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麥穗的自動檢測在小麥估產和育種方面具有較大科研價值,當前小麥穗檢測方面仍存在模型復雜度較高、精度較低等問題。將深度學習技術應用于小麥穗檢測,提出了基于改進YOLOv5的小麥穗精確檢測模型。模型將YOLOv5主干網絡中的卷積模塊替換為Ghost卷積,實現模型輕量化;使用ACON激活函數替換默認的SiLU激活函數,從而使激活函數更加靈活以擴大設計空間;使用對所有IoU Loss增加n冪的Aipha-IoU Loss替換YOLOv5默認的CloU Loas以提高模型前期收斂速度;在網絡中加入加權雙向特征金字塔(BiFPN),改進的模型可實現參數量降低63.3%、計算量降低66.8%的情況下mAP僅降低2.17%,可滿足實際應用和移動端部署的要求。提出了使用解耦頭(Decouple Head)替換默認YOLO Head,比官方YOLOv5的mAP提高1.83%,證明了解耦頭可以提高模型精度。
關鍵詞:深度學習,目標檢測;小麥穗檢測,輕量化模型;YOLO Head解耦頭
中圖分類號:S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795(2023)03-0050-07
DOI:10.19998/j.cnki.2095-1795.2023.03.009
0引言
2022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小麥全球產量約7.6億t,是最重要的農作物品種之一。隨著人口增長,小麥增產壓力不斷增加,迫切需要從培育高產品種方面尋求突破。小麥育種的一個煩瑣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測量小麥的不同性狀,也被稱為表型分析。單位面積穗數是評價小麥是否為高產品種的重要表型,是評估小麥產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當前,獲取該表型的工作仍需要大量人工,極大地制約了根據該表型篩選高產小麥品種的工作進展。
基于常規(guī)計算機視覺和圖像處理方法檢測小麥穗的研究受制于環(huán)境因素給小麥穗圖像帶來的一些不利影響,包括刮風和拍攝設備移動導致的麥穗圖像模糊,以及環(huán)境光線過強或過弱導致的曝光過度或不足問題。小麥穗本身因素包括小麥穗顏色和形狀差異、重疊、方向不同等問題。目前部分基于深度學習技術的目標檢測模型比較適合于小麥穗檢測,但檢測精度仍有待提高,并且由于模型參數量多、計算復雜度高,難以部署于移動設備,影響在實際的高通量表型平臺上使用。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研究提出可部署于移動設備的參數量較小的YOLOv51 G模型和精確度較高的YOLOv51-Decouple Head模型。通過使用不同的數據集訓練模型,并進行數據集擴充提高樣本多樣性,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在保證小麥穗計數精度和效率的前提下可減少大量人工,有助于構建高通量小麥表型監(jiān)測平臺,促進小麥育種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