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我的旅行選擇去的地方,是那個被許多人描繪為可以洗凈靈魂、百花盛開的國度。一位新人領隊,一位熱心的阿姨,一個想逃離現(xiàn)實的我,組成了尼泊爾旅行小隊,8 天7 夜,幾乎是這些年從未有過的經歷……
加德滿都,另一個春城
從昆明出發(fā)的航班中午抵達了加德滿都,天氣清朗,窗外的雪山清晰可見。一月的加德滿都氣候微寒,機場入境等候區(qū)被穿堂風拂過,一時竟覺有些刺骨……而加德滿都,明明應該是另一個春城。
加德滿都海拔僅1300 米,尼瓦爾人構建起了這個國度最早的都市文明,并在馬拉王朝達到了鼎盛。大量的寺廟和紀念碑的興建使這里成為神圣之域,這次旅程中所見的世界文化遺產大多誕生于那段時間。和每個繁華之都一樣,城市的向心力,讓加德滿都不僅吸引著全球的旅行者,也吸引著尼泊爾國人的匯聚。如今加德滿都100 萬左右常住人口中,龐大的外來群體已代替原住民,承擔起推動城市發(fā)展的軸承。
我們選擇斯瓦揚布拉特寺和帕斯帕提寺作為第一站。這兩座古老的寺廟地處城市西角,擁有對這座城市俯瞰的極佳角度。尼泊爾曾以印度教為國教,佛教也在此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斯瓦揚布拉特寺是加德滿都最壯觀的佛教寺院,而帕斯帕提寺則是印度教的神圣廟宇,彼此經歷過對抗的時代,如今更多是以一種平和的姿態(tài)共存。與兩座古廟相伴的還有上百只猴子,相較于其他景點,這里的猴群溫馴平和,像是遺世的修行者。
被古老皇宮和諸多廟宇環(huán)繞的杜巴廣場,是整個加德滿都最核心的地帶, 當?shù)厝嗽诖素準勐糜渭o念品,僧侶們在鬧市中修行,游客們常常在此開啟尼泊爾旅程篇章第一頁。
在加德滿都,不得不關注“活女神”庫瑪麗。雖說有庫瑪麗女神參與的游行九月才開始,但平日里我們仍然有機會在女神生活的庭院見其真容。這里不能攝影,若不放下相機,女神就不會露面,想取巧拍攝的旅行者,大可不必多費心思。不過,雖然“活女神”在尼泊爾擁有超然地位,日常生活卻很少被關注,當女神褪去光環(huán)后,也只是一個不帶神性的普通人。
尋找密林的心臟
作為尼泊爾最重要的國家公園以及世界自然遺產之一,奇旺對于很多人來說是特別的存在。在這個高山國家,犀牛、大象、鱷魚和叢林十分常見,仿佛《藏地密碼》中描述的世界。我從亞熱帶地區(qū)而來,奇旺讓我回到了十年前的故鄉(xiāng)。單調的鄉(xiāng)村、連綿的原野、不平坦的公路,不特別,卻能使我忘記城市的模樣,回歸自然。
我喜歡將奇旺看作是地殼在喜馬拉雅山脈上升的過程中偷了個懶,然后留下了這片地處尼泊爾中部,海拔僅150 米的平原。茂密的沙羅雙樹林和廣闊的草地是各類野生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樂園,幾乎絕跡于南亞的印度獨角犀牛和孟加拉虎也能在此找到蹤跡。1962 年,這里被劃為保護區(qū),1984 年正式成為世界遺產,諸多關注為這里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拜訪者,也讓更多的保護資源得以善用。
原住民塔魯族世世代代守護這片土地,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我靜靜地在保護區(qū)游覽,避免打擾這里安寧的生活。
入住田野畔的酒店后,導游提議步行帶我們探訪傳統(tǒng)塔魯族村莊,然后去拉普蒂河走一走,等待日落?!捌嫱痹谀岵礌栒Z中意為“密林的心臟”,大多數(shù)人認為普羅蒂河是叢林的分割點,事實上,白日里2 小時的騎象之旅,不過是圍繞著叢林外圍打了一個圈。但若是等到了普拉蒂河的日落,便等到了密林心臟最美的一刻。
時差是最微妙的魔術師,同一時刻,身處不同地點的人可以遇見截然不同的風景。在我所居住的城市,人們已經沖破晚高峰的包圍,沉入溫柔夜色。與此同時,我正穿過塔魯族古老的村莊,看普拉蒂河漸漸西垂的落陽。金色被打碎了,順著綿長的河流灑了一路,河畔努力向上生長的樹木,以為自己已經高到足夠橫跨河流,可惜,它仍在光線中往水面投下干枯執(zhí)拗的影子。這一幕,恰好成了我們這些路過的人,鏡頭里定格的畫面。
天賜的博卡拉之路
被雪山環(huán)繞的博卡拉,是徒步愛好者的圣地之一,想要攀登珠峰,那么你的足跡一定會從博卡拉開始。
不過,博卡拉并不是我們想象的冰天雪地模樣,它雖處于喜馬拉雅山谷地,依偎在終年積雪的安納普爾納山峰,但海拔僅800 米,氣候與我國廣東、云南等地區(qū)相似,讓人恍惚以為自己來到了西雙版納。當然,西雙版納是不會有雪山環(huán)繞的,更沒辦法借助極高的落差起飛,從空中俯瞰美麗的費瓦湖。
蒼翠繁茂的植被和壯麗的雪山風光形成強烈對比,使博卡拉成為尼泊爾最負盛名的風景地之一。安納普爾納群峰中的魚尾峰是這里的標志性景點,雖說它的海拔在安納普爾納群峰中位居第四,但是因為迎向博卡拉的山峰中它最靠前,所以雄偉壯麗的贊美之詞都賦予了它。而魚尾峰的日出足夠彌補它高度上的不足。
我們到達博卡拉的首日早早入睡,次日四點乘車出發(fā),前往sarankot 觀景臺。由于車輛只能將我們送至半山,剩余的路程需要在手電的微光里步行。建議后來的朋友們,提前打消看劇、打牌、通宵熬夜等待出發(fā)的念頭,因為從谷底向上,即使是800 米的高度都足以消耗你全部的體能。
完成體能考驗,剩下的得靠天賜的運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魚尾峰,也不是所有人的手機相機都能捕捉到日出瞬間。我們此行的運氣不算好,遇上了厚重的云霧,但也不算最差,金光中燦爛的魚尾極大地撫慰了我們疲憊的身體。下撤的途中,已經有一大早營業(yè)的當?shù)厝?,拎著熱水壺和紙杯在轉角路口兜售熱咖啡,這個狀態(tài)下,咖啡的風味變得不那么重要,熱氣帶給我的暖意勝過一切。
博卡拉的休閑場所集中在城中心的費瓦湖區(qū)。在湖濱區(qū)流連地攤的工藝品,在餐館里享受一頓美食,或者與幾個朋友泛舟費瓦湖之上,大多數(shù)旅行者的博卡拉休閑生活都會從這里開始。很多小說的描述中,博卡拉擁有藍天、湖泊、雪山,是嬉皮士的天堂,但沒有計劃在此長居的旅客往往只收獲一些失望。商業(yè)區(qū)手持圍巾,說著“買賣不成仁義在”的本地商販,一句話就讓你回到現(xiàn)實。
也未必每個人都有攀登珠峰的計劃與時間,但選擇合適的季節(jié)可以多一些親近珠峰的機會。每年9 月到次年4 月,乘坐開放式滑翔機,可以實現(xiàn)與魚尾峰正面親近的心愿。若是預算不夠,也可以考慮選擇在教練的陪同下,體驗一次從薩朗科山到費瓦湖的30 分鐘滑翔傘飛行。
滑翔傘起飛的頭5 分鐘,我在心里將“打卡世界三大滑翔勝地”從劃掉的心愿單里重新拿出,畢竟博卡拉都這么順利,阿卡普爾科、勃朗峰也不會太難。20多分鐘后,我后悔了,決定不再飛滑翔傘,360 度的天旋地轉,讓我整個人頭暈目眩,結束后久久才稍微緩過勁。戶外運動很美,然而做個只在費瓦湖劃船的游客,欣賞別人在天上飛翔的身影,也不錯。
不止一個杜巴廣場
在尼泊爾的旅行中,我們一共游覽了三個不同的杜巴廣場。
第一個,在首日抵達的加德滿都;第二個,在巴德崗;第三個,則是在帕坦。這三個分別位于所在地中心的杜巴廣場,代表了三個城市不同的過往。杜巴,在尼泊爾語中,意為“王宮”,沙阿王朝一統(tǒng)尼泊爾前,尼泊爾疆域上散落著不少大大小小的王國,所以在尼泊爾應該還有更多個被稱為“杜巴廣場”的地方,只是它們在時光中被逐漸湮沒了而已。
第二個杜巴廣場巴德崗,曾經是整個加德滿都谷底的核心,馬拉王朝在此留下了大量不可磨滅的痕跡。某種意義上,甚至要感謝加德滿都搶去了首都的位置,正因如此,才使巴德崗留下了這份從中世紀而來的安寧與祥和。
我們時間充裕,所以慢慢地在國家美術館漫步,欣賞那55 扇雕花的窗欞,又在尼亞塔波拉神廟俯瞰整個杜巴廣場的街景。1934 年大地震之前,這里保留著比如今更多的廟宇,雖然震后一直在進行艱難的修復,卻再難還原往日輝煌。
聽導覽講述時,同行的人大多表示十分惋惜。然而,那時候從未想過此次尼泊爾之旅,眼見的很多風景成了最后一面,我們離開數(shù)月后的某天,地震在這座城市劃開新的傷口。經歷變動之后,即使城市的傷口會慢慢愈合,建筑可以重新拔地而起,可是我們都清楚,有很多東西一旦失去,就不會再擁有,有很多旅程一旦結束,就再也無法折返。
每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后,我都要感謝我的工作還在。因為,即使與雪山無限接近,我依然生活在人世間。面對生活,你需要提劍而上的勇氣和淡薄怒意的禪心,旅行,終究不是為了逃避。
編輯+ 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