用要求配制藥液,避免產生藥害。黃化病防治:葉噴0.1%螯合鐵,并用1500倍液(加1%醋)由你帶路微生物植物促長劑加0.2%螯合鐵,或600倍“一針綠”灌根;還可用5%糖液加醋糟發(fā)酵醋液(發(fā)酵中不斷攪動),使用前加入0.2%硫酸亞鐵灌根;或用100倍EM菌劑加0.2%硫酸亞鐵灌根。
獼猴桃蟲害主要有葉蟬,成蟲或若蟲吸獼猴桃樹的芽葉和枝梢的汁液,被危害葉面初期出現(xiàn)黃白色斑點,漸擴展成片,嚴重時全葉蒼白早落,樹體衰落,導致減產。4月中下旬第一代產卵,卵產于葉背靠近主脈的葉肉內,順主脈成條狀,少量產于側脈附近的葉肉內,一次產卵4~10粒。栽培獼猴桃可以選擇不同的架式減輕危害,葉蟬的發(fā)生與光照條件有關,棚架獼猴桃受害嚴重一些,T形架和籬架栽培的獼猴桃發(fā)生輕一些。藥劑防治:可以在成蟲盛發(fā)期噴施10%多來寶1∶2500倍液。介殼蟲在萌芽期噴施3~5度石硫合劑,或礦物乳油80~100倍液。蝙蝠蛾幼蟲在枝干上先啃一橫溝,再向髓心蛀入,因而會造成樹皮環(huán)割,使上部枝干枯萎或折斷,一般于4月中旬孵化,初齡幼蟲以腐殖質為食,2~3齡轉到根部頸內蛀食。防治時于春末夏初檢查一次果園,發(fā)現(xiàn)樹干基部有蟲苞時,用細鐵絲插入蟲孔,刺死幼蟲,或用熏蒸劑注入熏蒸幼蟲,滅蟲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