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與金礦傳說
漠河美食大致分為兩類:山貨與水產(chǎn)。山上的藍莓是第一張城市名片。走在漠河街頭,隨處可見售賣藍莓的攤販。與南方超市里包裝精致、按克計價不同,漠河的商販直接把藍莓裝進紅色塑料桶里,剛從山上采下,粗獷,原始。購買的人也豪爽,常能看到提著桶離開的顧客。而在游客的必去目的地北極村,沿途會經(jīng)過一個小鎮(zhèn),它以藍莓命名。
藍莓,在南方城市是較為奢侈的水果,在古時也是稀罕物,據(jù)傳與清朝那段挖金礦的歷史有關(guān)。當(dāng)時,慈禧太后任命李金鏞主持漠河金礦的開采任務(wù),李金鏞召集了一批人馬,浩浩蕩蕩開啟尋金計劃。按照最初的設(shè)想,一行人要從墨爾根穿越大興安嶺,然后進入漠河??墒撬麄冋嬲搅舜笈d安嶺外,才發(fā)現(xiàn)低估了這片森林。罕無人跡的大興安嶺山高林密,馬匹根本無法進入,如果全員步行,體力快速被消耗,后期補給不一定跟得上。別無它法,李金鏞只能帶著大家徒步,邊走邊尋找吃食。
徒步一個多月后,部隊早已筋疲力竭,這時有人發(fā)現(xiàn),林甸的邊緣地帶竟生長著一種小小的藍色果子,看似能吃,一咬滿口生津,味道鮮甜,若是多吃了一些,還會產(chǎn)生如飲酒般的微醺感。李金鏞嘗后震驚不已,沒想到極寒地區(qū)會有如此甜美的果實。大家一路走一路采,藍色小果讓他們得以飽腹,撐到了漠河。后經(jīng)打聽,這種小果被當(dāng)?shù)厝朔Q作“篤柿”(這個名字至今還能在大興安嶺地區(qū)聽到),被當(dāng)作水果食用已經(jīng)有很久的歷史了。之后,李金鏞在主持金礦的同時,命人用篤柿釀酒,返京后,將金子、篤柿、篤柿酒,稱作“漠河三金”,一同奉給慈禧。
藍莓喜涼爽,對生長環(huán)境的溫度有極高要求,絕對最低溫度需大于-15℃。漠河所在的大興安嶺地區(qū),東與小興安嶺毗鄰,南瀕廣闊的松嫩平原,冬寒夏暖,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溫度不到0℃,最低氣溫更是達-50℃,非常適宜藍莓種植?,F(xiàn)在的漠河,大力發(fā)展藍莓產(chǎn)業(yè),從原果到果汁,已開發(fā)出多達五大類30 多個品種的藍莓產(chǎn)品,包括鮮果、果汁、果醬、果干、果脯、果酒等,于2009年成功申請“中國北極藍莓”,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biāo)志產(chǎn)品。
緊挨著北極村的藍莓小鎮(zhèn),本名叫阿木爾林業(yè)局,位于大興安嶺北坡,黑龍江上游,被中國經(jīng)濟林協(xié)會評定為“中國野生藍莓之鄉(xiāng)”,因而得名“藍莓小鎮(zhèn)”。小鎮(zhèn)上,許多樓房都被刷以藍莓的顏色,路燈廣告、路燈桿等也用藍莓造型做裝飾。藍莓造型雕塑、藍莓廣場、藍莓采摘園等更是小鎮(zhèn)的特色景點,吸引著南方游客。若你沒時間前往采摘園摘果,在漠河市內(nèi)購買藍莓可千萬要注意,一定不能貪圖便宜,小販有可能會拿“紅豆”冒充藍莓。這種紅豆不是我們熟知的豆科作物,而是一種外形看上去與藍莓無異的紅色漿果,學(xué)名紅豆越橘,同樣是漠河的特產(chǎn)。它雖與藍莓一樣口感酸甜,也生長在高山林間,但營養(yǎng)價值卻低了不少。
夏季是藍莓的成熟期,成熟的藍莓表面上會裹上一層白白的粉。漠河人發(fā)明了多種藍莓的吃法,百姓家常見用大火熬煮成藍莓醬,抹在饅頭上吃;餐廳里,有藍莓春卷、藍莓山藥糕等可以品嘗,高級點的還有藍莓海參。冬季雖不是藍莓成熟的季節(jié),但依然可以選擇去一趟北陲市場,藍莓干、藍莓酒等,絕對值得捎上一些帶給家人。
體驗鑿冰捕魚
漠河以境內(nèi)的河流命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冷水魚是一大飲食特色。黑龍江在漠河擁有了全國最低水溫,封凍期從每年11 月至次年4 月,境內(nèi)江面千里冰封。長時間的封凍期,吸引了不少野生冷水魚前來“安家”。適宜冷水魚生存的水溫不能超過20℃,漠河常年水溫在這之下,夏至過后晝短夜長,冬季河面冰的厚度平均達1.45 米,冰下水溫保持在0℃ ~4℃間。如此恒溫的環(huán)境,使得黑龍江水域成為我國除新疆額爾齊斯河外,冷水魚資源分布最多的地方。漁民中有一句順口溜: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這就是他們記憶魚類的方式。其中“三花五羅”指代的品種沒有爭議,指鰲花、鳊花、鯽花,哲羅、法羅、雅羅、胡羅、銅羅,但“十八子七十二雜魚”復(fù)雜得多,至今沒有公允的說法來細數(shù)。
漠河的冷水魚以老頭魚和狗魚屬當(dāng)?shù)鬲氂?,鱈魚、大馬哈魚是珍貴的品類。隨便一家飯店,都可以點上一盤冷水魚菜品,像鱈魚燉豆腐、烤狗魚、紅燒鰉魚等均是招牌美味,或燉或烤,統(tǒng)一的特點是口味都偏咸。更推薦你尋找一家農(nóng)家樂,體驗自己鑿冰捕魚的樂趣。鑿冰捕魚的民間習(xí)俗由來已久,本是存在于達斡爾族、赫哲族、鄂溫克族等北方漁獵民族中的活動,到如今,漠河仍有很多村民從小吃著江里的冷水魚長大。前往北極村或北紅村,漁民會帶著你一同來到冰封的江面。冬捕的區(qū)域是由村里提前劃定的,選好地點后在冰上鑿兩個洞,大約幾米深,接著用竹竿把漁網(wǎng)從一口洞中伸進,再從另一口鉆出。當(dāng)洞口與空氣接觸,水中魚兒缺氧就會聚集到一起,等待一會兒,把洞口上的碎冰塊鑿開,起網(wǎng),就可以收獲了。網(wǎng)中的魚或大或小,全靠運氣,捕魚過程也并不簡單,嚴寒下無論是鑿洞還是撈網(wǎng),都是體力活。
魚被打撈上來后不消一會兒就迅速結(jié)冰。北極村當(dāng)?shù)氐呐腼兪址O為豪邁,村民們在戶外架個鐵鍋,把魚甩進鍋里,從洞中取兩瓢江水,或融冰成水,就直接用江水燉江魚。再來點蔥姜蒜和豆腐,奶白濃郁的江魚燉豆腐驅(qū)寒暖胃,滋陰潤燥。伴著熱氣騰騰的魚湯,漠河的年味已經(jīng)不遠。
漠河的年夜飯
北方過年,有一段俗語:“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贝笾碌莱隽吮狈竭^年,尤其是飲食上的流程與安排。
漠河的過年步驟與這大差不差,三十晚的年夜飯一定是大魚大肉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少不了。當(dāng)家主婦們早就提前準(zhǔn)備好一鍋老湯,平日悉心保存多時,上面覆蓋了一層厚厚油脂。老湯湯汁濃郁,一整塊肉放下去,撈出來必定是油汪汪的。先撈出五花肉,切成薄片,撒上蒜泥,一道蒜泥白肉做成。豬蹄、豬肘子制成醬香味最受歡迎,需要注意的是,豬蹄只能選豬前蹄,因為有“往回摟錢”之意。醬香雞爪也要記得端上桌,且非常重要,雞爪意味著“撓錢靶子”,寓意來年多多掙錢。
糖醋排骨、熏醬紅腸小肚等隨各家主人喜好安排,鍋包肉、燉菜才是重頭戲。小雞燉蘑菇是當(dāng)之無愧的主角,就算不是年夜飯,它也是漠河菜,甚至東北鄉(xiāng)土菜的標(biāo)志。野生草菇采自大興安嶺山區(qū),家養(yǎng)小笨雞用谷物飼養(yǎng),兩者結(jié)合燜燉、翻滾,鍋蓋一掀滿屋飄香,你猜怎么著,最后吃剩的往往不是蘑菇,而是雞肉。特別需要強調(diào)的是,平日里常見的酸菜此時可不能上桌,為了避免“變質(zhì)”的壞兆頭。
年夜飯也有小朋友的天地。諸如炸春卷、炸土豆、炸地瓜等一類炸物,小朋友們早就望眼欲穿。小火熬糖,粘在炸好的土豆塊與地瓜塊上,咬一口,表面金黃酥脆,內(nèi)里松軟綿展,還能拉絲兒!這點是最為關(guān)鍵的,誰家的炸物拉的絲兒最長,就最受小朋友的羨慕,因為說明媽媽的熬糖技術(shù)好,做冰糖葫蘆一定也不在話下。值得一提的是,電視劇中,民國時期街頭的油炸冰溜子,從前是過年才能吃到的美食,油炸包衣裹著小冰柱,外熱內(nèi)冷,酥脆凜冽,一口下去冰火兩重天,到現(xiàn)在還能“饞哭”小孩兒。
年夜飯后,孩子們多困都不會睡的,一定要等到大年初一的餃子上桌。過年吃的餃子一般是韭菜或芹菜餡,均取吉祥的諧音。當(dāng)十二點鐘聲一過,拜年聲、鞭炮聲,唱呀跳呀,年味在熱熱鬧鬧的氣氛中達到高潮。若你是游客請此刻走出屋,北極大街、黑龍江大街、振興街……煙花在零下30℃的空中綻放,家家戶戶大紅燈籠掛起,冰雕雪雕五顏六色燈光異彩紛呈,而北極村可是不夜城,神州北極的年文化非常極致,你來得正是時候!
編輯+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